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永远站在我身后
2014-11-07丁岚
丁岚
我的职业生涯中,曾经有过两次“伤筋动骨”的改变。而我之所以能够一步步走向坦途,继而用自己的业绩在行业内活得精彩、过得漂亮,主要归功于父母的鼎力支持。
“放心吧,有妈吃的,就不会让你和你儿子饿着!”
1993年1月底的一天上午,正在家里打扫卫生的我,随手打开了茶几上的一台小收音机,听到广播里正在播出一则招聘启事:“南京人民广播电台招聘记者、主持人,要求大学文化、热爱新闻事业、文字功底及沟通能力强……”
心里一动,当记者不是我心里埋藏已久的梦嘛!随即,我拨通了报名电话,得知当天已经是报名的最后一天了。来不及多想,我手忙脚乱地从柜子里找出自己的毕业证书,以及曾经在报纸上发表过的几篇文章,坐了一个多小时的公共汽车,来到了南京人民广播电台。
三轮笔试,2400多人报名,最后只录取了8人,其中竟然有我的名字!手捧录取通知书,欣喜若狂的我骑上自行车,以最快的速度赶到离家最近的一个邮电局去打国际长途,将这一喜讯告诉了正在美国进修的丈夫。万里之外的夫君却在电话那端平静地问我:“你想过没有,记者的工作性质决定了他们根本顾不了家。我暂时还回不了国,你如果改行去当记者,我们的孩子怎么办?”
这瓢冷水一下子浇醒了我。是啊,刚满两岁的儿子每天要接送,丈夫又在美国进修至少还有一年多,公婆在外地,我的父母当时还没有退休,如果我只顾自己去圆梦,家怎么办?儿子谁来照顾?
心乱如麻!
那天,母亲下班回来照例又来看小外孙,儿子告诉她:“我妈昨晚哭了,哭了好长时间。”母亲赶紧跑到厨房,问正在洗菜的我“为什么哭?”当我红着眼圈告诉她:“我太想当记者了,而且我也好不容易考上了。电台通知我一周后去报到呢,但目前家里这个样子,我也只能放弃了……”母亲没有等我说完,便从背后搂住了我的肩,说:“不哭,让我好好想想。”
三天后的那个下午,我从幼儿园接了儿子回家,远远看见母亲已经站在了我家门口,手里拎着满满一塑料袋菜。进家后,母亲说的第一句话是:“你明天就去电台报到吧,从现在开始我每天来给你接送孩子。我正式申请提前退休,单位已经同意了。”
幸福来得实在是太突然了,以至于我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忙打电话向父亲求证,父亲告诉我:“你妈心里其实也不想退休。但她说,如果这次不支持你,她怕你会后悔一辈子,那样的话她也心里也不好过。所以,还是提前退了吧。”
那天,南京风和日丽,我的心里却大雨滂沱……
去电台报到的前一天,我再次面临一个两难选择。电台人事部门告诉我,说我们这批招聘的人,短时间内都不能正式入编,“什么时候能进编,谁也说不清楚,也许三年五年,也许永远没有编制。”我的脑袋当时就蒙了。
我当时在南京郊区的一家医院工作,拥有国家正式事业编制,按当时的说法“捧的是铁饭碗”。如果我辞职去广播电台当一个没有编制的记者,岂不是从“正式工”变成了“临时工”?更可怕的是,万一我辞了职去电台后,又不能适应电台的工作,岂不是连基本生活都难以维持?到那时,我又该怎么办?
细心的母亲发现,前几天还似快乐小鸟的我,一下子蔫得一句话也不愿意说,还以为我身体出了什么问题。当得知了让我愁云密布的真实原因后,母亲问我:“你那么向往这个职业,为什么当不好记者?如果你是一个很好的记者,电台为什么不让你进编?再说了,就算你这次万一失败了,也没啥可怕的。我的这份退休工资,足够养活你和你儿子。放心吧,有妈吃的,就不会让你和你儿子饿着!”当天晚上,父亲从母亲的口中得知此事后,也给我打来电话,说:“你老爸的工资比你妈妈的还高呢,放心吧,不会让你们母子饿肚子的。你只管好好工作,只要你喜欢的事情就行。”
有这样的父母,我又怎能不拼命努力。一年后,我以全台综合考核前三名的成绩,顺利解决了编制问题。从一名医务人员转身成为政法记者的我,也因爱动脑筋、腿勤手勤等“显著特征”,而在当地新闻圈里小有名气。
“遇事如果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最终必然一事无成。”
转眼间我已经在电台工作了5年,无论是业务还是其他方面都已经算是熟门熟路了,收入也较几年前大幅提高。就在这时,我又面临了一次职业选择。当地一家报社的总编因为在上下班开车的途中多次听到我的报道,而主动上门来“挖”我。
是安于现状、继续在已经熟悉了的电台待下去,还是放弃现有的已经不低的薪酬和职位,去一个新的媒体再次出发、做我更喜欢且更擅长的文字工作?那几天,我除了纠结,还是纠结。要知道,那时候我已经37岁了,我带过的实习生中有几位已经是那家报社的骨干记者了,我去跟他们在一个碗里“抢食”,的确需要足够的勇气。
最终,还是父亲给我打了气。当时已经年过七十的父亲告诉我:“遇事如果总是前怕狼后怕虎,最终必然一事无成。大胆往前闯,相信你没问题的。即使不成,大不了我和你妈的退休金都拿出来,总不会让你饿着!”
就这样,我以37岁的“高龄”再次换了东家,进入江苏一家省级报社,继而一步步成长为某周刊主编。如今回想起来,如果没有父亲当时的鼓励,我还真不一定能够迈出那关键性的一步。
如今,父母都已经年过八旬。幸运的是,两位老人的身体都非常好。86岁高龄的父亲更是每到星期五就挨个儿给三个子女打电话,不是告诉我们“昨天刚炖了乌鸡汤”,就是介绍他新研究的某个菜的做法。
有这样坚强、乐观、豁达的父母,真是我们做儿女的福分!
(责编:辛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