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高速公路深埋长隧道水文地质问题分析
2014-11-09付金锐李省赵强
付金锐 李省 赵强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河南郑州 450000)
1 工程概况
长安高速公路深埋长隧道位于山西省东南部,属碳酸盐岩低中山地貌。隧道断面7.0 m×10.5 m,洞长13 100 m,洞口底板设计标高895.00 m,洞体最大埋深610 m,为深埋长隧道。
2 隧址区基本工程地质条件
隧址区地貌类型总体上属碳酸盐侵蚀山区,地貌单元属碳酸盐岩低中山地貌。区内沟谷发育,山势险峻。海拔高程界于820 m~1 610 m之间,相对高差530 m~790 m。隧址区岩性表层少量第四系堆积物,厚度不大,下覆奥陶系(O)中统、下统及寒武系(∈)中厚层状灰岩、白云质灰岩、泥灰岩等。岩石较完整,坚硬。
3 隧址区水文工程地质条件
3.1 深层地下水的性质与赋存条件
隧址区地下水为深层岩溶裂隙水,埋深大,深度超过百米,有的段深达数百米。主要分布在寒武(O)~奥陶系(∈)石灰岩地层当中。寒武系中统张夏组灰岩裂隙比较发育,裂隙联通性较好,为本隧址区的主要的富水地层,富水范围受构造裂隙的发育程度和发育范围的控制。其下的奥陶系马家沟组灰岩、白云质灰岩等构造裂隙发育程度相对差,富水性次之。在本区含水系统中,寒武系下统的紫红色砂岩为隔水层,是区域隔水底板。
工程勘察期间对12个地质钻孔进行了钻孔稳定水位观测(见表1)。水位观测资料显示地下水位变化大,规律性不强,地下水在岩层中呈带状、窝状分布,水力联系弱,并无统一的地下水位。隧址区水位变化大,水位变幅935.15 m~1 141.00 m,埋深在103.64 m ~377.76 m。
表1 钻孔稳定地下水位观测成果表 m
根据工程区水文调查,隧址区附近发育多处泉水,泉水出露标高多在1 000 m左右,与XKZ123,XKZ125,XKZ126钻孔段地下水位935.15 m~1 034.24 m水位相当。根据地下水和泉水进行水质分析试验表明,钻孔中地下水与泉水水化学类型均为HCO-3—Ca2+—Mg2+,属碳酸岩溶裂隙水,为同一单元地下水系统。
3.2 地下水的补排
隧址区属中低山地貌,沟壑纵横,山体陡峭,岩体受构造和剥蚀地质作用影响,其构造裂隙以及卸荷裂隙比较发育,加之第四系覆盖层薄,岩体多裸露,为大气降水的补给提供了条件。地下水以泉的形式排泄。泉水均为下降泉,根据测量泉水径流不大,一般在10 L/min以下。
3.3 水文试验
为评价隧洞围岩岩体的渗透性,试验手段采用钻孔压水水文试验。试验方法采用五点法(试验压力 0.3 MPa/0.6 MPa/1.0 MPa/0.6 MPa/0.3 MPa),试段长均为 5 m,最大试验压力采用 1.0 MPa。
试验结果统计见表2。
表2 压水试验统计表
4 隧道涌水量估算与影响分析评价
隧址区位于山西低中山区贫水区,地下水埋藏较深。根据隧址区调查,区内以散状渗漏为主,弱~中等透水,此外,集中渗漏通道比如断裂构造等不发育,隧道雨季大量涌水现象出现的几率性不大,但可能会出现滴水或涌水现象。
4.1 隧道岩体不同涌水区段的划分与涌水量估算方法的选择
根据地下水的赋存条件,以XKZ128钻孔为界,XKZ128钻孔至隧道出口段,地下水在隧道底板标高以下,涌水量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计算;XKZ128钻孔至隧道进口段,隧道多在地下水位以下,涌水量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计算。
4.2 地下水位以上段涌水量估算
采用大气降水入渗法计算。采用式(1):
其中,Q为隧道涌水量,m3/d;A为汇水面积,m2,按涌水影响面积来计算;α为入渗系数;w为多年平均降雨量,mm;d为降雨期天数。
涌水量估算结果:估算涌水量约5 500 m3/d,每天隧道延米入渗量 0.40 m3/(d·m)。
4.3 地下水位以下段涌水量估算
其中,Qs为涌水量,m3/d;K为渗透系数,m/d;H为洞底以上潜水含水体厚度,m;h为洞内排水沟假设水深,m;Ry为涌水段的引用补给半径,m;L为隧道通过含水体的长度,m;r为洞身横断面等价圆半径,m。
估算结果:估算涌水量约14 500 m3/d,每天隧道延米涌水量4.0 m3/(d·m)。隧道涌水量较大。
采用地下水动力学法估算。采用式(2):
5 结语
隧址区地处碳酸盐侵蚀低中山区,属岩溶裂隙水。含水地层为寒武、奥陶系灰岩、白云岩和泥灰岩,奥陶下统紫红色砂页岩为区域隔水底板。以大气补给、泉水排泄为主。地下水埋深较深,呈带状、窝状分布,无统一地下水位。隧道围岩以弱~中等透水为主,隧道进口至XKZ128钻孔段隧道位于地下水位以下,涌水量估算不超过5.00 m3/(d·m),其余段涌水量很小。隧道涌水段可能出现涌流状出水现象,施工中需要采取必要的排水措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