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毕节经济转型闯新路

2014-11-05蒋叶俊

当代贵州 2014年23期
关键词:毕节杜鹃煤炭

蒋叶俊

2014年7月11日至16日,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家副主席李源潮在贵州调研时,专门用两天的时间在毕节走访,看到毕节工业化、城镇化和生态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时,李源潮感慨毕节的发展成就出乎意料。

近年来,秉持传统产业生态化,特色产业规模化,新兴产业高端化理念,毕节大力发展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着力实施“四个一体化”发展能源化工产业、依托不断改善的生态环境发展旅游及地方特色产业,闯出了一条经济转型的毕节之路。

毕节市委书记张吉勇指出,毕节的经济转型关键在于找到并培育起切合毕节实际的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新的经济增长模式。“精准发力才能有效突破。”

剑指新能源汽车

2013年至今,全球汽车界掀起了一股“特斯拉”风暴。特斯拉被誉为汽车界的苹果,其超炫的外观、超强的动力,未上市之时已博得喝彩一片。

特斯拉的成功,一方面源于其卓越的性能符合人们对顶级跑车的所有定位,另一方面则因为它代表着有异于传统动力汽车的新兴力量,它是现下新能源汽车的顶尖之作。

“新能源汽车将成为未来汽车的发展方向。”行业专家指出,虽然中国新能源汽车产业还存在地方保护主义等障碍,但在能源和环保的压力下,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势不可挡。

在产业转型升级的布局中,毕节把目光投向了新能源汽车领域,并积极着手规划和建设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基地。

当毕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消息传开时,人们兴奋中不免质疑。毕竟,新能源汽车的发展需要科技支撑,需要大量资金投入,需要高素质的劳动力资源等。在所有这些方面,毕节均无明显优势。

“不懂就学,广泛借鉴。”面对毕节发展新能源汽车的质疑,毕节市委市政府的回答果断坚决,他们相信,只要毕节以开放的心态,积极借鉴学习其它地区的产业发展经验,向行业专家学习科技技术,为企业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同时充分利用好国家级试验区的政策优势,毕节定能在新能源汽车领域有一番作为。

事实证明,毕节市委市政府的开阔思路、高效服务获得了市场主体的认可。通过筑巢引凤、多渠道招商,近年来,毕节成功吸引添钰动力、兴国动力、西凯巨电新能源、澳门澳能电机等8家企业相继落户,20多家配套企业也接踵而至。毕节的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实现首战告捷。

进一步的产业部署随即展开,毕节将入驻产业园区的新能源汽车企业结成产业联盟,加强行业分工、优势互补,形成地区产业合力。此外,毕节还立足于自身丰富的铁矿、磷矿、硅石、铅等矿产资源,积极培育稀土加工、锂电池制造、充电基础设施等生产项目,力求形成上中下游产业完善齐备的新能源汽车产业链。

毕节新能源汽车产业的持续突破得到了国家部委的认可。2013年底,毕节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被国家科技部认定为毕节国家新能源汽车高新技术产业化基地,将发展成为毕节千亿元产业化基地。

更为重要的是,以新能源汽车为龙头,毕节成功实现聚工业之气、造工业之势。电子信息、生物制药等一批新兴产业先后在毕节落户生根、蓬勃发展,为毕节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新动力。

“发展新能源汽车,毕节不是盲目跟风,而是有着自己的规划,并努力形成自身核心竞争力。”毕节市科技局相关负责人指出,到2015年,毕节的新能源汽车基地将有望成为汽车产业高新技术的区域中心和辐射中心,并争取成为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汽车产业基地。

做精做细煤炭工业

即使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加速投资生产,但就目前来看,煤炭及能源化工产业仍是毕节工业的支柱。毕节是煤矿资源大市,煤炭储量为281.4亿吨,占全省探明煤炭资源的45%以上。如何利用好煤炭资源,是毕节工业发展不可回避的问题。

最近两年,受全国经济下行压力增大、钢铁等行业产能过剩影响,煤炭产业行情低迷、步入行业低谷,转型升级迫在眉睫。对于毕节来说,煤炭产业的转型早已开启,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时代背景下,市场的倒逼则进一步加快了其转型升级的步伐。

“问题的关键是如何找准着力点。”毕节市工业和能源委员会党组成员、副主任鲁茂言表示,通过实现单一煤电产业向多元产业转型,加快“煤电磷、煤电铝、煤电钢、煤电化”四个一体化,才能做到“盯住煤、延伸煤、超越煤”。

历史上,毕节的煤炭产业发展一度粗放,小煤窑多达数千个,煤炭产品单一,产业链条短,附加值低。小煤窑不仅严重破坏生态,而且无法实现规模化生产和煤炭产业的精细加工。

“小煤窑从5000多个关闭到500多个。”毕节市委副书记、市长陈昌旭介绍,毕节的煤炭产业探索新路子就是从关闭小煤窑开始,通过兼并重组、技改升级为“四个一体化”奠定基础。

在兼并重组的基础上,毕节煤电工业稳步推进。经过多年的发展,煤电工业支柱产业已基本形成,毕节热电、大方电厂、金河化工、金江化工、东华新能源等一批煤电化及煤化工企业已经投入生产。

近年来,毕节市煤电工业更是吸引了中石化、华润电力、渝福集团等实力企业的关注,在织金县八步镇,总投资530亿元的中国石化60万吨/年煤制聚烯烃、40亿立方米/年制气项目的场平工作正如火如荼进行。项目建成后,将打破毕节缺油少气的能源格局。

同时,毕节正在与渝福集团开展“煤制油”项目,通过高科技手段,把煤炭转化成清洁燃料。据了解,毕节的煤制油项目每年200万吨,首期投入350亿元。

在煤电四个一体化的深入推进中,毕节还将发展的目光盯住了另一个煤炭新兴产业——煤层气开发利用。2008年以前,毕节尚无一家煤矿实行瓦斯综合利用,瓦斯都是对空排放。2009年至2013年期间,毕节29个煤矿实现了瓦斯综合利用。实现让瓦斯这个安全生产的隐患和环保危害的制造者华丽转身,变废为宝,成为煤炭产业增长的又一助力。

激活旅游特色产业

百里杜鹃,国家5A级景区,毕节的一张名片。不过,少有人知道,在漫山遍野的杜鹃花下,蕴藏着丰富优质的煤炭资源。一段时期,毕节也曾面临过“煤”与“花”的抉择。

“这么美的地方,如果说我们把它开采掉了怎么行?”陈昌旭谈到,自上个世纪80年代成为全国第一个综合改革试验区以来,毕节就把生态保护放在重要位置。2007年,毕节通过对百里杜鹃的整个区域进行了划定,将黔西县和大方县的几个乡镇划成百里杜鹃管委会。“这样不仅达到了保护的作用,同时也把旅游产业搞活了”。

统计显示,2007年到2013年,百里杜鹃生产总值增长了7.47倍,财政总收入增长了26.4倍,其中,旅游总收入由2007年的0.21亿元增加到2013年的21.77亿元,增长了102.67倍,年均增速达116.74%。

百里杜鹃管委会主任熊灿平说,百里杜鹃用6年的时间扛回国家5A旅游景区,并通过体制和机制创新,为贵州旅游行业做出了管理景区和管理社会同时进行的旅游扶贫样板。

百里杜鹃的成功是毕节通过生态恢复与建设,推动旅游产业发展的一个突出典型。“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要特别注意避免‘资源诅咒现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认为,毕节属于典型的欠发达资源富集地区,资源开采以及相关的产业项目,往往导致一些环境的破坏和污染问题。毕节的持续发展必须有意识的避免“资源诅咒”现象。

“也就是说煤炭开发和化工等等,如果是煤炭和水出现了矛盾的时候,煤炭要为水让路,煤炭和旅游出现矛盾的时候,要为旅游让路。”谷树忠说。

事实上,通过多年来实行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环境保护制度,毕节的生态环境已经大为改善,封山育林,退耕还林使毕节森林覆盖率从14.94%提高到44.1%。

“强区升位、跨越发展、旅游兴市”,利用良好的生态条件,毕节将旅游业作为推动现代服务业的龙头产业,大力推动全市旅游产业快速发展。百里杜鹃、织金洞、九洞天、草海、乌江源百里画廊等一批精品旅游品牌和旅游线路的推出,使得毕节旅游及相关服务业迅速壮大,目前毕节全市已发展3A级以上景区12家,三星级以上酒店37家,毕节旅游也成为近年来贵州旅游业发展的一大亮点。

与此同时,依托绿水青山,毕节积极打造白酒、两烟(烤烟和卷烟)、茶叶、民族制药、特色食品“五张名片”,拥有了金沙酒、毕节烟、赫章核桃、大方天麻等一大批优质轻工产品和特色农产品。

坚持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找准结合点,精准发力,毕节在旅游和地方特色产业发展方面异军突起。(责任编辑/顾海凇)

猜你喜欢

毕节杜鹃煤炭
有脸面的颜值
云上杜鹃
红色警报——煤炭
毕节留守儿童的新家
红杜鹃
煤炭开采Ⅱ个股表现
补足区域交通短板
杜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