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院校单独招生考试改革的实践研究
2014-11-02邬卫
邬卫
我国高职院校的单独招生考试(以下称“单招考试”)始于2007年,是国家示范院校建设项目的一项实践,其初衷是建立一套具有中国特色的高职教育多元化选拔录取机制,让高职院校招到适合的学生,以提升生源质量。教育部给予国家示范院校以充分的自主权,由学校组织命题、考试、评卷、划定录取最低控制分数线,确定录取名单后直接报省教育考试院备案录取。从试点实践效果来看,这种改革实践可以克服高考弊端,为考生创造一个双向选择和轻松考试的良好环境,让有职业潜能的学生有机会进入高校学习,解决高职院校的招生问题。
一、国内单招考试改革试点概况
2007年,教育部批准在江苏、浙江、湖南、广东4省8所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进行单独招生试点;2008年,单独招生试点院校的范围扩大到8省区20所;2009年,教育部又安排33所高职示范校单独招生,计划招生9240名;2010年,试点院校扩大到73所,计划招生25505名;2011年,有159所国家示范与骨干院校参与试点,实际招生59000多人;2012年,开始将单独招生试点权限下放给各省区,不少省区的单招试点扩至省级示范院校,全国有250多所国家示范与骨干院校进行了试点;2013年,单独招生的范围进一步扩大。目前国内高职院校的自主招生模式大致有单独招生、对口招生、“3+2”中高职贯通、技能拔尖人才免试入学、综合评价(注册)入学、“高考成绩+技能测试”六种,单招考试是试点时间最早、范围最广的一种。
二、单招考试命题的价值取向
单独招生采用什么样的考试内容与形式,取决于高职教育选择什么样的学生。高职教育培养面向生产、管理、服务、建设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要有较好的职业意识、职业潜能、形象思维和学习能力。目前高职院的学生大部分是第三批录取的高中毕业生,近年来也有一部分来自技校、职高、中职校的对口生及少量的社会生源,他们的文化基础、职业素质、技能基础、学习能力参差不齐,加上各校的人才培养理念和模式差异,造成目前各地院校单招考试模式的多样化。考试既有院校单独组织的,也有多所院校抱团组织的,内容大致分“文化基础+专业基础”“文化知识+职业技能”“文化知识+职业素质”等,其中超过70%的院校采用传统文化考试为主的“小高考”方式,内容、方式、方法都缺少高职教育的针对性、特色性与创新性。
本文探讨的“人文素质+学习能力+职业潜能”的考试模式,彻底改变以文化考试为主的做法,侧重对情商、智商、学习能力和职业潜能的检测。这种考试取向是可以找到理论依据的。如借鉴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设置关联“语言智能、逻辑—数学智能、音乐智能、身体运动智能、空间智能、人际智能、自我认识智能”等方面的智能测试题;依据人文心理学的“情感、情绪、志向、态度、价值观、人际关系等在学习和人格发展中起重要作用”的教育观念,设置情商方面的试题;受“以人为本”的哲学个体论思想启发,把发展人的个性和帮助学生实现个人的潜能作为教育目标与根本任务,设置学习能力和职业潜能方面的测试题等。此外,还要遵循高职教育的人才培养规律和学生的身心发展规律。
三、单独招生考试的内容选择
高职教育的生源要求与现实生源的多元差异性矛盾十分突出,因此,科学设置一套有效的考试系统、选择适合高职教育的学生,非常重要。“人文素质(情商、智商)+学习能力+职业潜能”模式自2009年开始试点,由考生在电脑上完成120分钟的综合素质测试。这种考试经过4年多的实践探索和不断改进,目前已逐步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稳定的考试体系,以下是相关内容的分析。
1.以情商和智商为核心的人文素质。情商EQ(Emotional Quotient)是个体重要的生存能力,是一种发掘情感潜能、运用情感能力来影响学习、工作、生活各个层面和未来的关键品质,它反映一个人控制自己情绪、承受外界压力、把握自己心理平衡的能力,是衡量人的性格、情绪、意志、情感、社交、挫折耐受等素质的重要指标。本模式主要考察考生的自我意识、自我管理、自我激励、社会意识、处理人际关系技能和负责任的决策等素质,考生可根据给出的答案选择与自己最相符的一项。其中,“自我意识”主要检测考生准确评估自己的性格、气质、感受、兴趣、价值观的能力;“自我管理”主要考查考生在压力之下,是否具有调整自己的情绪、控制冲动、持之以恒地克服障碍、制定并监控自己的个人目标及学业目标、恰当地表达自己的情绪等方面的基础素质;“社会意识”主要考查考生是否具有理解他人的情绪并与之形成情感共鸣,识别并欣赏个体间和群体间的异同,了解家庭、学校和社会资源等素质;“人际技能”主要检测考生与人的合作认识、沟通技能、抵制压力,预防冲突等方面的素质;“负责任的决策”主要检测考生对伦理标准、安全问题、社会常规、尊重他人以及可能产生的不良后果的决策,主要检测考生在社会责任心方面的素质。
2.基于形象思维的行动学习的学习潜力。高职学生在智能结构、智能类型方面与本科院校的学生存在本质的区别,因此,用文化考试标准来考量这类学生既是不公平的,也是不科学的。职业教育培养的学生,倾向形象思维,善于掌握过程性、经验型和策略性等程序性知识学习,可成为技术技能型人才,因此,检测招生对象的认知能力、自学方法、自学习惯、自学活动等自我调控等要素很重要,具体包括求知欲、态度,方法、习惯等方面的基础能力,以及独立确定目标、制订计划、获取信息、实施计划、评估绩效等方面的独立能力。
3.融合在兴趣意向中的职业潜能。它指从事未来职业潜在的能力,表现为职业兴趣、职业意向和职业基础、潜在的职业知识、职业素质与能力,主要检测考生倾向选择的职业应具备的基础职业能力与素质,如人文、语言、沟通、组织、策略等方面的素质,数理、空间、思维、逻辑、实践等方面的素质。不同专业的职业潜能测试侧重有所不同,考生可根据给出的答案选择与自己最相符合的一项。
四、单独招生考试的运行管理
单独招生作为高校多元选拔的录取方式之一,从制度、命题、考试到录取等整个过程有一整套规范的方案和制度,包括组织机构、管理办法、考场规则、考生守则、监考员守则、巡考员守则、系统维护规定、违纪处理办法、安全守则等规章制度。在命题方面,可以建立试题库,组建有固定成员的命题专家组,每年更新、充实试题库,考试时根据大纲要求,由计算机从试题库中自动组题,并由命题专家组进行审题。在考试安全方面,制订一套缜密的防控方案,如采用计算机自动排序试题,即使相邻的考生,试题内容相同,题序完全不同;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开放考试时间,在考前公布登录密码;如遇计算机故障需再次登录,可以索取二次登录密码等,这样可以确保考试的每个环节都能按国家有关考试的保密标准进行监控。
五、单独招生考试的效度分析
笔者所在学院“人文素质+学习能力+职业潜能”的考试试点迄今进行了四次。从首次的3个试点专业发展到第四次的44个试点专业,招生指标从200名发展到1500名,考生人数从144人增加到5340人。每次考试结束,都对考生测试成绩进行分析比对。每次命题前,都在总结上一年测试分析的基础上,调整考试大纲和试题结构,使之更趋科学、合理。33页图是四次考试的分数段与人数比例的分布图。从图中可以看出,四次结果都呈正态分布,且图像分布一次比一次好,尤其是2012年的结果很理想,说明结果分布的合理性和稳定性不断趋于成熟。
2009年,首次进行单招考试,试题结构按学习能力、心理素质和职业潜能组成。从参加测试的144人的成绩统计情况来看,综合素质测试试题总体难度偏小,部分考题难度偏大,考生参差不齐、差距较大。其中,学习能力与职业潜能部分试题的区分度较好,但综合心理素质与职业取向方面的试题的区分度稍差,特别是逻辑思维部分题目偏难;学习能力、综合心理素质和职业潜能三大指标待进一步优化,各个指标的维度不均衡的问题突出,说明试题的控度不是很理想。
四次单招考试结果分布图
2010年,单独招生专业试点扩大到32个专业。试题结构分为公共部分和职业潜能,32个专业则分成语言类、机电类、财经类、艺术类、建设类五大专业类别,分别按照艺术型、现实型、社会型、传统型、企业型五大类型进行类别命题和测试。从参加考试的3410人的成绩来看,题目结构与分布比第一次合理,其中,试题的区分度比较合理,从各类试题的得分情况看,学习能力与人文素质部分试题的区分度较好,但职业潜能尤其是职业取向方面的试题的区分度稍差,考生在这部分试题得分总体偏高,说明这类试题的区分度设计有待进一步研究,而逻辑思维部分题目偏难。从五种类型的检测维度看,测试的控度不是很理想。
2011年,单招试点专业扩至38个,考试结构以依照38个专业分成理工类、社会类、艺术类进行布局,并增加测谎模块。从这次3774人的考试成绩统计分析可以看出,智商类题目总体偏难。成绩曲线图表明,试题的区分度基本合理。从各类试题的得分情况看,智能、常识和职业潜能部分试题的区分度较好;素质模块首次采用测谎题,根据测谎结果看,对应系数的设计不是很合理。从职业潜能的得分看,结果相对合理,其中每类分4个维度,试题针对性相对集中,区分度比较理想,说明控度相对前两次较为理想。
2012年,单招试点专业增加到44个,有5340位考生参加了考试。试题以人文综合、学习能力、职业潜能三大类进行命题,题目维度分8个模块。从考生成绩看,虽然部分题目难度偏大,但总体结构很合理,各分数段考生比例呈正态分布,测试结果的分度、控度较好,基本达到了预定的效度。比较前三次考试,试题的内容、结构和考试的方式方法都相对稳定和完善。
上述四次考试的结果表明,“人文素质+学习能力+职业潜能”的创新性单招考试模式是合理有效的,并获得考生的认同,学校通过这套考试可以选到想要的学生。
六、对高职单招考试问题的思考
单招是近年来众多考试中的一种,但重复高考的模式去做一些变相的“小高考”,不是我国高考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初衷。抛开文化科目考试,探索一种全新的考试内容与模式,是招生考试改革的一个崭新领域。本文在考试内容、方式、手段的合理、有效、安全、公平等方面做了很多有益的探索,但仍有不少问题需进一步研究。
1.高职教育人才培养与社会环境、个体身心状态、价值取向、教育规律、个体发展因素、教育的综合条件(环境、方法、手段与途径等)诸多因素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本文借鉴多元智力论等理论为指导,引入情商、智商、学习能力、职业潜能(职业兴趣、职业意向、职业基础)等作为理论假设标准,通过实践验证并不断改进,有一定合理性,但关于对应各类指标的维度设计,还需要有培养对象的质量比较才能验证其有效性。
2.以综合素质测试取代文化考试是对传统考试的颠覆。学绩和特长分认同考生此前的学习成果及素质教育,但在我们对“文化”与“素质”之间的关系尚未明晰之前,通过这种方式是否可以招到适需对口的学生、是否出现人们担心的“无文化”或“低技能”学生等问题,亟待实践。如果采用学绩分测试,应考虑文化因素,增加各种面试来检测学生的技能,可以采取“学绩与特长认证+综合素质测试+专业面试”的模式。
3.要建立一套适应发展需求,体现公平、公开、公正思想,体系结构和操作运行机制科学合理,有中国特色的职业教育招生考试制度及运行体系,还有许多问题需要解决。例如,考题的内容如何与高中素质教育改革接轨、与社会用人需求接轨、与学生的素质教育和健康成长成才接轨等;由于一年一次的考试很难平衡不同考试的命题难度,如何保证考试的公平问题等,都需要进一步思考。可以考虑借鉴美国SAT考试经验,采用多次考试法进行单招考试,在每年七月由学校组织数据采信并完成录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