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脏介入术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2014-11-05李金巧

中国现代医生 2014年28期
关键词:对策

李金巧

[摘要] 目的 探讨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及对策。方法 选择我院2013年1月~2014年1月住院治疗的20例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的患者,分析入选病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切口渗血原因,并制定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切口渗血10例,占50%;术中操作问题引发3例,占15%;术后处理不当引发6例,占30%;其他1例,占5%。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无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 结论 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可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改善护理水平,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 心脏介入;切口渗血;原因;对策

[中图分类号] R473.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3-9701(2014)28-0078-03

心脏介入目前在心脏病诊断中广泛应用,属创伤性微创手术,包括支架安置术、冠状动脉造影、射频消融、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支架安置术及经皮穿刺腔内冠状动脉成形术等[1]。通过球囊,运用导管技术加压扩展、激光气化,取金属支架在血管内入置,扩大狭窄的血管内径,使血液供给得以改善,是对患者临床症状进行缓解的一种手段[2]。若处理不当,易诱导术后切口渗血风险,为常见并发症类型。对渗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相应管理对策是降低不良事件率、保障获得理想预后的关键,现将相关内容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次共选择2013年1月~2014年1月我院20例心脏介入治疗术后切口渗血患者,男13例,女7例,年龄49~88岁,平均(56.2±2.4)岁,其中假性动脉瘤6例,血栓2例,血肿7例。患者均自愿签署本次实验知情同意书,并排除患有其他系统严重疾病患者。

1.2 方法

1.2.1 原因分析 (1)术前准备欠完善:较常见,术前医务人员未引起对凝血功能情况的关注,如肝肾功能检测、国际标准化比值(INR)评估、出凝血时间记录等;未对肤温、肢体动脉搏动、术区皮肤观察记录,如术区皮肤在术前有肿块、瘀斑等,与术后血肿极易发生混淆。术前未充分宣传,患者情绪紧张,有较差依从性,对术中配合造成不利影响。(2)术中操作不当:包括穿刺点过高,反复穿刺;手术操作过程中有大剂量抗血小板药物、抗凝药物应用,对手术完成后的凝血功能造成影响。(3)术后处理不当:多由加压包扎方式失误,转运患者方法不当,敷料在术口极易移位,未完善交接班,对护士对切口的评估及相应护理措施的制定产生干扰。拔管时间未恰当选择,诱导切口出血,患者依从性差,健康宣教未到位,护士观察病情不仔细,引发切口渗血。

1.2.2 应对措施 (1)术前安全防护:①术前心理护理:就住院环境、责任护士、手术医师向患者及家属介绍,主动提供各方面信息,耐心回答患者疑问,使其了解医疗技术及设施。分析患者心理特点,如紧张、恐惧、焦虑,其中缺乏介入治疗知识,对手术医师操作娴熟度担心,并过分顾虑术后疗效,加之医疗费用的影响,为诱导焦虑升高的重要因素[3]。护理人员需依据患者职业、心理特点、年龄、性别,针对性介绍心脏病种类,使患者对手术全过程进行了解,介绍围术期需注意问题,告知心脏介入术的安全性,使患者知晓手术具有恢复快、效果好、创伤小的特点。并介绍成功案例、切口渗血引发因素及应对方案,打消患者顾虑,使其积极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保障手术顺利实施。②术前准备:完善术前心电图、尿常规、血电解质、大便潜血试验、血糖、出凝血时间、肝肾功能、X线胸片、超声心动图等检查,评估双侧足背桡动脉博动并标识,就有无血管杂音于双侧股动脉进行听诊,对术肢肤温、动脉博动、术区皮肤有无肿块、瘀斑等情况进行观察, 发放健康教育处方,具体内容包括碘过敏实验、手术方法、床上练习大小便、 手术进程、月经周期情史、家属陪同等,使患者发挥主观能动性[4]。(2)术中护理:鞘管依据病情合理选择,以防穿刺点过高,反复穿刺。责任护理人员将患者护送进介入室并陪同操作,营造安全轻松的手术氛围和安静舒适的环境,做好室内温湿度调节,就最舒适的手术部位进行选择,以使身体暴露的时间和范围减少。就术中可能出现的不适向患者告知,强调防范切口渗血重要性,各项操作需轻柔,依据个性特点开展积极的暗示治疗。与医师的操作配合,在关键环境,如球囊扩张、扎针时,需给予患者安慰,分散其注意力,对生命体征密切监测,确保手术成功实施。(3)术后护理干预:①局部皮肤按压:在鞘管拔除后,禁对皮肤穿刺处按压,且对血管穿刺点忽略,局部按压时间至少保证达20 min;②加压包扎:取弹力绷带,完成加压包扎处理,防止沙袋移位,并加强对患者的观察,以防因瘙痒而将绷带自行解开,应用辅助工具,如沙袋固定套、自制固定板、股动脉、桡动脉压迫器等[5];③引进床板设备:就床板设备进行引进,为安全搬运提供保障。就切口渗血情况在搬运前后进行查看,确保包扎口在搬运时未移动,在转运过程中,对患者的主诉和神态加以关注,观察有无渗出物及切口疼痛。完善交接班,具体包括血管情况、手术麻醉方式、造影剂用量、植入支架、穿刺部位、肝素、导管使用型号、特殊用药、穿刺口压迫止血方法、鞘管是否留置等,以为接班护理人员病情观察提供依据。④拔管时机依据出凝血时间选择,以防鞘管过早拔除,诱导切口出血。若对活化凝血酶原时间(ACT)在术后3~5 d进行监测,<180 s时,鞘管可拔除[6]。⑤切口观察:设计观察表,具体内容包括对敷料有无渗液、渗血,从各个包扎弹力皮绷带空隙对术口周围皮肤按压,对敷料有无渗液、渗血进行观察;检查术口有无肿胀、瘀斑、皮肤有无硬结;对双下肢肢端色、肤温情况,双足背动脉搏动情况进行观察;加强生命体征监测,特别是血压、心率变化。设计术口出血预防,包括返回病房时,指导避免腕部屈曲,肢碗关节用自制约束板制动12 h;术后第1次如厕、离床,由家属陪同,术肢腕关节需保持制动。术后2 h,护理人员需加强巡视力度,可15 min/次;术后2~12 h,可30 min/次,加强有无血肿、渗血、瘀斑观察,并了解手掌感觉、温度、色泽情况。及时向医生报告异常。为防止术肢劳累,就腕关节直立情况进行保持,做外展或上举动作,随意运动肘关,可轻微活动手指,但避免用力在12 h内握拳,通知护理人员,在活动后对切口情况进行检查。压迫器气囊放气在术后4 h进行,(2~3) mL/次,1次/2h,右手掌对注射器活塞顶端进行固定,防止注射器在气囊内完全插入,使全部气体放完,诱导切口出血[7],加强观察。术后3 d完成交接班,对切口有无疼痛、渗血等情况进行观察,了解术肢皮肤温度,并就观察表进行填写。术侧上肢24 h内禁止加压,避免测量血压和扎止血带。术后1周禁止剧烈运动,以防诱导出血[8]。endprint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切口渗血原因及采取应对措施后好转情况,并记录患者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总分均为100分,>80分为满意或及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切口渗血10例,占50%;术中操作问题引发3例,占15%;术后处理不当引发6例,占30%;其他1例,占5%。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无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χ2=6.231、 7.342,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护理安全管理已成为临床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心脏介入手术中对切口渗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是促进术后康复、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关键[9]。如针对术前准备不当的原因,需对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以防出现差错事故,应将此项原则在整个心脏介入诊疗活动中落实,因实施心脏介入的病例较多,稍有失误即增加风险隐患,引发严重后果,部分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故针对心脏介入手术需着重关注薄弱环节,需对医务人员职责进行明确,就患者姓名、床号、性别、开展手术的类别反复核实。完善各项介入操作前器械及设备准备,以全面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就术中出现的失误、无菌技术观念进行强化,重视基本功训练,就基础理论组织大家学习,完善专科理论学习,使无菌技术观念增强,为心脏介入诊疗顺利、安全开展提供条件。针对术后处理不当的问题,需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考核力度,就心导管室制度进行落实、抽查,就存在的问题向当事人告知,组织学习,针对问题找出方案,并着力解决,杜绝此类情况再度发生。

本次研究中,在针对切口渗血原因进行积极应对的同时,重视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使患者和家属消除了恐惧、焦虑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掌握基础知识,可在治疗全程加强自我安全防护,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以人为本”新型护理理念切合,是社会进步的一定程度的外在表现,为患者精神、社会、心理方面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对改善远期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0,11]。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切口渗血10例,占50%;术中操作问题引发3例,占15%;术后处理不当引发6例,占30%;其他1例,占5%。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无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与张艳玲[12]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综上,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可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改善护理水平,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敏州,王磊,郭力恒,等. 全国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脏介入治疗现状调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1):1165-1168.

[2] 黄玉. 整体护理对冠心病介入诊疗的研究[J]. 重庆医学, 2012, 41(9): 930-931.

[3] 万永慧,陈芊,杨欣,等. 术前访视对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 3313-3314.

[4] 林祐谆. 冠心病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分析[J]. 中外医疗,2012,31(24):42-43.

[5] 杜红. 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延迟性皮下血肿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4): 108-109.

[6] 林小丽,陈笑银,陈娟,等. 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16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10):105-106.

[7] 胡标雄,罗骏,葛郁芝,等. 心脏介入治疗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处理[J]. 实用医学杂志,2010,(6):1081.

[8] 李洪俊.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32-33.

[9] 尚爱英,王海英,周继新,等.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J]. 河北医药,2007,29(10):1158-1159.

[10] 王志英,黄玉兰.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2): 2488-2489.

[11] 陈蓉,黄桂传. 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J]. 海南医学,2009,20(12):181.

[12] 张艳玲. 切口渗血的处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30):7325.

(收稿日期:2014-06-24)endprint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切口渗血原因及采取应对措施后好转情况,并记录患者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总分均为100分,>80分为满意或及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切口渗血10例,占50%;术中操作问题引发3例,占15%;术后处理不当引发6例,占30%;其他1例,占5%。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无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χ2=6.231、 7.342,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护理安全管理已成为临床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心脏介入手术中对切口渗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是促进术后康复、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关键[9]。如针对术前准备不当的原因,需对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以防出现差错事故,应将此项原则在整个心脏介入诊疗活动中落实,因实施心脏介入的病例较多,稍有失误即增加风险隐患,引发严重后果,部分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故针对心脏介入手术需着重关注薄弱环节,需对医务人员职责进行明确,就患者姓名、床号、性别、开展手术的类别反复核实。完善各项介入操作前器械及设备准备,以全面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就术中出现的失误、无菌技术观念进行强化,重视基本功训练,就基础理论组织大家学习,完善专科理论学习,使无菌技术观念增强,为心脏介入诊疗顺利、安全开展提供条件。针对术后处理不当的问题,需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考核力度,就心导管室制度进行落实、抽查,就存在的问题向当事人告知,组织学习,针对问题找出方案,并着力解决,杜绝此类情况再度发生。

本次研究中,在针对切口渗血原因进行积极应对的同时,重视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使患者和家属消除了恐惧、焦虑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掌握基础知识,可在治疗全程加强自我安全防护,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以人为本”新型护理理念切合,是社会进步的一定程度的外在表现,为患者精神、社会、心理方面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对改善远期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0,11]。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切口渗血10例,占50%;术中操作问题引发3例,占15%;术后处理不当引发6例,占30%;其他1例,占5%。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无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与张艳玲[12]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综上,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可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改善护理水平,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敏州,王磊,郭力恒,等. 全国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脏介入治疗现状调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1):1165-1168.

[2] 黄玉. 整体护理对冠心病介入诊疗的研究[J]. 重庆医学, 2012, 41(9): 930-931.

[3] 万永慧,陈芊,杨欣,等. 术前访视对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 3313-3314.

[4] 林祐谆. 冠心病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分析[J]. 中外医疗,2012,31(24):42-43.

[5] 杜红. 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延迟性皮下血肿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4): 108-109.

[6] 林小丽,陈笑银,陈娟,等. 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16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10):105-106.

[7] 胡标雄,罗骏,葛郁芝,等. 心脏介入治疗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处理[J]. 实用医学杂志,2010,(6):1081.

[8] 李洪俊.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32-33.

[9] 尚爱英,王海英,周继新,等.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J]. 河北医药,2007,29(10):1158-1159.

[10] 王志英,黄玉兰.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2): 2488-2489.

[11] 陈蓉,黄桂传. 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J]. 海南医学,2009,20(12):181.

[12] 张艳玲. 切口渗血的处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30):7325.

(收稿日期:2014-06-24)endprint

1.3 指标观察

观察切口渗血原因及采取应对措施后好转情况,并记录患者知识知晓率和护理满意度,总分均为100分,>80分为满意或及格。

1.4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3.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切口渗血10例,占50%;术中操作问题引发3例,占15%;术后处理不当引发6例,占30%;其他1例,占5%。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无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有统计学差异(χ2=6.231、 7.342,P<0.05)。见表1。

3 讨论

目前护理安全管理已成为临床日常护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心脏介入手术中对切口渗血原因进行分析,并制定应对措施,是促进术后康复、保障患者身心健康和生存质量的关键[9]。如针对术前准备不当的原因,需对查对制度严格执行,以防出现差错事故,应将此项原则在整个心脏介入诊疗活动中落实,因实施心脏介入的病例较多,稍有失误即增加风险隐患,引发严重后果,部分甚至对生命构成威胁。故针对心脏介入手术需着重关注薄弱环节,需对医务人员职责进行明确,就患者姓名、床号、性别、开展手术的类别反复核实。完善各项介入操作前器械及设备准备,以全面保障手术顺利进行。就术中出现的失误、无菌技术观念进行强化,重视基本功训练,就基础理论组织大家学习,完善专科理论学习,使无菌技术观念增强,为心脏介入诊疗顺利、安全开展提供条件。针对术后处理不当的问题,需提高管理水平,加强考核力度,就心导管室制度进行落实、抽查,就存在的问题向当事人告知,组织学习,针对问题找出方案,并着力解决,杜绝此类情况再度发生。

本次研究中,在针对切口渗血原因进行积极应对的同时,重视健康宣教及心理干预,使患者和家属消除了恐惧、焦虑心理,增强了战胜疾病的信心,掌握基础知识,可在治疗全程加强自我安全防护,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与“以人为本”新型护理理念切合,是社会进步的一定程度的外在表现,为患者精神、社会、心理方面的健康提供了保障,对改善远期预后有非常重要的价值[10,11]。结合本次研究结果示,本次未完善术前准备引发切口渗血10例,占50%;术中操作问题引发3例,占15%;术后处理不当引发6例,占30%;其他1例,占5%。经精心护理和积极治疗后,无痊愈。与干预前比较,干预后护理满意度及知识知晓率明显提高(P<0.05)。与张艳玲[12]报道的观点是相符的。

综上,分析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的原因,并制定针对性防治对策,同时辅以心理干预和健康宣教等整体护理,可使不良事件得到有效控制,提高患者知识掌握率,改善护理水平,对保障预后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参考文献]

[1] 张敏州,王磊,郭力恒,等. 全国中医院及中西医结合医院心脏介入治疗现状调查[J].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0, (11):1165-1168.

[2] 黄玉. 整体护理对冠心病介入诊疗的研究[J]. 重庆医学, 2012, 41(9): 930-931.

[3] 万永慧,陈芊,杨欣,等. 术前访视对心脏介入术患者焦虑及并发症的影响[J]. 中国误诊学杂志,2009,9(14): 3313-3314.

[4] 林祐谆. 冠心病介入手术围术期的抗血小板、抗凝治疗分析[J]. 中外医疗,2012,31(24):42-43.

[5] 杜红. 经股动脉穿刺行心脏介入手术后并发延迟性皮下血肿的观察与护理[J]. 中国现代医生,2012,50(34): 108-109.

[6] 林小丽,陈笑银,陈娟,等. 心脏介入治疗后切口渗血16例原因分析及对策[J]. 齐鲁护理杂志(上旬刊),2012,(10):105-106.

[7] 胡标雄,罗骏,葛郁芝,等. 心脏介入治疗心包填塞的临床表现及处理[J]. 实用医学杂志,2010,(6):1081.

[8] 李洪俊. 心理干预对心脏介入患者焦虑情绪的影响研究[J]. 中国现代医生,2009,47(23):32-33.

[9] 尚爱英,王海英,周继新,等. 急性心肌梗死急诊经介入治疗术中再灌注心律失常的观察及护理[J]. 河北医药,2007,29(10):1158-1159.

[10] 王志英,黄玉兰. 持续有创血压监测在心脏介入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2,21(22): 2488-2489.

[11] 陈蓉,黄桂传. 导管室护士在AMI急诊介入治疗术中的护理配合[J]. 海南医学,2009,20(12):181.

[12] 张艳玲. 切口渗血的处理[J]. 中国误诊学杂志, 2010, 10(30):7325.

(收稿日期:2014-06-24)endprint

猜你喜欢

对策
输变电项目竣工环保验收常见问题及对策
高层建筑防火设计的问题与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浮法玻璃气泡的预防和控制对策
南方小型农机的推广应用对策
水利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及对策
“住改商”问题与对策之思考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