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韩少小四“后会有期”

2014-11-05杨兵兵

出版人 2014年9期
关键词:郭敬明韩寒文艺

杨兵兵

同样是出生于80年代的独生子女,同样有超级畅销书引发现象级的社会讨论,韩寒和郭敬明在这个夏天凭借两部电影的火爆上映再次相聚聚光灯下。

就像有梵高的时代就有高更,有韩寒的时代也有一个郭敬明。同一个时代总会出现两个被比较的人物,好像这就是所谓的“宿命”。

这个夏天,电影界可不太平。国际大腕儿《变形金刚4》前脚刚要走,奢华拜金的《小时代3》和文艺冷峻的《后会无期》接踵而至,在拨动了影迷心弦的同时,也着实让影视圈内惊叹了一把。就这样,一直被比较的两个人,又同时站在了聚光灯下:同样是出生于80年代的独生子女,同样以“新概念”作文大赛出名,同样有超级畅销书引发现象级的社会讨论,不同的只是一个开了公司一个开了赛车,但又都有大批的粉,大批的黑,多年居高不下的关注度和号召力。

票房的“战斗”

在当下,票房貌似成了检验导演是否实现梦想的唯一标准,提到电影却不提票房,好像就是一件罪不容诛的事。也就是说,电影比的不只是水平,更重要的是人气,《小时代》系列电影和《后会无期》也未能脱俗。7月24日,《后会无期》首日全国排片第一,计33062场,并最终获得7650万元的票房。相比《小时代3》1.11亿元的首日票房成绩,有点输在了起跑线的意思,这也许“激怒”了韩粉,有网友说“我一天看了六遍,为的就是支持韩寒”,也许正是有这样强大的粉丝团,尽管首映日票房不敌《小时代3》,但截至8月3日,上映11天的《后会无期》票房就达到5.09亿,超过了《小时代3》18天累计到的5.08亿,被网友普遍看作“郭韩大战”的胜负分水岭。

除去粉丝的主观支持,其实“郭韩大战”的胜负也具备一定的客观因素。7月17日《小时代3》上映之时正值《变4》余热未消之际,之后几天又因为新上映的《京城81号》的话题和口碑逐渐上升,其上座率和票房处于递减趋势也可以理解,而到了《后会无期》上映时,基本上前后都没有强片上映。在上映前,就有媒体做出大数据分析,已经得出“期待《后会无期》的人比期待《小时代3》的人多”的结果。其实尽管分出了“胜负”,又有谁能说韩少和小四不都是赢家呢?

朴素VS浮夸

尽管《小时代》仍不时承受着人们对其拜金与浮夸式生活的批评,尽管《后会无期》还是被有意无意地贴上了“文艺”的标签,但相爱又相恨的韩少与小四,还是透过电影镜头为我们演绎了一出不同寻常的“上海绝恋”。

在韩寒的镜头下,太平洋的第一缕海风吹来告别的消息,三个从此没有故乡的年轻人,开启一段横穿大陆的旅程。都市、小镇、高山、丛林、荒漠,他们感受猝不及防的动心与难以名状的伤心,遇见那些他们只配错过的女孩,一样流浪无家的动物,善恶莫测的传奇……也许是“作家电影”的魔咒显灵,号称原创的《后会无期》仍有很多韩寒作品的影子。比如江河遇到的“怀孕妓女”苏米就是《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中的桥段;而山寨黑老大贾樟柯们开的破车也很像是该小说中“我”的座驾“1988”;两个茫然青年的旅程跟《一座城池》的情节也有相似;电影全篇展现的迷芒、自嘲又自大的情绪与韩寒笔下人物试图在寻找意义的过程中颠覆意义的情绪不谋而合,就像马浩汉和江河刚刚被卫星发射的巨大场面震撼,可转而遇到坠毁的卫星残骸,他们忍不住追问一句:那又有什么意义?潜台词就是所有看似有意义的东西又有什么意义?这就像一颗炸弹,轰然撼动了观众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也许对观众来说,这样一部电影也就成了偷窥韩寒内心的最好样本。

直观地看,《小时代》和《后会无期》截然不同,好像凡是《后会无期》有的《小时代》就要抛弃。《后会无期》的人物都是矮穷挫,衣服也从不换,连走过的地方都是城郊结合部的偏僻破落小镇。但在《小时代》里,这种情况是绝对不可能出现的!别人的道具可以不美、衣服可以不漂亮、演员可以不美型,但郭敬明一定不允许这一切发生,不管故事情节多烂,从来没人怀疑这部片子一定会拍得非常漂亮华丽!甚至“郭敬明”这三个字就代表了一切你能想到的浮夸。在郭敬明看来,“一个相貌平平的、没钱没势的男主角死了”的情节写出来唯一的可能就是去评奖,而一个穿阿曼尼定制西服、开保时捷跑车、身高一米八、长得像混血模特的温柔帅哥男神死了那才是他的故事,才能让人“悲伤逆流成河”。

于是在郭敬明手里,《小时代》系列电影成功展现了郭敬明作品一贯的奢华风,主演们身着大品牌的华丽服饰走在电影里,仿佛在上演时装发布秀,甚至主演们不惜穿着奢华的衣服在雪地里一边翻滚一边打雪仗。有网友犀利评价:如果书里去掉奢侈品的牌子和描写主角多有钱的段落,大约还能剩三分之一!如果电影里去掉各种浮夸炫富的镜头,就会凸显故事情节的体无完肤!如果文学史上能有一个流派叫做“看秀体”的话,郭敬明绝对是这个流派的一代宗师!尽管有人攻击谩骂,还是有人把他捧上了天,傲人的票房就是最好的证明。

如果说韩寒镜头下人物都有一种倔强、真诚,那么郭敬明的人物设置都更多地有着视觉上的冲击力,包装华丽、姿态优美,光看表面就是一种赤裸裸的享受;如果说韩寒描写的是现实生活,郭敬明则给我们一个做“黄粱美梦”的机会,使我们在挤着公交上下班的路上还不忘追忆一下我们那可怜的“王子梦”,幻想着害一场彻头彻尾的“公主病”。正是这样,现实生活的“朴素”与心中理想的“浮华”,悄然构成了我们成长的一体两面,铺就了我们最最平凡的生活。不管你是否愿意相信,据调查,看《小时代》和《后会无期》的观众有相当一部分是重合的。正如一位网友说:郭敬明是一个少女时的梦,而韩寒则是渐渐成长成熟的陪伴。郭敬明和韩寒是我们成长的两面,相辅相承,相爱相恨。

粉丝电影何以成型

粉丝电影作为近年来逐渐兴起的一种新的类型片,还没有完全统一的定义,但其主打某个或某些明星的粉丝群体、对特定人群有着非看不可的意义、制作费用较低的特征受到了业界的普遍认可。“粉丝电影”通常要迎合粉丝们的口味,将人气明星的特点展现无遗,虽然投资小,但是一般回报较高。其实不难理解,电影也是商品,有着商品所有的属性。有的卖故事,有的卖特技,还有的卖偶像。有人说韩寒的电影是“文青电影”,小四的电影才是真正的“粉丝电影”,这样的说法也许并不合适。“文青电影”吸引的粉丝更多是文艺青年,文艺青年也许不会像粉丝迷恋偶像那样张狂和痴迷,但其对“文艺范儿”的迷恋也是不可低估,所以这两部电影都应该是“粉丝电影”。只不过一个粉的是偶像人物,一个粉的是“梦在远方”。

我们不难发现,在《后会无期》中韩寒有意安排了一些有年代感或文艺范儿的音乐,成了广受热议的一大亮点。其中有当红歌手邓紫棋浅浅吟唱的《后会无期》,有素来以干净、朴素深入人心的朴树带着他的《平凡之路》在沉寂多年后归来,还有身为《西游记》插曲的经典老歌《女儿国》以及经典英文老歌《When I was a little girl》等,除了用这些歌曲来烘托一种怀旧和文艺的情绪外,韩寒还有一个巧妙心思,那就是吸引邓紫棋、朴树的粉丝大力支持,这一新一旧的搭配可谓最大限度地吸引了年轻人。此外,《后会无期》的吸粉意图还表现演员的选择上,包括台湾偶像剧人气明星陈乔恩、和韩寒早有绯闻的内地演员王珞丹、眼如深潭颇具忧郁气质的袁泉,三个当红“高富帅”演员——冯绍峰、陈柏霖、钟汉良的选择,以及萌宠阿拉斯加犬的加盟等。

再来看《小时代》,在三部电影总票房超13亿时,出品方乐视影业首席执行官张昭曾公开表示,《小时代》系列电影的成功与粉丝经济密不可分。“《小时代》商业模式成功的依据是‘粉丝经济,让粉丝告诉我们在第一部、第二部中缺什么,于是第三部完全服务粉丝,也就更加‘小时代。”

所以,小四不仅找来年轻人“喜闻乐见”的演员阵容,还请来吴亦凡、周笔畅和蔡依林演唱主题曲,这种“跨粉丝营销”成功为电影带来新的粉丝群,扩大了观影人数。对此,郭敬明说:“我做了五年,每一次发书都有精准的数据,我很清楚地知道什么样的人在喜欢这本书,包括杨幂的粉丝、郭采洁的粉丝、柯振东的粉丝,我们都有做调查。所以我们大概知道观影人群是什么样子。其中的结构、比例以及冲着原作来的有多少,我们会做一个基本的市场分析。”此外,小四还曾公开透露一组数据:2011年中国电影观众的平均年龄是25.7岁;到2015年将变成21.7岁。也就是说,中国发展至今,到了真正的“小时代”。也许在这样的一个时代,能如鱼得水的不会是高坐庙堂之巅的大师,也不会是固守自我表达的文艺派,而是能抓住粉丝、抓住媒体注意力、抓住观众的商人导演。在这一点上,郭敬明堪称大师。

虽然偶像明星的启用是保证电影票房收入较为保险的一种手段,“粉丝电影”的成功也具备一定的可复制性,但偶像明星既能成为导演的“票房灵药”,却也能摇身一变为“票房毒药”。这样的例子也可谓比比皆是:2009年,由张杰、魏晨、俞灏明等十多位人气“快乐男声”出演的《乐火男孩》,以及2011年当红偶像张翰、郑爽主演的《无极限之危情速递》票房就可以称得上极度惨淡;2009年阿SA、胡歌的《剑蝶》也只是勉强收回了成本。

不可否认,就像《后会无期》《小时代》这样以明星效应、粉丝营销为传播特色的粉丝电影,一出现就对我国内地电影圈产生巨大的影响。有人集中点赞,更有人愤然攻击,但无论引起多少质疑,面临多少指责,我们不能忽视的是,诞生在大数据时代的“粉丝电影”,其在媒体上形成的关注度、和网民之间的互动、形成的话题效应和示范效果,都会在相当长的时间里影响、丰富我国的电影实践,革新我国的电影理论。

猜你喜欢

郭敬明韩寒文艺
1942,文艺之春
假期踏青 如何穿出文艺高级感?
韩寒 笑一笑,已苍老
张本煜,韩寒说他值得比现在更红十倍
□文艺范
The Fall of Ha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