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的探索与实践
2014-11-06杨芳
杨芳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以及新课改的不断推进,不断更新的教学理念指导着广大教师对教学方式的探索与研究,在这种时代的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去其糟粕,取其精华”,结合新旧教学模式的优缺点,适当调整英语教学的理念,根据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的具体要求,提出了探索的方向和具体实践的操作。
关键词:新课改;高中英语;教学方式;探究实践
一、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
为了不断适应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的要求,高中英语教师要不断改善英语教学方式方法,让学生在轻松的课堂氛围中实现掌握英语能力的目的,在提高学生英语思维能力与应用能力的同时实现综合素质的提升,因此只要充分了解目前我国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才能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的改革措施。
1.教学模式和教学理念的落后
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很多老师在英语授课的过程中一味强调对知识的讲解、单词的记忆、语法的学习,忽略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与运用以及英语应用的语境,使我国的英语教学多数停留在“哑巴英语”的层次,很多学生会做题却无法运用英语进行交流,口语表达能力较差。
2.学生对待英语的态度偏离教育初衷
现在的学生在小学阶段就开始接触英语,到了高中还是一味地重复做题,加上越来越多的考试压力,使许多学生对英语学习产生了一种焦虑的心理,将英语学习当作苦恼的学习任务,而没有感受到英语学习应有的乐趣。
二、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
就我国目前教育发展的情况来看,“高考”仍是每一个学生要面对的人生经历之一,结合目前高中英语教学的现状,新课改的目的则是实现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在提高知识能力的同时掌握必要的实践能力,因此新课改对高中英语教学的改革方向十分明确,就是为了更好地落实教育制度,针对目前学生比较薄弱的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合理调整高中英语教学的内容、方式、方法,从而实现增强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实际应用的能力,切实提高英语的实用性教学。
三、新课改下高中英语教学活动的实践
1.统一教学内容,成立教学小组
好的教学方法能够使教学活动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也是教学成功的开始,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打破传统教学方式的束缚,通过灵活多变的教学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通过统一教学内容,实现资源的共享,成立教学小组则可以促进老师互相研究、探讨各种教学方式的优势,以及针对出现的问题进行交流,从而更好地指导教学实践活动。需要注意的是,在实际教学活动中,老师要通过正确的引导,帮助学生进行自主学习,从而养成自主学习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研究,从而能够有针对性地与老师进行交流。例如,针对高中阶段的语法教学,老师可以共同总结出能够被学生接受的教学方式,通过联想记忆、时间线展示、典型题型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2.形成合作学习模式,成立学习小组
为了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广大教师需要尽可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在班级中形成良好的学习风气,通过合作学习的模式积极引导学生互相帮助、共同进步。例如,老师可以将班级分成几个学习小组,人数可以根据班级的具体情况而定,但是每组的人数不能过多,以免造成有的学生得不到锻炼的情况,通过有针对性的讨论及时解决学习中的问题,由组长带头,老师引导,实现互帮互助、互相学习的良好学习氛围,在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同时,还能够增进学生之间的情谊。
3.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
在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很多学生都会有自身知识基础比较薄弱的部分,例如,有的学生单词背不好,有的学生语法掌握得不好,有的学生听力较差,有的学生做题速度较慢,有的学生做题准确率不高等,因此老师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教学内容,同时配合正确的教学方法,狠抓学生的薄弱环节,实现教学效果的最大化。以高中学生普遍词汇量较少的问题为例,词汇作为高中英语的重中之重,是影响学生英语成绩能否提高的重要因素,单词背不好就利用小组教学的方式多听、多写、多提问、多讲单词的记忆方法,每天固定时间进行联系,长期坚持下去,成绩就会得到较大的提升。
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新课标的实行对高中英语教学活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因此广大高中英语教师要时刻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的教学理念,从学生的学习能力、接受能力等具体的实际情况出发,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同时重视对学生实际运用英语能力的培养,在不断提高英语教学水平的同时,为学生未来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也促进我国高中英语教学水平的不断发展。
参考文献:
[1]洪秀文.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学探讨[J].现代商贸工业,2010(11).
[2]黄晓丹.高中英语词汇教学探讨[J].广东教育:综合版,2010(01).
[3]郭玉荣.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英语教师专业成长初探[J].大学英语:学术版,2006(02).
[4]马晓玲.英语课堂教学的艺术[J].教育教学论坛,2011(13).
[5]董丽英.谈英语教学中学生的创新能力培养[J].教育教学论坛,20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