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预习有法,巧妙落实

2014-11-05郭武松

河南教育·基教版 2014年10期
关键词:教给园子祖父

郭武松

刚参加工作时,一位经验丰富的同事提醒我说:“讲课文前,记得让学生预习哟!”听后我暗自琢磨:不就是预习嘛!简单!学第一课《草原》时,我提前布置了预习任务:“同学们,今天回家预习第一课。”学生们乐呵呵地答应了。第二天,我想检查他们的预习情况,才发现无从下手。

就这样,预习成了可有可无的事情,直到有一天,一位家长打来电话:“郭老师,孩子回到家把课文囫囵吞枣地看一遍,然后让我签字,说是您布置的预习作业,是这样吗?” “是啊。”我答道。“那……那就读一读课文,也太简单了吧?”家长又郁闷地问道。“这个……”我一时不知如何回答,“谢谢您的反馈,我会安排孩子具体怎么做的。”挂了电话,我窘迫至极。当初由于无法检查学生预习情况,想到家校合作的力量,就要求学生预习课文后让家长签字,今天看来,“如意算盘”打错了,预习依旧处于无效状态。毕竟,家长的能力有限;毕竟,学生还没有掌握预习课文的方法。

痛定思痛,我从培养学生读书圈圈点点的习惯开始,尝试教给学生预习的方法。为此,我特意教给学生一整套符号:

表示课文中的生字词为“□”,

表示段落划分为“‖”,

表示不懂的问题为“ ?”,

表示好词佳句为“﹏﹏”,

表示关键词语为“……”。

果然,要求在预习时加圈加点后,学生开始积极动脑,认真阅读课文,我和家长也有检查的“抓手”了。可是好景不长,由于总是老一套的“读准字音,读通课文,圈圈点点写批注”,预习方法千篇一律,没有新意,学生渐渐失去兴趣,开始应付了事,效果自然大打折扣。

于是,我又进行了反思:预习课文对学生学习能力的提高有什么帮助?应该教给学生什么样的预习方法?在以后的教学过程中应该如何落实?

在翻阅查找理论依据的过程中,我欣喜地看到叶圣陶先生在《论国文精读指导不只是逐句讲解》中的论述:一篇精读教材放在前面,只要想到这是一个凭借,要用来养成学生阅读书籍的习惯,自然就会知道非教他们预习不可。不教学生预习,他们就经历不到在学习上很有价值的几种心理过程。由此可见,预习是学习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而预习的方法与考查又是最重要的环节。

那么,怎样做才最有效呢?

一、设计共鸣导读,亲近文本

如,五年级下册《祖父的园子》一课的导读设计:

童年是纯真、难忘的岁月,身处童年的你每天都在编织着美丽的故事。作家萧红在“祖父的园子”里也留下了难忘的记忆,赶快读课文,读完几遍后,试着按下面的问题在书上做些批注:

1.课文中的哪些情景让“我”对童年生活久久不能忘怀?

2.“我”在园子里的心情是怎样的?你从哪儿能体会到?

导读的设计要有“情”——关注学生的情感,以学生乐于接受的语言,引发共鸣。《祖父的园子》的导读设计,拉近了学生与文本之间的距离,引导学生主动预习,同时,结合生活体验完成预习题,有利于课文的理解。

二、提出促读题目,走进文本

要想使学生在预习时自觉思考,把学与思结合起来,还需要有价值的问题,以小学阶段第一篇文言文《杨氏之子》的预习题为例:

1.参考课文下面的注释,把文章读得正确通顺,特别要注意停顿的恰当。

2.你觉得杨氏之子是一个怎样的孩子?你是从哪些地方体会出来的?

3.有不懂的地方吗?在书上标出来。

学生预习时,容易出现“小和尚念经——有口无心”的读书状况,要想使学生做到边读边想,先想后读,想后再读,可以设计紧扣课文重点、难度适中的习题,为课堂学习做好铺垫。

三、关注能力差异,增加选题

学生的学习基础不同,接受能力不同,预习题的设计应有梯度,关注“吃不了”和“吃不饱”的同学。如《祖父的园子》,可以设计这样的预习题:

1.读读、写写、记记“蚱蜢、瞎闹、锄头、倭瓜、韭菜、谷穗”等词语。

2.你认为祖父的园子是个怎样的园子?在用一个词语来形容的同时,别忘了至少用文中的一个句子来说明你选用这个词语的理由。

3.(感兴趣的可以选作)查阅资料,了解萧红的生平及其作品的风格,有条件的话不妨读一读《呼兰河传》全文。

现在,设计预习题已经成为我的教学特色。有时候,我还让个别学生参与其中,成为“小小设计师”,效果非常好。

前天,在网上偶遇曾经教过的一个学生,他感激地告诉我:“老师,我现在的阅读能力很强哟,考试,写作文,在班里都名列前茅。这都要感谢您当初教给我们预习的方法,受益终生啊!”我高兴地点了一个“赞”!

“指导以前,得先令学生预习。预习原很通行,但是要收到实效,方法必须切实,考查必须认真。”我始终记着叶圣陶先生的话,并一直坚持培养学生良好的预习习惯和自学能力,设计灵活多变且适合学生的预习题,真正为学生的成长服务。

(责 编 肖 飞)

猜你喜欢

教给园子祖父
小小的园子
祖父瓷
我家的园子
A Father
快乐的园子
《论语》—为政篇
猫咪教给我们的人生道理
教老师
鸡犬不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