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土地一级开发企业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风险及策略

2014-11-04吴常青

财经界·学术版 2014年20期
关键词:防范策略

吴常青

摘要:土地一级开发的目的在于建立更加完善的配套设施,以更好的满足人们的居住需求,在此过程中,开发土地的企业会出现一定量的闲置资金,通过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能够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效益,但与此同时也面临着较大的风险。本文通过对土地一级开发企业利用闲置资金进行理财的风险现状进行分析,提出了相应的对策,以期减少资金损失,提升企业发展水平。

关键词:土地一级开发 闲置资金 理财风险 防范策略

土地一级开发主要是指由政府或其授权委托的企业,对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城市国有土地或乡村集体土地进行统一征地、拆迁、安置、补偿等,并进行相应的市政配套设施建设,以促使该区域范围土地达到三通一平或五通一平或七通一平的建设条件,然后再对此地块进行有偿出让或转让的过程。在此过程中,土地开发企业需要进行大量的资金周转,因此也就会产生大量的闲置资金,通过将这些闲置资金用于理财,能够为土地开发企业争取更多的利润,为土地开发提供资金支持,但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的风险也是极大的,如何针对这些理财风险,制定策略是本文要研究的重要内容。

一、现状分析

根据对长沙市从事土地一级开发的三家企业进行对比分析发现:在保证正常运营与资金安全的基础上,各企业运用部分短期闲置资金购买低风险理财产品,在提高资金使用效率、增加投资收益及提升单位业绩起到积极作用。如:一家企业上半年在偿债压力较大的情况下,合理制订每月资金收支计划,利用资金短期间歇理财,上半年理财资金累计发生额30.5亿元,取得收益970万元;一家企业上半年因招商引资回款超计划等原因,资金充裕,开展多笔大额、高收益理财,理财资金累计发生额60亿元,取得收益4070万元;一家企业从今年上半年开始用部分闲置资金购买银行理财产品,迈出了资金理财第一步,并取得了预期收益。但仍存在一些问题,分析如下:

(一)理财产品方面

保证资金安全是理财的前提。据统计,目前三家企业购买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占74%,银行存款类产品占21%,非保本型理财产品占5%,这说明大部分单位注重资金安全,在确保资金安全情况下,实现收益最大化;但仍有部分单位购买了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存在较高风险。根据各单位上报资料汇总分析,非保本型银行理财产品与保本型产品年化收益率无明显差异,但前者需承担本金和收益损失的风险,没有完全体现高风险高收益的原则。如:上半年共有三家单位购买8亿元非保本浮动收益型理财产品,加权平均年化收益率5.27%,而部分保本浮动收益型产品预计年化收益率达到5.85%。虽然,部分单位在购买该类产品时,发行银行提供保本保收益承诺函(产品到期后银行收回该函),但该承诺与银监会规定相冲突,有较大的市场风险与法律风险。

(二)理财资金方面

1、理财资金来源不明晰

目前,国家对上市公司理财资金来源有明确规定,仅限于公司闲置自有资金与闲置股票募集资金;按现行财经法规和制度规定,贷款、发行债券、财政专项拨款等资金必须专款专用,改变资金用途有严格的监管要求或审批程序。已开展理财活动的单位未合理区分自有资金与贷款、发行债券及财政专项拨款等资金,也未对理财资金来源进行性质甄别,有较高政策性风险与监管风险,影响再融资能力。如:一家企业已经批准的理财方案明确提到“将企业债券资金及公司间歇自有资金按风险低、收益高的原则办理银行理财产品”。

2、银行账户数量较多

截止6月30日,三家企业银行账户共216个,其中22个账户余额在10万元以下。银行账户数量较多,既不利于资金集中管理、影响资金安全,也易发生错弊风险。

(三)理财制度方面

1、大部分单位未制定理财制度,每项业务均通过内部专题报批进行管理控制

缺乏制度约束,长期来看难以对理财行为进行系统、规范管理,进而难以形成长期有效的资金管理机制。

2、个别单位财务部门未参与理财决策

如一家企业理财方案由融资中心报批,财务部门没有签署意见。尽管此单位多以购买风险较低保本型银行产品和定期存款方式进行理财,但财务部门不参与理财决策,有可能影响理财资金安全。

(四)资金预算方面

部分单位期末闲置资金余额较大。上半年末,三家企业未到期理财资金43亿元,占期末存量资金61%;期限较长的定期存款占理财资金余额20%。这不仅反映出部分单位期末存量资金余额较大,而且资金闲置较多。究其原因:一方面,招商回款、土地成本返还及融资工作完成较好,资金来源充足;另一方面,项目建设序时进度滞后,资金支付未达序时比例,资金流入与实际需求时间匹配不一致,形成闲置。资金闲置程度高,资金效率低下。尽管理财收益可弥补部分资金成本,各单位应多关注资金预算编制和执行的提升空间,根据实际经营需要统筹资金收支,预防或减少资金闲置。

二、相关措施

参考国家相关规定,结合实际,建议有关单位加强资金预算管理,统筹资金收支、减少资金闲置;建立健全资金理财制度或流程,规范理财行为;在确保资金安全的前提下,以自有闲置资金进行保本型理财,提高资金效益。

(一)完善预算体系,确保统筹平衡

1、加强预算管理,避免资金闲置

理财是提升短期闲置资金收益的手段、但不是目的,不能因理财取得一定收益而忽视资金的合理利用。各单位要根据年度工作计划细化预算编制,合理、有效配置资金,防止资金长期闲置,充分发挥预算对经济活动的管控作用。

2、强化计划执行,提高资金效益

各单位要分析半年度资金计划执行偏差情况,既要推进项目建设、有效解决存在的问题,又要根据项目建设进展情况合理匹配融资资金,优化资本结构,降低资金成本,确保资金计划全面完成。

(二)建立健全制度,规范理财行为

1、界定理财与投资范畴endprint

各单位应明确理财仅限于以自有闲置资金购买银行或其他金融机构发行的安全性高、低风险的保本型产品,严格区分资金理财与对外投资行为(委托贷款、股票、债券、证券投资基金、外汇及期货等),各单位对外投资事项应根据相关法律、法规、上级主管部门文件要求或公司章程等有关规定履行必要的审批手续后执行。

2、明确理财原则

各单位明确资金理财首先保证资金安全、兼顾效益。在风险均等情况下,优先选择高收益产品;在收益同等情况下,优先选择低风险产品;在同等条件下,优先选择与本单位有合作关系金融机构的理财产品。

3、明确理财资金范畴

各单位应对资金性质进行分析把握,提高资金效益的同时注意规避政策风险。

4、明确理财审批权限

各单位可按照分级授权设置理财资金审批权限,大额资金理财按“三重一大”事项要求进行集体决策。

(三)加强资金管理,发挥资金效益

1、强化制度执行管理

各单位可成立理财工作组,由财务、法律及投融资管理等相关部门人员组成,实施资金理财决策、执行与监督;强化理财业务管理,建立事前评估、事中监控、事后总结、责任追究的理财管理模式,有效防控理财风险。

2、加强银行账户管理

各单位要根据实际需要合理确定银行账户数,及时清理余额很少或不需使用的账户,强化资金集中管理,防范错弊风险。

3、建立健全档案管理

各单位要建立健全对外投资和理财项目的档案管理,真实反映并完整记录各单位对外投资和委托理财项目的决策过程、执行过程与投资效益,密切跟踪理财资金投向与项目进展情况。

三、结束语

通过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对于土地开发企业的发展大有裨益,但其中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因此,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土地开发企业应当充分认识到将闲置资金用于理财的可行性,同时也应当加强理财风险分析,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控制,以确保理财的顺利实施,进一步提升企业经济发展水平,并为其进行土地开发奠定更坚实的基础。

参考文献:

[1]袁兰娟.浅谈提高闲置资金的使用效率[J].上海会计,2011,14

[2]秦巍.如何提高企业闲置资金的利用率[J].黑龙江金融,2012,20

[3]余祖盛.创新资金管理 提高企业闲置资金使用率[J].开放潮,2013,20

[4]郭晋明.从中小企业财务状况谈融资难[J].会计之友(中旬刊),2008,11

[5]刘辉.企业闲置资金如何运用[J].中国商贸,2010,11endprint

猜你喜欢

防范策略
电力营销计量现场作业危险点分析与防范策略
房地产企业开发中法律风险的有效防范策略分析
房地产企业财务危机防范策略研究
电网调度运行事故考核风险分析与防范策略
县域企业退休职工冒领养老金的防范策略分析
电力施工企业劳动关系管理的法律风险及其防范策略研究
企业应收账款风险及其防范
新形势下化工企业财务风险及防范策略
我国互联网金融风险分析及应对策略研究
防范计算机病毒入侵的策略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