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思想品德课自主学习策略探析
2014-11-05李艳莉
李艳莉
摘 要:初中思想品德课在引导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事业观、世界观上起到启蒙、纠正和塑造的作用,要是十分重视这门课程的教学。新课标明确提出学习要着重培养学生的主动思考、探究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该文针对我国初中思想品德教学思路不够先进,初中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欠缺等问题,提出了新的教学理念,即内在动机激发。此种方法通过实践去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内在的学习动力。通过结合不同地区、不同学生的特点,因材因地施教,并不断对新思路、新方法、新理论进行了探索,希望能对初中思想道德教育做一点贡献。
关键字:思想品德教学 自学能力 内在动力 初中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242-01
初中阶段是学生各方面逐渐走向成熟的阶段,树立良好的学习和生活习惯将使其终身受益。特别是思想品德的教育,这门对人类本质进行探究的学问教学的成败直接可能直接决定了一个人未来能够到达的人生高度。初中教育无论是对于学生本人,还是国家都会造成不利的影响。笔者试图通过各种合适的教学方法和策略不断改进初中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情况,使学生建立起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方法、策略,从而能够更高效的摄取知识的养分。
1 思想品德课程与自主学习
自主学习是指在学习的过程中不断的自我导向、自我调节的过程。心理学家认为自主学习是某些积极因素的集合,这些因素能够表现一个学生的学习的积极性和能动性的心里品质。自主学习固有的特征:首先是有目的的学习,对于设定好学习目标会坚持不懈的去完成;其次,自主学习的学生能够在学习中不断完善学习方法,思考新的有效的改进策略;还有非常重要的一项,自主学习者拥有超强的自控能力,自我调节能力。
新课标将初中思想道德这门课程定义为最重要的思想品德培养的基础性必修课程,偶然中是一种必然[1]。大家知道,外在的东西大多是现象,而内在的品质才是源动力。毫无疑问,思想道德课程可被视为是初中生思想品德培养的内在的源动力。根据新课标中的相关要求,在教师的适当引导下,努力培养初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新课标的要求是经过科学论证,要保证去实现它。教师的另一个任务是对于有意愿自主学习,但是未掌握合适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以及自控能力差得学生,要想方设法的为他们创造良好的环境,适当的引导,使其能学、会学、能控、能坚持,如是则教育可成功。
2 激活内在动机的策略
动机是支撑个体追求某个目标的内在动力,是水之源、木之本。课堂对于学生正确动机的形成至关重要,教师要有效的利用课堂时间,使学生从内心去建立起想学的动机。笔者总结了一些行之有效的策略。
2.1 设立情境,引起兴趣
通过设立合适的情境能够有效的调动学生的兴趣,使其集中注意力,产生主动探知的欲望。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一旦对某事产生兴趣,那么你将会有无穷无尽的精力去投入它。其实心理学家认为,学习的主动性在很大程度上能够与学习的兴趣划等号[2]。此外,初中生的认知水平尚未成熟,很多事情是凭借直观的感知,更易受到兴趣的影响,因此只要教师能够适时的抓住这点,教学将的成果将会事半功倍。
例如,对于《走进青春》的教授,可以运用歌曲《小少年》进行情境的设立,通过提出问题引发学生的思考。此后,老师应该鼓励同学们主动的去想问题,如问“为什么小少年在成长的过程中会不断的有新的脑呢?该怎么去解决这么多的烦脑呢?”等类似的问题。这样的情境既有趣又与所学课程相关,激发同学学习兴趣的同时,提高了其学习的效率。
2.2 巧妙提出问题
适当的提出问题能够引发初中学生的好奇心。研究表明,激发学习动机最行之有效的办法便是引发学生的好奇。为了引起学生的好奇,教师在设置课堂教学的结构和方式时一定要足够的新奇、刺激。往往是学生未曾了解的东西最能引起他们的兴趣,使其主动的运用逻辑思维进行更深的探索、求知。如通过否定公认的事实、正面的人物以及反常理的一些做法均能激发初中生极大的热情。
2.3 组织师生辩论
通过课堂上课的形式,首先要保证和谐自然的氛围,并且师生自由辩论(老师要注意合适的引导)。辩论是一件奇特的武器,在辩论的过程中很多你自认为正确的事情可能遭到否定,你将会气愤难平,但是印象却极为深刻,是加强记忆的有力武器。老师在合情合理的前提下可尽情的表达自己的观点,紧紧围绕但不拘泥于课本,这也能够感染学生,使其在不知不觉的讨论中强化和了解新知识、新见解、新思路。
2.4 关注个体,因材施教
学生的个体差异决定了教育必须采用因材施教的模式[3]。老师应如父母一样时刻关注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注意其学习和生活的个性区别,对一些学习成绩不良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怀和帮助;根据其特点制定可行的施教方案并不断改进,从而激发出内在的学习动力。
2.5 鼓励与引导并施
学习过程是一个枯燥而持久的事情,在大的兴趣也会有疲倦的时候,因此老师适时的鼓励能够促使学生保持较高的兴致,延续其自主探知、自主学习的动机。老师的鼓励使学生感受到成就感,从而增强学习的信心和面对困难时的坚毅。
3 结语
本文通过对初中思想道德课程教学的现状分析,以及相关教学方法的总结,提出了切实有效的初中思想道德课程自主学习策略,希望能够为初中教学水平的提高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参考文献
[1] 教育科学研究所.初中思想品德课程标准解读.
[2] 钟启泉.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M].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3] 周永良.论促进自主学习的课堂教学策略[J].现代教育科学,2008(1).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