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人龙舞”的文化传承与建构

2014-11-03朱培科

艺术评论 2014年10期
关键词:舞龙文化

作为首批荣登国务院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广东湛江人龙舞,目前正受到越来愈多的关注。关于人龙舞,民国《海康县续志·地理志风俗》记载:“舞龙者一人为龙头,后为龙尾,次一人直卧和抱前者,脚夹后者,挨次递抬,向街直走,则念曰:骑龙头,龙头落下水,骑龙尾,龙尾竖上天。”[1]人龙舞从整体结构上分别分为“龙头”“龙身”“龙尾”三部分。“龙头”是由身高力大、基本功扎实的人做“龙头”,因为其一个人要肩负胸前的龙舌和肩上的龙眼、龙角三个孩童。“龙身”是龙的主体部分。青壮年在下,称“龙桩”,儿童在上,称“龙脊”。“龙脊”骑在“龙桩”的肩上,然后上身后仰,头枕在后一“龙桩”的右肩上,依此类推,一节节衔接而成,环环相扣。“龙尾”则是一大人肩负一孩童,成竖鳍状摇摆于“龙身”的最后。[2]这条“巨龙”在鼓、锣、钹、打击乐器铿锵有力的节奏伴奏下,少则几十人,多则数百人,从龙头、龙身到龙尾,从龙舌、龙眼到龙角全都是光膀子、光脚的真人真体合成,展现出一幅粗犷热烈、化人为龙的“中国一绝”。

据《雷州府志》等文献记载,在“康乾盛世”,雷州人口增加,商贸繁荣,教育发达。乾隆十年(1745年),东海社学(东山书院前身)已经创办。教育事业的发展大大促进了民间文化艺术的兴旺。彼时,东山圩东西两街(俗称东关、西关)已经各有一支比较专业的人龙舞的演出队伍,每年秋高气爽,中秋时节东山圩“人龙舞”表演除了在主要街道演出外,必到康皇庙前广场表演持续三个晚上,尽情欢娱,约定成俗,经久不衰。 新中国成立初期,东海岛的人龙舞仍很盛行。可惜后来由于“文革”,民间艺术被打入冷宫,“人龙舞”几乎销声匿迹,停止活动三十多年。改革开放后,各级领导、文化部门与本地群众及时抢救,重新挖掘整理,使人龙舞重获新生。

1989年中秋节,人龙舞再度连续三个晚上在东海岛东山圩镇演出,雷州半岛为之欢呼雀跃。

2006年2月,经过各方面不懈努力,东山镇东山圩村的人龙舞者顺利通过广东省评审,入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推荐项目。同年6月2日,国务院公布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湛江市东海岛的人龙舞赫然入列。

2010年3月,湛江市文化局公示《湛江市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名单》,陈那二、吴爱平被认定为人龙舞项目传承人。 从2006年非遗参评,到2013年受邀赴广西南宁参加由中国文联、中国民协主办的全国龙舞展演,最终捧回山花奖·民间艺术表演奖金奖。八个年头,湛江人龙舞先后参加了国家和省内外的各种重大赛事。

2012年应新加坡人民协会的邀请,赴狮城参加新加坡妆艺大游行,欢呼声、喝彩声,震撼了新加坡。中央电视台、新加坡《联合早报》等媒体纷纷作专题报道。 但是,人龙舞的传承与发展的行程同样曲曲折折,经历了较为艰苦的探索过程。例如传统民俗活动在年轻一代人的观念里比较淡漠,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外出学习、务工、经商,“人龙舞”的后备力量严重匮乏。又因为“人龙舞”的传承主要是靠老艺人口传身授,没有照片,没有影像资料,给传承带来很大难度。尽管从上世纪90年代起,我们对

“人龙舞“的抢救和保护做了大量的工作,但随着颇有造诣的“人龙舞”表演能手相继谢世或有些年事已高退出表演舞台,有些绝技难以得到传承(笔者在《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龙舞”的传承》一文里已有专论)[3]。

如今,就大环境而言,“龙的传人”面对严峻而又复杂多变的海洋话语权的挑战;就“人龙舞”本体而言,诸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发展与保护的举措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范例,地方政府、基层文化团体、非遗传人的重视为这一舞蹈形式提供了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在这样的背景下,“人龙舞”的文化建构,我们至少要做好以下三方面的工作。 一是立足“海权意识”,弘扬爱国精神。东海岛有着全国最长的海岸线。孕育在此地的“人龙舞”,其实质恰恰是“敬海爱海”、“卫海护海”、取之于海用之于海的龙的传人的符号表现。海内外的爱国华侨满怀深情地资助、捐赠,是带着思国念家的情缘,用最实际的形式支持“人龙舞”,给“人龙舞”生存注入生存、发展的动力。舞者和研究者对于人龙舞的发掘、整理、重塑,不仅仅是从“非遗”学、民俗学、海洋学、历史文化学、美学的承载出发,同时也怀有一腔爱国情怀,希望用人龙舞的肢体语言艺术,展示其独具特色的海洋龙文化,阐发具有文化价值的“人龙”概念和海岛“舞龙”艺术,增强国民海洋边疆意识、海洋版图意识,提升蓝色国土归属意识。

[4] 二是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拓展创新思维。中秋节跳舞祭祖的习俗源远流长,从民间的心灵寄托变成社会习俗,从习俗固定为一种礼仪得以传承。寄舞龙于思乡,寄舞龙于念故,寄舞龙于张力。舞龙如红线,牵着海岛人民的文化血脉。这种本土自觉的文化力量充满了亲情友情、集体主义乃至民族的向心力。如何利用好人龙舞的文化资源?笔者认为,在进入数字时代的今天,“娱乐”文化与时尚元素的结合是必由之路。

“人龙舞”是海岛人们从生活中提炼出来自娱自乐的民俗盛事,又是当地人们强身健体的体育运动,它丰富和调节人民群众的文化生活,给人们以精神激励和审美的享受。它集身体与精神为一体,是比体力、比耐力、比速度、比技巧的艺术,同时它又是比团结、比协调、比智慧的竞技——配合鼓点,踏着节奏,耳听六路,眼观八方,需要动作力量与智力协调的统一。

“人龙舞”的表演使观赏者身心愉悦,热爱生活,使舞龙者敢于拼搏,乐观进取。

三是引入现代观念,改革“人龙架构”。时代发展是推动和阻碍非遗文化提升、发展的双刃剑。每一个过去时代的文化遗存,都时刻面临着能否融入新时代社会文化而继续存活的抉择。从人文气质上对人龙舞的架构进行艺术加工,加大传统舞蹈的理性化元素是非常必要的。具体设想有: 其一,摈弃音乐的简单和随意。湛江人龙舞表演长期以来没有音乐旋律伴奏,不能振奋和协调演员表演与情绪营造,需要在适应当代审美习惯上做一番努力。endprint

其二,鼓点的使用。目前东海岛东山圩和雷州沈塘两地的人龙舞表演中,都只使用一面鼓进行伴奏,虽然节奏略有急缓、疏密,但是甚为单调,且节拍类型和节奏型无规律可循,完全是鼓手个体即兴式的临场发挥,常常与正在表演的人龙舞动作脱节。

其三,舞姿、步伐没有规范。原始的人龙舞仅仅是保证肩上横卧的男童不掉下来而已,并且在舞龙过程中跑动的步幅和跑动的频率都没有详细的要求,使得舞动中舞姿参差,视觉不齐。这种不规范使得舞者在跑动中前后距离难以控制,近则孩童身体易蜷缩,远则容易使孩童双手因超过一定限度而滑落。所以,为了使人龙舞表演无论从外观的美感上,还是从表演者各种动作的衔接上更加科学合理,有必要使之进一步科学化、协同化、舞蹈化,从而提高湛江人龙舞表演的艺术魅力。

其四,队形由简入繁。现在的表演缺少变化,给人以单调之感。在未来人龙舞保护措施的设计和施行中,也需要得到进一步有规格化的艺术提升。 其五,表演的细节尚未有要求和标准。民俗表演原本就存在一定的自发性和自由性。所以,人龙舞表演除做“起龙仪式”这个程式时,龙头、龙身及龙尾的所有队员神情凝重虔诚之外,其它环节则表现得比较随意。如果是行走在狭窄的街道边走边舞尚且影响不大,但是在广场上表演时,各色表情的不统一,则会使人龙舞表演的艺术感染力大打折扣。若要将其提升到舞蹈艺术表演的规格范畴,还需要做一番努力。

目前,“人龙舞”的文化建构在宏观把握上尚需做三方面的工作,即政府做好资源调控;高校与民间加大普及力度。

首先,国家坚定推行的保护“非遗”政策,为人龙舞的保护性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保证。改进舞蹈制式,保障传承人的利益,促进“非遗”工作有序有利有度的进行,既是方向性的指导,又是重要的物质基础。

“人龙舞”展现着红土文化和海洋文化的独特魅力,是地域文化的名片,但是,在其目前已成为旅游热点之时,必须遵循文化自身的发展规律,既要发扬先进文化的时代感和先进性,又要保持其民俗性、技艺性、纯朴性、观赏性。以实现其应有的社会价值与经济价值。 其次,做好校、地合作,教材建设,基地普及的工作。非遗战略目标长期有效的实施,离不开校、地合作,如挖掘和保护乡土教材,建设推广基地等。本土民俗是本土文化的支撑,学校的任务是为此夯实基础,提供平台,培养人才。专家学者有责任、有义务在探索中理清“人龙舞”的历史脉络和线索,寻找“人龙舞”的文化起因以及走向世界的客观规律,不断深化与丰富“人龙舞”的形象,提升民俗舞蹈舞台艺术的技艺性和造诣,充实体育文化的价值元素、民俗文化的特质、海洋文化的深邃、农耕文化的质朴、艺术文化的独特等横向文化的比较研究,开拓其理论化、体系化、规范化、科学化的深入思考。并且,通过校、地科学研究共同研发、整理、设计、编制的本土教材,建立地域性特色课程,以学校为基地,推广人龙舞课程(包括人龙舞蹈课程、人龙体育健身课程、人龙音乐课程、湛江民俗赏析课程等等),激发学生的民族情感和爱国情怀,提高人龙舞的艺术品位,保证非遗事业稳步前进。 再次,加大民间普及的力度。日前,我们设计了一组问卷,向湛江干部、师生、市民、农民等各个阶层的人员发放,收回有效问卷3200份之多,力图把握人龙舞真正的生存状况。结果显示:机关干部看过人龙舞现场表演的占不到三成,职业生涯与人龙舞有关或相联的公务员对人龙舞有详细了解的不足两成,在校师生大多数都不了解人龙舞,小手工业者对人龙舞了解甚微,真正了解人龙舞较多的是老年无职业者。这就提出了一个普及与宣传的问题。倘若本地“土著”对自己身边的非遗文化兴趣日渐,外界是很难“越俎代庖”异地“弘扬”的。总之,在利用现代化媒体加强宣传和推广,使人龙舞朝专业化、艺术化与观赏性更强方面发展还有一段路程。 * 本文为2011年教育部人文社科一般项目规划基金项目《雷州半岛音乐舞蹈文化发展性保护的研究》阶段性成果,项目批准号11YJA760043。

注释: [1]邓碧泉主编.湛江民间艺术志[M],广州:广东人民出版社,2006.31. [2]吴葆萍.看湛江民间舞蹈

“人龙舞”的审美追求[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0(5):97. [3]朱培科.非物质文化遗产

“人龙舞”的传承[J],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09(3):60. [4]巩建华.论“弃龙”与“扬龙”的文化选择——兼谈人龙舞的文化价值与当代意义[J],中国海洋大学学报,2007(4):22.endprint

猜你喜欢

舞龙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舞龙
舞龙
谁远谁近?
舞龙舞狮进校园
舞龙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融入文化教“犹豫”等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