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醇催化氧化时是否有氢气产生
2014-11-04段昌平姚利兹
段昌平+姚利兹
摘要:实验证明了红热CuO插入乙醇中其表面产生的气泡不是氢气,而是乙醇受热气化的气泡。红热铜丝在无氧气存在时不能催化乙醇氧化,也不会使乙醇脱氢产生氢气。
关键词:乙醇氧化;铜;催化剂;脱氢;氢气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9–009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由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而引出的问题
中学讲乙醇催化氧化的性质时,一般会做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立即插入乙醇中,并反复多次这种操作的演示实验。实验时铜丝受热变黑(①2Cu+O2=2CuO),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产生气泡,随即铜丝变光亮(②CH3CH2OH+CuO→CH3CHO+Cu+ H2O),反复多次后可从溶液中嗅到产生乙醛的特殊气味。为了阐述反应机理,往往将后一反应又分解为两步:先是乙醇分子在灼热CuO作用下脱出一个氢分子(羟基上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使乙醇氧化为乙醛;随后脱出的氢分子将铜丝表面CuO还原为铜[1]。该过程可用以下两个反应表示:
③CH3CH2OH CH3CHO+H2↑
④CuO+H2 Cu+H2O
综合上述反应得乙醇催化氧化的总反应为: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中学之所以讲乙醇催化氧化机理,目的有二:一是说明催化剂参与了反应过程,在反应前后其性质和质量不变。二是了解哪些醇(指结构)不能催化氧化(叔醇不能氧化),哪些醇可催化氧化,可催化氧化醇的结构与其氧化产物的关系(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
对该演示实验产生的现象及教参对反应机理的分析,不少人对其产生误解,认为该反应过程中有氢气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不仅出现在应用广泛的权威资料中,甚至还出现在区域性的省重点高中的联考中。前不久我们就接触到了这样一道联考题:
题目大意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乙醇有关性质设计了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请回答以下问题:
3 实验及结论
按图2装置和上述操作顺序做实验。当红热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并立即塞紧橡胶塞时,铜丝表面确实有大量气泡产生,但仔细观察发现气泡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此现象持续2~3秒后停止了。此时试管b中约收集到2 mL气体,等试管a冷却至室温时,试管b中的气体只剩下约0.5 mL,大量气体回流至试管a中。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①红热铜丝圈插入乙醇中其周围产生较多气泡是乙醇受热气化的结果,并非是乙醇脱下的H结合成H2逸出而产生的气泡。②乙醇脱氢时原子态的H就将CuO还原了,当CuO还原后,乙醇也就不能再脱氢氧化了。这就是事实上无氢气产生的本质原因。③b试管里的极少量气体是向a试管口塞橡胶塞时压入的少量空气。为什么收集的大部分气体(约2 mL)又通过导气管回流到左侧试管中呢?这是因为a试管在红热铜丝与乙醇反应时受热(触摸试管感觉明显发热),空气膨胀导致试管中空气进入b试管中,当a试管冷却至室温时,b试管中的空气沿着长导气管回流,使两试管里气体压强相同。
后来我们又将上述试题里的装置进行改装(图3),把吸收乙醛的试管换成冷凝乙醇蒸气的安全装置(图3中试管C)和排水集气装置(图3中试管D),关闭活塞甲,检查气密性合格后,向M烧杯中加入80℃左右的热水使试管A中乙醇气化(用温度计监测并通过间断加热保持此温度)以便将空气(氧气)排出(试管D中液面下降),然后加热试管B直至铜丝红热。此时,试管D里的液面又再明显下降,持续3分钟后试管D里的液面不再明显下降,此时停止对试管B加热,等其冷却后再停止对试管A加热(移走M烧杯),全套装置恢复至室温时,看到的现象是:①试管B中铜丝仍然光亮;②试管A中乙醇量减少,试管C中冷凝了约4 mL液体;③试管D中液面又上升至试管底部(冷却至室温时装置里空气体积不变);④恢复至室温拆除装置时,试管C中嗅不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是乙醇的气味),将该液体与新制Cu(OH)2共热时,无红色沉淀生成。
以上实验证明:①红热铜丝(表面有CuO)催化氧化乙醇时没有氢气产生;②受热的铜丝在没有氧气存在时不能将乙醇氧化为乙醛,更不会使乙醇脱氢而产生氢气。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教师教学用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5.
摘要:实验证明了红热CuO插入乙醇中其表面产生的气泡不是氢气,而是乙醇受热气化的气泡。红热铜丝在无氧气存在时不能催化乙醇氧化,也不会使乙醇脱氢产生氢气。
关键词:乙醇氧化;铜;催化剂;脱氢;氢气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9–009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由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而引出的问题
中学讲乙醇催化氧化的性质时,一般会做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立即插入乙醇中,并反复多次这种操作的演示实验。实验时铜丝受热变黑(①2Cu+O2=2CuO),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产生气泡,随即铜丝变光亮(②CH3CH2OH+CuO→CH3CHO+Cu+ H2O),反复多次后可从溶液中嗅到产生乙醛的特殊气味。为了阐述反应机理,往往将后一反应又分解为两步:先是乙醇分子在灼热CuO作用下脱出一个氢分子(羟基上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使乙醇氧化为乙醛;随后脱出的氢分子将铜丝表面CuO还原为铜[1]。该过程可用以下两个反应表示:
③CH3CH2OH CH3CHO+H2↑
④CuO+H2 Cu+H2O
综合上述反应得乙醇催化氧化的总反应为: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中学之所以讲乙醇催化氧化机理,目的有二:一是说明催化剂参与了反应过程,在反应前后其性质和质量不变。二是了解哪些醇(指结构)不能催化氧化(叔醇不能氧化),哪些醇可催化氧化,可催化氧化醇的结构与其氧化产物的关系(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
对该演示实验产生的现象及教参对反应机理的分析,不少人对其产生误解,认为该反应过程中有氢气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不仅出现在应用广泛的权威资料中,甚至还出现在区域性的省重点高中的联考中。前不久我们就接触到了这样一道联考题:
题目大意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乙醇有关性质设计了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请回答以下问题:
3 实验及结论
按图2装置和上述操作顺序做实验。当红热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并立即塞紧橡胶塞时,铜丝表面确实有大量气泡产生,但仔细观察发现气泡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此现象持续2~3秒后停止了。此时试管b中约收集到2 mL气体,等试管a冷却至室温时,试管b中的气体只剩下约0.5 mL,大量气体回流至试管a中。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①红热铜丝圈插入乙醇中其周围产生较多气泡是乙醇受热气化的结果,并非是乙醇脱下的H结合成H2逸出而产生的气泡。②乙醇脱氢时原子态的H就将CuO还原了,当CuO还原后,乙醇也就不能再脱氢氧化了。这就是事实上无氢气产生的本质原因。③b试管里的极少量气体是向a试管口塞橡胶塞时压入的少量空气。为什么收集的大部分气体(约2 mL)又通过导气管回流到左侧试管中呢?这是因为a试管在红热铜丝与乙醇反应时受热(触摸试管感觉明显发热),空气膨胀导致试管中空气进入b试管中,当a试管冷却至室温时,b试管中的空气沿着长导气管回流,使两试管里气体压强相同。
后来我们又将上述试题里的装置进行改装(图3),把吸收乙醛的试管换成冷凝乙醇蒸气的安全装置(图3中试管C)和排水集气装置(图3中试管D),关闭活塞甲,检查气密性合格后,向M烧杯中加入80℃左右的热水使试管A中乙醇气化(用温度计监测并通过间断加热保持此温度)以便将空气(氧气)排出(试管D中液面下降),然后加热试管B直至铜丝红热。此时,试管D里的液面又再明显下降,持续3分钟后试管D里的液面不再明显下降,此时停止对试管B加热,等其冷却后再停止对试管A加热(移走M烧杯),全套装置恢复至室温时,看到的现象是:①试管B中铜丝仍然光亮;②试管A中乙醇量减少,试管C中冷凝了约4 mL液体;③试管D中液面又上升至试管底部(冷却至室温时装置里空气体积不变);④恢复至室温拆除装置时,试管C中嗅不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是乙醇的气味),将该液体与新制Cu(OH)2共热时,无红色沉淀生成。
以上实验证明:①红热铜丝(表面有CuO)催化氧化乙醇时没有氢气产生;②受热的铜丝在没有氧气存在时不能将乙醇氧化为乙醛,更不会使乙醇脱氢而产生氢气。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教师教学用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5.
摘要:实验证明了红热CuO插入乙醇中其表面产生的气泡不是氢气,而是乙醇受热气化的气泡。红热铜丝在无氧气存在时不能催化乙醇氧化,也不会使乙醇脱氢产生氢气。
关键词:乙醇氧化;铜;催化剂;脱氢;氢气
文章编号:1005–6629(2014)9–0091–02 中图分类号:G633.8 文献标识码:B
1 由乙醇催化氧化实验而引出的问题
中学讲乙醇催化氧化的性质时,一般会做铜丝在酒精灯上灼烧至红热后立即插入乙醇中,并反复多次这种操作的演示实验。实验时铜丝受热变黑(①2Cu+O2=2CuO),插入乙醇中铜丝表面产生气泡,随即铜丝变光亮(②CH3CH2OH+CuO→CH3CHO+Cu+ H2O),反复多次后可从溶液中嗅到产生乙醛的特殊气味。为了阐述反应机理,往往将后一反应又分解为两步:先是乙醇分子在灼热CuO作用下脱出一个氢分子(羟基上氢原子和与羟基相连碳原子上的一个氢原子结合成氢分子),使乙醇氧化为乙醛;随后脱出的氢分子将铜丝表面CuO还原为铜[1]。该过程可用以下两个反应表示:
③CH3CH2OH CH3CHO+H2↑
④CuO+H2 Cu+H2O
综合上述反应得乙醇催化氧化的总反应为:
2CH3CH2OH+O2 2CH3CHO+2H2O
中学之所以讲乙醇催化氧化机理,目的有二:一是说明催化剂参与了反应过程,在反应前后其性质和质量不变。二是了解哪些醇(指结构)不能催化氧化(叔醇不能氧化),哪些醇可催化氧化,可催化氧化醇的结构与其氧化产物的关系(伯醇氧化为醛,仲醇氧化为酮)。
对该演示实验产生的现象及教参对反应机理的分析,不少人对其产生误解,认为该反应过程中有氢气产生。这种错误认识不仅出现在应用广泛的权威资料中,甚至还出现在区域性的省重点高中的联考中。前不久我们就接触到了这样一道联考题:
题目大意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为探究乙醇有关性质设计了如下装置(夹持装置未画出),请回答以下问题:
3 实验及结论
按图2装置和上述操作顺序做实验。当红热铜丝迅速插入乙醇中并立即塞紧橡胶塞时,铜丝表面确实有大量气泡产生,但仔细观察发现气泡在向上运动过程中不断减少甚至消失,此现象持续2~3秒后停止了。此时试管b中约收集到2 mL气体,等试管a冷却至室温时,试管b中的气体只剩下约0.5 mL,大量气体回流至试管a中。
上述实验现象说明:①红热铜丝圈插入乙醇中其周围产生较多气泡是乙醇受热气化的结果,并非是乙醇脱下的H结合成H2逸出而产生的气泡。②乙醇脱氢时原子态的H就将CuO还原了,当CuO还原后,乙醇也就不能再脱氢氧化了。这就是事实上无氢气产生的本质原因。③b试管里的极少量气体是向a试管口塞橡胶塞时压入的少量空气。为什么收集的大部分气体(约2 mL)又通过导气管回流到左侧试管中呢?这是因为a试管在红热铜丝与乙醇反应时受热(触摸试管感觉明显发热),空气膨胀导致试管中空气进入b试管中,当a试管冷却至室温时,b试管中的空气沿着长导气管回流,使两试管里气体压强相同。
后来我们又将上述试题里的装置进行改装(图3),把吸收乙醛的试管换成冷凝乙醇蒸气的安全装置(图3中试管C)和排水集气装置(图3中试管D),关闭活塞甲,检查气密性合格后,向M烧杯中加入80℃左右的热水使试管A中乙醇气化(用温度计监测并通过间断加热保持此温度)以便将空气(氧气)排出(试管D中液面下降),然后加热试管B直至铜丝红热。此时,试管D里的液面又再明显下降,持续3分钟后试管D里的液面不再明显下降,此时停止对试管B加热,等其冷却后再停止对试管A加热(移走M烧杯),全套装置恢复至室温时,看到的现象是:①试管B中铜丝仍然光亮;②试管A中乙醇量减少,试管C中冷凝了约4 mL液体;③试管D中液面又上升至试管底部(冷却至室温时装置里空气体积不变);④恢复至室温拆除装置时,试管C中嗅不到乙醛的刺激性气味(是乙醇的气味),将该液体与新制Cu(OH)2共热时,无红色沉淀生成。
以上实验证明:①红热铜丝(表面有CuO)催化氧化乙醇时没有氢气产生;②受热的铜丝在没有氧气存在时不能将乙醇氧化为乙醛,更不会使乙醇脱氢而产生氢气。
参考文献:
[1]人民教育出版社,课程教材研究所,化学课程教材研究开发中心编著,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有机化学基础·教师教学用书(第2版)[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