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隐喻思维与金融术语学习——一项基于证券投资术语的研究

2014-11-09

中国科技术语 2014年1期
关键词:术语隐喻词汇

王 伟

(西安外国语大学商学院,陕西西安 710128)

引 言

词汇具有隐喻的性质。据统计,70%的词义都是隐喻或源于隐喻。商务语言的认知语言学研究途径首先表现在词汇方面。在商务涉及的众多行业领域中有许多术语,其有着非常明显的行业特征。这些特殊用途英语文本中大量的术语也属于隐喻,但是因长期使用已经变成约定俗成的表达法,因此往往将其看作专门术语而非“鲜活的隐喻”。这些约定俗成的表达法,正是商务英语中具有独特行业特点的词汇部分,承载了商务方面的理论与知识。因此,研究商务术语中蕴含着的隐喻是理解并掌握商务术语所表达的商务知识的一个有效的语言学途径。研究这些隐喻型术语的典型性在于怎样认识和处理已经形成的语言体系里面的隐喻认知。

一 隐喻相关概念和应用研究

英语中的隐喻“metaphor”一词源于希腊语“metaphora”。这个词由两个词素组成:第一个“meta”,意为“across”;第二个是“pherein”,意为“carry”。因此“metaphor”的字面意思就是“由此及彼”。在西方,隐喻是作为修辞学上的一个术语被提出来的。自两千多年前亚里士多德提出的“将一个事物的名称用来指另一个事物”这一概念开始,对隐喻的研究经历了几个阶段,直到1980年乔治·莱考夫(George Lakoff)和马克·约翰逊(Mark Johnson)出版了Metaphors We Live By一书,隐喻被纳入了人的行为活动、思维方式、概念范畴、语言符号等领域,他们提出的概念隐喻(conceptual metaphor)的命题,具有哲学和语言学的重要意义[1]。认知隐喻被认为是两个不同概念之间的映射(mapping),即始源域(source domain)图式结构映射到目标域(target domain),是一种从一个熟悉的、易于理解的源域映射到一个不熟悉、难于理解的目标域。在这两个域之间存在着本体或认知的关系,这种关系的心理基础是抽象的图示。意象图示(image schema)指的是人类在与客观外界进行互动性体验过程中出现的常规性样式,主要起意象性抽象结构的功能。莱考夫和约翰逊根据始源域的不同,将概念隐喻分为空间隐喻(spatial metaphors)、实体隐喻(ontological metaphors)、结构隐喻(structural metaphors)。隐喻研究的认知途径自提出来至今已经取得了很多共识,蓝纯将它们概括总结成五个方面:隐喻无处不在,隐喻在本质上是认知的,隐喻是有系统的,隐喻是由两个域构成,以及隐喻映射不是随意产生的[2]。福柯尼耶(Fauconnier)提出的概念融合理论(conceptual blending theory,CBT)进一步诠释了隐喻的发生机制。该理论的融合至少涉及四个空间:两个输入空间(input space)、一个类属空间(generic space)和一个融合空间[3],如图1所示:

图1 概念融合框架下的隐喻发生机制

认知主体会从两个输入空间对比出相关信息并映射入融合空间。类属空间是两个输入空间抽象出的共有特征,以保证映射的可能与实施。融合空间则将相关事件整合成为一个更为复杂的体系。在这个整合的结构中,还包含了一个带有创新性和想象力的新创结构(emergent structure),可能创造出新的信息,产生新的认知。福柯尼耶将隐喻与他提出的概念融合理论结合,指出隐喻的喻体和本体就是两个输入空间,不同的概念信息被激活,并跨域映射而形成了新的信息[4]。

认知语言学家认为语言的发展是以最初对现实世界和自身的认知为基础的,要弄清楚语言与认知的关系就必须将语义研究置于核心地位[3]。认知语义学主要研究人类的概念系统、意义和推理,而概念系统大多是由隐喻建构的,为人们创造现实,成为人们未来行动的指南。因此,认知语义学对于词汇的研究颇有新意。它的一个基本观点是语言基本词汇是该语言对自然概念的语义再现,而概念的构造很大程度上依赖于隐喻,可见隐喻对于词汇研究的意义。在隐喻研究的诸多理论中,莱考夫的概念隐喻独占鳌头,研究的主题也非常广泛,包括空间隐喻、时间隐喻、情感隐喻、爱情隐喻、人体隐喻、动植物隐喻和战争隐喻等[5]。伯尔斯(Boers)通过实证研究发现经济贸易领域的“贸易就是战争”的隐喻使用极为频繁[6]。查特里斯(Charteris)和恩尼斯(Ennis)研究了英语和西班牙语金融报道里的隐喻[7]。国内的隐喻研究基本围绕概念隐喻、隐喻思维能力和词汇的关系展开[8]。赵霞和尹娟分析了中英经济类语篇的大量关于旅行、战争等隐喻,认为中文和英文的经济领域存在大量概念隐喻,每个隐喻都会衍生出许多相关隐喻表达。由于人类分享共同的身体体验,中英经济类语篇的隐喻存在很大的相似之处[9]。高新华和刘白玉在分析隐喻翻译的时候,指出金融危机的隐喻词汇几乎涉及人们生活的各个方面,还总结出了普遍存在于金融危机英语词汇中的 22个隐喻领域[10]。虽然出现了一些关于商务用途英语的隐喻研究,但主要关注的仍然是普通英语词汇。此外,隐喻的研究成果已经开始应用于语言学习与教学、翻译、词典编纂等领域,但就隐喻思维对特殊用途英语学习与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还为数不多。

二 金融术语隐喻分析

金融英语是基于经济金融领域的英语,属于特殊用途英语,知识性、适用性和专业性都很强。金融英语词汇的产生与发展体现了语言的市场需求原则。随着经济与科技的发展,新的金融术语也不断涌现。很多术语最初并非是金融专业领域的词汇,而是逐渐从日常用语中衍生而来。因为与相应的经济金融概念之间的相似性而产生了隐喻,加入金融术语的行列。例如:shoot这个词本身的意思是:(植物的)嫩芽,新枝。由于英语民族文化中的很多思想与问题的发生、发展是以植物生长来认知的,发出嫩芽新枝的概念在经济金融危机时代的背景下,被投射到了经济的恢复(economic recovery)上,green shoots这个词语频繁出现于各种经济金融报道中,而逐渐衍生出经济金融领域“复苏绿芽”的概念。这个金融英语词汇的演变是与社会经济发展分不开的,适应了当时的市场对这一概念表达的需求。类似的隐喻金融术语还有很多,例如:balloon loan(气球贷款),toxic assets(有毒资产)和baseball options(垒球期权)等。这些新词的产生都是借助于旧词,是背后的隐喻思维方式在起着作用。

下面以证券投资术语为例分析金融术语的英汉隐喻对照问题。证券投资与其他的专业领域一样,都存在着大量的专业用语。这些术语从来源看,可以分成两类,一类是学术领域的专业术语,比如“通货膨胀”“流动性”等;另一类是具有俚俗色彩的行业术语,如“满仓”“追涨杀跌”等。而专业术语的使用使证券交易的整个过程更加形象化。这样的隐喻由认知而起,又是认知的结果。如图2所示,证券交易的概念在汉语里是基于理解始源域“仓储”之上的。通过认知和推理,将仓储概念中的一些特征通过映射作用到了目标域“证券投资”上,使得证券投资获取了和仓储相关的特征,并在映射过程中显示出互动关系,产生了隐喻意义。

图2 仓储隐喻映射

概念融合理论进一步揭示了隐喻的意义建构过程以及推理的过程,对于语言现象具有很强的解释力。在仓储隐喻中,源域空间为仓储,目标空间为证券投资,二者为不同的概念。仓储是通过仓库对商品与物品的储存与保管,进行货物的买卖等。而证券投资中,账户的功能类似于仓库,证券如仓库中的货物,将这两个输入空间的对应成分映射入融合空间,使整个事件成为一个完整的隐喻。这里的类属空间或者说是意象图示,就是两个输入空间抽象出的共有特征。

在这个隐喻中,两个输入空间的很多共有特征都映射进了融合空间,也就相继衍生出一系列的隐喻表达,即整个交易中一系列的“术语”,例如,仓位、加仓、减仓、满仓等概念。这些基于仓储隐喻衍生出的表达数量变化的术语也可以认为是一种空间隐喻。空间隐喻以空间域为始源域,将空间域的意象图示结构映射到非空间的、抽象域之上,使我们通过空间概念来理解、思考和谈论非空间概念[2]。仓储隐喻里与仓位变化相关的概念很多是认知“数量”的隐喻模式:数量较多为上,数量较少为下。这种使用上下来表达数量的经验基础是把更多的东西添加到一堆东西之上时,这堆东西的高度就会上升。人们的身体经验还提供了更多的认知数量的隐喻模式。例如,数量多为重,数量少为轻;数量多为长,数量少为短。关于仓位变化的隐喻,如图3所示:

图3 证券交易仓储隐喻中的空间隐喻

就仓库里存放货物的买卖而言,仓位指的是买入并存放在仓库中的货物的数量。加仓指的是增加仓位,即增加仓储的数量,通俗地讲就是再多买入一些。减仓与加仓相反,即减少仓库的货物。当货物存放很多,但是未到存满的时候,就叫作重仓,反之则为轻仓。当仓库储存满了货物就称之为满仓。如果没有任何的买卖,仓库是空的,便是空仓。这些形象的仓储描述类似于证券的买卖。除了仓位变化外,还存在“多”和“空”这对对应的表达行情跌涨的术语。做多指的是多仓,也可以叫利多,买入某种证券,看涨。做空指的是卖仓,也可以叫利空,卖出某种证券,看跌。使用仓储隐喻中的空间隐喻来理解涨跌变化,这些对应词汇的含义也变得更加形象,易于理解。

跨语言的词语和意义之间没有一一对应关系,仓储隐喻衍生出来的这些术语对应的英文术语并不是基于同样的仓储概念。商务印书馆《英汉证券投资词典》给出的多头仓位(看涨)的英文是 bull position或者long position。空头仓位(看跌)是bear position或者 short position。英文表达中的 long(长)和short(短)表达的含义与中文的多与空的“数量”空间隐喻是一致的。另外一组是bull与bear,这两个词汇表面看是两种截然不同的动物,但仔细分析可以发现,这是一种提取动物特征的隐喻,“许多人类行为可以从动物行为通过隐喻的方式来理解”[11]。因此使用bull和bear的概念来形象地映射多头和空头的特点,最终也反映了多与空的上下空间隐喻,与英文的long与short和中文的多与空具有同样的语义效果。表达多头与空头的这组动物隐喻是源于最先应用于股市的牛市(bull market)和熊市 (bear market)的说法,如图4所示:

图4 金融领域熊与牛的动物隐喻

牛在西方文化中代表着“力量、财富和希望”。牛角向上的公牛代表股市上升之势,也表达了对财富的期盼;熊掌向下的熊表示跌市,也说明股市的变化不被人的意志左右。牛市(bull market)作为股市术语就喻指为“股市上涨的良好局势”。也有说法认为“bear market”的股市术语意象源自“sell the bear's skin before one has caught the bear”(熊未到手先卖熊皮),此词常用以表达对股价不乐观的意象[12]。

三 金融术语隐喻研究的实践指导意义

金融术语的隐喻研究反映了语言的认知对理解语言所承载的知识的重要作用,描述了对金融行业活动中术语理解的一种有效途径。这样的理解过程对于开展金融英语教学具有重要的启示作用。

学习金融英语词汇不仅仅是记忆一些中英文的对等词汇,这在初级阶段是有效的,但只是权宜之计。培养词汇能力已经成为语言应用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词汇的隐喻分析提供了一个培养词汇能力的途径。迪贝婷认为应该依靠背景和经验知识来触发和表达词汇所承载的知识,所以建议使用隐喻促进理解[13]。因此,在学习金融术语过程中使用隐喻分析可以激活潜在的意象或图式以使学习者回溯词汇中所包藏的隐喻过程。如图5所示,用已知的、熟悉的和具体的日常生活中的概念来理解未知的、陌生的和抽象的金融领域的概念。这样的隐喻式词汇教学能够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其不得不对每一个底层概念进行深入思考。在得到意念图式有力配合的情况下,记忆效率和领会深度都会跨上一个新的台阶。另外,隐喻的认知特性和辐射特性还可拓宽学生的语言学习思路,做到举一反三,在相对较短的时间内达到真正意义上的概念流利。

图5 金融术语隐喻研究对学习与教学的重要启示

近年来教育界大力提倡培养创造性人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提出了“营造创造性环境、实施创造性教育、培养创造性能力、塑造创造性人格的培养思路”[14],隐喻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之间有着明显正相关的关系,培养隐喻思维能力是一个有效培养创造性思维的途径。学习本身就是理解未知事物,将已知经验与学习的内容建立隐喻联系,运用隐喻思维,将隐喻的链接与映射引入金融术语的学习中,理解从媒介域到对象域的映射,创造性运用已有的熟悉的知识学习新的知识,而不是简单机械地背诵金融术语。这样,对承载经济金融知识的术语的学习就变得不再枯燥,为语言和知识的习得增加了很多乐趣,其本身也是语言与金融知识学习有效结合的一种方式。

四 结语

直觉和想象先于概念和理智,是知识的基础。以往专业英语教学主要是在概念和理智的层面上进行,基本上忽视了直觉和想象的作用。心理学家普遍认为人们在语言理解基础上形成的记忆效果会更好,这里的理解包括对语言形式与所指意义之间对应关系的理解。本文中金融术语的隐喻含义分析就是对语言的理解过程,对术语表达的金融知识起到了形象化映射的作用,将词汇的学习从简单的词汇记忆范畴升华到语用和思维方式的层面。

[1]Lakoff G,Johnson M.Metaphors We Live By[M].Chicago: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1980.

[2]蓝纯.认知语言学与隐喻研究[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6.

[3]王寅.认知语言学[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7.

[4]Fauconnier G.Mappings in Thought and Language[M].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1997.

[5]李福印,秦进平.隐喻与认知研究25年(1980—2004):成绩、问题与展望[J].中国外语,2007(4):17-28.

[6]Boers F.Enhancing Metaphoric Awareness in Specialized Reading[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0(19):137-147.

[7]Charteris Black J,Ennis T.A comparative study of metaphor in Spanish and English financial reporting[J].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s,2001(20):249 -266.

[8]Li Fuyin.The Acquisition of Metaphorical Expressions,Idioms,and Proverbs by Chinese Learners of English:A Conceptual Metaphor and image schema Based Approach[D].Hong Kong:ProQuest Information and Learning Company,2002.

[9]赵霞,尹娟.中英经济语篇中概念隐喻映射模式的比较分析[J].内蒙古大学学报:哲社版,2010(6):143-148.

[10]高新华,刘白玉.金融危机英语隐喻词汇的翻译[J].外语学刊,2010(5):119-121.

[11]Kovecses Z.Metaphor:A Practical Introduction[M].Oxford:Oxford University Press,2002.

[12]何艳红.英汉“牛”文化的隐喻认知[J].太原城市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2(1):186-188.

[13]赵彦春,黄建华.隐喻——认知词典学的眼睛[J]现代外语,2010(2):151-162.

[14]林崇德,胡卫平.创造性人才的成长规律和培养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科版.2012(1):36-42.

猜你喜欢

术语隐喻词汇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
《活的隐喻》
本刊可直接用缩写的常用词汇
对《象的失踪》中隐喻的解读
德里达论隐喻与摹拟
本刊一些常用词汇可直接用缩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