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语文课外阅读

2014-11-07笪玲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浅谈课外阅读

笪玲

摘要:课外阅读是语文实践活动的重要形式,不仅可以巩固课内所学过的读写知识、提高阅读和写作水平,还可以开阔学生视野,积累语言,增长知识,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为学生的终身学习奠定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浅谈 小学 语文 课外 阅读

俗话说:“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现代教育的发展要求我们的学生在掌握课本知识的同时,也需要不断地丰富自己的课外知识,而对于语文学科来说更是如此。就目前来看,积极地开展课外阅读是学生扩展自己知识、延伸自己视野的最为普遍的形式。而且从效果来看,学生们通过相对广泛的阅读可以扩展自己的知识面,提升自己对于部分知识的理解,也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对于整个学科学习也起着极大的推动作用。从学生长远发展的角度来说,在学生课外阅读的过程中,无形之中会把自己所学和阅读到的知识进行整合,相互联系和渗透,进而形成属于自己的知识体系,加深了对于知识的掌握和理解程度,从而真正提升学生的个人素质。

而且,从当前语文教学需要达到的目标来看,课外阅读的展开,有利于我们在语文教学中需要落实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提升。这其中尤其是对于学生思想和道德素质的影响是非常大的,学生在读书的过程中,会受到那些书中人物的影响,在了解他们的实际的同时,自己也会无形之中受到感化,在潜移默化中提升个人的人格素养。

所以,作为语文教师我们要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喜欢课外阅读,同时我们还要指导学生对课外阅读书籍的选择并教给学生阅读方法。

一、激发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的年龄相对较小,主动做事的意识还未形成,所以要想使他们喜欢上阅读,应该要从激发学生兴趣的角度出发,这样才可能化被动为主动,激发学生的读书欲望。小学生爱看电视,喜欢看动画故事、儿童节目,最让学生感兴趣的非“讲故事”莫属了,利用早读、语文活动课让学生听故事录音,然后鼓励学生自己上台讲故事,给学生提供一个展示自己的舞台,这样学生为了更好地展示自己就需要扩展自己的知识面,读书就成为了很多孩子的不自觉的选择,这样就无形之中激发了学生主动阅读的兴趣。

当然,作为小学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很多习惯的养成,需要教师的直接引导和规范,这样习惯才能真正养成,而不是头脑一热的临时决定。因此,教师要结合学生阅读多搞一些针对性的活动,如利用我们的语文课、阅读课开展“介绍一本好书”“讲故事比赛”“诗歌朗诵比赛”等学生活动,并且鼓励每一位学生都积极参与其中,教师要对学生的成绩及时予以肯定和鼓励,要对学生的不足予以引导和支持,最大限度的激发学生潜力,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二、指导学生科学地选择课外读物

有这样一句话说“阅读一本不适合自己的书,比不读还要坏”。作为小学生来说,他们对于书籍的选择和分辨能力还不够,经常存在着盲目选择的状况;而就课外读物来说,有些是非常适合学生阅读的,但是有些读物是不适合学生阅读的,课外读物良莠不齐的现状需要教师要对学生选择课外读物进行科学适当的引导。

引导学生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读物,需要教师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选择那些有教育性、益智性、趣味性的阅读书籍向学生们推荐,也可以结合我们的教学需要向学生有针对性地推荐。如学习了《赤壁之战》《田忌赛马》后可推荐学生看《三国演义》。学了《卖火柴的小女儿》可推荐学生看《安徒生童话选》等。学习了课文《揠苗助长》等寓言故事后,我就推荐学生看《寓言故事》《成语故事》《伊索寓言》等书籍。

选与学生心灵世界息息相通的读物。小学生天生爱幻想,这就决定了他们爱读带有幻想色彩的故事,因为幻想寄托了学生的希望和理想,折射出他们内心的精神追求。科幻小说不仅具有幻想性,还带有科学性,是人们美好愿望的一种体现,和童话相比,更具有现实意义,所以他们喜欢读科幻故事。。

三、指导读书方法

学生要进行大量的课外阅读,离不开科学的阅读方法。因此,我们要利用课堂,把阅读方法的指导寓于课堂教学之中,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读书方法。

1.教会学生运用迁移法。指导学生把从课堂学到的理解词句、概括内容、归纳中心的方法,迁移到课外阅读中去,培养自己运用知识、独立思考和理解、归纳、概括的能力。

2.教会学生运用泛读法和浏览法。对大部分浅显易懂的书或阅读价值不高的书籍;可采取泛读法、浏览法,即“随便翻翻”,大致了解其主要内容,或通过看标题、目录、内容提要、前言等,以求在有限时间内获取更多的有价值的信息。

3.教给学生运用圈点勾画法。即用符号在书或文章上记录下自己阅读时的见解、感受,如用“△”“?”等符号分别表示重点词句、疑难困惑等。

4.教会学生做书签、卡片。为了便于记忆和积累,鼓励学生把名言警句、精彩片段、佳词妙句等写在卡片上,以随身携带、随时翻阅、背诵。

5.教给学生在合作中阅读。一本好书,人人都爱看。可以让几个邻里同学利用双休日在一起学习,互相轮流看一本书,并谈谈每个人对所读的书的收获,或谈谈对同一个问题的不同见解和由此引发的联想,这样,学生对这本书就有很深的理解,有一定的收获。

此外,还可以教给学生许多阅读方法,如:有目的地阅读、分门别类地读、有选择地阅读,有创意地阅读,按自己的方式阅读、默读、朗读、诵读等。这样学生能自觉地把课内学到的阅读方法在课外阅读中加以实践应用,促进知识和能力迁移,达到“教是为了不教”的目的。

总之,教师要切实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活动,利用现有的条件,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在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同时要注重阅读方法的指导,重视阅读效果,注重正面引导。给学生阅读的时间,给学生阅读的内容,给学生阅读的方法,让他们去阅读,去思考,使学生从小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促进学生阅读能力的发展。

(责编 金 东)

猜你喜欢

浅谈课外阅读
浅谈Schwarz引理及其推广和应用
小满课外班
我的“课外老师”
浅谈圆锥曲线中的创新题
高中英语阅读与写作有效结合
课外实践丰富多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