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德育落实在学生的实践体验中
2014-11-07张玉柱
张玉柱
近日,有幸参加了市品生(社)教学观摩评优,我感受颇深。非常羡慕执教教师那种大方、和蔼可亲的教态,以及有着灵活驾驭课堂的能力。每课各具特色,但又殊途同归。教者始终以合作者、引导者的身份和学生一起交流学习;在学生学习过程中用热情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积极诱导学生的学习情感,让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快乐的学习之中;运用了多个新颖、内容丰富的课件,以贴近学生生活的身边人和事,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体验与实践,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环环相扣,可谓精彩纷呈。从中也让我体会到,品生(社)是一门让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习实践,了解社会的综合性很强的学科。要把品生(社)课上好上活,上出效果,这十多节课给了我以下三点启示。
一、善于导入:好开端是走向成功的“敲门砖”
好的开端是课堂成功的一半。开端,在课堂中就是导入,导入是教师在一个新的教学内容和教学活动开始时,引导学生进入学习状态的行为方式。它要求教师能迅速创造一种融洽的教学情调和课堂氛围,激发兴趣和情感,把学生带进一个与教学任务和教学内容相适应的理想境界。
品生(社)的导入方法有很多,常见的有:谈话导入法、影视导入法、故事导入法、漫画导入法、实例导入法、歌曲导入法、小品导入法、游戏导入法等。下面,我用这些课的几种导入法为例,让我们体会巧妙导入的重要性。一是故事导入法。学生,尤其是低年级的学生,对故事情有独钟,能活跃课堂气氛,激发学生兴趣,加深对课本的理解,进一步提高学生的思想觉悟。如教师在教学《上课了》时,用了《小猫钓鱼》的故事导入,然后通过“小猫为什么开始钓不到鱼?”“后来为什么又钓到了鱼?”两个问题让学生交流讨论,通过故事,引出话题,让学生明白,上课要一心一意才能学好,三心二意容易遗漏知识这一道理,故事的导入让这课的目标明确。二是影视导入法。四上品社《我们的生命》,由于四年级的学生对生命的理解还很肤浅,无法体会父母的艰辛,于是教师让学生观看生命孕育的视频,利用直观、形象的画面和生动有趣的解说,将学生带入一个神秘的、未知的世界,开始了对自己生命历程的探究。变抽象为具体,把学生引入到走进自己,感恩父母的历程,这样的导入比教师口头的叙述或说教来得明快而轻松。三是游戏导入法。教师在教学人教版五年级品社《感受快乐》一课,通过组织游戏“唱反调”,学生在一个个不同的失误中,尽情感受着自己或别人带来的乐趣,沉浸在快乐的氛围中,给学生的心情一个“快乐”的定位,为本课课堂活动奠定基础,这一游戏导入法有趣,学生也乐于参与,不知不觉中,学生感受到“快乐”其实就在我们每个人的身边……
品生(社)课堂导入方法还有很多,只要在科学、准确的基础上,能创设学生喜欢、乐学的课堂氛围,能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能引导学生热爱生活、学会做人,能培养学生良好品德,乐于探究,就应该是成功的导入。
二、乐于探究:生活中取材是德育的“源头活水”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探究学习重要的是通过探索性活动,使学生获得探求知识的学习方式,形成科学精神、科学态度。对于学生来说,探讨和把握获得探求结论的方式和途径,往往比学习和记忆知识结论更有价值。
在《我和小动物做朋友》一课的教学中,教师通过调查了解知道,学生一般都喜欢小动物,有的学生喜欢家里的小狗,因为小狗能给主人看家,有的学生喜欢家里的小鸡、小鸭,因为他最喜欢吃鸡蛋、鸭蛋,会给自己提供丰富的营养,还有的学生说喜欢爷爷家的老黄牛,因为老黄牛任劳任怨,帮爷爷拉车种地等等。
由此看来,学生真正喜欢的动物都是常见的,大家都熟悉的。但还不懂得自觉地善待动物,对动物为人类所做的贡献,动物与人类的亲密关系等问题了解得不深入,因而捕捉小动物和伤害小动物的现象还时有发生。针对学生这一特点和实际情况。教师以密切联系学生生活的主题活动为载体,从正面对学生进行爱护动物的教育。以引导学生接近动物,了解动物,善待动物,保护动物并和动物交上朋友。以培养学生的爱心和责任心为教学目标。这时教师充分借助网络这一有效平台,搜集教学资源,学习一些相关的知识,并结合本地教学资源带来农村常见的小动物,然后说:“同学们,今天教师给大家带来了两位小动物朋友,你们想见他们吗?”这话激起了学生的好奇心,迫切地想知道是哪位小动物朋友?接下来再引导学生去接近与了解,在接近小动物时,有的学生会亲手摸摸小动物,和小动物一起玩。在接近小动物的活动中随时发现问题,随时让学生讨论。不但学生的思维及语言表达得到了锻炼。而且可以看出学生已经走进小动物,体会小动物的感受。自然也就对小动物有了爱心和责任心。就这样让学生在探究活动中充分感受、体验、领悟并从中得到情感的升华。
品生(社)课程标准强调了一种生活德育的理念,提出了学生良好习惯行为和品德的养成和发展,要通过学生自己的生活和不断的探究来实现。学生只有通过社会生活,通过探究,才能获得社会认知、社会知识、社会技能以及得到情感的升华。只有这样进行教学,才能切实提高教学实效。
三、勤于实践:积极参与让育人过程“润物无声”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课程设计与实施注重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在实践中发现和提出问题,在亲身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探究意识和创新精神。”教师要充分利用校外资源,让学生走出学校,到社会中去学习,去实践,以开阔眼界,增长知识,扩展兴趣,发展社会实践能力。
教材为我们提供了丰富多彩的校外实践设计,如教学《购物有学问》时,教师带领学生到学校附近的集市上、超市里,让学生“逛”了一回商场,过了一回“购物瘾”。学生从亲身实践中明白:学会区分所购商品类别能节省购买时间;认清商品用途、用法、使用范围等决定你是否需要的依据;了解同一类商品,但出厂不同、含量不同、价格不同取决于你的需要和购买力……让学生在观察中切实感受价格、品种的秘密,在实践中亲身体验购物原来也是学问。同时,学生通过这次购物经历,这些实践活动,在不知不觉中体会着一个家庭柴、米、油、盐来之不易;做事要讲究效率;如何与人交流;要学会选择,学会取舍;量体裁衣,量力而行,做生活主人等道德意识、行为的培养如春雨一般“润物”而“无声”。
实践是品生(社)课堂的追求。它不同于过去那种外加的、灌输式的道德说教,而是一种“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似的潜移默化的影响。因此,良好的品德形成必须在学生的生活实践过程之中,而非在生活之外进行。我们在实际教育时,应着力引导学生通过自己的行动,看到事情的真实部分,引发他们内心的真实感受,触及他们的心灵,才能取得有效的教学效果。
总之,品生(社)是一门生动的生活教育课程,学生知识的掌握、能力的提高、情感的陶冶、意志的磨练,都需要在实践体验中锻炼培育。作为教者,要让他们在活动中学习、学习中实践、实践中体验、体验中感悟,努力提高学生实践体验效能,需要我们用心探究,思行并进,真情付出。
(责编 田彩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