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中国榜样教育的要素

2014-11-03吕铮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4期
关键词:榜样生命教育

吕铮

对引领社会进步、形成道德风尚、培育和塑造符合社会主流意识形态的核心价值取向而言,榜样的力量无疑是巨大的。我国的榜样教育曾经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绩,滋养了几代人的精神家园。但是随着当代中国社会发生的深刻变化,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人们思想意识的多元化、接受渠道的多样化、选择取向的实用化和价值观念的世俗化,使今天的榜样教育面临着不容回避的挑战。通过对榜样教育的理性探究,使大众在充满迷茫与诱惑的时代,走出彷徨与失落,做到从容自信、坚定自励,依然愿意在榜样的引领下去“仰望星空”,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者的一个重要课题。

我国的榜样教育曾经在新中国的历史上取得过辉煌的成绩,滋养了几代人的精神家园。但是随着当代中国社会的不断发展所引发的人们思想形态和思想观念的变化,使今天的榜样教育面临着不容回避的挑战。榜样教育能否走出自身形象高大化、种类单一化、传播概念化、权益边缘化、价值空泛化的窘境,本文通过对当代中国榜样教育在人性观、生命观、幸福观、成功观四个要素的探究,力求使大众在充满迷茫与诱惑的时代,走出彷徨与失落,做到从容自信、坚定自励,依然愿意在榜样的引领下去“仰望星空”。

榜样是多种多样的,有的是“好人”,即道德层面的榜样;有的是“成功人士”,即事业发展方面的榜样;有的则是生活幸福的榜样。各种榜样在自身出类拔萃的领域里体现的都是特定社会发展阶段和社会环境下,主流社会价值观所公认的标杆。笔者将从榜样教育如何做人即人性观,如何看待生命即生命观,如何做事即成功观,如何追求自身的幸福即幸福观,四个要素对当代中国的榜样教育进行一些理性的思考。

一、榜样教育的人性观

过去的时代里,我国评价体系呈现典型的二元论:即非好即坏;非黑即白;非对即错;很少看到中间的灰色地带。大家分析任何一个人物之前首先判断的是:谁是好人?谁是坏人?任何时代与社会中,好人会成为学习的榜样,坏人会成为惩戒的榜样。我们都想当好人,没人想当坏人。但是根据这种简单划分出来的好人和坏人,“坏人”必须得从头顶烂到脚心,穷凶极恶;“好人”必须是各方面都优秀的完人。这样的榜样教育给受教育者的潜在影响是,如果想要做一个好人,那么一点坏事都不能做,甚至都不能有一丝一毫的恶念;而坏人,则没有任何优点、没有任何长处,即使存在优点或长处,也是要用来做坏事的,是别有用心的。

在这种“不好即坏”的二元论人性观下,榜样教育会出现两种问题:第一,榜样教育彻底丑化“坏人”;第二,对“好人”的无限美好化。榜样教育的主要目的在于树立一种能够为社会上大多数人所能接受、甚至能主动学习借鉴的标准,犹如一杆秤中的秤砣。如果秤砣本身存在问题的话,这杆秤等于废了。同理,当榜样教育选择了错误的标准时,榜样教育的影响犹如那杆秤一样,只会适得其反,对良好社会氛围的营造则是有害无利。

人性本身是复杂的,不会是只有简单的好坏之分,在好与坏之间存在着很大的交叉地带,在白与黑之间混杂着大片的灰色区域。只有正视这一点,才能做到客观认识人性,客观认识世界,我们的榜样教育在人性观的树立上才不会误入歧途。只有如此,人们不论在看待他人还是对待自己的态度上,才不会走入误区。

二、榜样教育的生命观

曾经在很长一段时间,奥斯特洛夫斯基塑造的保尔·柯察金是中国人心目中的榜样。通过这位曾经家喻户晓的英雄之口,他这样概括生命的意义:

“人,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对于每个人都只有一次,人的一生应当怎样度过呢?每当回首往事的时候,不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不因碌碌无为而羞耻。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了世界上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这段话,短小精悍,包含了很多人为之奋斗终生的信念与决心。可以说它是榜样教育对树立人生观、价值观影响颇深的一段话。但是,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以及教育的普及,人们的理性观念逐渐加深,个人意识也开始觉醒,人们更加关注个人与家庭的幸福与美满。曾经不容置疑的真理,随着人们独立意识和理性脚步的成长,开始受到质疑。

在生命观的宣传教育里,传统上的榜样教育重点着墨于“舍小家,为大家”。笔者不否认过去的榜样教育里人生的价值不在于得到了什么,而在于付出了什么;人生的意义不在于自己得到写什么,而在于自己为国家、为社会奉献了什么。但是人活一世,总会有一些属于自己的东西,在不损害国家、集体、他人的利益下,为什么不能多提倡追求一下个人的理想,追求一下生命的质量呢?

传统的榜样教育相对单一化,往往将榜样树立成“高、大、全”式的人物形象,拉大了榜样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该文原载于中国社会科学院文献信息中心主办的《环球市场信息导报》杂志http://www.ems86.com总第547期2014年第15期-----转载须注名来源既然人们开始崇尚个性、自由,榜样教育就要顺应这种潮流,做出相应的调整。榜样教育应该摈弃一些表面性的东西,多追求一些深处的共性,让我们的“榜样”更接地气一些,更贴近生活,贴近身边的人。让人们意识到,“榜样”离我们并不远,就在我们的身边,只要你愿意,只要你努力,你也能够成为榜样。

三、榜样教育的幸福观

传统的榜样教育里,总是把个人幸福与国家利益分割开来。“幸福”意味着牺牲个人,“幸福”意味着奉献自己。正如《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说的那样----“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献给了人类最伟大的事业----为人类解放的事业而奋斗”。过去的榜样教育中,很少有人提到过个人利益的索取,很少有人提到个人幸福的追求,而今天的榜样教育的幸福观应该将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的利益结合起来。

榜样教育中追求的个人幸福应该属于个人的一种权利。约翰·斯图亚特·穆勒从功利主义的角度指出:“除了幸福,事实上不存在其他任何被渴望的东西。”费尔巴哈在其《幸福论》中也指出:“一切有生命和爱的动物、一切生存着的和希望生存的生物之最基本的和最原始的活动就是对幸福的追求,人的任何一种追求都是对幸福的追求。”

如果榜样能够带给人们幸福,相信没人会拒绝向榜样学习。榜样教育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必须先告诉大众如何靠近幸福,如何获得幸福。在今天的社会转型时期,几乎每个人的个人意识与主体意识都大大提升,没人愿意务虚名而求实祸。必须要注意要将把个人的幸福作为重要的切入口,让人们能够在学习塑造的榜样中得到幸福。否则,离开个人幸福去谈集体利益、国家利益的实现,这样的榜样教育确实很难说服大众。

榜样教育中的幸福观应该将个人的幸福与国家的利益紧密相连,实现“中国梦”“我的梦”。一方面个人的幸福是来源于社会的幸福、国家的稳定,另一方面个人的幸福也是实现社会的幸福、国家的强大的基础。国家的稳定、社会的有序发展决定着个人幸福的实现,个人幸福更是由国家和社会的福祉转化而来的。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的“五四青年节”指出,青年一代有理想、有担当,国家就有前途,民族就有希望,实现我们的发展目标就有源源不断的强大力量。中国梦是历史的、现实的,也是未来的;是国家的、民族的,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是我们的,更是青年一代的。习近平强调,展望未来,我国青年一代必将大有可为,也必将大有作为。广大青年要勇敢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自我的青春梦想。习近平同志在2014年的“北大师生纪念五四运动95周年青春诗会”中指出,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和机缘,都要在自己所处的时代条件下谋划人生、创造历史。

四、榜样教育的成功观

在社会转型时期的背景下,榜样教育的成功观存在下述不足之处:

榜样教育中对成功观的关注远远不够。马斯洛的需要理论指出,对成功的渴望与需要深深隐藏在人的灵魂之中。人有一种内在追求自我实现的需要,成功是自我实现的外在形式。榜样教育的最大魅力在于激发主体情感,以激起主体对榜样的模仿与追求。这种追求表现为对榜样人物、榜样事件的学习,事实上则是对成功的追求与自我实现的需要。这一点往往为传统榜样教育所忽视。

时代在发展,榜样教育也一样需要发展,今天的榜样可能与以往有些不同,否则,榜样就会永远带着过去的味道,与今天的人们生活存在着巨大的距离。你不能说他不好,但是你很难向他学习。因此,树立一些主流社会认可的成功人士,向受众明确指出取得成功的一些潜在的信息,或许会激发起他们内在的更多力量。

成功榜样中的隐性理解。许多成功榜样在教育人们如何获得事业成功时,忽略了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人们对榜样的隐性理解。简单地说,一个榜样的树立者希望人们从中学到的是勤奋,但人们可能吸取到“机遇”的作用。即一个榜样在不同的读者那里,意义可能是不同的。这一点对于成功榜样的树立是有意义的。他们应该注意到更多的解读可能性。因为任何解读都可能影响到人们的行为选择。还有一个问题是对失败的误解。一般来说,榜样教育引导人们走向应该成功,向往成功,否定失败。但是,现实生活中,失败是正常的情况,那些认为榜样只是成功而没有失败的教育者是不客观的。

在社会转型时期,各种社会矛盾复杂,人们的选择也越来越多样,更重要的是,人们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再加上人们的理性思考能力在提高,盲目学习榜样的状况成为历史。因此,榜样教育不仅要创新形式与增加种类,更要拓展视野并在实践中不断丰富榜样教育概念,使其能够满足人们的不同层次的需要,为不同的人们提供可以借鉴的精神养料。

(作者单位: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参考文献

网络:

[1] 新华网.新华时政.习近平: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5/05/c_124663742.htm

[2] 新华网.高层.习近平:青年要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4-05/05/c_1110528066.htm

期刊:

[3]张茹粉.榜样教育的理性诉求.山西师范大学学报,2008

[4]冯培.新媒体时代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变革.北京教育(德育),2011

[5]冯培.提升人格魅力-增进组织认同-有效实现大学主流文化的价值引领.北京教育(德育),2011

[6] 李湘君、刘利才.当代学校榜样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教育与教学研究,2009

图书:

[7]张耀灿等.现代思想政治教育学.人民出版社,2006

[8]陈万柏、张耀灿. 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07

[9]A·班杜拉著林颖译.思想和行为的社会基础--社会认知论(上、下).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10]古斯塔夫·勒庞著冯克利译.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

[11]石刚.李丽娜.核心价值面面观.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年

[12]李芳.大学生生命观教育研究.光明日报出版社,2013年

[13]尼·奥斯特洛夫斯基著曹缦西、王志棣译.钢铁是怎样炼成的.译林出版社,1996年

猜你喜欢

榜样生命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榜样
榜样
榜样
榜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