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世界史”:“世界近代史开端”的一题多解
2014-11-05王邵励
2014年高考尘埃落定,在历史试题中,最令笔者心动的,莫过于全国文综Ⅱ卷第41题。命题者择取出版于改革开放初期和新世纪中国的两部世界近代史典型教材的目录,引导学生比较二者的不同及其成因。它不像以往的有些试题,动用高深语汇,板起面孔,貌似神圣不可侵犯;而是以平易近人的声音,用大家都熟悉的题材,蹲下身来与学生对话。但此题绝不平庸。它让人人都有话说,又难以言尽。其高妙之处,即志在激发应考者双重的历史认识能力:不仅知晓相对遥远的世界近代史,亦要体会去之不远的中国当代历程。前者是作为解释落点的历史事实,后者则是解释生成的历史语境。有心人能从中体会:历史既是唯一的过去,亦是现实对过去的多元书写。关于“世界近现代史开端”的解释,理所当然,会中外有别、与时俱进。这道题目给我们一个绝好的机会,挑战我们的思考,增进我们对于世界史本质的理解。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就是世界近现代史的开端。这是目录A,即1972年版《世界近代史》非常明确的历史判断。为什么选择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在教科书作者看来,英国资产阶级革命首先具有鲜明的“近代”意义。它是分水岭,是界标石,在历史时间刻度尺上明确地标划着此前与此后的迥异。迥异在哪儿?在资本主义。按照教材所默认的历史解释前提,以社会形态演进作为衡量历史进程的首要标尺,资本主义以前无古人的制度创新、器物创新和观念创新,彻底与此前的“黑暗中世纪”划清了界线。它甚至是以革命的姿态,充当了前者的掘墓人。克伦威尔的最大历史意义,正是他向代表中世纪政治遗产的斯图亚特王朝打响了第一枪,以改天换地的气概,开启了社会发展史上一段崭新的政治制度航程。尽管此后会有波折和反复,但资本主义却已成大势,浩浩荡荡,不可阻挡。
上述历史解释并非笔者主见,而是再现教材编写者的编撰意图。看得出来,编者所理解的世界近代史,就是资本主义发生、发展的历史。世界近代史的开端,自然就是资本主义的开端。近代代替古代(包括上古和中古),不仅是时间的自然更迭,更是人类社会在社会发展形态的纵向序列上出现了标志性的质的飞跃。若以此标准来衡量,尼德兰革命、法国大革命、第一次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都有理由成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尼德兰革命和法国大革命同英国革命一样,是资本主义政治制度的标志性创新结果。只不过在创新程度上,各家标准不同,但论者对于资本主义政治革新的历史意义首肯,却是一致的。在这一共识的前提下,问题的细碎焦点,只不过是谁最能代表资本主义政治文明的萌芽。第一次工业革命、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则分别是资本主义在器物与生产力层面、思想与意识形态方面的创举。这是目录A未曾关注的。有意思的是,目录A在第一节中就提到了“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此前提不是工业革命,而是圈地运动和羊吃人。这是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唯物史观逻辑。但最后,在众多的可作标志的选项中,作者还是郑重地将资本主义的制度革新,作为了世界近代史的开端。
我们下面需要回答的问题是,为什么具有如此鲜明近代开创意义的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可以作为“世界”的“近代史”的开端。换言之,英国革命的近代意义已由目录A暗示,那么,其世界史意义又如何生成?这是编写者未曾明言,而我们必须直面的问题。因为,我们需要解释的,不是英国革命为什么是英国近代史抑或欧洲近代史的开端,而是英国革命为什么是近代的世界史的开端。也就是说,英国的近代史,是如何代表世界的近代史的。
这样,我们必须寻找证据,看看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是否具有全球示范意义,是否促发了全球连锁反应,是否产生了全球历史影响。解释通了,就说明,英国的资产阶级革命,抑或第一次工业革命等,不仅是国别史事件,也是世界史事件。详解试题所现目录A第二章中的那个“略”字,是使目录内容名副其实地由地方性知识升级为全球史的关键。克伦威尔的革命炮声,是如何鼓舞了雅各宾派的革命斗志,又如何赋予大英帝国的北美子民以政治独立的勇气和智慧,之后,这场政治风潮又怎样影响了俾斯麦的统一大业,激发了彼得大帝乃至明治天皇的改革雄心,中国以及亚洲的其他古老文明,又是如何在传统惯性中经受冲击,在迎拒交织的复杂心态中艰难挣扎;甚至可以思考,坐在同一间大厅里,代表不同的人群,分作上院与下院,进行公开辩论、投票与决策的代议制传统,是怎样在当代世界上的另一些区域组织里,被移植改造并精彩上演的。凡此等等,请聪明的读者自去联想与求证。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克伦威尔推倒第一块近代史多米诺骨牌固然意义重大,但由它而始的愈发宏大的世界历史万象,无疑更加波澜壮阔。这就是英国革命可以理解为世界近代史开端的秘密所在。
世界从前就有,可是世界史却是后话。换言之,现代学术意义上的“世界史”另有专指,不容我们望文生义。马克思的解释很经典:“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①为什么说“世界史”是“结果”呢?又是个什么“结果”?在他看来,原本世界各地之间的联系不紧密,随着各地区人群活动范围的扩大,尤其是资本主义的对外扩张,打通了世界各地的闭塞与局限,最后将全球联通成一个息息相关的整体。换言之,一个可以视为整体的“世界”的历史,是自然的世界中原本各自发展的区域历史渐趋聚合的结果。这个过程,被中国学界前辈吴于廑先生概括为“人类自孤立分散走向整体的过程”。②
“由分散走向整体”是我们理解目录B中“世界近代史”概念的前提。如果说目录A强调“世界近代史”中的“近代”,目录B则转向偏重了“世界近代史”中的“世界”。目录B同样重视“资本主义曙光”的开端意义,但它不仅提到了曙光照耀下的西方,还关注了“同一时期的东方中国和日本”,从而比目录A更鲜明地展现了历史的“世界”意味。被目录A奉为世界近代起源地的英国,在目录B中降级为“东西方世界”中的一个区域,世界名副其实地变大了。
“世界地区隔绝状态的突破”是目录B中昭显真正的“世界史”内涵的亮点。如果说,1972年版教材认定世界历史进步的标志,是社会发展形态的纵向质变;那么2011年版教材则显现出一种新的认识倾向:文明交往成果的横向的量的扩展,才是判断世界是否步入近代的首要依据。只可惜,对于这种世界史原则的贯彻,它还不够彻底。或者说,它给我们预留了宽广的思辨空间,去再构理想状态的世界史方案。
世界由分散走向整体,不仅仅体现在“商业革命”所造就的隔绝状态的突破,而是同样反映在人类生活的各个方面。欧洲白人是如何远渡重洋征服各大洲的?虔诚的信徒是如何将某些宗教传播为世界宗教的?四大发明如何一路辗转最后参与瓦解了欧洲骑士的城堡?原产美洲的作物如何出现在欧洲与明清中国百姓的日常菜谱之中,进而改变了世界文明的均势格局?甚至是,我们原本视而不见的生态、物种与疫病,也积极参与了近代世界的塑造。天花是如何帮助西班牙殖民者征服阿兹特克帝国的?泛滥于欧洲的黑死病和大体发生在同一时期中国与草原帝国的饥荒,是否受同一气候剧变的影响?①这些世界史进程中的大事,由克罗斯比细致解说为“哥伦布大交换”,②又被美国历史学家麦克尼尔高度概括为“人类之网”,③就是它们,推动了世界史这一“结果”的形成。当然,依次类举,经由上文对目录A改版扩充的“英国政治革命及其全球影响”,也可以名正言顺地编入新版世界史的目录,因为它反映了全球政治在近代之初的创立与推广状况。同样,目录B中的各个标题也可以通过改造,升级为真正的“世界史”事件。办法很简单,就是在“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后面加上个“及其全球影响”。“中国”和“日本”的世界史版改写,则需多下些工夫,它不应细述这两个国家各自在16世纪的状态——就像在中日各自的国别史里惯常罗列的那样,而是应当展现出全球背景中它们的反应:郑和宝船的废弃和中国北部长城的修建到底意味着什么?幕府将军的臣民怎样看待靠岸的荷兰水手?如果仅仅是中国史加上日本史,就无法融入世界史的知识体系,世界史不是国别史的简单叠加。
思考上面这一系列复杂而有趣的问题有多重要?它们是理解世界史“近代开端”的关键。也就是回答,为什么这样的世界是“近代的”,而此前的世界则是“古代的”?这同选择到底是尼德兰革命还是英国光荣革命谁更能代表近代政治制度创立一样,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或者说,有不同的标准,就有不同的“近代”。具体说,就是原本孤立的各地,到底聚合到什么程度,才能算作整体的世界。在这里,笔者想引用几本有分量的西方全球史著作,来说明1500年对于世界历史的特殊意义:
就是在大约1500—1800年间,世界各地区之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从而把人们带入了近代历史的早期阶段。近代早期阶段与1000-1500年的那段历史不同,因为那时,东、西半球与大洋洲之间只有零星的联系;1500年以后,跨文化的互动在更大的地理范围内展开,文化之间的碰撞比此前的几百年更具破坏性。④
公元1500年比其他任何历史标志都更适合作为现代与前现代之间的分界线。在欧洲历史上,这的确如此。因为宗教改革之后接踵而至的地理大发现给予中世纪欧洲致命一击,开启了此后一个半世纪为了取得相当稳定的新思想和行为模式的巨大努力。……1500年也是世界历史的重要转折点。欧洲地理大发现使地球上的海洋成为他们进行商业活动和征服的快速通道。……世界上所有非西方民族都逐渐发现,他们必须进行某些急剧的变革,以阻止欧洲令人不安的侵扰。西方跃居全球支配地位的确是现代世界历史的重大主题。⑤
为什么世界历史应从1500年开始?……回答是,1500年以前,人类基本上生活在彼此隔绝的地区中。各种族集团实际上已完全与世隔绝的方式散居各地。直到1500年前后,各种族集团之间才第一次有了直接的交往。从那时起,它们才终于联系在一起……⑥
看来,局限在大陆板块内部的交往,与穿越大洋的洲际交往,及其所产生的影响广度与强度,分别构成了衡量世界交往水平是“分散”还是“整体”的相对明确的标准。在这个意义上讲,哥伦布的全球航行,确实比蒙古帝国的建立或是穆斯林的征服,更具有世界史近代开端的象征意义。这就是斯塔夫里阿诺斯、麦克尼尔和本特利将1500年作为世界古代到近代的转折点的原因。当然,看穿这种转折意味,最好能视之以更为悠远的长时段眼光,回溯性地超越目录B所设的近代史上限,到16世纪之前去耐心寻找积变前因与历史参照。
能否将“整体”作为判断世界史形成,抑或近代世界开端的唯一标准呢?恐怕还不能。即使我们现在认为这种看待历史的方式,比此前的狭隘眼光要进步许多。如前文所述,有多少种历史观,就会勾画编织多少种世界历史图景。这个世界上发生过的事情确实都有唯一面目,但世界史的书写绝无可能也没有必要面面俱到。世界史同其他所有的历史分支学科一样,都是专门史,它也是从特定的历史观出发,对无数的历史事件进行精心选择和编排。它同所有其他专门史一样尊重历史事实,只不过其观察视角独特。
世界历史上的发生的一切,都是展现于自然的世界舞台和自然的时间流逝中。世界历史依托于自然空间与自然时间,但人们对世界历史的认识却有所抽象。人们所认识的世界,不是自然空间,自然空间无边无际,没有中心也没有边缘,而世界历史的写作总要有意,或无意间流露出一种中心意识:或西方中心论,或中国中心观,就像美国和中国的国家地图,会毫不客气地把自己的国家版图置于世界的中心,仿佛整个世界都以它作为首都。斯塔夫里阿诺斯主张的“从月球看地球”实则只是一种美好的期待,月球就是一个观察立场,从那里看到的地球画面同样是有中心的。
同样,人们所认识的历史,也不是自然时间,自然时间无始无终,没有开端也没有段限,而世界历史的思考总会精心地给历史划分出时段:古代、中世纪、近现代;农耕时代、工业时代和信息时代,等等。但人们在历史生活中所感悟到的时间,可绝非教科书上标划的那样清晰。尤其在传统社会,一场耸人听闻的宫廷政变,可能很久才会成为遥远乡村市井饭后的谈资;在远离战火和革命的桃花源中,更是不知有汉何论魏晋。哥伦布登上美洲大陆惊奇地记录他的新发现的时候,地球仍在自转,无论美洲的土著,还是欧洲的宫廷,都按部就班地重复着“大发现”前一天的生活。欧洲遭遇美洲的历史转折意义,需要通过此后漫长的时间来渐渐凸显,其“重大”意义的传播,部分地还取决于一部分历史学家的反复强调。
各种世界史书籍中都条列“大事年表”。所谓的“大事”,都是历史学家从特定角度出发的选择。选择构建了历史知识,但历史知识不等同于历史事实。历史学家之所以愿意选择自己认可的大事,编织年表,是为了更为清晰地认识历史,更加透彻地表达自己对于历史的主见。简言之,历史分期是历史研究的工具。工具应当有益于工作,但它不是工作的全部。就好比一把刻度尺,可以丈量物体的长度,但它不等于物体的实长,更无法测到物体其他方面的复杂属性。所以,对于世界近代史开端问题的不同假说,充分反映了历史学家为解决世界史问题而作出的种种方案设计的努力,他们的探索各具匠心,只要能自圆其说,我们就很难判断其高下优劣。试卷上清晰陈列的两则目录,给我们这些后来者敞开了两扇时间之门,可洞见那些时代的历史知识生产。我们这个世界注定还会发生变化,有一天,如果诞生一则目录C,将公元476年或1840年作为世界近代史的开端,我们不应惊诧,而是要冷静思考,那个时代的人们,为什么会这样看待世界历史。
【作者简介】王邵励,男,东北师范大学世界文明史研究中心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史学理论与历史教育学。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