良好的亲子关系是化解教育难题的关键
2014-11-05朱亚娟
朱亚娟
朋友知道我儿子今年要上小学,特意送来饶雪莉著的《孩子上小学,妈妈该懂的事》一书。这本书中,作者精心选取了一些具有普遍代表性的父母来信,一一进行梳理作答。家长通过真实生动的案例真切地表达了内心的焦虑,作者站在孩子父母的立场上,满含真情,娓娓道来,犹如阵阵微风,轻轻拂去家长心头的烦恼。一口气读完,感觉这些生动的案例及作者条分缕析后给予的方法贴切实用,让人很受启发。
书中,作者多次提到,父母要和孩子建立一种良好的亲子关系,因为良好的亲子关系胜过一切教育!当父母和孩子之间保持信任、互助、依赖的关系时,父母说什么,孩子都很容易接受;当父母和孩子之间敌对、漠视、仇恨时,即使父母说的是真理,也会被对方认为是垃圾。我很赞同作者的这个观点。每个人都有感性和理性的两面,与其被说服,不如被感化;与其相信理智,不如依赖感觉。成年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所以,倘若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良好,就会大大激发孩子心中的感性,他就会轻易地被感化,相信父母说的话。良好的亲子关系会大大强化父母在孩子心中的美好形象,成为化解教育难题的关键所在。
爱能够让孩子感受到自由和开心。爱孩子应该去关注孩子在乎的事情,知道他需要什么,给予他需要的帮助。然而,现实中很多父母所谓的爱,是从自身出发,自以为是地给予爱,甚至是一种情绪的宣泄,很少去考虑孩子的感受,给予孩子的爱往往让孩子只感受到了累。在书中“入学前准备”这一部分中关于父母为了孩子是否要放弃工作这一问题,作者提到,如果父母为了孩子放弃工作,长期在家,就会感觉到生活越来越空虚,若以爱的名义,把精力都放在孩子身上,那么只会让孩子感觉到压力和厌倦。这样的爱不是爱,而是伤害,甚至会让孩子有窒息的感觉。
那么怎样才能让孩子自由和开心呢?比如,作者在案例中提到孩子考试不好、沉迷于网络,或者孩子犯了明显错误时,父母是责怪、批评,还是拥抱、关爱呢?前者只能是让亲子关系紧张、疏远,后者则可以让亲子关系亲密、升温,因此,对于爱孩子的父母来讲,答案不言而喻。爱是一种需要被给予后的满足感。孩子考试不好或者犯错时,他肯定伤心难过,最需要的是关心和帮助。这时候,父母一个热情的拥抱能化解所有的委屈,再站在孩子的角度想方设法给予孩子需要的帮助,这样的亲子关系怎么能让孩子感受不到自由和开心呢?
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父母的基本功。每个人都有情绪。情绪,无所谓好坏,只是多数人因为不接纳自己的坏情绪,常常会扰乱自己做事的心,把事情变得糟糕。所以,管理好自己的情绪,是每一个父母都应该学习的基本功。正如作者在很多案例中都提到的那样,父母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做孩子情绪表达的示范者,放下焦虑和不安,营造快乐的家庭气氛,给孩子轻松愉悦的成长环境。
愚蠢的人会成为情绪的奴隶,智慧的人则会成为情绪的主人。不管孩子出现任何状态,请记住,作为父母,保证自己情绪的平和,这将是对孩子最有益的教育!对于作者在父母来信中提到的问题,比如当孩子焦虑、磨蹭、不专心、爱上网,甚至厌学时,家长首先要有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心平气和地思考孩子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是父母的示范没做好,还是孩子内心有恐惧所致?这需要父母多倾听孩子的需求,找到问题出现的原因,理智地帮助孩子解决难题、健康成长。
沟通的目的是为了安慰、鼓励和帮助。亲子之间的沟通,重要的是心,而不仅是语言上的交流。如果你是在用心交流,那么对方一定能感受到你的诚意。沟通的目的不是发泄情绪或者指责批评,不是为了证明自己很善良很优秀,更不是为了强迫对方按照自己说的来做,而是为了安慰、鼓励和帮助。父母不要因为孩子是自家的,就自以为是地认为自己很了解对方。要和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就必须和孩子多交流、沟通,尊重孩子的想法,接纳孩子的现状,“摸”着孩子的心说话,给予孩子快乐和安心。
作者在“习惯养成期”部分里针对《孩子被冤枉了,怎么办》一文,提到当孩子被老师错怪或者冤枉后,父母一定要耐心倾听孩子的话,用心和孩子沟通,认同孩子的委屈,让孩子通过语言缓解情绪。听完后,父母还要及时通过语言给孩子心理上的安慰,再通过一个温暖的拥抱就可以化解孩子心中的郁闷。父母能做到这样和孩子沟通,那么孩子基本上就已经平静下来,再帮助孩子解决问题就显得轻而易举了。只有当沟通的目的正确,是在为了孩子着想、给予孩子帮助时,才能真正起到沟通的作用,达到目的。
孩子上小学,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老师也许不一定能一一告诉你解决的方法,然而,作为父母,你可以在闲暇时读一读饶雪莉的这本书,提前了解解决很多问题的应对方案,从而做到胸有成竹、有备无患。
(本栏责编 肖 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