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高校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途径探析
2014-11-03王艳玲王磊
王艳玲+王磊
【摘要】当下的全媒体环境使得社会媒体竞相融合,高校校园媒体也面临着新挑战、新要求。高校校园媒体只有通过资源融合将优势汇集,扬长避短,形成相互联动合作,才能达到有效的传播效果,这也是高校校园媒体发展的最佳选择。
【关键词】高校校园媒体;资源融合;联动平台
当下全国高校都有各自的校园媒体,且形式多样,传播渠道不断丰富,在一定程度上满足了受众的个性需求,但校园媒体大都没有形成专业化、权威性的品牌平台,受众在接收信息时往往遇到同质化或片面性报道,信息内容质量有待提高。即大多数高校校园媒体包括二级学院媒体,都有各自的采编队伍,彼此缺乏互动,或只停留在浅层合作,“使得新闻简单、重复,撞车时有发生,造成校园媒体人、财、物资的浪费,使各种媒体载体失去各自特色,千篇一律没有新意”[1]。在当下的全媒体时代,各高校校园媒体只有整合相关资源,形成统一且独立的联动平台,及时、有效地提供相对权威的校园信息,才能真正成为高校师生满意的校园媒体。
一、管理融合,成立新闻中心
高校校园媒体是伴随着高校的建立而逐步兴起的一种非营利、非社会化媒体,主要包括校园报纸、校园杂志、校园广播电台、校园电视台、校园网络平台等。它作为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重要载体,是宣传与传播校园文化的主阵地。“它不仅为素质教育创造条件,而且还起着引导校园文化的作用,能够创造良好的氛围,为校园文化建设培养骨干力量。”[2]于是,各高校都非常重视校园媒体的组织与建立,上自校级,下至二级学院甚至相关社团都有各自不同的媒体形式。据中国高校传媒联盟2010年的调查报告显示,“90%的高校有两家以上校级校园媒体,79.6%的高校有3-4家校级校园媒体,52.5%的高校有3-5家校级校园媒体。纸媒、广播、电视、网站等是最常见的几种校园媒体形式”[2]。
然而,高校校园媒体毕竟不是真正意义上的媒体,也不是纯粹的行政部门与机构,很难完全依照媒体的规律办事。“校园媒体应顺应媒体发展潮流,在定位、体制上进行改革和创新,加快内部媒介形式和高校间媒体的融合,注重新技术的开发和应用”[3]。鉴于此,本文主要择取了天津地区的7所高校(南开大学、天津大学、天津外国语学院、天津师范大学、天津工业大学、天津理工大学、天津体育学院)为调查样本,涵盖了天津市高校的普通综合类、文科类、理工类、语言类、艺体类院校,旨在通过相关的实证分析为高校校园媒体的合理架构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试图寻找全媒体背景下高校校园媒体资源融合的最佳方式,从而为高校校园媒体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一些比较可行的合理化建议。
(一)设备技术统一管理与支持。当下高校校园媒体要真正实现资源融合,就必须打破原有的传统管理模式,逐步整合校级媒体、学院级媒体以及各种形式媒体共存的混乱局面,成立全校的新闻中心,统一领导全校校园媒体,从设备技术的统一管理支配到新闻资源的平等共享,全面地协调、整合校园新闻的采写与发布等相关事宜。
我们通过对天津市7所高校校园媒体的现状调查得知,在校大学生对校园媒体报道的满意度,如图1所示:
图1
通过对在校大学生对校园媒体报道的满意度调查显示,近半数人表示一般,三成多表示不满意,仅有两成表示满意。目前天津地区高校校园媒体的受众满意度并不乐观,仍然存在较大的发展空间。甚至在调查高校学生对校园媒体的了解程度时,大约有1/3的学生表示很少关注校园媒体,还有14%的学生根本没有关注任何形式的校园媒体。由此可以看出,大多数在校大学生对于校园媒体并不是非常了解,校园媒体的普及度和推广度依然不够。
这里仅以天津师范大学为例,在天津师范大学的校园媒体中,校级媒体有7个,院级媒体有3个,人数在50人以下的社团有5个,在50-100人之间的社团有2个,100人以上的社团有3个,可以说具有一个较为完备的校园网,配备了比较完善的媒体系统,成立有新闻中心,校报、校园广播、新空气网站等一应俱全,并不断地探索校内新闻宣传的新模式。即便如此,只有校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主管的新闻中心学生记者团(包括新闻中心学生通讯社、新闻中心新空气网站、新闻中心FREE图片社、新闻中心校园广播台、新闻中心视频工作社)基本能够统筹协调新闻资源,比较全面、权威地报道校园新闻,而其他形式的校园媒体之间基本没有联系,各自为政,相互竞争,对于校园新闻的采写方面,有时一窝蜂一拥而上,有时却没人理睬,校园媒体的资源融合势在必行。
由于各高校传统的校报、广播站、电视台、网站等,基于长期存在的特点,一般都会有独立的记者队伍与相应的专业设备,但各个媒体的传播媒介有所区别,其采编队伍和设备的专业性随之不同,占有的优势资源也有所不同。一般说来,以党委宣传部下设的校园媒体设备相对规格较高,其他形式的校级校园媒体设备则相对薄弱。“如果校报上的照片能够借用电视台记者的设备进行拍摄,或者校报需要的新闻照片让更专业的电视台记者进行采访报道,效果或许更好。现在高校校园中的各媒体基本上经费独立,按照自己所需采购设备。如果能将经费资源统一调配,减少相同设备重复采购的浪费,实现各媒体之间设备资源共享,节约的经费可用于打造更专业的队伍和购买更先进的装备,等到做大型活动的报道时,就不会出现缺人、少设备的尴尬了。”[4]即各种媒介形式的校园媒体设备质量各有不同,反映出其定位的差异和主管单位的经费支持程度不同。若相关部门对设备进行统一管理,既可以避免同在一个校园的校园媒体之间的设备使用瓶颈,也可以统一调度,使设备达到最大化的最优利用。
与此同时,各高校的校园广播站记者采写的新闻稿件或节目主持稿可以刊登在校报上,校报则可以发布校园广播和电视台的节目表和内容预告,类似校园内部的广播电视报,引导更多的学生收听收看校园节目,而校报的深度评论稿件又能够使校园广播电视节目更具权威性、深刻性,甚至对相关主题的后续内容进行系列的、连续的追踪报道。这样,既最优化地实现了校园媒体之间的资源整合、共享与利用,又提高了校园信息的传播效率,加大了校园媒体的自主创新和品牌意识。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