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00亿到200亿的增长奥秘
2014-11-05任殿顺
任殿顺
今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销售收入有望突破200亿元,一个以书业为核心产业链的文化产业生态圈正呼之欲出。
凤凰起舞,百鸟和鸣。
在中国出版界,凤凰出版传媒集团的一举一动,也同样牵动着同行的神经,引来大家的效仿。从首创“文化地产”模式,引领文化消费新风尚,到2.16亿巨资拍下过云楼善本,将艺术品收藏拍卖做得风生水起;从发债券、分拆上市、设立金融池,开创文化金融新格局,到如今探索管理层持股,培植企业的内生发展动力……凤凰集团的每一步,都领行业风气之先。
到2013年末,凤凰集团年销售收入达到185亿元,而今年,这一数字有望突破200亿元。凤凰集团在连续保持我国新闻出版业总体经济规模第一宝座的同时,一个以书业为核心产业链的文化产业生态圈正呼之欲出。
“创新,是凤凰集团生存之本,也是凤凰集团能够领先一步的全部奥秘。”凤凰出版传媒集团董事长陈海燕如是说。面对骄人的成绩,凤凰人选择“革自己的命”,继续勇往直前,一刻也不停歇。
“2014年是凤凰集团‘十二五极为关键的一年。我们既要以改革创新打破旧思维、旧做法、旧模式,以基因突变适应生存环境变化;又要用持续发展攻坚克难,集中精神,甩开追兵,以新兴业务继续领先。”陈海燕说。
培植企业内生动力
《出版人》:2008年,凤凰出版传媒集团销售收入首次突破百亿。2014年,集团销售收入预计将突破200亿元。支撑这一跨越式发展的核心驱动力是什么?
陈海燕:今年年初集团确定了200亿元的奋斗目标,从上半年的经营情况来看,我们对于完成预定目标很有信心。集团如何实现从100亿元到200亿元的跨越,总结起来还是三句话,一靠改革推动,二靠创新驱动,三靠投资拉动。
这些年,凤凰集团的改革一刻也没有停止过,尽管在不同的阶段,改革的重心有所不同。通过持续的改革,我们逐渐理顺微观生产关系,让生产力得到解放。改革的目的就是调动人的积极性。中央对于继续深化改革已做出明确部署,并解决了一些理论问题,所以,我们改革的步伐有所加快,也可以更加深入。今年是自转企以来,我们改革力度最大的一年,集团下大力气调整生产关系,加快建立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建立科学规范的公司治理结构,通过股权多元、高管激励、薪酬分配改革,在出资人、高管、员工三个层面培植企业的内生动力。
这几年,我们改革和创新很重要的一项内容是调整所有制关系。凤凰集团新组建的企业基本上都是混合所有制,目前整个集团旗下已有89家混合所有制公司。实行混合所有制,民营机制的活力能够被很好地吸收进来,可以稀释掉国有企业原本的惰性,让企业更有活力。另外,我们今年还尝试在集团旗下两家主板上市公司实现了高管持股,尽管我们的做法特别一些,但在业内也算是先行尝试。
《出版人》:能否介绍一下如何实现的管理层持股?
陈海燕:对于管理层持股,一直以来有些政策障碍,但是改革要不断向前推进,所以我们采取了比较迂回的方式,鼓励高管从二级市场购买股票,通过这种方式实现高管持股,目的就是要让管理者和企业变成利益共同体。
之前,我们先在凤凰股份进行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成效。今年,我们又实行了凤凰传媒高管团队的持股。
通过持股,我们的高管团队也天天关心股价,而要把股价搞上去,就必须要有好的效益。当然,这也要基于高管的觉悟,因为他们要承担风险。对于企业而言,一定要有发展的内生动力,而管理者自身的动力最重要,所以这一点一定要实行。我们一直呼吁政策能够逐渐放开,允许给予一部分高管团队股权激励,通过这种尝试和探索,调动起高管的积极性,让企业和个人成为利益共同体。
巧用金融杠杆
《出版人》:充分利用资本杠杆,是这几年上市的大型出版传媒集团发展中的共同着力点。凤凰集团的金融业务一直是创利板块,上海金融事业部也在成立当年就实现2000万元收益。资本和金融手段,在集团的发展中扮演着什么角色?
陈海燕:对一家大型文化企业而言,文化金融既可提供资金支持,是“燃料池”,也是未来发展的重要组成,是“发电板”。中国出版业在转企改制之前,长期以来只重视产品经营,而对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重视不足。这可能有两个原因:一个出版本身是小资本运作,是轻资产;二是体制原因导致扩张的动力不足。在步入市场经济之后,出版业也日渐产业化,特别是在转企改制之后,中国出版产业快速形成了规模,竞争也加剧了。做出版可能不需要大资本,但做大出版产业必须依托大资本的力量。
产业资本跟金融资本的结合,在国民经济各个产业领域都是必然的规律。如果出版产业不跟金融相结合,不懂得利用各种金融工具,就会成为落后的产业。出版业作为内容提供产业,既是文化产业,也是信息产业,本身是朝阳产业。借助转企改制的浪潮,出版业形成一股内、外的合力,迫使一些骨干出版企业更加重视产融结合,实现更快的发展。通过资本运作,出版企业可以有更宽阔、更多元的融资渠道,通过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也可以使积存的资源更好地发挥效能。
凤凰集团这些年来健康、较快的发展,也得益于运用多种金融工具。我们在重视产品经营的同时,也重视资产经营和资本经营。做企业就要把各种生产要素都看作商品,让其流动并带来增值。过去出版人只是把产品当作商品,后来,逐渐把劳动力资源当作商品,把技术、版权这些生产要素当作商品,直到最近几年,才认识到资本也是商品。凤凰集团除了上市融资之外,集团控股大股东也通过发债券的方式扩大投资规模,培育新的增长点,并源源不断地为上市公司提供战略资源。
《出版人》:对于文化金融业务,凤凰出版传媒集团有着怎样的规划?今后控股集团的功能将逐渐向战略投资和项目孵化演化?
陈海燕:主营业务上市后,为了规避同业竞争,控股集团不能再从事出版业务,作为战略投资者就更需要运用金融工具为上市主体提供战略支撑,所以,凤凰集团要比过去更重视产融结合了。除了使用发债融资这种金融手段外,我们也有意识地建设自己的文化金融板块,包括组建财务公司、融资租赁公司,成立上海金融事业部,对我们在文化产业领域的战略投资,对于已经上市的企业,能够提供更有利的资本支持。
当企业具有一定规模时,现金流本身就是重要的资源。现金在某些时段会沉淀,尽管可能时间很短,但要经营起来还是可以创造很大的收益。凤凰集团的财务部门有经济指标,在确保资金安全、确保生产经营活动正常运转的前提下,要让资金流动起来,并创造收益。
未来,我们将依托上海金融事业部,在文化贸易金融、艺术金融等领域进一步开放,形成“1+3”文化金融新格局,即财务公司、上海金融资金池、总部结算中心、上市公司结算中心互为补充。加强与金融单位合作,推出多样化的金融产品和服务,探索多种投融资方式,提高融资能力。同时,我们还将依托实体网络开展第三方支付,发展贸易金融,同时进入互联网金融领域;尝试在资本市场进行自主投资,重点研究投资可转债等风险可控、收益可观的品种。加强对兼并重组企业的监管,控制风险,考核投资收益。此外,我们还计划进入上海自贸区,在香港地区设分支机构,打通海内外资源流动的渠道。
数字化转型需要“脱胎换骨”
《出版人》:在数字出版和业态转型方面,凤凰集团这些年也一直下大力气推进,目前取得了哪些进展?
陈海燕:凤凰集团的数字出版重点项目多点布阵。数字内容、数据库建设、多媒体出版、有声阅读、网络平台、移动阅读、视频点播、数码印刷、网络游戏和云计算中心等全线展开,并已经初步形成规模,2013年的销售超4亿元,比2012年翻番。
如今,传统出版业已经走到生死存亡的历史性拐点了。未来,出版业要想生存发展,就必须从根本上转变技术基础,不是“小修小补”。技术创新的任务非常繁重,所以,我们在集团战略层面做了重要的调整,把“数字化”调整为“第一战略”,目标是打造数字凤凰,整合集团数字化资源,推进集团数字化建设快速健康发展。我们在前些年持续努力且初有成果的基础上,今年又颁布了《集团数字化建设规划纲要》,从集团层面对数字化做了顶层设计。纲要既有总体目标,又有详细的具体目标和分解任务,继续围绕基础教育数字出版、儿童数字出版、大众数字出版、多元拓展、数字化信息管理五个方面开展工作。这份规划既有时间表也有路线图,我们期望通过纲要的颁布,能带动集团数字化转型的步伐更快。
在探索数字化转型时,一个小规模的出版企业能找到一两个突破点可能就不错了,但对于一家有规模的大型出版企业,我们必须全部转型,从整个基础技术层面全部转变,集团主营业务要“脱胎换骨”。
《出版人》:您曾提到“移动互联网搅乱了传统出版引以为豪的内容基因,全媒体布局凸显了主业增长与产业链延伸之间的矛盾。”您如何看待BAT为代表的互联网大鳄对出版传媒业的渗透?文化产业未来竞争的主战场会在哪里?
陈海燕:如今,互联网企业不断向上游发展,已经渗透到内容生产的各个环节,这是不可阻挡的必然趋势。当然,有实力的传统出版企业也在向渠道延伸。内容和渠道,未来会呈现一种融合的趋势。
不过,我曾多次强调,传统出版跟新媒体是不能融合的,传统出版业态注定消亡,因为它没有不可替代性,当新媒体可以全部替代传统出版的功能时,出版就没有生存的理由了。但是,传统出版的主体是可以与新媒体融合的,出版人需要打破狭隘的行业观念,加快技术转型,积极参与到融合当中去。
很多出版人一直不愿承认却难以回避的一个事实:就是有些出版机构必然会被淘汰。对出版企业来说,未来只有几条生路:一是通过技术转型实现融合,二是业务转行,三是股权转移,让有实力的企业收购。
至于未来文化产业的主战场,我认为首先是在内容生产上,传统出版企业都是内容生产者和集成者,未来尽管要向内容提供商、内容服务商蜕变,但内容生产仍然是主战场。另一个竞争激烈的战场将是数字教育。世界上任何一个国家,出版业赖以生存的基础都是教育,中国也不例外。当技术基础转变之后,教育出版由出纸质文本的教科书,转变到提供数字化教材,再到提供数字教育和教学的解决方案。而发展移动教育、在线教育,互联网企业具有优势。所以,传统出版企业的转型,一定要抓紧时间,要让自己的数字教育业务快速强大起来,未来才可能有机会自己建立渠道,或者跟渠道相融合。如果连这个机会也丧失了,出版业就要彻底被边缘化了。
进入国际主流市场
《出版人》:凤凰集团刚刚8000万美金完成并购美国童书出版企业,这条中国书业的大新闻引起了各方的关注。为什么选择这种方式来介入国际竞争?
陈海燕:这笔收购案已经完成交割。实际上,凤凰集团一共投入了1亿美金,媒体报道的8000万美金是用于全资收购资产,还有无形资产等费用,此外还为公司注入了1500万的流动资金。
为什么要做这样一个并购?在多年前,我们的发展战略中就有一项是“国际化”,实施国际化战略是凤凰集团立志做大企业、跻身国际传媒强企行列的必由之路。我们一直立志于要成为一家真正的国际化出版传媒企业。一方面,响应政府对于“文化走出去”的号召,我们认为骨干出版集团应该主动承担这个使命和责任。但要真正“走出去”,仅仅依托现在的书展平台做一些交流和版权交易是远远不够的。要想参与国际竞争,机构就必须“走出去”,在海外要有“桥头堡”,这样才能把生意做大。
此前,我们已经在英国、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智利和新加坡设立了分支机构,但这些分支机构的业务成长比较缓慢,很难快速形成规模,与我们国际化战略的预期还有差距。为了加快实现国际化的目标,经过研判,我们决定选择一个好的标的进行整体并购,以国际化的渠道和团队,来完成我们的国际化布局。童书出版商Publications International,LTD.进入了我们的视野,这家公司正好符合我们期望的条件,在西方主要国家都有分支机构,而且有稳定的业务线,是一家成熟的国际化出版公司。还有很重要的一点,这家公司是童书出版机构,而且他们的业务不只是单纯的纸质图书,主要为电子有声读物。
通过这次并购,凤凰传媒将一举获得国际性的童书资产和销售渠道,对于我们快速打入国际主流出版市场,掌握优秀的国际发行渠道资源,都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出版人》:对于这家国际公司,集团将采取怎样的管理模式?
陈海燕:最初,我们曾考虑派出CEO。但后来,考虑到既然是个国际化公司,就要尽量让其本土化,最终决定聘用外籍CEO。现在看来,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作为出资人,我们必须管控财务,我们会派遣代表,但日常的管理主要依靠外籍管理团队。
这家公司总部虽然位于美国芝加哥,但公司目前的生产重心,正逐步往中国转移,因为一些有声读物的电子配件等,都是在中国生产的,总部实际上是创意中心。
任何并购都是有风险的,我们决策的过程也非常艰难,我们缺乏管控国际化公司的经验,这是最大的风险。另外,中国企业跟外国企业会不会有文化冲突,也是我们担心的问题。但班子在多次讨论后达成一个共识,经验和团队都需要在实战中才能锻炼出来,如果不去实践永远不会有经验,所以这次并购对我们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我们也将利用这个平台培养我们的国际化管理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