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探究
2014-11-07任立新
任立新
摘要:社会的不断进步与发展,对人才的要求逐渐苛刻,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对教学的要求日益提升。小学语文作为教会学生说话、写作等表达能力的重要科目,在学生的长远发展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地位。小学生学习语文的主要途径在于课堂教学,如何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加强学生的表达能力培养,让学生成为有竞争力的人才,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面临的重大难题。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此提出自己的看法。
关键词:小学语文 课堂教学 有效性
语文学科是教育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在我国的教育体系发展中存在较长的发展历史。随着新课改和素质教育的推行,人们对学科发展的综合性、全面性越发重视,这一特性决定了教学中,不再是传统的教师教授模式,而要转换主体角色,让学生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探索、钻研,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认识程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由此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转变思维模式,对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教学组织形式等进行一定的完善和创新,提高课堂教学的成效。笔者结合多年的教学经验,对如何实现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提出自己的见解,以供探讨。
一、转变教学思想,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传统的教学中,教师主导课堂,学生只是单纯被动地接受知识,思维得不到拓展,更无法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在新课改背景下,教学强调“双主体”模式,要求教师与学生同时作为教学的平等主体参与到教学中。这便要求我们语文教师要从传统的思想中转变过来,加强学生在教学中的参与,做到“双主体”教学。
如,教学中让学生针对自己对文章的理解,向老师提问,并获得相关的回答;或采取让学生当老师的方式,自发备课、教授,体验当教师的感受等。通过这些方法,加强学生在课堂中的参与,提高上课的兴趣和思考的积极性,并对教学活动中出现的问题提出良好的建议和看法,以期教学相长。
二、加强建设和谐的师生关系,构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俗话说,“爱屋及乌”,小学生处在心理发育不成熟的阶段,对是非标准尚未形成一定的概念,对某个人从事的活动支持程度完全取决于他们对这个人的喜爱程度。对于教学活动而言,和谐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平等对话,放心交流,学生能通过与教师的交流而心情愉悦,并能有效克服生活、学习中的障碍。首先,这就要求我们教师在教学中,要放下架子,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时,教师要用平和的语气引导学生:“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村庄吗?”“村庄和我们现在的城市一样吗?”当学生回答“没有见过”时,教师要有耐心地像说故事一样向学生描述村庄的模样。其次,要用“爱的力量”来感召学生,每一个小学生都是父母的掌上明珠,他们从小就生长在关爱中,作为教师,要用“爱的力量”来感召学生。如在学生遇到学习上或者生活上的挫折或困难时,教师要进行积极的辅导工作,倾听学生的困惑,站在学生的角度,帮助学生解决问题而非斥责学生的不懂事,用“关爱”来取得学生的亲睐和信任,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由此,才能让学生对老师产生爱戴之情,才会在课堂上加以配合,才能构建良好的课堂气氛。
三、加强引导学生,让学生在学习中主动起来
学习是学生的主要任务,将学生的学习态度从“要我学”的观念转变为“我要学”的观念则是教师的主要任务。新课改强调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参与程度,因而,教师要做好辅导、引导工作,让学生主动起来。
首先,预习是进行有效教学的前提条件,有效的预习能让教学事半功倍,很多小学生尚年幼,不懂得主动预习,因而,需要教师进行积极地引导,包括为什么要预习,预习从哪些方面展开,预习的基本方法等。如在教学《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之前,让学生进行资料搜集,搜集村庄的模样、我国森林覆盖状况以及水土流失情况等,让学生对基本情况有所了解;同时,引导学生阅读课文,对课本中出现的生词、生字进行查阅,形成基本的认知。其次,学习是学生掌握知识的最主要环节,因而需要教师加大辅导和引导的力度,帮助学生有效学习,包括对文章基本内容有深层次的把握,基本习得相关的生词、生字,能从文章中有所领悟。《一个小村庄的故事》中出现的生词生字较多,学生较容易读错,例如,“裸”容易读成“guo”,这便需要教师进行有效的组词“赤裸裸”,造句“小孩子刚生下来时,是赤裸的”,加强学生的理解和记忆。最后,学习之后进行必要的复习能有效加强学习的效果,很多学生在学习完之后便完全扔掉之前学习的知识,由此造成对学过的内容把握不深,教学效果不明显。教师可以有针对性地布置相关课后作业,加强学生的知识印象。如写读后感,让学生写作关于读了课文内容后的感想,既能让学生对文章有深入的理解,同时还能加强写作能力的培养。由此,从预习、学习、复习三个方面入手,教师加强辅导和引导,加强学生的学习自主性。
四、加强教学反馈,真实提高教学效果
教学反馈是教与学有效衔接的重要环节,能为教师提供重要的信息,因而教师要把握好教学的反馈方式和信息,做好教学工作。
教学中信息的反馈渠道有多方面,主要渠道包括师生交流及作业反馈。首先,师生之间的交流。由于学生是教师教学的主要受体,因而,学生对教学评价如何能直接反应教学的实际状况,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与学生的交流,在课间、课后,采取跟学生聊天的方式,对教学的状况进行了解,确实掌握真实的情况,并做好教学反思工作。其次,学生的作业状况,作业是最能直接反应学生掌握状况的信息源,通过及时批改作业,教师便能把握学生的具体掌握情况,对一些学生犯错较多的知识点进行再讲解,以梳理学生的知识误区或盲区。
通过及时把握教学的反馈信息,并进行有效的教学调整,能有效地对学生进行查漏补缺,弥补教学中出现的不足,加强教学的实效性。
总而言之,小学生处于成长的初级阶段,可塑性较强,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要紧跟素质教育的方向,转变传统的教学思想,树立“双主体”教学的模式和思想。同时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身心的发展规律,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促进课堂气氛的和谐化。还要充分发挥教师的辅导作用,加强学生学习的主动性。教师也要加强反馈信息的捕捉,充分做好教学的后期工作,查漏补缺,有针对性地作出改正和完善,实现小学语文课堂的有效性教学,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