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板蓝根颗粒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的动态变化规律

2014-11-04邹艾岑

中成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板蓝根水杨酸静置

邹艾岑,承 伟,李 悦

(辽宁医学院药学院,辽宁锦州 121001)

板蓝根颗粒是由板蓝根加入适量辅料糊精制颗粒而成,具有清热解毒、凉血利咽的功效,用于急性扁桃体炎、腮腺炎等证的治疗[1],也有报道用于癌症治疗[2]。板蓝根颗粒一直沿用荧光反应、茚三酮反应、TLC法等定性鉴别,也有测定其中靛蓝、靛玉红[3]、表告依春[4]、精氨酸[5]、亮氨酸[6]等的报道,因其药效物质不明确,难于对其质量进行有效的控制。研究表明,板蓝根所含的苯甲酸、水杨酸、邻氨基苯甲酸、丁香酸、琥珀酸等有机酸类成分具有抗病原微生物和抗内毒素作用,而表现出清热解毒的功效[7],其中水杨酸具有明显的抗菌活性[8]。因板蓝根颗粒制备过程涉及水提、醇沉、浓缩等工艺,难以避免有机酸的损失。因此,对其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类成分的变化规律进行研究,对于优化工艺、提高质量、保证疗效有重要意义。

1 仪器与试药

ZDJ-3D全自动电位滴定仪 (北京先驱威峰技术开发公司)配有XQ-10电磁搅拌台、AL204电子天平 (梅特勒-托利多仪器上海有限公司);RE-52A旋转蒸发仪 (上海亚荣生化仪器厂);酒精计;水杨酸对照品 (中国食品药品检定研究院,纯度为99.5%,批号100106-200303);板蓝根药材 (产地河北定州),糊精,乙醇 (体积分数95%)、盐酸滴定液 (浓度约0.1 mol/L)、氢氧化钠滴定液 (浓度约0.075 mol/L)均为分析纯。

2 方法与结果

2.1 板蓝根颗粒的制备[1]

2.1.1 处方 板蓝根140 g,糊精适量。

2.1.2 工艺 取板蓝根,加水煎煮2次,第1次2 h,第2次1 h,煎液滤过,滤液合并,得板蓝根水提液2550 mL;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20(50℃),得板蓝根水提浓缩液270 mL;加入乙醇使醇体积分数达60%,静置使沉淀,过滤,弃去滤渣,得板蓝根醇沉液745 mL;回收乙醇并浓缩至适量,得板蓝根醇沉浓缩液23 mL;加入适量的糊精制成颗粒,干燥,得板蓝根颗粒60 g。

2.2 电位指示反滴定法测定样品中有机酸与总量

2.2.1 电位滴定仪参数条件[9]最大增量为0.500 mL,最小增量为0.020 mL,滴定体积流量为10.00 mL/min,采样周期为0.3 s,电位变化阈值为8.00 mV,预加液体积为1.00 mL,预加液体积流量为10 mL/min,最大等待时间为30 s,最小等待时间为30%,温度为25.0℃,终点停止(V为80.00 mL,pH为4.00,E为3000 mV),等当点阈值为5000 mV,电子搅拌器转速为100 r/min。

2.2.2 水杨酸等当点的确定 精密称取水杨酸对照品30 mg置于100 mL烧杯中,精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 mL,超声使溶解,静置30 min,以盐酸溶液为滴定液,电位指示滴定终点,绘制滴定曲线见图1,E~V二阶导数曲线的等当点为曲线与X轴交点,结果在9.29 mL处为等当点。

图1 水杨酸滴定E~V二阶导数曲线

2.2.3 线性关系考察 精密称取水杨酸对照品5、10、20、30、50、70 mg分别置于100 mL烧杯中,精密加入20 mL氢氧化钠溶液,超声使溶解,静置30 min,以盐酸溶液为滴定液,电位指示滴定终点,以水杨酸质量为横坐标,消耗盐酸体积为纵坐标,得回归方程:Y=-0.191X+15.017,r=-0.9998。结果表明在5~70 mg范围内,水杨酸线性关系良好。

2.2.4 精密度试验 精密称取水杨酸6份,每份30 mg,分别置于100 mL烧杯中,精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 mL,超声使溶解,静置30 min,以盐酸溶液为滴定液,电位指示滴定终点,计算水杨酸的量,RSD=0.22%(n=3),说明测定结果精密度良好。

2.2.5 重复性试验 精密称取“2.1”项下板蓝根颗粒5份,每份0.5 g,分别置于100 mL烧杯中,精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 mL,超声使溶解,静置30 min,以盐酸溶液为滴定液,电位指示滴定终点,计算其有机酸的量,平均为57.69 mg/g,RSD=0.31%,说明该方法重复性良好。

2.2.6 稳定性试验 精密称取“2.1”项下板蓝根颗粒3份,每份0.5 g,分别置于100 mL烧杯中,精密加入氢氧化钠20 mL,超声使溶解,静置30 min,分别在0、2、4、6、8、10、12 h以盐酸溶液为滴定液,电位指示滴定终点,测定有机酸的量并计算其RSD,测得平均每1 g板蓝根颗粒含有机酸57.67 mg,RSD=0.76%,说明12 h内该样品稳定。

2.2.7 加样回收率试验 精密称取已知含有量的板蓝根颗粒6份,每份0.25 g,加入水杨酸适量,精密加入氢氧化钠20 mL,超声使溶解,静置30 min,电位指示滴定终点,测定样品中有机酸的量,计算加样回收率,结果见表1,平均回收率为99.5%,RSD=1.44%,说明本法测定结果准确。

表1 加样回收率试验结果

2.3 有机酸测定样品的制备

2.3.1 板蓝根药材中有机酸测定样品的制备 取板蓝根药材,粉碎,精密称取板蓝根细粉0.5 g于100 mL烧杯中,精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 mL,超声30 min,静置30 min,过滤,滤渣水洗,收集滤液,得板蓝根药材有机酸测定样品。

2.3.2 板蓝根颗粒各样品中有机酸测定样品的制备 各精密量 (称)取“2.1”项下板蓝根水提液、板蓝根水提浓缩液、板蓝根醇沉液、板蓝根醇沉浓缩液、板蓝根颗粒适量,取样量见表2,置于100 mL烧杯中,精密加入氢氧化钠溶液20 mL,振摇溶解,静置30 min,得板蓝根颗粒各样品中有机酸测定样品。

2.4 各样品有机酸测定结果 取“2.3”项下各有机酸测定样品,按“2.2”项下电位滴定仪参数条件,以盐酸溶液为滴定液,电位指示滴定终点,绘制E~V二阶导数曲线,见图2,按“2.2”项下方法确定等当点,计算各样品中有机酸量及各样品中有机酸总量,见表2。

图2 样品有机酸滴定E~V二阶导数曲线

表2 板蓝根不同样品中有机酸测定结果

在板蓝根颗粒制备的全过程各样品有机酸损失率分别为:水提过程54.5%、水提液浓缩过程1.1%、醇沉过程4.0%、醇沉液浓缩过程0.6%、板蓝根颗粒成型过程0.4%。以板蓝根制备过程各样品中有机酸的转移率为指标绘制有机酸动态变化折线图,见图3。可见,在板蓝根颗粒制备过程中,有机酸的含量是呈动态变化的,呈逐级较少的趋势,板蓝根水提过程有机酸损失较大,水提液醇沉过程有机酸有一定损失,在水提液浓缩、醇沉液浓缩与制颗粒过程有机酸损失较少。

图3 板蓝根颗粒制备过程有机酸变化趋势

3 讨论

由于板蓝根水提液和醇提液显一定本底颜色,使用指示剂会对观察滴定终点产生干扰,故选用较灵敏的电位变化指示滴定终点,可从E~V二阶导数曲线直观读取;由于板蓝根有机酸酸性较弱,酸碱滴定过程反应时间长,因此采用反滴定法测定总有机酸的量。

研究表明,板蓝根颗粒有机酸的药材转移率不高,尤以水提过程损失较多,达到54.5%,原因是有机酸大多在水中溶解度较小,或者水提加热过程导致部分的有机酸降解;醇沉过程有机酸损失率约4.0%,可能由于部分有机酸不溶于60%乙醇,或者部分有机酸包裹于醇沉沉淀中所致。因此可以适当改变水提工艺,如采用稀碱液提取等方法,提高有机酸转移率;适当优化醇沉工艺,这些都可以在板蓝根颗粒制备过程中发挥比较重要的作用。

[1]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10年版一部[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0:800.

[2]刘海军.板蓝根的研究进展[J].畜禽业,2010(9):54-55.

[3]马 莉,孙 琴,李 友,等.HPLC法测定板蓝根药材及制剂中靛蓝和靛玉红含量[J].药物分析杂志,2010,30(9):1642-1645.

[4]全维明,董 礼,彭裕红.HPLC法快速测定复方板蓝根颗粒中表告依春的含量[J].中国医药指南,2013,11(7):30-31.

[5]王钢力,张 铮,聂黎行,等.三种板蓝根制剂质量标准的研究[J].中成药,2009,31(10):1531-1533.

[6]张 瑞.薄层色谱扫描法测定板蓝根颗粒中亮氨酸的含量[J].安徽医药,2013,17(2):202-203.

[7]范国荣,胡晋红,李博华,等.四倍体板蓝根中五种有机酸成分的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J].中国药科大学学报,2000,31(2):111-114.

[8]Kong W J,Zhao Y L,Shan L M,et al.Investigation on the spectrum-effect relationships of EtOAc extract from Radix Isatidis based on HPLC fingerprints and microcalorimetry[J].J Chromatogr B Analyt Technol Biomed Life Sci,2008,871(1):109-114.

[9]Degim T,Zaimoglu V,Akay C,et al.pH-Metric log K calculations of famotidine,naproxen,nizatidine,ranitidine and salicylic acid[J].Farmaco Societn Italiana,2001,56(9):659-663.

猜你喜欢

板蓝根水杨酸静置
南板蓝根化学成分、药理作用及质量控制研究进展
静置状态蓄冷水箱斜温层的实验与模拟研究
您真的了解板蓝根吗
复方板蓝根颗粒及板蓝根的质量研究概况
HPLC法同时测定氯柳酊中氯霉素和水杨酸的含量
超高交联吸附树脂的合成及其对水杨酸的吸附性能
对氨基水杨酸异烟肼在耐多药结核病中抑菌效能的观察
桥梁群桩基础压力注浆静置时间预测试验
对氯水杨酸的纯度测定
“神药”板蓝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