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理念 新的学习方式
2014-11-06李凌蔚
李凌蔚
新的课程改革是基于我国基础教育现状而进行的,目的是扬长避短。我们的短板是什么呢?专家指出,我国基础教育的主要问题是培养出来的学生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差。造成这一现状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但以“灌输—接受”为主的教学方式和以“听讲—记忆—练习—知识再现”为主的学习方式是造成以上结果的主要原因。《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对整体课程的改革提出了明确的目标: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学习、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就如何在体育教学中贯彻这一次课程改革的理念,浅谈一下自己的理解。
一、以学生为教育主体,激发学习主动性,指导学生进行创造性的自主学习
自主性学习就是要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和创新精神,通过学生平时对生活的观察以及自己对以往的动作经验,结合教师对所学的新动作的简要提示,让学生自己思考、相互讨论,在自我的探索中学习技能、技巧,从而来掌握动作。我在教学中是这样做的:例如,在练习模仿走中,我改以往的先讲解示范,学生再练习的传统教学模式,为只对动作做简要提示,不规定具体动作要求,让学生自由模仿。如学习解放军走,只要求学生向解放军一样走得“有精神”,突出“有精神”三个字,从而使学生有了发挥的空间,模仿动作千姿百态:有的拿枪大步向前走、有的正步走、有的大摆臂走等等,都很有精神,达到了教师的要求,课堂气氛非常活跃,也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个性和创新精神,教学效果特别明显。
二、使学生从学习的奴隶成为知识的主人,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
学习的过程不仅是让学生从不知到知,只增加知识量的过程,更重要的是让学生感受、理解知识产生和发展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探索情趣、探索能力。例如,在学习后滚翻时,我首先让学生根据学习前滚翻的过程设计学习思路,再让学生互相讨论,然后让学生探索学习。学生通过尝试练习,得出后滚翻的要领是:上体后倒得要快,推手要及时。这时有学生争论起身体团紧不如不团紧做得好。我抓住这一点让学生展开讨论,并做一做,体验一下哪种做法更合理,更具有保护作用。通过进一步的练习、讨论、比较,学生得出:团身紧翻滚得快,并且身体不容易受伤。这时我再进行动作的简要讲解,让学生进一步加强练习,学生很快掌握了动作,课堂气氛也非常活跃,较好地完成了教学任务。在这里值得一提的是,探究性学习绝不是离开学科知识与技能的掌握与训练,而是改变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途径与方法,让学生自主地、科学地获取知识与技能,从而学会学习,提高学习的能力。离开学科的知识与技能而架空地去探索,是徒劳无功的。现在有的教师就进入了这一误区,一节课中没用目的地让学生自由练习,其结果是学生虽然在不停地练习,却不知道学的是什么,学习更盲目,更没有目的性,就更不用说有什么创新了。
三、更新知识传授的过程,建立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关系
教育的过程不是一个教师把知识灌输给学生的简单过程,也不是一个学生自我潜能开发的简单过程,而是一个产生创造性“新质”的过程,是老师将自己的知识体验与学生的知识体验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的知识进行交流的过程。这就需要一种新型的学习方式,这就是民主、平等、合作的学习方式。《义务教育体育与健康课程标准》社会适应目标中也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具有良好的合作精神和体育道德。这就要求在体育教学中,教师要多采用游戏活动、集体性的运动来培养学生的平等意识与合作意识。比如,体育课中通过体育器械的轮流使用、场地的互换、课中担任的不同角色(如跳高练习中有的同学担任裁判、有的负责升降高度等并定时进行互换)为学生建立合作的环境,使学生建立合作的意识。分组比赛、球类游戏、集体运动项目中的合作就更多了。
在当今知识爆炸的年代,掌握知识的多少已经不是关键,而如何获得知识才是至关重要的。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从学生的角度出发,引导学生进行富有个性的劳动,从中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要注重激发学生的体育学习兴趣,使学生在有趣的气氛中和愉快的学习体验中获得更多的知识和技能,吸引學生上好每一堂体育课,指导学生更加有效地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