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士平 500强的非典型样本
2014-11-03
魏桥创业董事长张士平今年67岁,在登上2013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50位商界领袖榜之前似乎并没有多大名气。
事实上,他早已是山东首富。他的魏桥创业旗下有魏桥纺织和中国宏桥两大上市公司,前者是世界上最大的棉纺织企业,后者是中国第四大铝产品制造商。2013年,魏桥纺织在产品平均售价下降的情况下,在增加销售量的同时降低库存,加上发电成本下降,盈利不降反升,这在中国纺织企业效益全线下滑的背景下并不多见。
魏桥集团2013年实现销售收入突破2417亿元,比2012年增加567亿元,利税163亿元、利润115亿元,完成自营进出口额36.6亿美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40亿元,上缴各级财政税金68.5亿元,各项指标创历史新高。
魏桥集团是张士平的神秘帝国,集纺织、染整、服装、家纺、热电于一体,拥有14家企业,8个生产基地,10个工业园,十几个大型纺织工厂,10个电厂和8个铝厂,员工16万,总资产989亿元。2012年,魏桥集团即已位列世界500强第440位。
从1989年建厂到2010年销售收入突破1000亿元,魏桥创业用了近30年的时间。之后企业进入新的高速增长期,一年一大步,相继跨过了1100亿、1600亿元、1800亿元、2400亿元3年实现销售收入翻番。
魏桥之巨、家族之富原本不为外界关注。直到2012年,一则“魏桥自建电网的电价比国家电网便宜1/3”的消息引爆舆论,由此魏桥集团开始广为人知。张士平表示,当年自架电网给自己公司供电,是“无奈之举”。
上世纪90年代,中国电力资源紧缺,电力供应不稳,常出现随意的拉闸限电现象,严重影响纺织企业生产秩序并大量增加成本。而推进热电联产是张士平投资自备电厂的另一重要原因。电厂投产前,魏桥系一直以烧锅炉的形式生产纺织所需的蒸汽,经济性差,也不环保。而热电厂在生产电力的同时还能够产生纺织工艺中所必需用的蒸汽。
1999年9月28日,魏桥第一热电厂建成投产,额定装机容量7.8万瓦。但第三天上午就接到淄博电网通知,要求其必须从大电网中解列,同时对邹平县政府提出警告。张士平性格强硬,他告诉县长要变压力为动力,同意解列。
其后13年来,走上孤网运行之路的魏桥所有的项目再也没有用过国家电网的电。其通过不断扩张的自备电厂获得了稳定可靠的电力供应,这一模式助力魏桥降低纺织和铝业两大核心业务成本、增加利润和加速扩张。目前,魏桥的总装机容量达到395万千瓦,下一步将扩张到448万千瓦。
1989年张士平筹集1000多万元建成1.6万纱锭的纺纱厂;不久筹资6000万元建成3万多枚纱锭的棉纺厂和336台织机的织布厂。其后,张士平在产业低谷时期加速扩张,即使在国家下狠手要求“限产压锭”时,前行的步伐也未片刻停歇。他四处收购企业破产出卖的设备和厂房,并陆续在邹平、滨州、魏桥镇、威海等地大规模建设生产基地,每个生产基地都有三四个工厂。1998年,魏桥棉纺织厂改组为魏桥纺织集团,其后5年内,魏桥累积投入170亿元,纱锭增加到500万枚,织机从4000台发展到4.2万台。
张氏“埋头干、做彻底、不犹豫”的性格铸就了魏桥的性格。他的套路在EMBA教材里是找不到的,实属世界500强的非典型样本,难以复制。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