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小学数学解题能力的培养
2014-11-07邓时君
邓时君
摘要:在小学数学的教学中,教师应该培养学生各种不同的解题意识与思路,肯定和鼓励学生不同的思考问题的方法,让学生用所学的知识去解决一些生活中出现的问题,以利于学生的思维发散,学以致用。
关键词:小学数学 解题 方法
把“解决问题”作为重点,让学生明白过程比结果重要,突出如何去解决问题,解决这一类问题要用怎样的方法,如何思考,如何行动。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去学习数学,建立数学模型,用模型与现实问题结合,从而更好地让他们用自己拥有的知识去解决现实中碰到的难题,让学生的能力得以锻炼和提升。
一、“解决问题”教学的步骤
(一)审题(收集信息的能力)
应用题一般结构类型多,解题方法多样。且教学的目的是为了让学生靠自己的思维与现有的知识去解决问题。所以对于学生来说,看到题目,首先要多读两遍,然后找到有用的信息,这就是审题。审题对于各个年级的学生来说都是重中之重,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更是如此。一遍没看懂,再看一遍,直到弄懂题意为止,切勿眼高手低,看错题意。同时,教师也要正确地指导学生。学生不懂字面意思,教师就要去为其解答,并引导学生结合图形与文字去理解,这样才能让学生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和印象。许多事实表明,大部分学生做错了一道应用题,不是方法用错了,而是他们理解错了题意。多数是因为囫囵吞枣地看了一遍题目就开始做题,到头来教师讲题时后悔莫及。这就是审题的重要性。
(二)分析(处理信息的能力)
一般小学生解题除了天马行空的想象一下外,最多的就是在纸上写几个数字。真正做到数形结合动手能力的学生能有几个呢?当一个学生在读完题以后,在草稿纸上画个图形,并把题中的关系在图形中很好地表现出来时,那这个学生才是真正有自己的思路,这是一种聪明的想法。但教学中更多的是要学生理清题目里那些复杂的数量关系,突出学生的自主动手能力。学生解题时,教师应该指导学生要有一套成熟的解题思路:就是要能用自己的语言去讲出题目的各种关系,然后顺着思路去解决,当遇到疑惑解决不下去的时候,应该对题目提出自己的猜测和看法,并记录下来,然后向教师请教。这时候,教师应该顺着学生的思路帮助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正确引导学生的语言表达,做到简洁明了,让学生看到柳暗花明,并心中充满期盼,期盼自己能够再次完成下去。在此基础上,通过基本的四则运算,把语言通过式子来显示计算出来,并解答。
(三)检验(检查验证的能力)
新版的教材应用题教学意义比较重大。出题者通过开放式的问答,让学生通过发现其中的数量与数量关系,以此来建立模型,并验证问题的结果。通过学生和教师的互动,建立模型来解决实际中出现的问题,并通过这些模型来模拟问题,让学生自己的解题思路和方法得到扩散,而且在实践活动中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以此来激励学生,培养学生的兴趣。并通过计算的结果来判断解题过程是否与自己想的一样,并探讨正确的解题方法、思路。
二、“解决问题”教学的策略
(一)以“问题情境”为前提解决问题教学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景。”从逻辑关系而言,提出问题、解决问题都要以开创问题为由,只有先创设情境问题,才能在其中提出问题,继而解决问题。所以创设问题情境是“解决问题”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
常见的“问题情境”有两种。一种是明确的问题前景,就是问题给定,答案确定。相对来说,以前的教学课本基本上都是这样的题目,十分死板。所以新课程改革的教学版本去除了大量此类的题型。另外一种是通过学生自己读题去发现的问题情境。这种问题一般需要学生仔细读题,继而通过自己的思想来发现问题的关键所在,或者需要学生去探索,通过自己的动手能力来发掘问题。这种开放性的题目十分具有挑战性,对于当代学生的教育意义重大,这对于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思维扩展,理解能力有很大提升。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学生能体验到作为不同角色带来的乐趣,并且培养了学生的收集能力和处理信息的动手能力,给予学生充分的空间去处理问题,极大程度上促进学生创造性地解决问题。
例如,教师节快到了,四零一班的班长提议用班费30块钱给教师买一束鲜花作为节日礼物,同学们一致认可。然后了解到:百合花2支5元,康乃馨3支9元,月季花5支10元。那有几种买法呢?有的同学说了一种方法,有的同学说出了五种方法,还有的同学说出了十几种方法。像这样运用“问题情境”让学生利用生活经验去思考和解决问题,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提升,并且体验到学习的乐趣,这对于学生的发展十分有利。
(二)以“分析数量关系”为核心解决问题教学
解决问题教学就是培养学生的发现能力,筛选技巧。通过问题情境中字句的筛选,发现数字信息,以此来动手解决问题。一般来说,需要学生通过题目提供的信息来感知那些有用的信息,排除不需要的信息。根据条件信息、目标信息 在自己的脑海中形成一个明确的解题思路。在这里,教师要善于主动地引导学生去发现数学情境中的数学因素,并联系平时生活中实际的经验,进而建立模型,最终运用模型来解决实际中碰到的难题,又通过实际问题中再次模拟模型的正确性,这样在模型、现实问题之间反复模拟、运用、最终定型,使学生心中形成一套成熟的理论和方法。学生以后碰到此类型的题目,就会第一时间想到是否适合这种方法,继而进行试验与计算。一般来说,学以致用的理论知识,会让人牢记心中。
(三)以“教给解题策略”为重点解决问题教学
因为每个人思想的不同,造就了行动的不同,也就产生了不同的解题方法,这就是教师要积极提倡的解决问题多样化的策略。小学的教学目的是引导学生,发散学生的思维,让学生有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所以,教师应多多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去解题,并在过程中正确引导学生,尊重每个学生的想法,这样才能发展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俗话说,生命的意义在于创造,而创造就需要这种多样化的思维策略。所以说,鼓励解决策略的多样化,是因材施教、促使每一个学生充分发展的有效途径。
例如,教材中有这样一个题目:一个班级总共有20个学生,课间休息的时候,教室里面坐了12个学生,那教室外面有几人在玩耍呢?学生列出了不同的算式,20-12=8,12+8=20,20-8=12。这样来说学生都知道教室外面有8个人,这三个算式都是正确的,而且后面两个算式有代数思想,对其后续学习是有帮助的,这就要教师来提点、鼓励学生,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
三、结语
小学数学对于刚刚启蒙的学生来说非常重要,会影响学生以后的成长与生活。所以小学数学的教学应该全面去培养教育学生,对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允许多样化,让学生掌握方法灵活运用,切不可死记硬背,套用解题方法。鼓励学生从不同的方面去探讨问题,继而解决问题,应用在现实生活中存在的实际问题。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发散学生的思维。
参考文献
[1]关善玲,闫国利.2—5年级学生解决应用题过程中比例定势的研究[A].第十一届全国心理学学术会议论文摘要集[C],2007.
[2]王庆文.小学数学应用题解题方法探索[J].期刊论文,2111(2).
[3]钱元香.如何创造小学数学的开放性课堂教学模式[A].中国当代教育理论文献——第四届中国教育家大会成果汇编(上)[C],2007.
[4]杨静.自我监控策略提高小学数学学习障碍学生解题能力的个案研究[J].中国特殊教育,2012(1).
(责编 金 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