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有感阅读

2014-11-05曹勇

当代贵州 2014年23期
关键词:崇德国学信仰

曹勇

读书可以修身,修身方能立德从政。人生有涯,知识无边。不惑之年的我,始终保持阅读这一良好习惯,不断以阅读促进工作,用读书修身励志。

读国学经典,明礼知耻,崇德向善。国学,谓之中华传统学术文化,是中华文化的基因。千百年来,传统文化中的许多优秀文化典籍,特别是道家、儒家、佛家文化对中华民族文化影响至深,以老庄、孔孟、禅宗思想为代表的传统文化,蕴涵着做人做事和治国理政的大道理。故此,我常将经史典集《史记》、《论语》、《资治通鉴》等搁于书案研读,努力培养自身的道德品格,践行“明礼知耻·崇德向善”。

读中国近现代史,知古鉴今,彰往察来。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研读历史可看成败、鉴是非、知兴替。党员领导干部了解和懂得自古以来中国人民创造的灿烂历史文化,从中汲取有益于加强修养、做好工作的智慧和营养,并重视历史经验的借鉴和运用,才能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进程,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我常加强对《中国近代史》、《中国革命史》、《中国共产党历史》等中国近现代史,以及《苦难辉煌》等历史书籍的阅读,《文史知识》一书更是从不离案,从史籍书林中不断借鉴历史经验指导工作实践。

读党的理论著作,坚定信仰,奋发有为。信仰和信念是人的精神和力量,好比人身上的钙,缺钙就站不稳、立不住、走不动。《共产党宣言》奠定了人们追求实现共产主义理想社会崇高信仰的基础。93年来,中国共产党人结合中国国情,集全党智慧创造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中国人民践行着中国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发展。为此,我始终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著作作为我学习的必修课,积极参与党委中心组学习,同时列入每年党校主体班次和组织部机关职工“周二五理论学习”内容,带头学,辅导学。学习这些理论著作,不断坚定我的信仰和信念,增强我的政治定力和工作信心。(作者系中共沿河土家族自治县委常委、组织部长)

猜你喜欢

崇德国学信仰
“垂”改成“掉”,好不好?
信仰
漫画
奋斗鸡—我的国学日常
儒家“崇德”思想及其当代价值
试论《左传》中的孔子言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