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传统文化与古典园林

2014-11-09李猛志

山西建筑 2014年1期
关键词:佛家山林道家

李猛志

(北京交通运输职业学院,北京 100021)

丹纳说:“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1]”若谈中国古典园林,就不得不提到产生它的文化土壤,并且一定要把古典园林放在中国传统文化的大背景下进行研究,离开了诞生它的环境,任何所谓的园林意境、美学意蕴之说都是空洞的。园林艺术离不开筑山理水和植物、建筑,但这些只是它的组成要素,而非园林美学产生的根源。园林艺术相比单体建筑是宏观的艺术体系;相比城市规划,是中观的环境设计。园林艺术的审美要从宏观着眼,从微观入手。

1 传统文化

儒释道文化是中国古典文化的主流,在漫长的文化发展过程中三家文化相互影响、渗透、融合,但各自又有其明确的文化特征和印记,和对应的艺术形式有明确的因果关系。

中国传统文化孕育了中国传统艺术。无论中医,武术,还是绘画书法,乃至诗词歌赋若追溯其顶端的文化根源都离不开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哲学的滋养和孕育。这些诞生于中国传统土壤的硕果,无一不在最低程度利于个人,而在最高层次利于天下、利益众生。中医常有“小者医病,中者医人,大者医国”的说法,这也是儒家所说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次第。

2 儒家文化与皇家园林

儒家提倡学而优则仕,儒家文化体现的是积极的入世哲学,主张积极进取、建功立业,追求的是在政治的舞台上实现人生理想和抱负。儒家倡导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儒家的修身是为了入世,是为了考取功名、走入仕途,从而建功立业。

董仲舒的“三纲”学说是中国儒家伦理文化中的架构:“君臣义,父子亲,夫妻顺。”简言之,“三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这也是等级制度的纲领文件,成为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正统官方主流文化。

儒家的这些观点和主张共同指向封建社会的等级制度的基石——规则秩序。这种形而上的理论规矩同样反映在建筑和园林等形而下的艺术领域。故宫的平面布置:严格的轴线对称。中轴是主线,主线上的建筑布局也有先后秩序,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依此进深,主次分明。同在宫中,左右对称的建筑在规模和体量上都不会超过主线上的建筑,谁大谁小,尊卑有序,一目了然。皇家园林内的建筑也是严守中轴对称的法则。

就园林而言,入世的儒家文化对应着入世的享乐主义,儒家文化影响下的皇家园林是奢华的、富贵的、宏伟的、壮观的,极尽奢侈之能事。无论颐和园还是圆明园,无论是中海、南海、北海还是承德避暑山庄,这些皇家园林的共同点就是真山真水,大山大水,从不掩饰甲天下的恢弘、壮美和霸气(见图1)。或许也只有帝王才有豪气、霸气、勇气把真山真水当自家私园,也只有皇家有财力、物力、人力消遣真山水为己所用。天下都是他的,几个山林池沼当然也是。但皇家园林归属的特殊性注定了它的受众只是皇亲国戚、爵爷贵族,和普通民众几乎无缘。

3 道家文化与文人园林

道家主张“无为”,它的基本观点就是顺其自然,《道德经》说: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封建社会有帝王就有臣子,科举制度下的文人士大夫既有“学而优则仕”的豪情抱负,也有“达则兼善天下,穷则独善其身”的豁达隐忍。金榜题名、仕途得志,则大展宏图;仕途不得志,就靠无为清静;入山林、归田园,成仙或成佛,以冥想代替现实。即使金榜题名但官运不畅也会选择出世修身;也正是在此背景下,道家文化开始盛行。

如果说官方的主流文化是儒家文化的话,那么在文学艺术领域的主流文化绝对是道家文化。历经千古流传至今的艺术作品几乎无一例外的受到道家文化的影响,从山水诗到山水画,从谢灵运、陶渊明、王维到董其昌、石涛、八大山人,莫不如是。

隐逸文化始于晋朝,隐于山林可以近距离的接触自然,直接促成了山水诗的兴盛,代表人物是谢灵运。在文人画兴起之前,诗、画各自相对独立发展。文人画将诗、书、画、印融为一体,使中国绘画达到了一个有文化气质的、形式更为臻善臻美的艺术高度。文人们借诗、借画表现一种高傲的、不见人间烟火的脱俗气质。

陶渊明说: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王维说:行至水穷处,坐看云起时。苏轼评价王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可谓诗情画意具足。但王维岂止以诗入画,王维的《辋川别业》分明就是以画入园。自此,诗词、山水画、园林完美的结合了,古人常将画中之境移植到自己的私园,这里的山水画作其实就是设计图纸。这在苏州私家园林和颐和园等皇家园林的兴建过程都有明确体现。山水诗,用诗歌歌颂自然;山水画,用水墨描摹自然,诗画相结合产生文人画,文人画将诗情画意带入园林。

4 隐逸的清苦

隐于山林一方面可以和政治纷争断绝联系,但另一方面,长期生活在纯自然的状态下,自给自足,物质生活极度匮乏,多数文人无法长期忍受这样的清苦。有没有一种天地,既可以享受城市的繁华和物质供给,又可以坐拥山林野趣的自然返璞。有,那就是城市园林,进可享丝竹乱耳,退可得闲情野逸。

中国文人的每种行动、每种选择的背后一定会有一种自适应的理论支撑。他们说“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他们认为:隐居于山林者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

唐代是园林形态发展的一个重要转折时期,唐代城市宅院的兴起,一方面与经济的发展密切相关,另一方面也与日益突出和被文人们强化的“中隐”思想息息相关。白居易阐述的“中隐”思想是最适合当时文人的心理需求。文人一方面宦海沉浮,一方面又需要有一片精神的乐土。山林太清幽寂寞,朝野又太纷繁牵绊。只有中隐的选择既不过于清苦又无太多牵累。其实,城市园林中的“园林”体现了道家的“道法自然”,而“城市”所体现的中隐思想确切的说又和佛教禅宗有密不可分的关系。“中隐”“关键在于心造其境,心无系缚,于境不着境,故不必身处山林而能逍遥自在。[2]”这样,体现“心远地自偏”佛、道思想的城市园林大行其道,甚为兴盛。唐代在中国园林史上是一个重要的转折点,经过宋代的延续,一直发展不衰,最终促成了明清园林艺术的成熟和定型。城中的土地有限,所以私园里片山勺水,数杆烟竹,即可成园成景。以苏州园林为例,在空间上体现了壶中天地,小中见大的形态特征,不再仅仅追求视觉上的极目远眺和真山真水的审美意趣。白居易的草堂,司马光的独乐园,以及明清的苏州园林都是明显的例证,它们“无不以少胜多,小中见大,都重在以有限的山水花木景致营造出一种氛围,一种山林气”。正如计成所说“常余半榻琴书,不尽数竿烟雨”。这种园林空间的写意化特点,正契合了诗画领域自唐宋以来的艺术追求。

5 佛家文化与日本园林

以佛教大乘思想为基础——空。如果说道家还有一个模拟的对象——“自然”的话,那么佛家连模拟的对象都没有,它要求学道者悟空。如前所述,佛道无法完全分开,佛家对中国古典诗画有着类似于道家的影响,只是更纯粹更凝练。反映在诗词绘画和园林中就是“空灵之美”。

苏轼深受佛教文化影响,他说:“溪声便是广长舌,山色岂非清净身,夜来四万八千偈,他日如何举似人。”佛家的诗叫偈子,药山禅师说:“选得幽居惬野趣,终年无送亦无迎。有时独上孤峰顶,月下披云啸一声。”无不表现出一种不食人间烟火的空灵之美。

绘画上,马远的《寒江独钓》(见图2),夏圭的《烟堤晚泊图》都是画面空灵纯净无染的代表作品。

如果说文人园林以少胜多,那么日本园林干脆以无胜有。中国园林的水体,到了日本变成了枯山水,不再有水,而是以砂代水(见图3)。不再以少胜多,而是以无胜有。相对而言,佛教对日本园林的影响更深刻也更充分。

图1 颐和园的真山真水

图2 《寒江独钓》图

图3 中日园林对比图

6 结语

古典园林起源于儒家——苑囿(入世、享乐),发展于道家——城市园林(道法自然,模拟自然),完善于佛家——日本枯山水(以小见大,以无胜有)。我们认为,古典皇家园林受儒道文化影响多一些。江南私家园林受道家和佛家影响多一些。日本园林受佛家影响较多。正如中国儒释道文化本身的互相纠缠一样,我们也很难把传统文化影响下的园林进行简单的泾渭分明的划分。

[1]丹 纳.艺术哲学[M].傅 雷,译.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63.

[2]任晓红.禅与中国园林[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6.

[4]黄河涛.禅于中国艺术精神的嬗变[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5]季羡林,吴享根.禅与东方文化[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6]马国馨.日本建筑论稿[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1999.

[7]张十庆.中日古代建筑大木技术的源流与变迁[M].天津:天津大学出版社,2004.

[8]周维权.中国古典园林史[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1990.

猜你喜欢

佛家山林道家
无问西东,看风过山林月掠海
城市山林
漫画道家思想
如果相爱
白色在中华文化信仰中的象征意义
漫画道家思想
牢记道家养生“十不过”
简述梁漱溟的佛家思想
守护老山林
道家思想に学ぶ現代的ガバナン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