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小学语文激情课堂的创建

2014-11-07王美娜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激情语文课堂教学

王美娜

近年来,高效课堂成为各地教学中的一大热词,高效课堂简而言之,可以理解为教学过程的最优化,教育效果的最大化。从这一角度而言,课堂教学效率是实现教育效果最大化的前提与保证。因此,个人在教学实践与进修学习或与其他教师交流中逐渐认识到,打造高效课堂应该首先从课堂教学上予以突破,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就成为当前的首要任务。

小学语文是一门基础学科,也是一门陶冶人性情、提高人修养的学科,也是各学科中最具有情感性的学科。此外,小学语文在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能力方面具有独特的优势和明确的任务,对学生终身的学习和工作都产生着首要的作用,对学生的心灵和情感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而在现实教学中,很多教师只是机械性地认为其课堂教学过程就是学生识字、教师教字,认为小学生理解能力偏低,而忽略了对学生人文素养意识的培养和提高,导致课堂教学很容易扼杀学生智慧火花的碰撞、识读能力的培养、口语交际能力的提升、品德修养和审美情趣的发展、人文教育的熏陶。高效课堂落脚于“高效”,但绝不是教学形式的单一化。鉴于此,笔者结合课堂教学实践,试从对创建激情课堂的认知角度来阐释高效课堂的呈现。

一、激情课堂的效用

现代心理学的研究表明,情感因素对于学生的发展起至关重要的作用,因为人在情绪高涨、精神振奋的状态下,接受知识的能力最强,反之则很低下。这正体现了现实教学现状中出现的困倦的情绪传染人,而高昂的情绪感染人的问题。这一问题的解决又要依靠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努力,才能让课堂因激情而流光溢彩。

小学语文教师在课堂中通过丰富的语言、动作、体态等表情达意可以调动学生的热情,激活课堂,提高教学和学习的效率,在烘托课堂氛围的同时,还能够积极调动学生的思想与情感,使得教师在课堂的每个授课环节都能够做到情随思变,游刃有余,使课堂具有吸引乐于参与、敢于发表自身意见的魔力。此外,教师的激情投入有助于极大树立自己在学生中的魅力形象,使学生在激情洋溢的课堂氛围中不知不觉地被吸引、感染、内化和提高,正可谓润物细无声。

小学生好奇易动、性格天真,很容易被教师创设的一个又一个巧妙的情境感染心灵,点燃其内心深处情感的火花。一旦他们的激情火花被点燃,他们在课堂中跟随教师的激情引导下精神更振奋,思维更活跃,情绪更高涨,自然注意力也会更集中,参与度会更高,由此带来的观点的碰撞更会使得学生的能力更上层楼。

只有激情才能产生激情。富有激情的教师与充满激情的学生融合在一起,整个课堂便会更具活力,课堂成为师生共奏的进行曲,妙不可言,这样的课堂充满了生机与活力,并间接提升师生的创造力,教师的激情感染、召唤着学生,学生的激情则是对教师的认可和欣赏,教师的激情会愈加升腾,师生相互促进,将课堂推向高潮,推向高效完美。

二、激情课堂的创建

创建激情课堂就是用一种高亢的精神状态、真挚深沉的情感,通过不同的方式与途径,使学生的心灵受到碰撞,智慧得到启迪,潜能得以挖掘,高效达成教学目标。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更是如此。以下是笔者在长期的教学实践中探索的一些创建激情课堂的方法,供大家批驳。

(一)课前备课工作充分

教师要针对教材和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做好课前准备工作,对于课堂教学的每一个环节及各个环节之间的衔接过渡做到了然于胸,不仅要对重难点明晰于心,还要能对所授知识进行触类旁通,举一反三。相信每一位教师都相信,教师对教材一知半解,授课语言结巴不畅,对于激情课堂的创建而言,等于不可能。

(二)精设课堂导入

课堂导入,是教师在一项新的教学内容或活动开始前,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的行为方式。常言道:“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精彩的导入无疑会为激情课堂的创设奠定良好的基础,因此,了解并熟练地掌握课堂导入的技能就显得尤为重要。比如:通过设置悬念来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或通过创设情景,唤醒学生有过的生活经验。

(三)课堂中注重教态的使用

教师的一言一行、一颦一笑,对学生都有着深刻的感染力。教态是教师讲课时的情绪的外在表现,体现在心情、表情、体态动作、神态等,是教师开展课堂教学的一种重要辅助手段。课堂教学中正确、巧妙、适度地运用各种教态能够润色口头语言,有时甚至能够表达言语难以表达的情态,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丰富的教态表现在很多方面,如微笑面对学生,这样可以减轻学生对教师的惧怕感,能够温和课堂气氛;多给予学生肯定或者鼓励的目光,有助于增强学生的自信心和创造力。

(四)巧妙运用激发学生情感的手段

小学生生性好玩,尤其热衷游戏,教师在授课中若将学与玩相结合,寓教于乐,让学生玩中学,学中玩,不仅有利于活跃课堂气氛,还可以最大程度调动学生的学习激情,达到快乐、高效学习的目的。

前苏联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儿童的智慧在他的手指尖上。”这强调的是儿童要多动手操作,动手操作的过程,也是学生感官参与、手脑结合的过程。这一方法有助于开发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虽然语言可能较少,但是亲身动手的过程本身就是充满兴致的活力课堂的展现。

教师针对授课内容通过引入竞争机制激活学生在课堂提问中的表现欲,也可以很好地调动学生的课堂参与积极性,进而激发课堂活力,提升学习效果。例如:通过设定小组竞争的方式激发学生的集体荣誉感,既锻炼了学生语文学习能力的发展,又打破了沉闷的课堂,使学生由被动吸收转成主动求索,逐渐在自信中萌发竞争激情。竞争机制适应社会发展趋势,是培养优秀人才的需要,它在操作中有相当大的随机性和灵活性,模式并不固定,但它的最终目的还是激发课堂激情,提高教学成效。

(五)努力建立新型师生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核心是民主与平等。创建激情课堂,必须改进师生关系,营造宽松和谐民主平等的气氛。也只有在这种氛围中,学生的创造力才能得到开发。语文的答案是丰富多彩的,语文的魅力在于此,语文课堂的活力也在于此。对于同一问题,学生的生活经历、心理发展水平、知识素养不同,得出的答案可能异彩纷呈,而这正是创造力的表现,教师应给与足够的尊重。在学生有不同的意见时,教师要善于鼓励学生敢于表达出来,这样往往能使师生双方产生一种宽松、愉悦和颇具收获感的心理体验,促进学生学习兴趣高涨,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展现语文课堂的活力。

三、对创建激情课堂的认识误区

(一)认为激情课堂就是游戏课堂或表演作秀

我们所要创建的激情课堂是高效课堂的一种外在表现形式,所要达到的最终效果仍然是高效。这里创建的激情课堂是师生智慧的凸显和情感的流露,不是单纯的手舞足蹈、一笑而过。

(二)错误对待师生的关系位置

实际教学中,很多教师对学生比较关爱,对学生总是放心不下,喜欢多讲,这样就出现了大家常见的课堂上教师洋洋洒洒,才华尽显,认为这样的课堂才是激情的课堂,不仅严重挤占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而且直接弱化了学生主动去学习、主动去判断、主动去发现、主动去构想、主动去表达、主动去探究的能力,使学生的思维难以活跃起来,难以迸发出智慧的火花。

激情有着丰富的内涵,它是修养、素质、能力的积淀。生活需要激情,课堂同样需要激情,创建小学语文激情课堂,要着眼于小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积极点燃教师自身激情,以学生利益为中心,不拘泥于单一形式,用心备课,用心授课,用心育人,将激情之花燃烧学生心底的火海,让每一位学生在充满激情的课堂中探索知识的海洋。

(责编 田彩霞)

猜你喜欢

激情语文课堂教学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户外激情
激情从未止步
且行且思,让批注式阅读融入课堂教学
把“三个倡导”融入课堂教学
消磨不了他胸中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