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抗日战争》教学的价值立意
2014-11-05马维林张军
马维林 张军
对于《抗日战争》一课,不少教师容易把课堂教学变成对学生民族主义情感的“无限激发”,“痛苦、沉重和愤怒”成了学生学习这段历史的情感基调。我们认为,即使讲授残酷的战争,也应秉持“客观、理性”的原则,尽量让学生获得以下体验:探究事实,感受人性。
课程标准对本课的要求是:列举侵华日军的罪行,简述中国军民抗日斗争的主要史实,理解全民族团结抗战的重要性,探讨抗日战争胜利在中国反抗外来侵略斗争中的历史地位。①这一目标过于笼统,需要以价值引领为主线。基于对教材和学情的分析,笔者试图将课程标准转化为具体的、可操作的学习指向。
基于学情分析:
用学情访谈了解学生已有的知识结构和认知、情感水平。访谈涉及学生对抗日战争的重要史实的掌握(日本侵华罪行,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地位及牺牲情况)、对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作用的评价、抗日战争地位的认识以及今天对日本的态度等问题。从反馈的信息可以看出,学生在初中已基本掌握了日本侵华罪行的史实;对于“抗日战争中国共两党的地位”,多数学生认为主要是共产党(八路军)发挥了重要作用,对国民党基本停留在较负面的印象上;无法全面回答中国抗战的地位;对于日本,大部分学生则表现出非常反感甚至过激的态度,这与教材文本内容的缺陷有关,亦不乏大陆影视剧的影响。学生对今天日本、日本人反感甚至仇恨的态度是需要给予正确引导的。
基于文本缺陷:
教材是学生了解历史知识的重要资源。从现行的人教版高中《抗日战争》的教材文本看,存有较大的缺陷。根据教材内容,学生很难了解这场战争的全貌,特别是国共两党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的史实,以及国民政府浴血奋战、保卫国家的壮举。抗日战争“既然是民族战争、对外战争,就应该站在中华民族的角度对它进行研究,站在国家对国家的角度进行研究。这样写出的抗日战争史,就不应该只着重反映中国共产党和敌后战场的抗战,而应该全面反映包括国民党、国民政府和正面战场的全体中国人的抗战,整个中华民族的抗战”。②我们应以中华民族的立场来对待历史、认识战争,这是对两岸同属于一个中国以及实现祖国统一的历史注解。
另外,国共两党组成抗日民族统一战线,领导全国人民进行的全民族抗战,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来侵略的第一次完全胜利。从世界历史的进程考察,“国共两党领导下的全民族抗战”和“抗战胜利对中华民族和世界的意义”,也应是教学重点。
综上,可确定如下教学目标:引导学生根据史料,陈述日本侵华的重要史实、全面讲述中国人民反抗日本侵略的重要史实,使其初步具有史证意识;使学生根据史实作出判断(学科能力),能够对抗战中国共两党的地位做出客观评价;正确认识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原因,理解抗日战争的特点和地位,理解全民族抗战的内涵;正确地分析抗日战争的启示,认识到居安思危、民族自强的重要意义;学生获得自主学习探究的体验,进而形成“客观、公正”地对待历史的态度,形成“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情感(价值引领)。
教学的过程是教学目标实现的过程,也是学生成长的过程。在教学设计中,笔者着眼于学生历史学科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价值的提升,重点讨论以下两个问题:
1.学生需要了解怎样的抗日战争史实?
历史学科有着自身的特点,对历史的阐释建立在史实的充分掌握上,一切历史认识都应该基于对历史事实的分析。鉴于学生史实掌握的不完整,甚至不真实,教学中需要适当补充材料,使学生研究历史的材料丰满起来,在此基础上,教师创造情景和空间,层层设问,引导学生进入历史研究的探秘之旅。
了解第一手、有代表性的日本侵华史料。“南京大屠杀、慰安妇、日本细菌战”等是日本侵华的确凿罪证,历史教学可以从史证的角度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这些事件的认识。因此,教师需要精选与《抗日战争》相关的有价值的史料,提供给学生去认识这段历史,而不是简单的对战争血腥的描述。可将近期吉林省新发掘的日本侵华档案有选择地呈现给学生:日本关东军在投降前夕,烧毁了几乎全部的侵华档案和秘密资料,吉林省档案馆新发掘的日本侵华档案是日本投降时关东宪兵队司令部未来得及销毁的部分,包含了“731部队”“慰安妇”“南京大屠杀”等事件的第一手资料,是日军自己留下的侵华铁证,具有非常大的历史研究价值。如在这批档案中,“2件伪满洲中央银行的电话记录,清楚地记载了日军以军用公款科目转账划拨给日军部队‘购买‘慰安妇专项资金内容,从伪康德十一年(1944)11月到伪康德十二年(1945)3月,先后有53.2万日元用于‘慰安妇‘采购,并需持‘关东军第四课证明办理”。①这段材料充分说明日本“慰安妇”事件的确凿性,同时也说明“慰安妇”事件是日本的国家行为,日本政府必须对此负责。
全面了解全民族抗战,有必要适当补充中国抗战的相关史实:
◆1937—1945年国民党正面战场组织的22次大会战。(播放淞沪会战战略意图视频)
◆抗战期间阵亡的国民党将领名单。
◆《河北省志·大事记》收录的部分八路军烈士名单。
◆胡锦涛:《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
◆关于蒋介石抗战时期对日本的态度、策略的研究成果。
史料的选择就是一种价值引领,提供以上资料意在弥补学生已有认知的不足,让学生通过浏览史料,进而对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表现给予客观评价。根据材料,学生比较容易得出“国共两党始终都在浴血抗战,都为抗战做出了巨大贡献”的判断,自然也很容易理解这场战争是国共两党共同领导的全民族抗战。但在抗战的防御阶段、相持阶段、反攻阶段,国共两党抗战作用、地位的变化与两党的抗战方针、策略,日本的侵略方针改变,国际反法西斯战场形势的变化密切相关,不同的政治力量和矛盾互相牵制,构成了抗日战争的复杂性。适当让学生了解这场战争复杂的史实,有利于学生全面认识这场战争,更加明白全民族抗战的必要,以及胜利之艰难。可以“正确评价国共两党抗日贡献的现实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客观公正地认识国共两党在抗战中的贡献,有助于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也有助于消除历史隔阂。
2.学生学习抗日战争历史的意义何在?
历史研究的对象是已经过去的事物,但历史绝不是只与过去有关。学生学习抗日战争的历史,当然要记住历史的屈辱,让悲剧的历史不再重演。但更要思考,今天学习这段历史更重要的意义是什么?我们研究抗日战争,应该获得的认知包括:面对战争的野蛮和残酷,铭记不仅是为了留存见证,更是要唤起人们对人性的关怀,建立公民社会的道德责任,让人类历史上少一些野蛮。过去的战争不应该再增加新的仇恨,更应该唤起青年一代对和平的向往和中日美好未来的责任。
(1)深刻理解中华民族不畏强敌、英勇抵抗的民族精神。了解战争的历史不能仅仅记住伤痛,在这场战争中,我们更应该记住并将其发扬光大的是中华民族不屈的民族精神,不朽的民族脊梁。这是课堂教学中需要学生去深刻感受和思考的。关于中华民族的不屈抵抗,可适当补充史料,师生重温抗日将士的英勇事迹。
◆常德保卫战中,国民党74军57师的8000名官兵,抵抗3万精锐日军进攻长达15天之久,战斗最后只剩200人。
◆随枣会战中,中国士兵以血肉之躯与敌人坦克搏斗,攀登敌人的坦克之上,向车里投掷手榴弹,作战之勇敢与牺牲之壮烈,难以尽述。
◆衡阳保卫战中,中国将领方先觉率领第10军,进行了不可思议的长达48天的抵抗。
◆许昌保卫战中,中国陆军新编第29师以全师覆没的代价,死守许昌,顽强抵抗,给日军以沉重打击。师长吕公良将军高呼“不投降”,壮烈殉国。
◆杨靖宇将军,率领东北军民与日军血战于白山黑水之间。1940年,他在冰天雪地、弹尽粮绝的情况下,最后孤身一人与大量敌人周旋战斗几昼夜后壮烈牺牲。
让学生在这样的文献解读中,认识到:英勇不屈的抗日将士,在异常艰苦的条件下,以自己的血肉之躯,捍卫了中华民族的尊严。他们,是民族的脊梁。英勇不屈的抗日将士,用顽强的意志和宝贵的生命留下的精神遗产,永远激励着我们,值得我们一代代地传承下去。
(2)感受战争细节的人性力量,实现情感世界的深层建构。对于这场战争的认识,应该超越愤怒和仇恨,看到战争的另一面。本课教学中,可以补充“一个日本兵和一个中国兵的对话”材料,引导学生产生更高层次的情感体验,与血肉横飞、硝烟弥漫的场景形成鲜明对比。让学生从中日士兵近乎常人的对话中,理解参战士兵都是普通的平凡人,是战争造成了人性的扭曲,才产生了大屠杀等违背人伦的事件,进而以此探究事实,感受人性;即使战争的野蛮和残酷以及由此产生的愤怒和仇恨客观存在,最终应将其导向理性的借鉴:
日军士兵斋藤在修水前线作战期间,战斗间歇,到一条小河边用汽油桶洗水果,不小心汽油桶被水冲走了。
日本兵跟在后面追,却发现汽油桶漂向了对岸。
这时,他发现对岸有个正在洗澡的中国兵,双方都大吃一惊。
因为都没有带枪,双方都没有办法射击,那中国兵慢慢站起身来,拾起那个汽油桶,取出一个水果吃了一口。向后面的树林退去。
这日本兵神差鬼使的就用日语问了一句:“好吃吗?”
没想到这个中国兵居然用日语回话道:“谢谢。”
——节选自萨苏:《一个日本兵和一个中国兵的对话》,《从日本史料揭秘中国抗战:国破山河在》。
这让学生们看到了战争的另一面。战争是残酷的,但人性依存,通过这段材料,更让我们渴望美好的和平。如果可能,希望人类永远没有战争。
这段材料的呈现,意在升华学生对战争的情感认识,实现学生积极情感的深层建构,在他们的心灵中留下了和平的基因,而不是仇恨的种子。其实,这段材料也告诉我们,人类的活动是由一个个生命创造的,人类历史理应由鲜活的细节体现。解读具体的历史细节,有助于我们更好地了解历史。历史课堂教学中围绕教学立意精心选择材料是十分必要的。
(3)理性对待中日关系,形成以史为鉴、面向未来的历史意识。《抗日战争》一课的教学,无法回避中日关系这一问题。在教学中,可以引导学生关注“日本政要参拜经过神社问题、日本教科书问题、中日钓鱼岛争端”等时事热点问题,了解中日历史文化交流及中日经济合作等史实,让他们全面认识中日关系。部分学生提起钓鱼岛问题义愤填膺,主张应尽快武力收回钓鱼岛,再也不能让“小日本”嚣张下去,也有学生主张全面抵制日货,将在中国的日本全部赶出去,等等。我们痛恨日本侵华制造的一系列暴行,但若主张对日本动武,同样是泯灭人性的表现。因为战争残酷,我们更热爱和平,因为人性变态和扭曲的可怕,我们更重视呼唤理性,呵护善性。培育人性,完善人格、成就美好人生,这才是历史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
对于国家主权,我们不会妥协,任何希望中国拿主权做交易的想法都是徒劳的。但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战争不是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以史为鉴,面向未来,才是我们解决中日问题的正确态度。如果坚持从中日两国人民以及人类的长远利益出发,我们就一定会妥善对待中日之间历史的不愉快和现实的领土争端,以最大的努力去营造一个世代友好的中日关系。这不仅有利于中日两国,也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向学生传递这样的价值,才是我们历史教育工作者的责任。
本课其他教学内容,如中国战场的地位、战争胜利的原因等问题教学难度不大,教师通过材料呈现,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问题,即可完成学习目标。这里不再一一呈现探讨。
下面以德国历史学家约恩·吕森的一段话来结束我们对“应该从战争的历史中学到什么”的探讨:
希腊人在接力跑中所传递的不是我们现在所用的一根简单的木棒,而是一个火炬。从这一灵感中产生了我们对未来的设想,那就是通过我们的回忆使火炬从前辈人一直传到现在。我们向着未来奔跑是为了下一代人。我们的未来必须要这样进入后辈人的回忆:他们能从中获得对于他们自己的未来的启示。如果我们和后辈在从过去向未来前进的道路上有着共同的方向,那么来自于历史回忆的、能形成意义的未来的塑造会更加完美。这样,我们就能将一个照亮未知道路的火炬传递到他们手中。
【作者简介】马维林,男,1975年生,黑龙江省青冈县人,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历史教师,西北师范大学教育学院博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为教育、课程理论与中学历史教学。
张军, 男,1979年生,湖南张家界人,中学一级教师,江苏省南菁高级中学历史教师,主要研究方向为中学历史教学。
【责任编辑:王雅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