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语文主题学习”之路
2014-11-05袁红英
袁红英
年春,我校加入了“语文主题学习”实验。一年的相伴而行,艰辛而又快乐。我们改变原有的传统教学模式,控制课堂上讲练的时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让阅读由课外转入课内,让师生都在灵动的文字中徜徉!
接纳源于困惑
我们学校决定开展“语文主题学习”实验,源于对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现状的困惑,也源于对“语文主题学习”课堂的观摩学习。
前两年,我们紧跟课改的步伐,在改变课堂教学方式,特别是进行小组构建方式的学习,使课堂有了很大的变化。学生慢慢学会了自主、合作学习,他们在小组里交流,在课堂上展示,俨然成了学习的小主人。课堂成了孩子们的舞台。
但我们的语文课在大量的讨论、汇报中没有了琅琅的书声,没有静心的品味,没有了语文味,也没有改变语文“少、慢、差、费”的现状。这让我们语文教师倍感困惑、迷惘。正苦于寻求出路时,李校长获悉2013年的“语文主题学习”年会在山东潍坊召开,立即决定带各年级的语文备课组长前往观摩学习。
3月的山东虽然还有些寒意,但我们心里却春意浓浓,因为在这儿的课堂上,我们看到孩子们妙语连珠、引经据典的表达,声情并茂、有滋有味的朗读,不禁暗暗叹服。这种语文素养非一日之功,没有海量的阅读难以达成!听着学生琅琅的书声、看着他们在课堂上海量的阅读,我想这不正是我们苦苦寻找的语文教学方式吗?不正是改变语文教学现状的最好办法吗?观摩后,我们还到潍坊名师李虹霞老师的“幸福教室”,享受了一把语文教学的幸福。看着师生在中华经典诗文阅读中心灵得到滋养,我们羡慕不已!在这儿看到的一切,使我们产生了心向往之、行欲效之的冲动。随着学习的深入,我们了解到了“语文主题学习”一个鲜明的特点就是“简单”。具体说来,“语文主题学习”,就是一个喜欢读书的老师,领着一群喜欢读书的孩子,在文字的世界里旅行的过程。在这一行程中,学生的眼睛可以领略到无限的风光,心灵可以经历诸多情感体验。于是,他们就产生了对美的追求和渴望。
更让我们欣喜的是:“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与教材相呼应,紧扣教材的单元主题,融时代性、典范性、趣味性于一体,为师生的课内阅读提供了保障。回来后,我们就行动起来了。
快乐源于参与
改革的关键是观念。为了让全体语文老师都能参与到课改中来,我们先做了一个有关课题背景、目标、操作流程以及潍坊的优秀成果等相关的培训和介绍,让老师们接纳。然后,由汪美琴老师上了一堂单元整体预习的示范课,由章杰明老师进行了主题学习的课型解读,展示了自己设计的学生阅读汇报卡。学校成立课改领导小组,每隔一周研讨解决课改中出现的问题,交流课改心得、调整课改的策略等。经过一年的尝试,现在我们“语文主题学习”的基本课型有:单元整体预习课,集中识字课,1+1(一篇教材带一篇丛书中的文章),1+X模式(一篇教材带几篇丛书或课外读物中的文章),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等多种上课模式,课改中由于老师进行了教材的整合,简化了教学流程,大大缩减了教学课时,老师和学生都感到了读书、学习的轻松快乐。
现在我校每节课课前的诵读,成了一道亮丽的风景。为促进“语文主题学习”的积极开展,学校以赛促读,以年级为单位定期开展主题读书活动,在年级进行表彰。学校紧扣主题学习,发放书香阅读卡,大大激发了学生的读书热情。现在爱阅读、爱上语文课的孩子多了,学生的朗读、写作能力较前提高了不少。一年来,给师生带来了很多读书的快乐!就连学生家长都说:“自从领到丛书后,孩子都不玩游戏机了,天天捧着书看,有时看着看着都能笑出声来。”
提高源于思考
随着实验的推进,老师需要有大语文观,让学生多阅读,多积累,勤练笔。但大家心里还是放不下,对教材还是忍不住要讲。因此出现了以下几个问题:1.“语文主题学习”丛书使用存在随意性,多数老师更多是让孩子课外自由阅读,违背了实验的初衷,即在课堂上扩大阅读量。2.不能正确处理教材学习和丛书阅读的关系,对如何取舍教材、如何对接丛书还很茫然。3.授课形式比较单一、模式化,缺乏个性设计。
针对以上突出的问题,我们确定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1.各年级思考并确立每个单元的主题,包含人文主题和语言训练主题,做到从教材中得法,到丛书中练法,在课外阅读中用法,真正做到一课一得。2.怎样做到在课堂上有效阅读丛书。3.思考如何提高低年级的识字教学效率。4.多想办法让阅读教学课堂呈现多元化。
我们怀着对孩子的挚爱,步履坚定地行走在“语文主题学习”的路上,虽然道路不平坦,但我们还要高歌而行,只为实现心中那个梦想——简简单单教语文,完完全全为学生,扎扎实实求发展!
(本栏责编 莫 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