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关于社区网络课程建设的几点思考

2014-11-05刘煜

科技创新导报 2014年11期
关键词:社区教育策略

刘煜

摘 要:社区网络课程就是针对社区居民开发的、能被居民接受并能在网络中推广的课程。该文首先对社区网络课程学习者的特征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又对社区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进行了探究,最后提出社区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关键词:社区教育 网络课程建设 策略

中图分类号:G43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115-01

网络课程就是通过网络表现某门学科的教学内容及实施的教学活动的总和,是信息时代条件下课程新的表现形式。它包括按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策略组织起来的教学内容和网络教学支撑环境,其中网络教学支撑环境特指支持网络教学的软件工具、教学资源以及在网络教学平台上实施的教学活动,网络课程具有交互性、共享性、开放性、协作性和自主性等基本特征。社区网络课程就是针对社区居民开发的、能被居民接受并能在网络中推广的课程,它是终身教育思想、社区教育目标和现代教学理论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物。

1 社区网络课程学习者特征分析

因为网络课程的学习形式、内容多样性,所以不仅要关注个体学习者的特征,还要分析学习群体的特征。社区网络课程建设针对的学习群体是社区居民,学习群体的广泛性和分散性使得课程建设更具难度,不同年龄、不同文化程度、不同性别的群体对学习需求不同。

1.1 社区网络学习者的年龄特征

在城区有效问卷调查中显示,社区网络学习者的年龄段主要集中在45~65岁之间,占58.2%,这与国外学者研究结论“远程学习者一般介于20~40岁之间”有所差异。远程教育学习者主体是国家开放大学、奥鹏教育和其他形式教育的学生组成,这些学习者更关注的是对学历、事业有帮助的课程体系,学习平台的搭建者是学校或教育机构,因此学习者年龄相对年轻。而社区网络学习平台的搭建者是社区或社区服务机构,社区的服务对象虽然是全体居民,但由于人的社会属性,决定各年龄段的人有不同的奋斗目标,真正能有时间接受社区公益性服务的居民主要是退休年龄前后的人群,这个年龄段的居民事业稳定、孩子大多自立,能有相当充裕的时间根据爱好选择性的学习,社区网络学习平台的公益性给这些人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学习场所,而且这部分人群接受计算机知识、网络知识的兴趣较大,对于65岁以上的居民不管是在兴趣上还是对新事物的接受能力上都较差。

1.2 社区网络学习者的性别特征

调查问卷中显示,有61.6%的问卷调查表来自女性,其中92%的女性表示对网络学习感兴趣或是已经接触过网络课程,而这一比例在男性问卷调查中仅占48%。因性别差异,男性女性对学习方式、学习途径、学习需求都有所不同。女性侧重于生活技能的学习,如对面点、烘焙、茶艺、休闲健身等知识感兴趣;男性则注重经济、竞技类的知识,而且更愿意实践而非隔靴搔痒的课程传授。

2 社区网络课程建设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2005年前后,各地开始运用网络平台,利用多媒体教学形式,将社区教育所设置的课程网络化、情景化、通俗化、趣味化。几年来,社区网络学习平台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但究其广度、深度而言还远远不能满足居民的需求,关键在于社区网络课程建设存在很多的不足。

2.1 社区网络课程注重内容呈现,而忽略教学设计

网络教学具有远程教育的师生时空分离的特征。各地在搭建网络学习平台时,单一的将优质课、精品课教材搬到网络上,殊不知,没有教师的言传身教,这些优质课、精品课在学习者眼中将变得索然无味,无法激发学习者的兴趣,更谈不上持续学习,这样就会大大降低网络课程的有效使用。

2.2 社区网络课程的使用对象定位模糊

目前网络课程的开发者大多数都是对完成教材内容做教学设计,而没有对使用者人群清晰定位,一门成熟的网络课程,在定位使用对象不同时,教学环节和教学功能各异,同一门课程针对不同对象进行教学设计将能更有利的为学习者服务。

2.3 社区网络课程缺乏创新

网络教学是构建在新技术基础之上的,网络课程应该及时吸收最先进的技术成果,及时的将成果、技术通过网络平台共享、传播,遗憾的是,在现有的社区网络平台中,网络课程体系更新缓慢甚至没有更新。好的网络课程,不但能做到让使用者方便,更重要的是使学习者看到这门课程能很快的进入学习状态,能从课程中学习最新的技术成果。

3 社区网络课程建设的基本策略

3.1 平台操作注重便捷性

为了让更多的社区居民享受到社区网络学习平台的便利,使社区网络课程发挥最大公益性,学习平台的易操作性尤为重要。问卷调查中社区网络学习者的主要人群年龄偏大,计算机知识和网络知识掌握的不是很全面,所以只有设计一个简洁、易操作的学习平台,才能让社区网络课程真正有助于民,否则,网络课程建设只能成为摆设。

3.2 课程内容注重多样性

一个真正成熟的社区网络课程体系,应包括多样化的课程内容以满足不同年龄段社区居民的需求,而不仅仅是现有的45~65岁的人群对学习平台感兴趣。要让孩子们在学习上的困惑能从社区网络课程中找到答案;让年轻人工作上的烦恼能在社区网络课程中得到舒缓;让老人们动动鼠标就能找到生活的休闲乐趣。

3.3 课程设计注重互动性

网络教育以自主学习为特征,因此在教学设计时要注意学习者学习的自主性及学习时间灵活性等特点,网络教育的对象不可能像在校生一样45 min连续的学习,如果长时间的面对视频或文字,学习者很容易失去兴趣,更谈不上注意力集中,因此做符合学习者学习心理的特色课程尤为重要。在对社区居民问卷调查分析时,笔者注意到,社区居民还是倾向于传统的教学模式,只是在时间和空间都不满足的情况下会选择网络学习平台,因此,若是能在时间和空间不受约束的情况下找到传统教学模式的感觉,将会大大提高学习者兴趣和课程吸引力,所以,课程设计的互动性非常重要。将知识点分散为小单元,让学习者有选择性的参与到课程设计中,这样的特色课程将大大提高社区居民的学习主动性。

4 结语

社区网络课程是社区网络学习平台的核心领域。加强社区网络课程的研究和实践,不仅具有理论意义,也有较大的实践意义,是落实社区居民“有其学”和“乐其学”的根本保障。社区网络课程需要树立正确的观念、走出建设的误区,找准学习的对象,才能真正有效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

参考文献

[1] 李惟民.社区网络教育网络课程的设计与开发[OL].http://www.pdsq.cn/upload/yanjiu/wj3-1/html/21.htm.

[2] 杨露,李鸣华.网络课程学习平台的交互机制设计及其应用[J].现代教育技术,2013(5).

[3] 张一春.精品网络课程设计与开发[M].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4] 周红春,熊玉珍.精品网络课程的教学策略设计[J].高等理科教育,2005(3).endprint

猜你喜欢

社区教育策略
基于“选—练—评”一体化的二轮复习策略
例谈未知角三角函数值的求解策略
我说你做讲策略
高中数学复习的具体策略
社区弱势群体教育保障机制现状研究
大连职业教育发展战略研究
台北市社区大学的办学特色与启示
论高等继续教育与社区教育的互动合作
Passage Fou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