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阿里木:大爱无界

2014-11-05姚源清朱江

当代贵州 2014年23期
关键词:周勇毕节市毕节

姚源清+朱江

毕节是第二故乡

鲁甸6.5级地震的救灾现场,一位身着黄色T恤,头戴维吾尔族花帽的人格外受欢迎。这位新疆大叔出现的地方总伴随着“手抓饭”的香味。

受灾群众吃“手抓饭”的同时,也记住了他的名字:阿里木江·哈力克。

8月6日,阿里木得知进入灾区的路已抢通,立马带着2000个馕飞到了昆明,来不及喘口气又连夜赶往鲁甸。7日早晨,阿里木进入了火德红镇。

在堰塞湖一带帮助救灾一天后,他又回到县城买肉、买米、买菜,还买了大锅和煤炭,一起拉到灾区做饭。

做一顿饭食材需要1000多元。他说:“真正帮忙就不能给灾区再添麻烦,从头到尾自己来。”

阿里木的手抓饭在灾区很受欢迎,牛肉的香气和米饭的热乎劲儿让受灾群众感到了家的温暖,端着饭碗连连道谢。他笑着说:“好吃就行,多吃点。”

不会说漂亮话,新疆口音浓重,普通话说得也不流利,但朴实的阿里木曾经感动了整个中国。

今年43岁的阿里木是新疆和静县人。由于家境贫寒,阿里木只读到高二便选择入伍参军,1992年复员后,他被分配到一个偏远的乡镇供销社。然而,因常给困难村民赊账,他丢掉了饭碗。为了谋求生计,1997年,阿里木离开新疆,辗转北京、北海、昆明等多个城市,踏上异乡的漂泊之旅。

2002年初,阿里木流落到贵州省毕节市时,身上所有的家当仅剩10元钱和一个烤箱。饥寒交迫的日子里,他和“背篼们”住在一起,饿得坚持不下去的时候,他甚至捡垃圾充饥。“就在最困难的时候,一位素不相识的汉族酒吧老板伸出援助之手,他毫不犹豫地借给我100块钱,让我在酒吧吃住,还帮助我在酒吧前摆起烧烤摊。”回忆往事,阿里木的眼睛依然湿润。

凭着借来的100元钱,阿里木开张整顿,在毕节市公园路一带开始了卖烤羊肉串的生活。出乎他意料的是,烤羊肉串的绝佳口味为他赢来了不少顾客,加上自己拼命工作,仅用5天的时间,他便还清这一笔账。

然而,阿里木很清楚,这不只是一笔钱,而是一份感情,一份民族兄弟之间肝胆相照的感情。这样的感情,在贵州的这些年,他体验到的已然太多。他永远也忘记不了,当自己饿着肚子捡垃圾吃时,是一位农民工兄弟请他吃了一碗豆花饭;来到毕节的第一年,是一位好心人邀请他到家里过年……

“没有毕节朋友的帮助,我不会有今天,他们就像我的亲人一样。”阿里木语气质朴而坦诚。他说,毕节对他的意义非常重大,这里既是他的人生转折点,也是第二故乡。2009年,阿里木主动提出了改迁户口的申请,正式成为毕节市的一名市民。

从需要资助到资助别人

事实上,让阿里木真正赢得声誉的并不是他的烤羊肉串。

2002年冬天,阿里木前往医院探望朋友,在一间病房里,他偶然遇到了13岁的周勇——一个从5岁起便患有肾病综合征的孩子。“当时他全身浮肿,但还坚持在病床上做作业”,周勇的这份勤奋好学打动了阿里木,当他了解到周勇一家因为没钱而准备放弃治疗时,好心的阿里木拦下了他们,并留下身上仅有的200元钱。

仅靠个人的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为此,阿里木找到了到周勇所在的学校毕节一小,向校长反映情况并呼吁学校募捐。另一方面,阿里木也积极通过媒体寻求援助。在阿里木的感召下,毕节一小为周勇募集到一万多元的治疗费,而贵阳朝歌肾病医院也提出免费为周勇治疗。3个月后,周勇基本痊愈出院。此后,阿里木主动承担了周勇在小学五、六年级的全部学费。为保证周勇一家维持正常开支,他还让周勇妈妈到自己的烧烤店帮忙串羊肉,每串比别人多支付2分钱。

现在,周勇已经是吉林省白城师范学院大三的在读学生,他积极利用寒暑假勤工俭学,倒腾二手自行车、销售手机、在旅行社做代理……一年多来,周勇从未向家里要过一分钱。“感谢阿里木叔叔,从他的身上我学到了爱,学到了做人自强的道理。”周勇骄傲地说。

除周勇外,阿里木资助的贫困学生多不胜数。2006年9月,阿里木提着一大摞零钱来到贵州工程技术应用学院(原毕节学院),希望能够帮助有困难的学生。“里面什么面值的钞票都有,还带着一股子烤羊肉串的味道。”阿里木的举动感动了所有在场的老师,很快,学校决定配套5000元,将这笔全校数额最小份量却最重的助学金命名为“阿里木助学金”。时至今日,阿里木助学金已发展为爱心接力助学金,受阿里木精神的感染,不少社会爱心企业和人士纷纷捐款,迄今已资助160名学生。

虽然常常资助别人,但阿里木自己的生活却过得十分清苦,在不足十平米的租房内,除了一张床、一台冷冻羊肉的冰柜、几件简单的炊具,室内再也找不到一样值钱的东西。然而,就凭着烤羊肉串挣来的辛苦钱,从2002年到2012年的十年时间里,阿里木资助了贵州两百余名贫困学生,资助金额达十万余元。

“从一个需要别人资助的人变成一个资助别人的人,阿里木把烤羊肉串这个看似简单的生意变得不简单,了不起。”曾经借钱给阿里木的酒吧老板、如今也是阿里木最好朋友的刘炅感慨。

“我不是慈善家”

为什么要关注教育?阿里木沉默了一会儿:“一个人的思想可以改变命运,但这离不开教育。如果每个人都增强自己的文化知识、道德修养,社会将会更和谐。”阿里木还表示,现在很多的社会治安问题都和没有接受教育有关。“而孩子们是祖国的希望,只有他们得到了良好的教育,才能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

2011年9月,因其感人事迹,阿里木荣获“全国道德模范”称号;2012年2月,阿里木当选“感动中国人物”。回到新疆后,阿里木不仅和来自鄯善县的维吾尔族姑娘帕提古丽完婚,解决了终身大事,而且还担任了乌鲁木齐一家出租车公司的董事长,目前公司有150辆出租车,运营情况良好。

成名后的阿里木并没有闲下来。面对荣誉,阿里木说,我不是慈善家,作为一个公民,我只是尽了自己的责任。在回到新疆的三年时间里,他依然痴心不改,尽其所能帮助他人。

2012年2月,阿里木携手企业,向鄯善县达浪坎乡第二中学捐赠了价值8万元的教学设备。而此前1万多元的结婚礼金,阿里木夫妇也都全部捐助给了失学儿童。

“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发生之后,阿里木的生意和生活曾一度受到了影响。但他还是积极发动身边的企业家朋友,共同筹资4.5万元捐献给伤者和遇难者的家属,并号召更多的新疆人伸出援手——“与其口头上谴责暴行,不如实际行动起来。用社会的爱心抚平他们内心受到的创伤。”

“这不仅是对伤者遇难者及其家属的伤害,也是对新疆人民的伤害。”谈及这起事件,阿里木依然难抑愤慨之情。为此,他先后在新疆库尔勒市、哈密市等地开展关于传统道德和民族团结的宣讲,并向广大青少年发起“民族团结从我做起”的倡议。

而此次回到贵州,阿里木还向记者透露了一个想法——未来两三年内,将在毕节建立一所留守儿童学校。他早已为这所学校取了一个名字:团结小学。(责任编辑/姚 远)

记者手记

阿里木很忙。

在采访中,他的行程安排很满:不是在毕节市公园路,就是在贵州工程技术应用学院,或是在去北门社区和绿野科技园林的路上……其时正值大暑,毕节的天气酷热异常,但为了看望朋友和曾经资助过的学生,阿里木往返奔波,乐此不疲。

这次采访,阿里木让我印象最深的是他对“3·01”昆明火车站暴力恐怖袭击事件的看法。“这种事情不应该发生,但也应该看到,这背后和接受教育有着很大的关系。”他表现出来的不只是愤慨,更多的是一份忧思和担当。阿里木真诚地希望,自己的助学行动能为民族团结贡献力量。

以教育推动民族团结,这是阿里木对教育的另一理解。为此,他十年如一日地资助贫困学生,奔波于新疆贵州两地、并将贵州当作第二故乡。

猜你喜欢

周勇毕节市毕节
瑞雪兆丰年
夏日荷景
“我拍祖国好河山”摄影大赛第二批入选作品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血是流不出来的
一瓶假酒见真情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
万里独行侠 周勇的达喀尔记忆
不戴绿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