APP下载

巴彦赋

2014-11-10柳成栋

黑龙江史志 2014年20期

柳成栋

巴彦苏苏,满语旧名,江省之重邑,富贵之村庄。形如肺叶,南狭而北长;原若膏腴,水清而土香。北枕泥河,与绥化为邻;南濒松江,与宾县相望;东界骆驼砬,凭黄泥河与木兰毗邻;西逾双山堡,隔漂河与呼兰接壤。少陵河横境西走,流淌多少沧桑岁月;五岳河绕城东去,拨弹无数绚丽华章。三千平方公里土地,置十镇与八乡;七十万各族人口,创和谐与安康。哈绥、哈肇公路贯穿腹地,阡陌纵横,通往四面八方。

追根溯史,源远流长。王脖山遗址,新石器文物闪光;隈雅村故城,昭肃后金史流芳(1)。女真部落栖息,辽金文明灿烂;副统之印(2)出土,东夏历史珍藏。战帅水,康宗(乌雅束)舍舟;侵麻产,太祖(阿古打)振枪(3)。永乐设卫所(4),亦马剌山载史;咸丰垦蛮荒,巴彦苏苏名扬。同治元年(1862)置厅(5),首设民官于斯邑;理事同知施治,揭开历史之新章。武营委协领(6)驻紮,与兰绥而成掎角之势;呼兰厅学正(7)升堂,设考棚而散囊萤之光。人文蔚起,向学崇教;旗民分治,兴农富商。光绪卅年(1904)改为州治,民国二年(1913)改州为县,名遂远扬。

走进沧桑,追寻雪泥鸿爪;翻开记忆,犹看剑影刀光。孔广才挖金起义(8),攻占厅治,进城而焚署;陈起溎元宵密谋(9),斧劈铁窗,越狱而出墙。驱逐贪官,翟兴凡(10)黑夜逃走;抵制苛税,张小川(11)暗地躲藏。光绪庚子逢俄难,“两响”举枪(12),俄兵丧命;义和团焚教堂(13),教士墓毁,协领遭殃。民国癸未“大检举”(14),日伪施暴,敌特出仓;巴木东沐血雨,志士头抛,群众受创。

人杰地灵,称盛东荒(15);江省邹鲁,塞外平江(苏州)(16)。民风朴而文风厚,礼仪兴而英才广。秦广礼(17)辛亥革命,南奔北走,龙沙组会,制书拟章,惜出师未捷,值英年而早逝;张甲洲(18)巴彦抗日,枪举弓张,“婚礼”演说,摩拳擦掌,叹游击组队,仅半载而夭亡。罗云鹏(19)为革命,血染兰州,黄沙犹见碧血;赵春霖(20)为抗日,命丧牢监,驼峰更映赤肠。赵连才(21)法库牺牲,领袖奖章荣获;李玉安(22)朝鲜幸存,魏巍笔下增光。陈元慎(23)知州,《志略》修纂;李麟兮(24)受聘,县志独创。孔经纬治史,食货名东北(25);贾毓麟书丹,烈士扬四方(26);马庶藩(27)施教,杏坛果满;柳玉芳(28)授业,桃李芬芳。作家众多,文苑添彩;骚客接踵,诗坛引吭。陈玙(29)奋笔,冰城夜幕曙光显露;书怀放歌(30),北疆吟坛黑土飘香。屈兴岐伐木(31),青山存史;刘兆林从戎(32),雪国流芳。共和国将军辈出,海内外游子名扬。

田园景色,城头春望皆图画;林野风光,云海秋迷染斜阳。驿马山迎宾,仙翁对弈(33),犹谈金马驹磨宝;高丽寨纳客,游人举觞,更醉阿妈尼酒香。驼峰夕照玉皇阁,难忘抗联英烈;少陵梦回老黑山,同唱富县华章。牌坊矗东西,驻步凝思,常忆将军德量;风铃摇春夏,抬头观望,最牵赤子情肠。古城门对峙,井字街如坊;新楼舍林立,小城镇增光。金秋音乐会,乡音独醉远客;元宵诗话会,雅韵更传八方。

农业之大县,北满之粮仓。五谷丰而六畜旺,粮食足而基地强。稻菽种植,喜获绿色标识;生猪养殖,夺冠第一龙江。生态之巴彦,竭力打造;绿色之家园,齐心梳妆。振兴巴彦,强工兴农;建设苏乡,引资招商。一小时经济圈,散发无穷活力;兴隆镇工业园,迎来万里春光。加快发展,以民生为本;解放思想,以富县为纲。乘骏马而疾驰,插翅膀而翱翔。噫吁嚱,巴彦苏苏,富饶之故乡。

注释:

(1)多保真:《金史·景祖昭肃皇后传》记载:“景祖昭肃皇后,唐括氏,帅水隈鸦村唐括部人”。帅水,今巴彦县内之少陵河,唐括部隈鸦村为今县城东南5公里富江乡富乡村之小城子遗址。金景祖完颜乌古迺妻,追封昭肃皇后。

(2)副统之印:1984年与巴彦县临江乡顺和村发现。印文为篆书“副统之印”,边款为“猪儿年八月日”。经考证该印为蒲鮮万奴叛金,自立东夏国(大真)时所铸。

(3)康宗(乌雅束)舍舟;侵麻产,太祖(阿古打)振枪:据宣统《呼兰府志》卷八武事略转《金史》记载:世祖殁,康宗立,麻产据哲克依水(即直屋铠水,清作哲克特奇河,今称朱提河),缮完营堡,招纳亡命,杜绝往来者,恃挑温水(清作吞河,亦作屯河,即今汤原县之汤旺河),民为之助。是岁白山混同江大溢、水与岸齐。康宗自阿邻冈乘舟至于帅水(即少陵河)舍舟,沿帅水而进,使太祖从东路取麻产,家属尽获之。康宗围麻产急,太祖来会,军于是。麻产先亡在外,与三骑来伺军,麻产与其人分道走,太祖命劾鲁古追东走者,而自追西走者,至哲克依水,失麻产不见,急追之,得遗甲于路,迹而往前至大泽泞淖,麻产弃马入萑苇,太祖亦弃马追及之,与之挑战……欢都射中麻产首,遂擒之。

(4)永乐设卫所:明永乐四年闰七月于今驿马山设亦马喇卫。

(5)同治元年(1862)置厅:是年黑龙江将军特普钦奏准,于巴彦苏苏设呼兰厅理事同知、巡检各1员,治理等处地方。是为巴彦县建治之始,也是黑龙江设立民官之始。

(6)武营委协领:同治八年(1869年)设立巴彦苏苏设立驻防旗营,简称武营。

(7)呼兰厅学正:光绪五年(1879年)设呼兰厅学正一员,负责管理全省旗民学务,设立考棚,由呼兰厅同知主持厅试(即县试)。

(8)孔广才挖金起义:光绪元年(1875年)孔广才率领三姓挖金工人起义军攻占巴彦苏苏,焚烧同知、巡检及武营衙署。

(9)陈起溎元宵密谋:光绪元年正月十四日(1875年2月19日)夜呼兰厅在押囚犯陈起溎等斧断枷锁,拆毁狱墙,50多名监犯越狱。

(10)翟兴凡:原名翟文举。1929年任巴彦征收局长,旋任县长。任内甚贪,肆意敲诈勒索,鱼肉百姓,被在北平和齐齐哈尔读书的巴彦籍学生联合驱走。

(11)张小川:1919年由地主张小川包收牲畜税。凡是牲畜无论大小一律课以“牲畜一成捐”。为此在县城设立了“马站”,并于各城门设卡。牲畜进城,一律纳以捐税,否则,都要按抗捐税论处或罚款。所获除按规定比例缴纳给县征收局外,其馀则终饱私囊、行贿上司。邑民不满,杨子和遂率众涌进县城,掀起了“打马税”斗争。县知事和张小川闻讯鼠窜。迫于压力,遂将“马站”撤销,“打马税”斗争取得了胜利。

(12)两响举枪: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农民起义军70余人在其首领“两响”(辛福桂)的率领下,攻入巴彦苏苏城,击毙入侵俄兵一名,俄军溃逃。"两响”等活捉了同知铭琦、协领聂车布,砸开监狱,放出囚犯。

(13)义和团焚教堂: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巴彦义和团将西集厂教堂大部烧毁,李神父(西名肋来)“弹中胸部,血流如柱,未及死”,被团民扯于草堆上“烧火焚之”。佐领鄂英因刨毁小石头河(今属木兰县)法国天主教士的坟墓,并将教堂焚毁,被清政府治罪斩监候发往极边充当苦役。

(14)民国癸未“大检举”:1943年春夏之际,日伪当局在巴彦、木兰、东兴三县制造了骇人听闻的“巴木东大检举”事件。前后两次共有518人被逮捕。被刑讯至死者60人;拘押死亡者21人,判处死刑和无期徒刑的占三分之一以上。

(15)称盛东荒:《呼兰府志·傅襄传》載:“江省文风,东荒称盛,巴彦犹著。”

(16)江省邹鲁,塞外平江(苏州):《呼兰府志》呼兰、巴彦(呼兰厅)文风有“江省邹鲁”、“塞外苏州”之美誉。

(17)秦广礼(1891~1919):字立庵,巴彦人。曾任国民政府众议院议员、法制委员,临时大总统府护国监军等职。曾参加辛亥革命并代表孙中山到齐齐哈尔组织成立黑龙江新民爱国委员会,被选为会长,同时组织成立黑龙江省国民联合会.拟定了《通告书》及《联合简章》。曾以黑龙江省代表的身份参加了第一次国民代表大会。1919年因病逝世,年仅28岁。

(18)张甲洲(1907~1937):别名震亚,化名进思,号平洋。巴彦人。在北京大学、清华大学生。先后担任西郊区委书记,北平市委宣传部长,代理市委书记等职。1932年4月,受满洲省委委派回巴彦组织抗日游击队,张甲洲任总指挥。11月下旬,游击队改编为东北工农义勇军江北骑兵独立师,张甲洲任师长,赵尚志任参谋长。1933年2月,游击队宣告解散。1937年张甲洲于富锦壮烈牺牲,终年31岁。

(19)罗云鹏(19lO~1946),原名张敬载,巴彦县兴隆镇人1931年在南开中学参加了中国共产党,1939年春任甘肃工委书记。1940年6月6日,被国民党特务逮捕。1946年2月25日,遭活埋。牺牲时年仅36岁。

(20)赵春霖(1889-1943):巴彦人。自幼家境贫寒,靠父兄给地主耪青维持生活,1920年,到县境东骆驼砬子山上玉皇庙当了道士,人称“赵老修”。东北沦陷时期,长期担任地下交通员为抗联部队筹集粮食、食盐、衣物,还为抗联搜集、传送情报。1943年夏被捕,被判15年徒刑,同年秋,卒于狱中。

(21)赵连才(1919~1948):原名赵连庆,巴彦人1946年参加中国人民解放军,在第四野战军第十纵队二十八师八十四团五连三排四班任班长。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1948年1月9日,在辽宁省法库县的桑木林子战斗中不幸牺牲,年仅29岁。赵连才生前所在四班改为第一班,并命名为“赵连才班”,同时追赠模范共产党员、战斗英雄赵连才“毛泽东奖章”一枚。

(22)李玉安(1924~1997):河南台前人,中国人民志愿军战斗英雄。解放战争中屡立战功。抗美援朝松骨峰战斗中代理排长指挥作战,身负重伤,昏倒于战场。作家魏巍采访时,把他误作烈士写入战地通讯《谁是最可爱的人》中。后经救治,辗转回国。被安排到巴彦县兴隆镇粮库当工人。几十年隐功埋名,继续为党、为人民无私奉献。

(23)陈元慎(1881~1952),字云程,号祗堂,江苏省临川人。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六月至统元年(1909年)十一月署巴彦州知州,撰有《巴彦州志略》。

(24)李麟兮(1862~1922)字子祺,号若楦,四川巫溪人。曾留学日本早稻田大学。民国初年来黑龙江,历任师范中学、女师各校文学讲席,1916年应巴彦县知事王岱聘请,编成《巴彦县志》。

(25)孔经纬治史,食货名东北:孔经纬(1927—)巴彦人,吉林大学教授,著名经济史专家,曾任中国经济史研究室主任,东北三省中国经济史学会理事长等职。

(26)贾毓麟书丹,烈士扬四方:贾毓麟,巴彦人,哲学家,曾任吉林大学法学系教授。1933年4月,李大钊遇害六周年,中共北平市委指示由李大钊家属、生前同事好友共同发起公葬,由河北革命互济会秘书赫智莹撰写碑文,物理系学生、中共党员贾毓麟为墓碑书丹。

(27)马庶藩:字骥三,号锡侯,巴彦县西集人。自1907年从教始,至1931年,为发展江省教育事业倾注了毕生心血,贡献卓越,被誉为黑龙江的教育家。

(28)柳玉芳(1925.4~2001.5)女。巴彦人。历任尔滨市普及小学、安广小学教师。特级教师。曾分别获全国劳动模范和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五讲四美为人师表优秀教师称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

(29)陈玙奋笔,冰城夜幕曙光显露:陈玙(1924~2005),巴彦籍作家。曾任辽宁省作协副主席、戏剧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话剧《白卷先生》、长篇小说《夜幕下的哈尔滨》。

(30)书怀放歌,北疆吟坛黑土飘香:王书怀(1929~1984),巴彦籍诗人,代表作有《宝山谣》、《桦林曲》等。

(31)屈兴岐伐木,青山存史:屈兴岐(1935~)巴彦籍作家,黑龙江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长篇小说《伐木人传》,散文集《兴安雪》等。

(32)刘兆林从戎,雪国流芳:刘兆林(1949~)巴彦籍军旅作家,辽宁省作家协会副主席。代表作有中篇小说《索伦河谷的枪声》,篇小说散文集《雪国热闹镇》等。

(33)驿马仙弈:巴彦十景之一。据新编《巴彦县志》记载:石门旁有石如床,高约三尺许,呈长方形。石床上有小石,圆若棋子,行列错落,布若局势。石床旁各有一方石,犹如石凳。传说有两个仙人常从石门走出,坐在此处下棋,故称驿马仙奕。另传,驿马山内有断壁如石门,传说石门内有金马驹拉金磨,粪蛋成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