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神科医生的酸甜苦辣
2014-11-03罗小年
罗小年
大学毕业时,我选择了精神科专业,从研究生毕业至今,我从事这个专业已经二十多年,对工作中的酸甜苦辣感受良多。
甜
先说说甜,这里的“甜”就是幸福的感觉。医生的幸福感是看到患者经自己恰当的治疗,恢复了健康,这种甜是从心底里透出来的。在患了精神疾病后,许多患者和他们的亲属感到无助和无望,精神科的治疗往往会非常直接、深刻和迅速地影响患者,经过有效的治疗,患者的病情缓解。看到那些曾经因焦虑、抑郁而痛不欲生的患者脸上露出了笑容,听到那些曾经行为紊乱的患者在治疗后理智分析自己的问题时,我总是感到十分幸福。此时,许多患者及家属把自己家里更多的问题提出来,向我咨询,把经治医生当作知心朋友。通过治疗,我与许多患者成了朋友,他们是我生命中的一份独特财富。善待精神患者,可以不断净化我自己的灵魂。
苦
说完了甜,就该说苦了。我在医疗工作中感到痛苦的是,不能为患者解除疾病的痛苦。客观地说,没有一个医生能治好所有他的患者,治不好病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有的患者罹患了现代医学缺乏有效治疗的疾病;有的患者对规范的治疗不敏感;有的则是因为自己的大意或失误。从医生的角度,知识和阅历不够,继而因自己失误给患者造成损失,则让我感到最痛苦。
两年前,我接待了一位年轻的姑娘,她因急性精神分裂症被家人送来门诊。尽管当时没有发现患者有任何危险征兆,出于安全考虑,我还是建议让患者住院治疗,但遭到家属的拒绝,他们答应一定在家看护好患者,并定时来复诊。一周后家属如期带患者来复诊,经过一周的药物治疗,患者的病情似乎有所改善,检查中也没有发现危险行为的迹象。不料,在此次门诊后的第3天,患者在幻听的支配下忽然跳楼。幸运的是,她被电线挡了一下,只是造成严重骨折。听到这个消息,我非常难受,不停地责问自己:“如果我当时坚持让她住院,就不会有这样的危险;如果没有电线,她就会摔死。我的妥协,几乎断送了一个年轻的生命。”
后来患者在骨科病房接受治疗的同时,也接受我给予的精神药物治疗。半年后,她的骨折愈合,精神病症状也完全消失。她独自来到我的诊室,与我讨论继续治疗问题。这个因我的过失几乎送命的人,不但不埋怨,反而感谢我的治疗。面对她的感谢,我感到十分内疚。
酸
心酸的滋味一般人都体验过,在工作中我常常为患者受到不公平的待遇感到心酸。现实生活中,许多人由于无知,不敢与精神病患者交往。其实,精神疾病十分常见,患者经过正规治疗大都可以恢复正常。
歧视精神病患者情况最严重的莫过于他们的家庭。人们常说家庭是个人生活的港湾,亲人的歧视,让患者更加痛苦。这样的例子,我见了许多。有一位精神患者被送到医院后,家属就不管了,甚至拒绝把已经痊愈的患者接回家。患者流着泪告诉我,弟弟结婚要房间,所以家里不愿意接他回家。我们感到很难受,后来花了3个月时间才把这位痊愈的患者送回家。有的单位因为职工患了精神病,就解除患者的劳动合同。对这些遗弃精神患者的行为,我十分气愤但又无能为力。我坚信,随着法制的进步,这些不道德的行为将会受到法律的惩罚。
辣
辣味是一种刺激的味道。工作中,一些患者艰难的就医经历常常刺激着我。3年前,我曾治疗过一位患病一年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在这一年时间里,他的家人一直通过邮购据说“可以根治精神分裂症”的药物,花了2万元,病情没有好转。我接诊后,安排了药物治疗,仅一个月时间,患者的病情就基本缓解,费用不足3百元。患者家人对邮购药物后悔不已。然而,直到现在,这些所谓“根治疗法”的虚假广告还屡见不鲜。实际上,绝大多数精神疾病的病因仍然不清楚,病因不明,根治疗法也就无从谈起。
虚假广告大有市场,从另一个角度说明患者就医渠道还不方便。有的年轻精神科医生不钻研业务,使一些常见的精神病也被误诊;有的地方没有精神病医院,导致患者被迫千里迢迢来北京看病。与其他临床医学的治疗结果比较,大多数精神科疾病的治疗效果应该是比较好的,只是相当多的患者求医之路不那么顺利。
值得欣慰的是,北京、上海、杭州和宁波已经相继出台精神卫生条例和法规,患者的医疗、康复和社会保障将得到法律保护。遗弃精神患者、剥夺精神患者工作权利的行为都将受到法律惩罚。社会的进步可以减少患者的“酸”和“辣”,我要做的是尽力减少患者的“苦”。
香港医生陈文岩写过这样的诗句:“若非本有慈悲性,切莫强充救命神。”我自以为不缺乏“慈悲性”,但离“救命神”还有很长的距离。已近“知天命”的我还需要不断学习,提高修养,减少因自己失误给患者带来的痛苦,减少因自己能力不足而延续患者的痛苦,减少因服务方式不恰当让患者误解。我真心希望所有被我服务的患者能够尽早摆脱酸、苦、辣的折磨,尽早享受精神健康的甘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