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学中渗透民俗文化的必要性
2014-11-07梁均
梁均
摘要:弘扬民俗文化是当前社会的一个热点话题。在语文教学的课堂上渗透民俗文化,弘扬民俗文化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因此,教师应充分利用课本及课外的民俗文化加强对学生的教育。
关键词:语文教学 民俗文化 爱国主义 兴趣
中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精神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具有普遍性、传承性和变异性。民俗文化资源种类繁多,内容丰富多彩,涉及范围广,蕴含着丰富的德育、智育、体育和美育的内容。
弘扬民俗文化是非常必要的,也是现在社会必须引起重视的问题。自2008年起,清明、端午、中秋等三大传统节日被列入国家法定节假日,社会对此反响热烈,民众以空前的热情、丰富的活动赋予了传统节日新的生命力,更是将这一热点话题推向了高潮。作为民俗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传统节日得到了国家的高度重视,可见弘扬民俗文化的重要性。我们课本中也有很多的民俗文化,我们语文教师也应该抓住契机,勇当先锋,高举弘扬民俗文化的大旗,让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深入结合,让课堂成为民俗文化教育的阵地。
在我们语文教学的课堂上引入民俗文化,弘扬民俗文化对学生来讲非常必要,他不仅能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增强学生的爱国热情,还能调动学生学习兴趣,形成良好的人生观、世界观。下面,我就从以下几个方面谈谈语文教学中引入民俗文化教育的必要性。
一、弘扬中国传统文化
中华民族几千年来的发展史,积累了许多优秀的文化,其中不乏民俗文化。有些优秀的民俗文化是我们民族的优良传统,体会中华民族全体人民的智慧结晶,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梁,是中华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柱,它根植于民族历史的土壤之中,流淌于五千年历史文明的长河。如“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是孔子博爱的思想。
随着端午节等节日成为法定节假日,说明了我们国家对民俗文化的重视。端午节通过对我们大家都熟知的屈原的纪念,不仅起到弘扬屈原热爱祖国、热爱人民的伟大爱国主义精神,还能通过端午节增进亲情、密切人际关系,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意蕴,而且通过端午节习俗进行划龙舟等比赛的开展,能激发团结向上、勇于进取的精神,并起到锻炼身体的作用,符合全民健身、提高国民身体素质的目的。现在青少年只知道西方的情人节,不知道中国七夕同样是歌颂牛郎织女伟大爱情的“中国情人节”,只知道西方“圣诞节”“平安夜”,不知道中国春节和除夕的来源。学生对传统节日的冷漠,正暴露了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教育缺失的问题。外来文化对学生的影响日渐深刻,传统民俗文化在学生的思想中日益淡化,语文教师应对此予以足够的重视。喜气洋洋的春节,张灯结彩的元宵节;怀乡祭祖的清明节其中蕴含了中华民族敬老爱幼、勤劳善良、与人为善等优良品德。然而,民俗文化所具备的教育功能,长期以来却常常被忽视。唤醒青少年的民族自豪感,使之将我们的民俗文化传承下去,这才是弘扬中国传统文化的根本。
二、培养学生爱国主义情操
民俗文化中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中华民族悠久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的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因此,我们可以充分利用传统节假日,让孩子走进历史,了解传统节日的来历与内涵,感悟不同节日中所蕴含的独特的民族情感和精神内核,了解历史上典故及真实事例,用生动的历史人物来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最壮烈而又最令人痛惜的是忠君报国的典型的例子是岳飞;为国家消除外患六次远征匈奴的汉代霍去病,解除匈奴对汉王朝的威胁,打开通西域的道路;明末清初的顾炎武的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司马光的“与利国家,而不为身谋”;杨济翁的“可怜报国无路,空白一分头”;王昌龄的“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徐锡麟的“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等民俗文化中的典故、名言及许多事例无不体现出爱国主义。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是民族的希望。青少年兴则国家兴,青少年强则国家强。我们学校要通过各种有效的思想教育和社会实践,让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俗文化在青少年中深深扎根。
三、为学生树立良好的世界观、人生观
我国五千年来文明发展历史中形成了很多优秀的民俗文化,这些都是我们的精神财富,作为青年一代应该让其继承和发扬下去,而我们语文教师就应该利用这些优秀的民俗文化引导学生。现在的青少年因为独生子女较多,在他们身上存在追名逐利、拜金主义、享乐主义,盲目攀比,缺乏起码的社会责任感和道德责任感等现象,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保持东方文化的传统道德是我们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而我们教师应该充分利用历史上优秀的民俗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和熏陶。如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曾说过“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风雨不动安为山”;《晏子春秋》中有“利于国者受之,害于国者恶之。”;范仲淹的“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曹植的 “捐躯赴国难,视死忽如归”;贾谊《治安策》中有“国耳忌家,公耳忘私,利不苟就,害不苟去”;王通《中说》中有“能遗其身,然后能无私,无私然后能至公”,这些典故、名言、诗句无不体现为国、为公、先人后己的高尚品德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民俗文化是一种无处不在的社会生活文化事象,它与社会行为和意识紧密地结合在一起,成为规范社会和人生的一种重要约束力。因此,将民俗文化的精华转化为学生的认识,并以此引领他们树立远大的理想,为国家与民族的富强和发展肩负起历史责任,形成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人生观和世界观,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文化,从而提高全民族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
中国的民俗文化是中华民族五千年来人们精神智慧的结晶,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我们要让这些财富传承下去,而传承的最直接的途径就是在课堂上,让语文教学与民俗文化深入的结合,让课堂成为民俗文化教育的阵地。
参考文献:
[1]郭莲纯.语文教育中的民俗文化渗透[D].辽宁师范大学,2010.
[2]景青梅.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民俗文化教育[D].内蒙古师范大学,2007.
[3]王亚芳.探究民俗文化的教育学意蕴[D].河南大学,2008.
[4]史琼.植根民俗土壤丰富语文教学——利用民俗资源丰富语文课程的探索[J].青海教育.
[5]朱月榕.浅谈语文教学中民俗文化的渗透[J].读与写:教育教学刊,2010(11).
[6]蒋红梅.民俗文化与语文教学[J].语文教学与研究,2008(19).
(责编 张景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