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地住宅小区有关岩土工程设计的若干思路探索
2014-11-05颜辉
颜辉
摘 要:在山地住宅小区的建设过程中,许多岩土工程方面的问题经常会发生,通常引发这些问题的都是一些细节上的工作,而工作人员通常对其不够重视。该文就从实际出发,探讨一下在住宅小区建设过程中,需要考虑的岩土工程设计思路,并针对岩土工程设计工作提出几点经验和对策。
关键词:山地住宅小区 岩土工程设计 思路和对策
中图分类号:TU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98X(2014)04(b)-0090-01
由于我国城市的建设用地不断减少,有大量的住宅小区选择在山地进行修建,然而由于住宅小区建设本身存在着较大的施工难度,各种岩土工程方面的问题也就频繁出现。尤其是一房地产开发企业还有缺乏专业经验的岩土工程设计人员,并不能在事前对这些问题进行预测,也就无法采取适当的措施去预防。一旦忽视了相关的细节,就会导致问题的扩大,让建筑工程遭受严重的损失。因此,岩土工程工作人员一定要在不同的工程阶段有不同的设计思路。
1 在进行方案设计时要考虑的岩土工程问题
1.1 岩土工程师要尽可能早介入设计
一般来说,住宅小区的设计方案是由建筑专业的设计人员制定的,往往岩土方面的工程师在设计阶段很少介入。在政府有关部门对设计方案进行批准后,才会让岩土工程师完成接下来的工作。建筑专业的设计师通常在岩土工程方面没有经验,对建筑工程进行平面的布置时,容易造成高填方、高切坡等现象,而对这些问题的处理需要较大的成本和时间。当岩土工程师发现这些现象后,会让开发商陷入重新设计还是花大价钱改善的两难境地。设计阶段对于建筑工程的成本控制起着关键性作用,因此,要让岩土工程师尽早的介入设计,更早的发现问题,以节约成本,保证建筑质量。
1.2 做好土方的平衡计算工作
一般来说,要将土方平衡计算得出的数据提供给建筑设计人员,设计人员根据结果来对竖向设计进行调整,调整以后再进行土方平衡计算。在进行土方平衡计算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第一,要做好植被的铲除工作,对地下的植物根系也要进行铲除。耕植层的厚度要根据植物种类的不同计算,一般来说乔木需要的挖除厚度是2 m左右,灌木的挖除厚度是1 m左右,草本植物的挖除厚度是0.5 m左右。第二,一般来说在山地进行建设的建筑物通常使用天然地基,并且建筑物基础需要有一定的埋置深度,因此天然地基需要更大的土方开挖量。第三,要将土石方的松散系数考虑在内。土方变为虚方时,土的初始松散系数通常在1.3~1.5之间,估算时可以算作1.3;石方的松散系数为1.3~1.5,估算时可以算作1.5。而回填以后虚方又变为实方,这时土的初始松散系数通常在1.0~1.1之间,估算时可以算作1.1;石方的松散系数为1.1~1.3,可以按照1.2进行估算。
1.3 要做好边坡和地质勘察工作
在对建筑方案进行设计时,要通过边坡勘察、地质测绘等工作,确定边坡的稳定性。另外,要做好地形图的测绘工作。在确定设计方案时,要确保边坡支护拥有足够大的空间。如果场地需要填高以后才能使用,那么需要把高档土墙的方案与高架结构方案进行比较,最终选择出更为经济的合理方案。
2 做好岩土工程设计工作的对策和经验
2.1 裂隙发育的边坡要设置深层排水口
地下水往往通过裂隙渗透土体,随着裂隙逐渐加大,渗透进入土体的水量也会随之增加,就会带走更多的土粒,导致保护层失去原有的作用。由于雨水、雪水等是从高处落下,然后进入土层进行渗透的,因此缺乏有效的控制方式。
2.2 在对支护设计进行计算时,要考虑到不利工况
在利用格构式的锚杆挡墙的方式进行施工时,常常需要进行分层施工,在锚杆张拉以后,再去对下一层的土方进行开挖和施工。这样一来,就拉长了施工时间,而且,由于将竖向格构梁的钢筋进行连接有些困难,并不容易在施工过程中很好的完成。通常的方法是:边坡按照8~12 m的一竖向间距划分为几个级,在相邻的级中间设置一定的平台,在进行建筑工程的施工时,要以级为单位。在设计过程中,在这种不利于施工的情况下,要把边坡的稳定和安全系数考虑在内。
2.3 使用强夯法时应注意的问题
由于强夯法具有成本低、施工简便、工期短等特点,在山地填土的地基处理过程中得到广泛应用,不可否认强夯法在进行大面积的深层填土工作中有着巨大优势,但是也需要注意这种方法的几项缺点:第一,地基土经过强夯以后,会失去原有的均匀性。第二,建筑物和周围道路的地表土都要进行挖除,然而表层土往往具有最好的强夯效果,这就造成了表层土的严重浪费。第三,为了避免填土边坡夯塌的情况出现,在陂肩1~2 m的范围内基本不安排夯点,因此坡面之下的填土通常比较松散,极易出现边坡失稳的现象。在进行填土工作时要尽量在边坡之外多填3~5 m的距离,在强夯工作完成后再把填土挖除。
2.4 实行动态化的设计
由于山地地区的地势地质会发生较大变化,岩体结构特征往往在实行开挖之后才能明显的显现出来,因此,工程地质测绘往往不能将整体地质状况进行详细的揭露。通常来说,开发商以及施工的工作人员没有丰富的地质方面的知识,因此,专业的勘察人员就要及时在现场进行监督和指导。勘察人员需要把开挖以后才显现出来的地质特征和以前的勘察报告进行比较,从而发现问题,如果一旦发现两者存在差异,要立刻通知设计人员,设计人员再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检查和改善。
2.5 需要注意的细节问题
除了上述经验以外,还有一些细节上的工作需要设计者格外注意:在进行边坡的分级工作时,要把施工的临时道路考虑在内。不要在滤水管以外设置金属网进行过滤,金属网极易受到腐蚀。在边坡绿化时,不要设置过陡的坡率,以免影响绿化带的固土作用。不要使格构梁过深的进入土中,防止深层地基出现坍塌等现象。对住宅区的道路进行爆破开挖时,要对管线进行深埋。如果高层建筑靠近边坡,在进行边坡设计的过程中,要将总支护的高度考虑在内。如果填土层比较薄,不要使用强夯法对其进行加固,避免扰动下伏原状土,降低其承载能力。要对独立基础和桩基础的造价进行分析,选择出最佳方案。
3 结语
山地住宅小区的岩土工程与其他工程相比,有着很大不同,往往在各个工程施工阶段会呈现不同的特征。因此,进行岩土工程设计的工作人员,要针对岩土工程在各个阶段的不同特点,采取不同的方案,促进山地住宅小区的建设工作的顺利进行。
参考文献
[1] 付文光,李鑫权,卓志飞.山地住宅小区有关岩土工程设计的若干经验[J].广州建筑,2009(4).
[2] 刘金川,孟薄萍,师文斌.关于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的几点认识[J].广州建筑,2010(2).
[3] 刘金川,孟薄萍,师文斌.高填方岩土工程设计初探[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