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走出“邻避”困境
2014-11-05於常勇
於常勇
能源类设施“邻避”现象:
新建核能发电厂、火力发电厂、炼油厂与石化工厂等所致
废弃物类设施“邻避”现象:
新建垃圾处理焚化厂、污水处理厂等所致
社会类设施“邻避”现象:
新建特殊交通设施、火葬殡仪、精神病院等所致
别动我家后院
如何应对“邻避”现象,处理“鄰避”矛盾,避免“邻避”冲突,成为一个地方能否持续发展、科学发展的待解难题
法国有句名言:“改革很好,但最好从邻居家开始。”
享受好处,不担损失,这就是“邻避”效应的体现。
所谓“邻避”效应(Not-In-My-Backyard),是指某地居民因担心公共设施对身体健康、环境质量和资产价值等带来负面影响,从而产生嫌恶情结,滋生“不要建在我家后院”的心理,进而采取高度情绪化的集体反对甚至抗争行为。
比如垃圾问题——“垃圾围城”是城市发展的心病。用填埋方式处理,既占土地又污染。用焚烧方式处理,既能发电又清洁。
“垃圾焚烧好不好?”
“当然好。”大家异口同声。
“那如果厂址选在你家门口,你愿意吗?”
很多人立马脸色陡变:“为什么要建在我家门口?为什么不建在别处?”
“邻避”效应就这样产生了——“鸡屎拉在我家后院,鸡蛋却下在别人家里,我不干。”
几乎每个发达国家都经历过“邻避”主义时期——步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时期,原有能源供给、废物处理等公共设施,无法满足城镇化之需,就必然需要新建。
而新建公共设施,就难免引发“邻避”冲突。
上世纪80年代,美国预定兴建81座废弃物处理场,但只有8座顺利完成,原因就在于民众激烈的“邻避”行动。
进入新世纪后,我国步入城镇化高速发展期,“邻避”效应也开始在各大城市蔓延。
在“邻避”效应面前,一些地方政府陷入“项目批复→居民抗议→项目启动→抗议升级→政府妥协→项目转移→新一轮循环”的消极模式。
这种被动局面若不改变,会极大制约城市发展和经济升级——比如垃圾问题,现在全国2/3的大中城市都面临“垃圾围城”危机。
当“邻避”效应盛行时,其实大家都输了。
“邻避”为何难避
一边是城市公共设施严重不足,一边是公众的强烈抵制,“邻避”效应使公共设施像个落不了地的皮球,被踢来踢去,何以如此?
工业化高速发展之必然
自2002年开始,中国进入改革开放以来的第三个工业快速发展期,各地政府上马了一系列能源、化工等工业项目。这些项目较易产生环境问题,引发周边居民嫌恶、排斥情绪。
城镇化快速推进之结果
中国步入城镇化快速推进时期,原有城市公共设施——譬如交通设施、能源供给及废物处理等,无法满足城市化要求,必然要求新建公共设施。
居民环保意识日益高涨
过去居民收入水平较低,主要关注点在于如何提高物质生活水平,而现在越来越关注生活环境——原本环境因子未包含在人的消费函数当中,现在包含进来了。
政府决策透明度不够
有的地方政府存在“鸵鸟思维”,明知项目存在巨大争议,但不选择公开透明的科学决策程序,而是回避矛盾,试图通过偷偷摸摸的方式大干快上,造成既定事实逼迫公众接受,殊不知这样只会激化矛盾。
环评结果公信力不足
“邻避”设施建设前的环评工作,只是支持建设项目的相关方,比如政府或者承建单位,单方面邀请环评机构开展测评,而非独立的第三方机构,其环评结果的权威性受到群众质疑。
公共参与机制不健全
由于害怕“邻避”效应拖后腿,相关建设单位、环评单位以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往往在环评公众参与环节走过场,甚至根本没有公众参与,引起公众的猜忌、逆反心理。
担心健康受威胁
居民们担心这些公共设施会对周边环境造成直接污染,对自己的健康安全带来威胁。
担心房产会贬值
房产是一般家庭的主要资产——居民们担心这些公共设施会引起自家房产大幅贬值。
专业知识的缺失
公众对这些项目缺乏了解。以PX项目为例,很多人觉得PX毒性很大,但其实毒性很小,其“毒性”与咖啡相当,这是世界卫生组织的结论。
产生不平衡心理
“鸡屎拉在我家后院,鸡蛋却下在别人家里。”很多居民产生不平衡心理——凭什么要我们来承担应该整个社会承担的后果。
“邻避”效应解题方程式
借用他山之石,对影响公众利益的项目进行民主协商、科学决策、信息公开、严格监管,并给予合理补偿,当可破解“邻避”困境
政府决策应从自上而下的“决定—宣布—执行—冲突”模式转化为“参与—协商—共识—执行”模式
建立项目信息公示制度
关系人民身心健康和财产安全的公共信息,需要用法律强制规定公示出来——消除信息不完全和不对称对公众心理和政府决策的负面影响。
建立项目公众参与机制
切实保证公众对“邻避”项目的知情权、参与权,让其参与项目决策、环评、听证、监督整个过程,与政府、企业建立互信关系。
完善项目共同监管制度
引入双方信赖的第三方专业机构,对“邻避”项目建设营运进行评估、监督与监测,并让其在“邻避”冲突中发挥重要释惑和平衡作用。如果环保措施不达标或标准设定太低,再优惠的措施,再用心的宣传,都无法化解公众心头的疙瘩
给“邻避”设施系好“安全带”
既然“邻避”设施是一定要建的,居民安全也是一定要保障的,那么要做的就是,采用一流的技术,达到一流的标准。
对技术安全进行权威评估
要引入专业的、公正的第三方机构,对“邻避”设施技术标准进行风险评估,加强检测并定期发布结果,减轻居民的恐惧与不安。
建立预防风险的保险措施
要制订详细的施工区和生活区的环境保护计划,为居民提供应对可能损害的保险性措施。
谁受益谁补偿、谁被影响谁受偿,这是解决“邻避”冲突的宝贵经验——补偿机制会大大降低“邻避”冲突发生的可能和规模
建立补偿平衡机制
修建公共设施,虽然对多数人有益,但会对少数人造成影响,那政府就应该建立利益补偿和平衡制度,对受影响的人群进行合理补偿。
建立环保回馈机制
设立公园、图书馆、运动中心、温水游泳池等,供附近民众免费(或打折)使用。此外,还可以给予减免电费、给予奖学金等回馈补偿。
美国经验
1980年以后,鉴于“邻避”运动愈演愈烈,纽约建立了“平等共享选址程序”,成功走出“邻避”困境。每年,纽约市长会公布城市新建、扩建的公共设施,进行项目投资预算和选址可行性论证。社区董事会90天内进行反馈,将报告通知居民、举办听证会、向城市规划委员会提交意见。设施地址选定后,社区董事会有权设立设施监督委员会,全程监督。另外,公共设施规建过程,每一步都强调公众参与。一个项目至少举行四次听证会,城市规划委员会每月还会举行两次公众听证例会,最大限度鼓勵公众参与,且从善如流。
韩国经验
1997年,韩国出台《促进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法》。主管部门公布垃圾处理设施的建设计划和备选方案;由设施服务区域内居民组成选址委员会;后者选择专业机构论证筛选,主管部门对最终选址位置和图纸进行公示;居民代表、议会成员以及专家组成“居民支持顾问团”,选择专业机构进行环境影响调查,确定“环境影响范围”。
新加坡经验
新加坡之所以很少发生“邻避”冲突,就在于它对公共设施项目制定了最严格的技术标准。环保部门会在项目设计时加以控制,并贯穿开发、运行各个环节。
奥地利经验
走近奥地利首都维也纳垃圾焚烧厂,看不见烟尘,听不到噪音,闻不到臭味。维也纳采用先进废气净化处理技术,垃圾经1150℃高温焚烧后,废气成为环保气体,残渣用于制造建筑材料——人人避而远之的垃圾焚烧厂摇身变为旅游景点。
英国经验
过去10年,英国垃圾焚烧发电厂增加了一倍,民众何以接受?关键在于英国拥有“污染物释放和转移登记”数据库,任何人都可以登录,阅读该工厂对环境影响的全面评估报告。
我国台湾地区经验
我国台湾地区建立回馈金制度解决“邻避”效应的经验值得借鉴。例如,台北市木栅垃圾焚烧厂建设了博嘉运动公园,公园内设有温水游泳池、儿童游戏场、阅览室、艺文教室、多功能集会厅及停车场等公共设施,免费供邻近居民使用。焚烧厂每烧1吨垃圾就拿出200元新台币,支持当地建设和民众福利。
韩国经验
韩国发布《促进区域性垃圾处理设施建设法》,选择专业机构对设施进行环境影响调查,确定“环境影响范围”,对焚烧厂围墙外300米范围内的居民实行相关优惠和补贴,比如用电优惠。这样,垃圾焚烧厂周围的房价不降反升,当地民众也对相关项目持认同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