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容、接纳——治疗教师“厌生症”的妙药
2014-11-05李迪
李迪
从樱桃辣椒理解包容
老师,我觉得自己快要崩溃了……”
眼前坐着的是小昭老师——一个温柔可人、娴静善良的年轻班主任。她拿着一摞学生的考试总结泪水涟涟:“我觉得自己得了‘厌生症。我讨厌学生,看见他们就烦……”
我耐心倾听着。
小昭擦擦眼泪,继续说:“前天考试结束,我让学生写反思。你看看我们班叶子写的……”
我打开叶子的反思,只见上面写着:“这次考试没考好。没考好的主要原因是我没有好好复习。不过我不会接受教训的,我以后考试也不会好好复习。我对学习不感兴趣。我对班级的一切都不感兴趣。我将来不会依靠现在学习的知识养活自己,我只要毕业证。老师你也不用再找我谈心,我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就算我错了,我也要把这个错误进行下去。所以,你找我谈心也白谈,最后只能是把你气得流眼泪……”
原来,叶子是都市村庄的孩子,她家在城市拆迁中分了好多套房子,每套房子都值上百万元。叶子是独生女,将来肯定衣食无忧,所以她胸无大志、不思进取。
小昭问:“我和别的学生谈心时会说‘为了将来,你要好好学习,但对叶子这样的学生,我这话根本没用。叶子早就说了:‘上班挣的那点钱,根本就不够我零花。她的父母也是持这样的观点。你看我怎么遇到了这样的家长和学生!”
我一边点头表示理解,一边打开电脑找出一张图片,说:“你来看看这个。”图片上是七八颗圆圆的、红色的小果子。我问小昭:“你猜这是什么?”
小昭:“樱桃?圣女果?……”
我摇头,给她讲了一件事。
有一天,邻居送来半碗红色的果子,我没有细看,以为是樱桃,一边做饭一边拿起一颗放到嘴里,轻轻一咬,一下子被辣得龇牙咧嘴。原来这极像樱桃的果子是辣椒!我是不爱吃辣椒的,不禁抱怨道:“明明是辣椒,怎么能长成樱桃的模样?”
老公在一旁纳闷儿:“你怎么会有这样的念头?大千世界,无奇不有,你还能要求辣椒必须长成什么样?”
一句话让我恍然大悟。再到网上一查,才知道辣椒除了能长成樱桃样,竟然还有长得像微型茄子样的。但是,我们怎么能埋怨辣椒不按照常规长呢?
小昭不说话。
我继续说:“同样的,我们又怎么能抱怨自己的某个学生和别的学生不一样呢?我们又怎么可能要求所有的家长都和我们拥有一样的价值观呢?”
小昭沉默良久,说:“好的,李老师,我不抱怨叶子为什么会这样。但我怎么教育她呢?我怎么改变她呢?她很固执,根本不听我的话。”
我说:“现在不听,不代表以后也不听。这就好像植物的种子,有的春天埋下去,一周后就发芽了;有的却要等两三个月甚至一两年才会发芽。只要种子是饱满的、健康的,就有发芽的希望。”
小昭说:“那我就这样放任她不学习吗?这岂不是误人子弟?”
我说:“当然不能任由她不学习。不过你现在干涉她、管教她、说服她,有效果吗?”
小昭摇头:“没有效果。我快要被她气疯了!”
“班里别的同学表现怎样?”
“大多数同学都积极上进。但是每天早上一看见叶子懒洋洋的样子,我就气不打一处来,捎带着对全班同学都讨厌起来。”
我说:“班里那么多积极上进的孩子你不关注,却只把眼光放到叶子一个人身上,这对多数同学不公平啊!”
小昭苦笑说:“按照你的意思,我眼睁睁看着叶子不学习也不管她吗?”
我说:“你可以告诉她:老师允许她有自己的思想,但是她不能影响其他同学学习,不能影响班级纪律、卫生。在这个前提下,她可以按照自己的想法走自己的路。同时,我建议你多和她聊天。比如,你可以和她谈谈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让她明白人的第一需要是生存的需要,第二是安全的需要。显然,这两样她都有,因为她家里有钱。第三是爱和被爱的需要,第四是被尊重的需要。这两样恐怕她就未必都有了。因为爱是一种能力,被别人尊重更需要有被尊重的理由。倘若不学无术,怎么可能得到周围人的爱和尊敬呢?最重要的是第五个需要——自我价值实现的需要,就是通过学习、工作来向自己证明,自己对整个社会、对人类是有用的,是有价值的。这是高层次的需要,这样的感觉是金钱买不来的……”
望着小昭远去的身影,我想起曾经有学校领导在听完我的讲座后说:“李老师,总有一些年轻教师,一进我的办公室就泣不成声,直说‘不干了!实在被学生气得不得了。细问下来,一个班里顶多有三四个学生调皮捣蛋,大部分学生是沉默的中间层,剩下的十几个学生还是老师的坚决拥护者呢。但是,有些老师的关注点总是落在这几个不懂事的学生身上,把自己搞得怨气冲天、狼狈不堪……”
如同大自然允许辣椒长成樱桃或茄子的模样一样,班主任也要包容教学中遇到的各种学生,为他们提供需要的养分。比如,老师可以团结骨干,吸引班级沉默的大多数(这是我们的“基本力量”,只要他们积极向上,那少数“捣乱分子”就乱不到哪里去),然后再尽可能熏陶、感染那少数调皮捣蛋的学生,而不是被少数学生的问题牵着鼻子走。
从“黄庭禅坐”体悟接纳
说到包容,我想起“黄庭禅坐”里有一个环节:把自己的身体想象得如天地般广阔。天地能包容万物,如山川星斗、风雨雷电、飞禽走兽、草木丛林……如同我们在教育生活中遇到的学生,或者个性张扬,或者文静娴雅,或者巧言令色,或者桀骜不驯……我们应该像天地接纳万物一样接纳他们:既接纳聪明好学的学生,也接纳问题重重的学生;既接纳他们积极、光明、正确的一面,也接纳他们消极、灰暗、错误的一面。接纳是中性词,没有喜欢、厌恶等情感内容,也没有欣赏、仇恨等态度差别。“总得有人去擦亮星星”,总得有人去当他们的老师,陪伴他们成长。我们若嫌弃这些孩子,把他们推出校门,对孩子、家长、社会,都是不负责任的。何况,即使我们不接纳,他们也是社会的一员,也依然存在啊!
禅坐时身体不可避免会有种种不适,比如脚麻、腿酸……我们只能静静地去体会,如同体会天地中的风雨一样。现实里“问题学生”带给我们的烦恼、伤痛类似于禅坐时身体的不适,我们要效法天地,就要像天地包容风雨雷电的存在一样,包容各类学生带给我们的麻烦。很多错误只有青春期的孩子会犯,而我们的任务就是陪伴这些孩子成长,所以我们不能抱怨“这个孩子怎么会有这么多问题”,如同医生不能抱怨病人“你怎么得了这么难治的病”一样。
一个班主任若能想通并做到这些,情绪就不至于急躁,心情就不至于烦闷。因为,他已经有了像天地一样包容万物的胸怀。
也许,有的老师会说:不行啊!我看见学生那些毛病,就忍不住要发愁、郁闷甚至火冒三丈。
问题的关键是:我们发愁、郁闷甚至火冒三丈。对处理问题有利吗?所有的“问题学生”背后,都有一部内容丰富、情节曲折的长篇小说,这些负面情绪只能导致我们把注意力浮在问题表面,只能让事情越来越糟。当我们遇事能保持从容、淡定、理智、接纳的态度时,智慧才能接踵而至。
子曰:“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儒家的智慧就在于它讲究包容、宁静。让我们去理智地分析班级故事的根源、学生问题的本质。武林中有“无招胜有招”的说法,用在我们教育领域,“无招”就是接纳、包容。
同样的问题,还可以用道家的思想去解决。
很多老师的烦恼都来自于:学生怎么能不听我的话呢?
要求学生必须听自己的话,烦恼必定会降临(“听话”和遵守校规、班规是不同概念。校规、班规代表了多数人的意愿、权利,是必须要遵守的)。因为每个学生在青春期的表现都不一样,当他们淘气、犯错时,老师批评、引导是必需的,但过分干涉往往会激起学生强烈的逆反心理。换句话说:给不给建议,是班主任的事;但听不听班主任的建议,却是学生的事。倘若学生不听从老师的建议,导致他们闯祸、碰壁,老师大可不必为此火冒三丈或内疚,这也许是孩子成长的代价。冰心说过让孩子像野草一样成长,指的就是给孩子成长的自由。教育界也有智者说:不要剥夺孩子疼痛的权利。这句话说的也是允许孩子犯错误,并承担错误带来的惩罚。俗话说“牛不饮水强按头”,指的是强按住牛头让牛饮水是不明智的。你不去强按牛头,牛自己就会去饮水。很多时候,青春叛逆期的学生抗拒的不是我们要传授给他们的道理,而是我们的传授方式。所以他们才会说:“我知道什么是对,什么是错。但是,老师这样待我,就算我错了,我也要把错误坚持到底。”当我们不再强迫他们必须接受我们的观点时,他们也许就会主动选择正确的做法。这不是不作为,而是老子的 “无为而无不为”。
也许有老师会问:老师也是人,也有七情六欲,在工作中因学生问题伤感、郁闷时怎么办?
我们既然接纳了各种学生,当然也要接纳不完善的自己。在工作中因学生问题而伤感、郁闷时,万万不可排斥、压抑自己这种情绪,那样更容易出现心理问题。我们应该找一个安静的地方,如同体会外界的风雨一般,或者如同体会禅坐时身体的不适一般,细细体会那种伤感、那种痛,同时安慰自己,呵护自己。这种置身“伤感、疼痛”之外的做法,是最有效的减压方式。须知人对自己最大的爱,是呵护好自己这颗心。这样静坐一个小时后,心情便会轻松、明朗起来。
用阳光心态去面对班级里的学生,我们会发现孩子们真的很可爱,怎么还会患上“厌生症”呢?
(责 编 卢丽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