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教学效果

2014-11-07余建江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启发动手操作兴趣

余建江

摘要:兴趣是激发学生求知活动的重要动力,也是学好物理的关键。如何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提高物理的教学效果,是每一个物理教师在教学中应高度关注的问题。

关键词:物理教学效果 启发 兴趣 动手操作 变换形式

兴趣是需要的基础上产生的,是个体力求认识某种事物或者从事某项活动的心理倾向,表现为从事某种活动的选择性态度和积极的情绪反应。兴趣是中学生学习的最佳营养剂和催化剂,学生对学科有兴趣,就会自觉、主动、积极地投入学习中,学习就能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中学生好奇好动,所以在物理教学中,我们要注重用积极的教学活动,充分调动学生思维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他们用眼睛看、耳朵听、脑子想、动手做,不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物理的教学效果。

一、创设情景浓兴趣

课堂教学情境是指在45分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根据物理学科和物理知识的特点,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心理认知特点,投入、运用或渗透情感并利用各种教学手段,渲染出物理教学环境和氛围,让学生在这种最佳的环境和氛围中去学习物理,可以更好地促进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在物理课堂教学中,创设好的教学情景可以把抽象知识寓于生动鲜明的形象之中,通过提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问题,使学生乐意去思考,从而激发学生探求物理知识的兴趣,提高物理课堂教学的效率。例如:在教学“变阻器”一课,我先问学生“为什么通过使用遥控器来调节电视机上的某个旋钮时,荧光屏的画面会变明变暗、声音会变大变小?为什么调节台灯上的旋钮时,灯泡的亮度会改变?”这些现象学生不陌生,可是让学生解释还有一定的难度。再如在讲“光的折射”这节内容时,我向学生提问:“看晴朗的夜空时我们会感觉星星在一闪一闪的,好像在眨着眼睛。”有了这样的疑问,学生自然急于想用物理知识去解答,于是我趁机引入“光的折射”知识。又如在学习“噪声的危害与控制”我设置了这样的四段情景:1.听一段优美的音乐。2.用铁钉刮玻璃,听听产生的声音。3.大家一起来唱一首歌。4.让学生听一名学生讲故事,同时让另一名学生大声唱歌。通过对比1和2,提问:你喜欢哪一种声音?对比3和4,提问:唱歌对大家听故事有什么影响?根据学生说出的理由,就非常自然地进入“噪声”的学习。因此,只要教师善于观察、总结,通过精心设计每一教学问题,再通过合理的教学情景创设,相信每一个学生都可以在物理教学中学到知识。

二、动手操作增兴趣

众所周知,物理是一门注重观察和实践的学科,它主要在于培养学生观察、动手操作、分析和解决问题、创新思维等能力,其中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是培养其他能力的基础。因为具有较强的动手能力,才能实现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完成素质教育所赋予的任务。那么,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通过科学的实验激发学生的兴趣呢?实验的创新和新颖很重要,如果能设计一些有趣的小实验,不仅能说明物理道理,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增强实验效果。如:在学习蒸发时,我用一张厚纸,做成一个小纸锅。锅里装些水,在火上加热,要注意不要烧到水面以上的纸。过一段时间,水就沸腾了,而纸锅不会燃烧。这个实验能很好地诱导学生探究汽化的兴趣。再如:在讲述”质量越大的物体,惯性也越大时”,我教给学生这样一个实验:给学生一本书和一张纸让他抛出,看哪一个抛得远些。然后分析得出质量越大,惯性也越大的道理。又如:学习惯性概念后,我让学生做了一个实验,拿一只笔帽竖立在桌子边缘的纸条上,然后问:谁能拿出笔帽下面的纸条又不接触或碰到笔帽?做法是用手捏住纸条的一端,用另一只手的食指快速打击纸条,这样学生在自己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不仅完成了学习任务,而且使学生从中学会了思考,获得了对知识深层次的理解。

三、变换形式活兴趣

物理教师要运用物理本身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学习求知欲望,也要以饱满的热情,热爱物理学科的情趣,带领学生去探索物理世界的奥秘,这样会对学生的学习兴趣产生巨大影响。我在教学中采用多种教学形式来活跃课堂气氛。对一些重要物理规律可采用观察实验法,既学到知识又得到学习方法的启迪;另外还可以采用分析法、竞赛法等多种教法,使学生从被动的学习方式中解脱出来,进行自主式、研究性学习,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如:把枯燥的教学转化为有趣的游戏,在讲“运动的描述”一课,物体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学生很难理解,于是通过师生互动很轻松解决了重难点,游戏是这样的:以学生为参照物,描述我的运动情况,我先站立不动,学生扮演参照物说我是静止的,向前运动的,向后运动的;然后我走动,学生扮演参照物说我是静止、运动情况。学生情绪高昂,积极开动脑筋,参与其中,寓教学于游戏中,收到较好的效果。

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各种先进的教学媒体走进了课堂。运用投影仪、计算机等先进手段,有利于课堂教学效率的提高;有利于突破时间和空间的限制,把学生难以直接感知的事物和现象,显现在学生面前,加强感性认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感觉器官,使学生的内容更富有吸引力,使学习的内容更加鲜明、具体、生动,并增强学生的记忆。

作为教师,确认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在教学中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要选择合适的激发方法,才能有效地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让学生的学习过程有趣、有情、有疑,实现教学过程的优化,从而提高教学效果,才能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朱长华.初中物理实验教学的实践与思考[J].宿州学院学报,2005(4).

[2]李岩莉.初中物理学习中的性别因素的研究[J].鞍山师范学院学报,2006(6).

[3]丁春海.如何在实验教学中提高初中生物理学习兴趣[J].时代教育:教育教学版,2008,(8).

[4]王瑜.多媒体技术与中学物理计算机辅助教学,物理教学,2001(4).

[5]安忠,刘炳升.中学物理实验教学研究.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

[6]廖伯琴.物理教学探讨.重庆:物理教学探讨杂志社,2008(6):13-15.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启发动手操作兴趣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数学课堂教学中动手操作活动实施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