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高职计算机人才培养策略

2014-11-07毕伟

学周刊·下旬刊 2014年11期
关键词:人才培养计算机高职

毕伟

摘要:高职院校的计算机教育是以教会学生过硬的计算机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培奍学生计算机办公自动化、数据库、网络等软件操作应用能力,使学生能够在相关企事业单位从事办公自动化、网络应用或软件开发等计算机科学应用工作,以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技能应用型计算机人才为主要目标。本文从分析计算机专业供求矛盾瓶颈出发,对高职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模式进行了深入剖析并提出了可行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高职 计算机 人才培养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IT的迅速发展,社会对计算机专业人才的需求日益增长,但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专业人才培养却跟不上时代发展的脚步,高职院校培养出的计算机人才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求,面对这般现状,如果一味地因循守旧是永无出路的。因此,高职院校必有不断进行教学改革和创新计算机应用技术人才的培养模式。

一、当前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养存在问题

目前高职院校的计算机专业人才的培养模式存在许多问题,大家都知道高职院校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专业技术型人才。但实际上,很多高职院校的教学环境并不理想、课程设置也不太科学,这些都与业内技术人才的素质要求不符。有的高职院校甚至在计算机专业的教学内容设计上还存在盲目性,还有的高职院校在培养人才目标上存有很大偏差,甚至有的高职院校计算机教材陈旧不能跟上时代脚步。当前时代科技日新月异,计算机技术发展异常迅速,所以我们要主动把理论和当前计算机的最新技术紧密结合起来,不断地对高职的计算机教学进行改革和创新,用人单位需要的是具体实际操作能力的应用人才,而缺少专业技能的毕业生反而加大了用人单位的负担。当前许多一线的教师大都是理论强实践弱,在加上平时工作任务繁重,很少有机会得到培训与提高,因此也就无法在计算机应用方面向学生提供更合理、更科学的指导性建议。

二、高职院校计算机人才培训策略

(一)加大正面宣传力度,转变学生就业观念

让学生通过身边的现实例子正确认识高职教育的现实意义。在经济社会迅猛发展的当前形势下,高技术应用型人才才是社会的紧缺人才。在发达国家,高技术应用的人数远高于从事研究开发的人数,这也是我们发展中国家将来的发展趋势。在我国北上广等发达地区,高技术人才的严重匮乏已严重阻碍了当地的经济和社会发展,当地许多企业不得不从外地高薪引进相关人才……我们相关院校和教师必须积极向学生和家长以及社会宣传这些形势和实例,使之明白高职教育的现实意义,促进学生改变就业观念。

(二)重视实践教学,加强师资培训

高职院校的教师队伍结构要根据行业发展和专业建设的实际需求进行合理配置。高职院校要同等重视师资学历水平和专业技术水平,不能偏重其中任一方面。我们知道,为企业培养高级应用型技能型人才是高职院校的主要任务,这类人才必须具有过硬的基础理论知识,还要懂实际操作,能解决在实际生产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应用问题。所以,高职院校要加强培训教师的实践、实训和技术应用等方面的教学能力,突出教师的实践应用能力。

(三)校企联动,实行订单培养

高职院校应该根据社会、企业的需求合理地制定相应的人才培养计划,社会和企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我们就培养什么样的人才。只有明确学校的的办学方向,才能搞清改革思路。只有从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培养出“适销对路”的实用型计算机高技能人才,进一步认清当前高院院校所面临的形势与任务,根据市场的实际需求情况和计算机应用型岗位的实际要求,完成学校由学历教育向就业教育的转变,强化计算机职业技能教育的转型,认清计算机图形设计、网站设计、计算机组装与维护和办公自动化等计算机高技能人才才是当前的热门人才,学校的计算机专业设置应以培养这类人才为主。

(四)加强就业培训实习环节,提高就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可以利用网站、报纸等相关媒介宣传学校建设以及专业特色,主动吸引用人单位前来招聘,分析最近几年的相关专业的就业形势,及时发布各地就业信息,开展学生就业咨询以和就业技能辅导讲座,发挥教师在学生就业工作环节中的特殊作用,利用媒体、校友等社会资源建立就业网络来沟通就业信息,形成院校上下共同关心、帮助学生就业的新机制。还可以组织学生进行IT公司用人需求调查,拉近学生和企业间的距离。举办模拟招聘会、IT文化活动展等活动,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培养学生工作中的随机应变能力、务实态度和竞争意识。

(五)合理调整生涯结构,完善就业指导体系

高职院校要紧跟形势,革除传统的单一招生路径,努力拓展生源供给渠道。密切与高中、中职学校的战略伙伴关系。学生在校期间提前了解学校,学校改变了原来的被动局面。这样就不会由于为提高生源质量而导致招生数量不足,不仅能提高了学校的影响力,还提高了学校的生源质量。根据学生就业情况,不断完善就业指导体系,对学生在校期间要进行全程就业指导。当然也不能只为了就业率而简单地把学生就业作为学校教学的唯一任务。学校应该以“就业满意率”为学校培养质量的衡量标准,从而使学校的发展进入良性循环。

高职院校是以培养具有大学学历,且具有一定专业技术能力的人才,知识的要求应以适用为度,实用为本的专科教育阶段进行的职业教育。高职院校要合理地构建人才培养方案,从而满足学校的教育目标和教育质量。所以,高职院校应充分考虑高素质技能型人才的社会价值,对学校的计算机应用专业人才培养方案进行合理改革,结合院校当地的发展情况,科学规划,合理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构建科学的课程结构体系,提高人才培养质量,不断完善具有特色的高职计算机应用专业技术人才培养方案。

参考文献:

[1]王艳苏.试论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存在问题及对策[J].科学之友,2010(13).

[2]石伟平,徐国庆.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理论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8(11).

[3]李庆武.项目教学法在课程教学中的运用探讨[J].教育探索,2008(04).

(责编 张景贤)

猜你喜欢

人才培养计算机高职
计算机操作系统
基于计算机自然语言处理的机器翻译技术应用与简介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信息系统审计中计算机审计的应用
高职人才培养模式创新探讨
Fresnel衍射的计算机模拟演示
关于提高高职人才培养质量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