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势在必行
2014-11-05苏会贞张岩纪月华
苏会贞+张岩+纪月华
摘 要: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从而提高管理的水平及效率。通过分析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方面出现的问题,依据国家法律法规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使事业单位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满足社会的需要。
关键词: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
中图分类号:F23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291X(2014)28-0128-02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管理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一种强调以预防为主的制度,目的在于通过建立完善的制度和程序来防止错误和舞弊的发生,从而提高管理的水平及效率。行政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是指通过会计工作和利用会计信息对行政事业单位各项活动所进行的指导、调节、约束和促进等活动,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的工作效率和社会效率;保证事业单位业务活动的有效进行,保证资产的安全和完整,防止、发现、纠正错误与舞弊,保证会计资料的真实、合法、完整而制定和实施的政策与程序。
一、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2001年美国安然事件发生以后,内部控制问题逐渐受到政府、学术界和实务界越来越多的关注,许多企业愿意花费巨额资金设计和完善内部控制体系。与企业相比,中国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制度建设相对滞后,在内部控制方面还存在一系列问题。
(一)内部控制意识薄弱
内部控制意识是内部控制环境的重要内容,良好的内部控制意识是确保内控体系得以有效运行的重要保证。但是,很多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重要性的认识不足,对内控知识缺乏基本了解,内控意识不强。更有个别领导干部没有认识到内控是一种业务运作过程中环环相扣的动态监督机制,也不清楚管理者和相关业务部门在内控过程中应当承担的职责。
(二)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
内控体系的有效运作需要有相关制度的保障,制度的不健全和不完善会对整个内部控制体系的营运产生实质性的影响。其主要表现在:一是相关会计岗位的设置不够严谨,未能体现岗位之间的制抑关系,个别规模较小的事业单位甚至会计、出纳、资产管理等不相容岗位一肩挑的现象;二是内部控制制度所涉及的范围没有涵盖到单位的所有人员和多个业务环节,尤其是固定资产内部控制薄弱的现象在事业单位比较突出。
(三)固定资产控制环节薄弱
自从事业单位实行政府集中采购以后,在固定资产购置方面得到了一些控制,但是在使用管理环节上仍存在着比较严重的问题,重购轻管的现象比较严重。
(四)财务管理控制缺少内部监督
费用支出缺乏有效的控制,法规执行力度不够。主要表现在事业单位对事业经费的支出,特别是在招待费、办公费、水电费等方面,普遍缺乏严格的控制标准,有的单位即使制定了内部经费开支标准,但仍较多采用实报实销制。会计制度不健全,会计核算不实。在实际工作中表现为购货发票缺少品种、数量、单价;单位名称信息不完整,不按发票实际付款单位名称报销,会计按会计准则要求换票,有些事业单位报销人依仗是事业单位的领导班子成员强硬要求财务人员既不换票又要报销;还有的是部分人员没有及时将有关凭证交给会计人员进行报账,导致费用和收入跨期入账的现象时有发生。
(五)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
部分事业单位对内部控制缺乏有效的监督考核机制,不能够对单位的内部控制体系的正常运作作出真实合理的评价。产生有章不循,内控制度成为“印在纸上,挂在墙上”的摆设。随着事业单位财务制度的改革,传统的审计已经不能够满足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的需要。在对事业单位进行考核时多以目标、任务完成情况为主要考核依据,考核机制的设置缺乏科学性。更缺乏对业务过程的控制和监督,无法达到事前、事中的控制,是控制制度在“既成事实”面前失去作用。
二、完善事业单位内部控制体系的若干对策和建议
为了进一步提高行政事业单位内部管理水平,规范内部控制,加强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建设,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中华人民共和国预算法》等法律法规和相关规定,制定的《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规范》其内容主要是指单位为实现控制目标,通过制定制度,实施措施和执行程序,对经济活动的风险进行防范和管控。
(一)增强内控意识,强化单位负责人内控责任
内部控制制度是现代企业、行政事业单位在对经济活动进行管理时所采用的一种管理手段,是企业、行政事业单位有效的管理体系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组成部分。任何一个单位,尽管规模大小不一,性质特点不同,都应该根据各自的具体情况建立必要的内部控制制度。《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明确规定:单位负责人对本单位的会计工作和会计资料的真实性、完整性负责,对本单位内部会计控制的建立和健全及有效实施负责。
(二)完善部门预算制度,强化预算控制
加强预算管理,进一步扩大预算部门的范围,要将各部门单位的全部财务收支事项均纳入部门预算的实施范围,并严格预算的调整和追加程序;在支付环节强化预算执行,防止随意调整追加预算以及超预算、扩大预算范围等行为的发生,全面强化预算的刚性约束。
(三)加强会计基础工作,完善财务管理制度
在机构设置和岗位分工时,做到按事设岗、按岗设人、职责明确,并规定追究、查出责任的措施与奖惩办法,规范会计处理程序,严格按程序操作,确保基础会计信息真实、明晰。结合实际情况,对现有的各种规章制度进行认真梳理,及时调整、修订、补充和完善,统一制定若干业务管理制度及操作流程,从根本上解决制度不健全、流于形式、脱离实际的问题,在具体的工作中要认真抓好落实,用制度来管理和约束行为,用严格的制度提升会计基础工作水平。endprint
(四)完善资产内部控制和监督机制,防止国有资产流失
内部控制的重要任务之一是保护资产安全、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单位负责人要充分认识内部会计控制在保护资产的安全与完整、防范欺诈和舞弊行为、实现单位经济目标等方面的重要性,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建立国有资产内部监督制度并将工作的重点放在对国有资产使用、处置及其他情况进行内部监管上;建立国有资产处置审批权限制度,处置国有资产必须报国有资产管理部门批准,确保国有资产的安全与完整;把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管理纳入领导干部政绩考核,督促单位领导自觉重视国有资产管理,对造成国有资产损失、损坏和浪费的单位和个人要追究责任,区别情况进行追偿与处理。另外,对流动性强的贵重资产,如照相机、摄像机、便携式计算机等严格责任到人,防止被个人长期占有。
(五)健全单位内部控制体系,规范单位内部行为
全面清理整顿单位原有的各项管理制度、办法,依照《会计法》和《内部会计控制规范—基本规范》的要求,制定单位内部会计控制制度。建立授权和分配的责任控制制度,以划分各自责任,强化内部牵制;建立资产清查盘点制度,对货币资金和其他资产严格管理,防止国有资产流失;建立采购业务流程控制制度,防止暗箱操作、以权谋私;建立内部审计规范审计制度,强化其权威性与独立性,发挥审计作用。
(六)建立健全内部审计制度,强化监督控制
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后能否切实实施,需要内部审计部门和外部力量共同予以保证。内部审计既是内部控制的一部分,也是监督内部控制其他环节的主要力量。通过内部审计,监督控制环境和控制程序的有效性,监督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执行和执行结果的有效反馈,帮助行政事业单位更有效地实现预期控制目标。在监控过程中,内部审计可以促进控制环境的建立,为改进控制制度提供建设性建议,为组织成功达到所需要的内部控制水平服务,并可以借助外部审计机关再次对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制度及其实施情况进行审计。
综上所述,事业单位的内部控制是贯穿于整个事业单位业务活动过程的自我调控体系,是不断与时俱进、任重道远的工作。事业单位为了更好地发挥其职能,满足社会的需要,需要建立健全科学、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以促进个各项工作的顺利进行,抑制各种舞弊行为的发生。
参考文献:
[1] 孙思红.试论事业单位内部控制建设[J].会计师,2010,(3).
[2] 张铮.事业单位内部控制有关问题的思考[J].当代经济,2011,(3).
[3] 王荔.浅析行政事业单位内部控制现状与对策建议[J].金融经济,2009,(18).
[4] 《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课题组.内部会计控制制度讲解[M].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
[责任编辑 吴明宇]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