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药穴位敷贴防治小儿哮喘80例

2014-11-08王月新武迎军

中国药业 2014年10期
关键词:哮喘穴位小儿

王月新 ,武迎军 ,陈 蓉

(1.河北省张家口市老鸦庄镇卫生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2.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一医院,河北 张家口075000;3.河北省张家口市第三医院,河北 张家口 075000)

小儿哮喘是儿科临床较常见的慢性呼吸道疾病,据统计,在我国的发病率为0.6% ~2%[1]。小儿哮喘病情易反复发作,具有迁延难愈的特点,如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甚至会迁延至成年,对患儿的身心健康造成严重影响。中药穴位敷贴疗法是中医的传统疗法,具有操作简便、疗效独特的特点[2]。笔者通过采取中药穴位敷贴疗法对80例小儿哮喘患儿进行防治,效果较好,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医院进行治疗的小儿哮喘患者160例,中医诊断标准依据《中医儿科病证诊断疗效标准》(1994年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发布),西医诊断标准依据《儿童哮喘诊断标准》(1998年全国儿科哮喘协作组制定)[3]。将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观察组男48例,女32例;年龄 3~11岁,平均(5.2±1.9)岁;患病时间 1~9年,平均病程(4.3±0.7)年;轻度 19例,中度 53例,重度 8例。对照组男 45例,女 35 例;年龄 3~13岁,平均(6.3±1.6)岁;患病时间 0.5~10年,平均病程(3.9±1.8)年;轻度 21例,中度 54例,重度 5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患病时间、疾病程度等一般资料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观察组采用中药穴位敷贴进行治疗,将白芥子、甘遂、黄芩、延胡索、细辛研成细末,加入姜汁调成膏状,制成直径为1~2cm的药饼,用胶布分别贴于患儿的双侧肺俞、脾俞和定喘穴上,敷贴时应注意避开破溃、起泡及发红的部位[4]。每周敷贴2次,每次2~4 h,8次为1个疗程。对照组采用口服酮替芬进行治疗,每日2次,每次0.5 mg,3个月为1个疗程。

1.3 疗效评定方法

分析两组患者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包括哮喘发作频度,易感冒、盗汗、鼻塞打喷嚏等症状的改善状况,并按照程度轻重分别从0~3分进行评分。采用流量-容积记录仪测定两组患者治疗后25%,50%,75%肺活量时的最大呼气流量(V25,V50,V75),并计算1秒钟用力呼气容积占肺活量的比值(FEV1%),对两组患儿的肺功能进行评估[5]。根据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肺功能评估结果,按照显效、有效、无效3个方面对疗效进行评价。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6.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和 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哮喘发作频度、易感冒、盗汗、鼻塞、打喷嚏等症状的改善程度明显好于对照组,各项评分均显著低于对照组,详见表1。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V25,V50,V75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同时FEV1%也明显高于对照组,详见表2。综合患者临床症状改善情况和肺功能评估结果,观察组显效率和总效率均优于对照组(P <0.05),详见表 3。

3 讨论

中医认为,小儿哮喘的内因主要是由于患儿的脾、肺、肾三脏不足,导致痰饮内伏;外因则是由于气候变化、寒温失调所致[6]。因此,对于慢性哮喘反复发作的患儿,应采取抗炎措施加强对缓解期的治疗,从而通过消除患者气道炎症的方式达到预防哮喘发作的目的[7]。传统中医为小儿哮喘的预防和治疗积累了丰富的理论基础和临床经验,特别是对哮喘进行的扶正祛邪疗法与西医通过对患者进行免疫调节和抗炎治疗的方法异曲同工。

采用中药穴位敷贴法防治小儿哮喘是重要的中医疗法之一,通过运用中医经络学说的方法理念,发挥化痰祛邪、扶正固本的治疗作用,因而可以在患儿全身进行免疫调节,改善患儿全身的免疫系统功能。本次治疗采用的中药中,白芥子、细辛能温肺化饮除痰,甘遂能行水逐饮,延胡索能辛散温通。通过相关穴位经络发挥药效作用,可达到散寒祛痰、温通经络的目的,进而增强患儿的机体免疫力,防治哮喘发作。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患儿的临床症状和肺功能均得到明显改善,临床疗效较好。因此,采用中药穴位敷贴疗法防治小儿哮喘,能够化痰祛邪、扶正固本,改善患儿的免疫功能缺陷,对于小儿哮喘的预防和治疗具有积极的意义。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分值情况对比(,n=80,分)

表1 两组患儿治疗后相关临床症状分值情况对比(,n=80,分)

组别 哮喘发作情况 易感冒 盗汗 鼻塞、打喷嚏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3.42 ± 1.58 3.83 ± 2.09 2.014< 0.05 2.87 ± 1.32 4.18 ± 1.69 3.622< 0.05 1.76 ±1.24 3.07 ±1.35 3.025< 0.05 1.56 ± 0.06 2.39 ± 1.04 2.117< 0.05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对比(,n=80)

表2 两组患儿治疗后肺功能对比(,n=80)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t值P值V25(L/s)1.08 ± 0.23 0.67 ± 0.52 2.115< 0.05 FEV1%85.46 ± 5.73 81.35 ± 6.39 5.433< 0.05 V50(L/s)2.13 ± 1.23 1.17 ± 0.34 2.367< 0.05 V75(L/s)2.63 ±1.09 2.05 ± .094 2.078< 0.05

表3 两组患儿治疗效果对比[例(%)]

[1]龙文英.穴位敷贴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缓解期(肺肾气虚证)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中医临床研究,2013(13):108-109.

[2]王莉莉,尚莉丽,孙安达,等.健脾益肾推拿法配合心理干预防治小儿哮喘临床疗效及作用机理探讨[J].中医药临床杂志,2012(12):1 155-1 157.

[3]曾 莺,邓丽莎,李伟元,等.代温灸膏敷贴穴位防治小儿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疗效观察[J].中华中医药学刊,2009(2):442-444.

[4]王晓燕,王利然.“冬病夏治”传统穴位配合神阙穴膏药贴敷防治小儿哮喘55例疗效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09(2):185-186.

[5]王 烈,孙丽平,王延博.三期分治序贯疗法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热哮)107例临床研究[J].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2010(2):102-104.

[6]罗银河,王孟清.从干预信号转导探讨咳喘宁防治病毒诱发小儿哮喘的新思路[J].中医儿科杂志,2010(4):3-5.

[7]张 洁,尹清波,陈英芳,等.哮平方防治小儿支气管哮喘缓解期的临床疗效及对T淋巴细胞亚群的影响[J].河北中医,2010(11):1 615-1 617.

猜你喜欢

哮喘穴位小儿
了解并远离支气管哮喘
低血压可以按摩什么穴位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上)
如何治疗难治性哮喘(下)
夜盗小儿(下)
夜盗小儿
小儿涵之三事
夏季穴位养心
男性排湿,常按这五个穴位
小儿难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