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保险专业硕士学位研究生课程设置问题探讨

2014-11-05姚壬元

金融教育研究 2014年1期
关键词:硕士研究生设置

姚壬元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北武汉 430073)

保险硕士专业教育发端于英、美、澳等发达国家。为了适应保险业发展的需要,这些国家先后开展了保险硕士专业教育。1980年,我国开始恢复国内保险业务,作为朝阳产业,保险业在快速扩张过程中存在经营管理人员严重不足的问题。尤其是进入新世纪以来,日益复杂的风险环境对应用型保险人才培养的需求变得十分迫切,保险业深入发展对保险人才的需求也更加具体化和专业化,在这种背景下,2010年,我国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27会议审议通过了金融硕士等19种硕士专业学位设置方案,启动了我国保险硕士的培养工作,并通过了《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作为保险硕士培养的纲领性文件。保险硕士专业学位(下简称保险专硕)的开设,对解决我国保险行业面临的经营与管理人才队伍不足与人才结构不合理的制约保险业发展的瓶颈问题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我国保险硕士培养刚刚起步,经验还不丰富,培养工作中的许多问题还值得探讨,本文拟就保险硕士课程设置的现状、存在的问题进行探讨。

一、我国保险专硕研究生课程设置的现状

2011年,北京大学、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武汉大学等25所高校获得国务院学位办批准,成为第一批招收保险专硕的院校。随后,学位办又陆续批准一批高等院校开设保险专业硕士,使保险专业硕士教育得以迅速发展壮大。保险专硕教育在保险研究生教育中逐步普及,成为学生继续攻读保险专业研究生的重要选择方向,保险专业硕士教育得到了更多的社会认可。

各校按照《保险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指导性培养方案(试行)》的要求,并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和办学特点,设计了自己的保险专硕培养方案及课程体系。目前全国保险专硕开设的课程可划分为三类:一类是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础理论,如英语、科学社会主义等,这部分校际之间的一致性较高。二是专业基础理论,如保险学、风险管理、保险数学、保险财务分析、保险法律与监管等,这部分课程是属于教学指导委员会的统一要求,故各校之间在具体名称设置上略有差异,但差别不大。三是专业选修课,也是最具各校特色的部分,校际之间的差别较大,具有共同性的课程包括如保险公司经营管理、保险经纪与公估、理财规划等。从各高校保险专硕课程设置看,其特点表现为:

一是以2年学制为主。学制方面,大部分高校均采用2年制。保险专硕开设以来,大多数的学校与一般的保险科学型研究生采用3年学制不同,将学制定为2年,第一学年为授课时间,第二学年为实习、撰写毕业论文时间。学制时间的减短,有助于专业型研究生尽快就业,符合培养专业型研究生为应用高级人才的开设目的,但是也存在学年短而造成所学内容不够完整等问题。

二是课程设置目标不明确。通过各校培养计划、课表可见,目前大部分高校在专业型与学术型研究生的培养上没有明显的区别,专业性和应用性特点不够突出,实践课程学时所占比例少,具体安排也不够完善。

三是课程结构有共性也有区别。一方面,基本上各高校都开设有保险公司经营管理、风险管理、保险法律相关的课程。这些课程与实践联系较为密切,在保险工作中运用广泛,,有利于培养应用型人才。另一方面,各高校的课程设置也各有特色。如,部分高校将精算作为必修课。南开大学将精算学,西南财经大学将非寿险精算作为保险专硕必修课,首都经贸大学和武汉大学的专业必修课设置中也都有保险数理基础和保险精算等。再如,部分高校有开设金融经济方面的课程,注重知识框架的完整性和专业知识的广度,如中国海洋大学、中国人民大学等;部分高校开设的课程比较偏重保险专业各细化方向,注重专业知识的深度,如南开大学提供了风险管理和国际保险两个方向供选择,其菜单课程较为详细和具体。

四是课程设置中普遍缺乏基础经济理论与经济分析课程。大部分高校都没有开设经济学的基础课和计量经济学等课程。尽管保险专硕属于应用经济学科,经济学知识和基础的扎实程度对于全面掌握及理解相关知识密切相关,但在各高校中,仅西南财经大学和南开大学开设了经济学的基础课,仅南开大学开设了计量经济学的课程,其他高校的课程设置中基本都无经济基础课程的身影。

五是课程实施存在隐忧。有些高校的理论型保险师资力量可能存在不足。如广西大学、中国海洋大学原本并无保险学术型课程,在国家增设专业型硕士的大潮中开设了保险专硕,存在缺乏保险研究生教育经验、师资力量不足等问题。

二、我国保险专硕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目标不明确,规范化程度低

课程设置的结构、内容及实施均应围绕课程目标进行,因此,课程设置的首要问题是要明确课程目标,其是否准确合理,对整个课程体系建设具有重要作用。[1]但在我国的保险专硕教育中,课程设置目标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课程设置目标错位。保险研究生教育包括科学型保险硕士学位和专业型保险硕士学位两种,培养类型不同,则在培养目标上就应有所区分,[2]但目前的保险研究生课程设置无法体现这种区别。有的高校混淆了两者之间的区别,保险专硕的课程体系、教学方式等都是模仿学术硕士,课程设置雷同,甚至不同类别和规格的研究生同堂上课,这实际上是抹杀了保险专硕的专业学位特点,也背离了保险专硕的培养目标。

二是课程设置目标缺乏相对同一性。保险专硕的课程设置可以也应当凸显各高校的特点,使人才培养各具特色,各显优势,但课程设置目标应有共性,也应有全面、长远、系统的规划。但,我国各高校在课程设置上过多地考虑了自身的保险学科专业发展水平、师资条件和专业理解,更多地服从于办学的可行性而非必要性,各校均不同程度存在因人设课现象,某些应该开设的课程因师资不足而被迫取消,使得不同高校保险专硕的课程设置迥异的现象严重,保险人才的培养规格没有同一性。此外,有些高校在课程设置上不考虑保险学科和保险专业的结构体系,片面解读保险专硕教育要适应经济发展、社会需要的观点,频繁依据保险行业的短期发展重点和暂时变化来调整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使得课程设置欠缺基本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二)课程设置体系不合理,内容不科学

我国各高校的保险专硕的课程设置均或多或少存在体系不合理,内容不科学的问题,这主要表现在:

第一,课程分类随意。课程分类是课程设置的先决条件。[3]我国高校关于保险专硕的课程分类,目前大多是简单移植本科课程分类标准,基本没有考虑研究生的培养特性,缺乏统一的名称标准。现行分类或基于学科架构而形成,或基于课程的显著特征而命名,五花八门。如有的高校采用学位基础课、专业必修课和专业选修课的三分法,有的则将课程类别定为公共必修课、专业基础课和专业方向课,还有高校采用了核心课、实习实践课等的划分标准。尽管基于多种标准来设置课程模块确有必要,但过于随意的分类标准也不利于保险专硕课程的规范化设置,不利于课程的信息化建设,也不利于不同高校建立学分互认体系。

第二,课程模块比例失当。这表现在:一是公共课和专业课占比失调。各高校保险专硕研究生课程总学分一般在33个左右,而包括外语、政治在内的公共课学分就占了其中的约25%,此外,实践、实习、论文写作等均需计算学分,因此,密切和保险专业相关的素质和技能课程的的学习时间就被挤占,专业课程的设置空间和余地就受到极大影响。各高校的保险专业必修及选修课程开设门数普遍偏少、学时学分要求相对不高,内容安排上也不够充实。这既不利于保险专硕研究生夯实保险专业基础,也不利于其跟踪保险学术前沿动态和掌握保险实践技能。二是专业必修课与选修课配置不当。跨专业、学科和学术交流课程有助于保险专硕开拓视野、提升综合能力,也为其学术交流和碰撞提供了窗口,因此,应在课程设置中占有一席之地。但各高校在课程设置模块上普遍存在比较或过于重视专业必修课程而忽视选修课程及补充课程的问题。各高校在制定以及修订保险专硕培养方案时,尽管对跨学科课程的选修也有规定,但在实施中,因为没有详细的标准及要求,且配套条件相对欠缺,课程开设效果并不尽如人意。

第三,方法类课程普遍缺位。高校对方法类课程大多不够重视,部分高校认为保险专硕教育重在应用性而非理论研究,因此方法类课程可有可无;[4]部分保险专硕教师认为方法的讲授融入到保险专业课程的学习中即可,无需另行设置单独讲授。但在实际培养中,保险专硕研究生运用研究方法和技术的能力普通不高,平时的课程作业或报告缺乏条理,硕士学位论文或报告的写作质量和水平也堪忧,这种情况延续下去,也不利于学生在就业后迅速适应并完成岗位职责。

第四,理论课和实践课的关系处理失当。保险专硕旨在重点培养适应保险行业发展需要的应用型技术人才,但应用及技术人才的培养也不能忽视甚至是无视专业基础理论的稳固程度。从目前高校保险专硕的课程设置看,一方面,缺乏基础理论课程的存在,许多高校的都没有开设基础的中级宏、微观经济学和计量经济学课程,而这些基础知识的教育无论对于学术型还是专业型的学生都有比较重要的作用。另一方面,保险专硕的实践型课程的设计应当突出实践和应用性,应该通过课程学习来解决实际问题,但各高校的所谓实务课程的设置多流于形式,其课程及教学内容设置与科学型硕士的一致或者类似,其教学形式单一,教学手段呆板,实践课上讲“理论”而不提实际问题的现象较为普遍。这样的课程设置容易导致保险专业型硕士在理论基础不扎实的同时也无法体现专业应用型的优势。

(三)课程实施方式单一,手段落后

各高校保险专硕的课程实施方式未实现和达到研究生课程体系的目标和要求,存在教学内容陈旧,课堂教学方式单调,手段落后等问题,课堂实施效果远远无法体现保险专硕研究生教育应有的宽广度和纵深度,这主要表现在:一是部分课程没有突出研究生课程的研究性和自主性,过于偏重知识灌输而非能力培养。二是部分课程与本科阶段课程同质性强,在教学内容上没有与本科课程拉开档次,教学方法也没有改革和创新。如多所高校开设的“保险学研究”课程、部分高校设置的“财产保险”、“人身保险”和“寿险精算”等课程。三是部分教师责任心不强或是能力水平有限,对教学内容没有精心选择和设计,相关课程内容重复交叉,关键内容又存在遗漏,保险学术前沿和实践动态在教学中没有得到反映。四是课程实施过于强调保险人才培养的普遍性,而忽视了研究生个人的研究兴趣、专长和职业规划。

三、改进保险专硕研究生课程设置的建议

(一)创新保险专硕培养和课程设置理念

作为高层次保险人才培养体系重要组成部分的保险专硕教育,应以先进的教育教学理念来作为指导。通过借鉴国内外的先进经验和系统的调查、总结、研究,在保险专硕课程设置上,应特别注意下列问题:第一,保险专硕的课程设置目标是培养“大金融背景下的高层次市场型、应用型保险人才”,这既是我国保险业发展的需要,也是拓宽学生就业渠道的要求。第二,保险专硕的课程设置必须及时更新,反映学术前沿动态和实务发展状况,体现先进性。课程内容应真正有助于学生专业素质的培养和提高。第三,保险专硕的课程实施方式和手段必须创新,提倡“实践型教学”与“探究型学习”。第四,保险专硕的课程建设支撑体系必须能在师资、投入、制度等各方面为课程建设提供激励和支持。

(二)更新保险专硕课程设置体系

1.科学设置课程模块。保险专硕的课程体系可设置为学位课程、非学位课程和补修课程三大模块。其中,学位课程的目的是帮助学生打下扎实的专业基础和培养其基本技能,是各研究方向的必选课;非学位课程则侧重于进一步拓宽知识面和开拓视野、提升技能,包括必修和选修课程两类;补修课程则主要为非保险专业的研究生开设,也可供其他学生选修,以使其进一步稳固保险专业基础,可不计入总学分。

2.大力推进学位课程改革。一是要加快政治及外语类基础课程的形式和内容更新。二是要重视研究方法课程建设,将文献检索和查新、调查报告写作、社会调查和统计、经济计量及软件运用等相关的方法论课程纳入到学生的课程体系。三是要增加面向实践的课程。实践课程可依照保险业务经营的实务要求来设置,如保险产品开发与设计、保险营销技巧与策略、保险核保与理赔、保险投资分析等。

3.合理布局非学位课程备选方向及科目。从国内外的发展实践来看,保险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十分成熟。取得相关的职业资格是进入保险行业的条件之一,也是很多岗位聘任和晋升的重要条件,因此,在课程设置方面,保险专硕的课程可根据国内外保险业和风险管理行业从业人员资格考试的大部分科目来设置(见表1),这样,学生既可通过课程学习在就业后迅速获取相应从业资格,也能充分利用社会和行业本已存在的教学资源如案例、教材和成熟教学理念来发展专硕教育,还能满足学生个性化的需求。

表1 保险专硕课程方向与职业资格证书的衔接

(三)改革课程实施方式,提升课程实施效果

一是要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观,改革教学方法与手段。[5]保险专硕的课程设置包括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实践教学体系包括课内实践和技能训练两类。课内实践要在校内进行,可综合通过保险案例分析、保险险种及服务分析、保险经营环节流程的实验和实践教学,达到培养和提升保险专硕保险经营技能的目的;技能训练则可在保险实习基地开展,通过到保险公司、保险中介机构、监管部门的考察、交流和实习训练,来增强保险专硕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在教学中,应该转变教育观念,既注重课堂理论教学,又注重实践教学。在课堂教学方面,改变“知识灌输”的传统手段,采用“探究性”教学方法,在实践性教学方面,则要灵活运用社会调查、参观交流等各种实践形式,提升学生发现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是要以全面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为核心,改革保险专硕评估模式和体系。在国外,实践环节占学生最终成绩考评的比例可达到50%,[6]为了培养出创新型应用型保险专业人才,保险专硕评估学生的导向必须进行改革。目前片面依赖笔试成绩的评估模式,只会导致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脱节,只会理论不会应用的现象严重,且忽视了学生创新能力的发展,不利于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能力。因此,应减少笔试对学生评估所占的比重,适当加大论文、调查报告、实践处理能力等能够促进学生专业素质、人文素质、创新能力提高的多方面考核的比重。

[1]刘 晖,候春山.中国研究生教育和学位制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8.

[2]李其龙,陈永明.教师教育课程的国际比较[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2.

[3]钟启泉.现代课程论(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4]朱永东,罗尧成,叶玉嘉.理工科研究生教育课程体系现状调查及分析[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7(10).

[5]陈桂生.变化中的“课程”概念[J].江苏教育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3).

[6]李海生,范国睿.硕士研究生课程设置存在的问题及思考[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0(7).

猜你喜欢

硕士研究生设置
昆明理工大学工商管理硕士(MBA)简介
中队岗位该如何设置
如何写好硕士博士学位论文
本刊栏目设置说明
中俄临床医学专业课程设置的比较与思考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地铁出入段线转换轨设置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招收1995年研究生
军事科学院1994年招收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