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问题探析

2014-11-03陶雪峰

科技创新与应用 2014年32期
关键词:蔬菜产业凌源市农业产业化

摘 要:蔬菜产业是农业生产的重要产业,辽宁省凌源市的蔬菜產业发展具有一定优势。文章根据实地调研数据分析了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的现状及存在问题,并提出促进其健康发展应采取的对策措施。

关键词:蔬菜产业;农业产业化;凌源市

有着悠久历史的凌源市蔬菜产业在凌源市的经济发展中地位突出,贡献很大。它对凌源本地的蔬菜供应有保障。同时,蔬菜的外销也增加了蔬菜经营人的经济效益,是农民增收和农业发展的重要手段。

1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

2009年之后,凌源市市委、市政府抓住“百万亩设施农业”建设的有利时机,加大资金投入,两年建设18万亩。至2014年,全市蔬菜生产面积已达42万亩,蔬菜生产面积占整个农作物播种面积的比重达到59%;蔬菜总产量190万吨、产值44亿元,占整个种植业产值的比重达到80%。

1.1 品种结构不断优化

多年来,凌源市不断按照区域化布局、规模化经营、适应性种植、专业化生产的理念,调整种植结构。引进名优品种6大类26种110多个品种,建设建成黄瓜、番茄、辣椒等专业生产基地50余个,调整两茬越冬番茄5.1万亩,周年一大茬青椒、辣椒、茄子、西葫芦4.2万亩,提前定植黄瓜3.15万亩,目前,全市年产黄瓜134万吨、类椒29万吨、茄子2.45万 吨,番茄8万吨吨,角瓜2.5万吨。在经过结构调整之后,凌源市的黄瓜、茄果产业强势发展,菜豆、椒类等蔬菜基地开始形成,蔬菜产业开始向专业化和多样化发展,产业布局日趋合理。

1.2 生产基地规模不断壮大

随着地方政府的大力支持和不断投入,凌源市蔬菜生产逐渐向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方向发展。现有蔬菜标准园生产基地13万亩、专业化合作社生产基地7万余亩,占凌源市蔬菜生产面积的50%。这些基地生产设备先进、种植技术领先,质量管理严格,实行标准化产销管理,经济效益较好。

1.3 市场营销体系逐步健全

在凌源市基地规模不断扩张的同时,市场体系也得到了长足的发展,市场常驻来自全国的经纪人8000多位,蔬菜远销全国70多个大中城市,部分蔬菜销往韩国、日本、香港等国外市场。凌源市现有各类蔬菜批发市场20余家,均匀分布在101和306国道两侧,极大的方便了全市蔬菜的交易。

1.4 科技进步优势明显

凌源市十分注重农业科技技术推广工作,农业部门常年举办培训班进行各类培训,解决农民的实际问题。以2013年为例,全年举办各类培训班600多期,培训农业专业技术人员、科技示范户6000多人,现场入棚指导15000多次,发放技术资料4万余份,发放各类科普光盘3万余张,直接受益人数达8万人以上。

2 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

2.1 自然资源利用较差

凌源市可耕作土地共71万亩,人均不足1.1亩地,已经低于全国平均的1.3亩,土地已经成为制约面积扩张型蔬菜生产模式的瓶颈土地资源有限,很难媲美寿光和徐州等大型基地。另外,凌源市社蔬菜基地站种植比例已经到59%,如果继续无限量的推进,势必压缩其他农事产业的发展空间,也不利于全市发展。另外,凌源地处辽西,受辽西的大气候影响,“十年九旱”,水资源缺乏也制约着蔬菜生产。据初步统计,凌源因缺水导致蔬菜减产、减收的面积占总面积的50%以上。因无水而弃产的面积正在逐年扩大。

2.2 产业结构不尽合理

首先,凌源市的蔬菜品种仍然是“一家独大”,以黄瓜为主,而市场竞争力强的新特、稀优品种发展缓慢:2004年以前,凌源市蔬菜生产中,黄瓜的种植比例占设施蔬菜面积的90%以上,其他品种较少,几乎没有。2005年开始,凌源市委、市政府开始调整蔬菜生产结构。目前虽然品类增多,但黄瓜的主体地位仍然没有改变,其他品种所占比率还是过低。其次,凌源市 “一村一品”产业基地规模不大,远远落后于寿光、徐州等蔬菜基地。一家一户的分散经营在凌源市蔬菜生产中的仍占主要地位,这不利于规模化、标准化生产。

2.3 产业化水平不高

在发达国家蔬菜产业效益分配中,生产只占25%,产后效益占75%。而凌源市蔬菜产后包装和加工企业相当滞后,市场仍是初级的原菜市场,缺乏必要的冷储、加工和配送设备,产品包装及营销环节长期处于初级水平。蔬菜产后加工比例不足5%,精加工比例不足1%。

2.4 科技含量不足

凌源市蔬菜种植技术比周边地区有优势,但自主研发仍是空白。这让凌源市蔬菜产业在在全国各地蔬菜生产规模不断扩大,竞争日趋激烈的背景下处于劣势。长期来看,规模优势和劳动力成本优势会越来越小,要想赢得市场,在国内外市场中占有一席之地,必须要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这对凌源来说是巨大考验。

3 加快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对策措施

3.1 加大扶持力度

近几年,冰雹、霜雪、洪水接连不断的给农户造成了很大损失,打击了一部分农户的积极性。凌源市要大力推行设施农业保险制度,做到应保尽保,以增强蔬菜产业抗击风险的能力,对于损失较大的企业和基地,政府要给予他们以适当的政策支持(或者直接提供资金贷款)在纳税、征地、等方面都要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和财政补贴,以扶持其发展壮大,切实带动蔬菜行业的发展。

3.2 建立标准化蔬菜生产体系

执行标准化生产是提升产品质量,打造蔬菜产业优势的毕竟之路。它贯穿蔬菜定植、嫁接、水肥管理、病虫害管理、质量控制、采收、监测、分类、包装、运输、加工、销售等产前、产中、产后所有过程,是提升产品质量,实现产品可持续发展的有效途径。应抓紧时间制定有机蔬菜、绿色蔬菜生产及产后加工标准,并以蔬菜标准化生产为抓手,健全服务体系,完善无公害蔬菜生产标准及监管制度,全面提升了蔬菜生产能力和质量控制能力。

3.3 加大技术指导和科技培训力度

一是增加科技培训投入,组織组织农业科技人员走出去,学习和借鉴外地先进科学技术和管理经验;二是以农产品监督监测中心、农业执法大队、农业技术推广中心为阵地,对县、乡、村三级负责蔬菜工作的领导、技术员、蔬菜生产示范户进行技术培训,并开设电视专栏;三是组织农业科技人员下基层,到一线,传播和推广农业标准化知识,帮助农民解决标准化实施过程中遇到的难题,提升广大农户的科技水平;四是拓宽培训渠道,利用光盘、网络、短信、宣传车等宣传工具,对农民进行标准化生产宣传,使农民知道在农产品竞争激烈的背景下,效益取决于质量,从而提高对农民的认识,转变观念,增强做好农业标准化工作的认识;五是增加种苗中心建设投入,搞好优良品种繁育体系建设,扩大工厂化育苗中心面积和数量,为全市无公害蔬菜生产提供强有力的科技支撑。

3.4 优化产业布局

首先是在种植品种上,要重点发展三大类蔬菜:一是发展黄瓜、番茄、辣椒等凌源市传统优势蔬菜产品,巩固已有市场;二是发展精品蔬菜,发展绿色蔬菜、药用蔬菜和名、优、新、特、少的高档蔬菜,开发中、高端市场;三是发展出口蔬菜,如西兰花、甜豌豆、荷兰豆等,立足长远,逐步开辟国际市场。其次是在上市时间上,要实现冷暖裸地相结合,保证全年不间断供应。坚决避免半年忙、半年闲的局面出现,使凌源成为全季节蔬菜供应基地,逐步形成买凌源蔬菜产地消费习惯。第三是在产业布局上,作为东北最大的蔬菜生产基地,凌源必须立足于全国市场,实现规模化经营。要坚持一村一品或一乡一品,发挥规模优势,建设精品基地,打造优势品牌,按照“人无我有、人有我优”的思想,深入挖掘传统优势,打造强势蔬菜产业。四是充分发挥农业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作用,促进凌源蔬菜生产模式的转型,逐步实现企业化运作、工厂化生产的长远目标。认真贯彻落实“公司+基地+农户”或者“合作社+农户”的形式,提高产品质量和档次,增加产品附加值。

参考文献

[1]吴志行,候喜林.我国蔬菜产业的发展方向[J].长江蔬菜,2005(1):6-8.

[2]陈建阳,李永科.当前蔬菜产业化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京农业,2002(3):4.

[3]张真和.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研究[J].中国蔬菜,2005(2):2-4.

[4]杨海疆.中国蔬菜产业发展研究[D].华中农业大学,2002.

[5]王劲松,等.我国绿色蔬菜发展现状及对策[J].山西农业科学,2008(03).

[6]司海静.关于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的几点思考[N].凌源市报,2010.

[7]柳生.凌源市蔬菜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N].朝阳日报,2009.

作者简介:陶雪峰(1977,10-),男,汉族,辽宁凌源市人,本科学历,国家公务员,单位:凌源市科学技术局,122500,现为吉林大学军需科技学院2011级农业推广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农村区域与发展。

猜你喜欢

蔬菜产业凌源市农业产业化
辽宁省凌源市实验小学
凌源市博物馆藏辽瓷精品简述
凌源市下朝阳沟辽墓清理简报
南昌市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发展制约因素分析
略阳县“十三五”蔬菜产业发展规划
蔬菜专业合作社的发展实践与启示
绿色营销是发展蔬菜产业的根本出路
苗族自治区农业产业化问题研究
关于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现状及完善途径
重庆市大足区蔬菜产业现状与发展对策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