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诗意人生七十年丹青画坛一甲子

2014-11-06黎明春

文史杂志 2014年6期
关键词:王明国画诗意

黎明春

“人生七十古来稀”。虽说社会的发展,现代科学的进步,人生活到70岁已不再属稀罕,可是见到面前这位精神矍铄的老人——王明月先生,你仍然不敢相信他已76岁,在画坛奋斗也届60年。王明月(笔名王灭)先生,1938年生,四川蓬安人,毕业于重庆师范学院(现重庆师范大学),画家、美术评论家,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馆员,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国家一级美术师,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研究员,四川省诗书画院艺委会委员;出版有《王灭国画集》及《四川书画名家》等,一些作品还被不少美术馆、博物馆收藏。

王明月先生长期从事版画、国画的创作研究,青年时期由于美术大环境的关系多作木刻,不少作品选入全国一些重大展览,曾获中国鲁迅版画奖及其他多个奖项。他在中年时被调至四川省美术家协会。其时工作上事情多,任务重,他少有整块的时间再去制作相对繁复的版画;不过,却因为割舍不下对美术创作的那份酷爱,便挤出时间去在宣纸上作画。这一画就不可收拾,几十年来创作出大量国画,部分颇具特色的作品参加了中国美协、中央文史研究馆等举办的大型画展,有的选入了具有历史意义的中国《现代美术全集》等书。

王明月先生走上画坛之路绝不是偶然的,更不是一蹴而就;须知要在中国传统绘画领域占有一席之地,是要费大功夫、下大力气的。诚然,他家学深厚,从小就临摹到老家存留的许多书画名作和《芥子园画谱》,但更重要的却是能乐此不疲,持之以恒,一直悉心揣摹临写,经过几十年的磨练,方打下了较好的传统绘画基础。在古代绘画大师的长廊中,王明月先生十分推崇文同。文同(1018—1079),四川梓州永泰(今盐亭县)人,字与可,号锦江道人,笑笑先生,世称石室先生,是汉景帝时蜀郡郡守文翁的后代。先生认为文同写竹与前贤有异,强调对竹的竿、根、枝、叶、节要作细致的观察,对竹的性格、精神、气质及在四季、在风雨阴晴时的种种情态、风韵具有深切的体验感受,并认真地写生。先生十分赞同文同“画竹必先得成竹于胸中”,“意在笔先,神在法外”,做到“竹如我,我如竹”的主张,认为由此才会达到主客观的高度统一,从而心手相应。他指出文同画墨竹在布局取材上也极具匠心,多折枝取景,且常画倒垂的盘根曲折之纡竹——画中竹竿粗壮,竹节圆浑,竹叶瘦削,或偃或纡,虚实得当。文同的画论及实践,对王明月先生画风的形成显然产生了重大影响。

在现当代国画大师中,王明月先生直接或间接地受到黄宾虹、李可染、吴一峰等的影响,而著名版画家彦涵、赖少其、王琦、吴凡等创作国画的启示,则使他对国画的兴趣越来越浓。

王明月先生的国画,或苍劲老辣,或沉雄浑厚,或清新可人,有独特的个性和艺术语言。他听取李可染的指教,有意汲取版画的一些优长到国画创作中来。

“泱泱岷江,峨峨眉山”。四川多山、多水的环境为历代画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王明月的作品也得力于巴山蜀水的沾溉。他的画风生活气息浓厚,常取材于脚下的那一片热土。几十年来,他始终坚持“走一路,画一路”,总是十分专注地观察、感受、领悟,不断地写生和默写瞬间即逝的印象,在车上也不搁笔,努力在胸中积储千丘万壑,从而使得笔下有如神助,构图从容大气,形象鲜活生动。“江山如此多娇”。他认为美丽中国处处可入画,关键是画家要有独到的审美眼光和创新意识。王明月先生说,画家首先要热爱祖国,热爱祖国的山川,要热爱我们这个时代,关注社会现实;此外,还必须具有对美的敏锐的感知能力、判断能力与表现能力。当然,这一切都须要积累和积淀,须要自身深厚的艺术修养的铺垫。

在这样的思想指导下,王明月先生经过长期的累积和创新,其作品已然形成了自己的总体风貌和格调;但倘加细看,每件作品又有明显的差别,没有囿于一个模式、一种方法。他笔下的高山大川、戈壁海洋、森林草原、丘陵平畴都各不相同。这其中,当然有气候季节施给画家的直观感受、心境情绪的影响,但更重要的是画家的“心源”使然。王明月先生在“外师造化”的基础上大胆地吐露心声,书写“胸中逸气”,同时又寻找到合适得体的艺术语汇,恰如其份地去表现对象,有意识地不重复自己,这才使所创作的画幅能够新颖别致,具有鲜明的个性与创造精神。在这一过程中,他还对工具材料加以改造,让工具材料十分“听话”,随意摆布,从而产生出其不意的良好效果。

王明月先生是在传统文化的浸润中成长起来的新时代画家。他的画,极富中国文化的诗意。他认为中华民族的很重要的特色就是诗意,因此,他比较注意对诗意的捕捉与表达。他指出,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有诗才有味,有味才诱人。他平时也注意诗词素养的提升,时常诵读唐诗宋词元曲及古文精华,把它们留在心间,融进血液,这便使他的创作散放出诗意的魅力,给人精神上的愉悦乃至思想启示。

王学仲先生说:“西洋美术重技术,并重个性,而与哲理和人的意念去之甚远,与中国文人画的重学问、重人品亦大逆其旨。从某些方面看,中国文人画是重道而轻器,西洋画是重器而轻道的。因之,文人画把人品和学问放到了第一位置。虽是一幅草草不拘的文人画作品,亦能一定程度地体现出中国文化的精神,囊括着道德学问的经纶。”对此,王明月先生十分赞同。中国山水画重在写意,这意乃意境,但却不仅仅是大自然的,而且更是属于画家个人的,即张璪所谓“中得心源”。画家的“心源”(心性)与自身修养有着密切关系。人们常说“画如其人”,正是这个意思。

王明月先生在他已满一个甲子的艺术生涯中,一直很重视个人品格的涵养与理论水平的提升及文化知识的积累。他以为知识能给自己增添能量和智慧。画家除了应该是一个正直真诚的爱国者外,还应该是一个真正的文化人,有思想,有社会担当,有较高的理论与文学造诣。他对中外艺术哲学、艺术史、艺术理论、文学著作等都广为涉猎,目的是提高艺术思想的境界。他在绘画以外,还著书立说,在中国绘画史研究及绘画理论探讨方面,提出别具一格的主张。他亦时常为报刊撰写绘画评论,向读者举荐富有朝气的新进画家。对于这样一位绘画兼画论俱有作为且以德馨驾世的双栖学人,巴蜀画坛也给予了足够的尊崇。(题图为王明月写生照)

作者单位:四川省人民政府文史研究馆(成都)

猜你喜欢

王明国画诗意
诗意地栖居
国画《鲦鱼》
Higher Derivative Estimates for a Linear Elliptic Equation
国画《鲿》
冬日浪漫
走过318
“看不见”的王明华
国画欣赏
被耽搁的诗意
SOLUTIONS TO NONLINEAR ELLIPTIC EQUATIONS WITH A GRADI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