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普林斯顿大学和清华大学经济学专业课程设计的比较分析

2014-11-02张晓煜

教育与职业 2014年21期
关键词:通识清华专业课程

张晓煜

普林斯顿大学(简称普大),位于美国新泽西州的普林斯顿,是美国一所著名的私立研究型大学,八所常春藤盟校之一。普大集中主要力量和办学资源,着力构建重视通识教育、确保核心课程、体现选修自由的富有特色的本科课程体系。

一、普大经济专业课程设置

普大获得文科学位的课程要求为31门课,经济专业学生需修读12门通识教育课程,包括4门专业预修课程、3门核心课程、5门专业选修课及其他7门自由选修课程(见表1)。

表1 普林斯顿大学经济专业课程设置

普大经济学专业预修课程中的统计和数据分析可由工程统计学基础替代,部分数学要求高的课程要求先修线性代数与多元微积分,或者更高程度的数学课程。三门核心课程根据对数学能力要求的不同,提供两种方案给学生自主选择,学校鼓励数学能力强的学生选择对数学要求高的核心课程方案,以体现数学方面之能力,但不要求学生必须选择同一版本下的三门课。学校建议学生根据以后计划撰写的论文是应用方面还是理论方面而选择不同的课程。

二、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课程设置

在我国高等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新形势下,清华大学(简称清华)思考“如何将多方面办学优势转为人才培养的新优势”,开始探索“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并将经济管理学院作为开展此项改革的试点院系。2002年,经管学院启动了本科教育改革,实行“大平台招生和培养”,即在大一和大二大时不分专业,实行一个平台培养。

清华经管学院本科共有三个专业: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会计学、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本科培养方案包括通识课程、专业课程和任选课程三部分。前两年以通识教育课程为主,后两年以专业课程为主。在完成专业课学习的同时,根据个人兴趣跨越专业界限,选修任选课程(见129页表2)。

可见,清华经济学专业大大加强通识教育课程的比重,除了全校统一安排的4门思想政治理论课外,学院系统开发、安排了8门通识教育基础技能课和8门通识教育核心课,在培养方案的140个学分要求中占到70个学分以上。

三、两校课程设置的比较分析

1.培养目标。普大的本科生培养目标涵盖了十二项复合型、应用型和创新型人才所需的知识、能力和素质结构:第一,具有清楚地思维、表达和写作的能力;第二,具有以批评的方式系统地推理的能力;第三,具有形成概念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具有独立思考的能力;第五,具有敢于创新及独立工作的能力;第六,具有与他人合作的能力;第七,具有判断什么意味着彻底理解某种东西的能力;第八,具有辨识重要的东西与琐碎的东西、持久的东西与短暂的东西的能力;第九,熟悉不同的思维方式;第十,具有某一领域知识的深度;第十一,具有观察不同学科、文化、理念相关之处的能力;第十二,具有一生求学不止的能力。

清华经济管理学院依照清华的总办学方针,把人才培养作为学院的根本任务。经管学院本科生教育的理念是:培养每一位学生成为有良好素养的现代文明人,同时创造一种环境使得杰出人才能够脱颖而出。经管学院本科三个专业的培养目标分别是:(1)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专业,培养数字经济时代富有创新精神和国际化视野的复合型管理人才;(2)会计学专业,为高端就业市场培养全方位与国际接轨的一流会计人才;(3)经济与金融(含保险方向)专业,培养既掌握系统的经济学和金融学理论和分析方法,又具备解决现代经济特别是金融领域中实际问题的技能,既具有国际视野同时也了解中国国情的高素质复合型经济金融人才。

虽然两校的培养目标一个具体,一个笼统,但仍然可以看出在创新思维、创新能力、解决专业问题的能力等方面的培养理念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同时也可看出普大比较重视独立思考能力、合作能力和终身学习能力的培养,清华更加强调国际化视野和复合型人才的培养。

表2 清华经济专业课程设置

2.专业选择。普大学生在入学后只区分文科和理科,不划分具体专业,在经过两年通识课程及相关预修课程的学习后,学生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和发展定位以及对学校各个专业较为充分的了解来选择和确定最终的专业。学生专业选择的自主性、灵活性和针对性,将更加有利于保证人才培养的质量。经济管理学院是清华改革试点学院,虽然大一、大二不分专业,但也只能在本院三个专业中选择,局限性仍然很大,尽管清华作为中国大学的翘楚,办学理念先进、办学力量雄厚,但因国内高考制度的不同及学校学科发展的需要,也仅仅是迈出了改革的第一步,学生自由选择专业在现阶段还无法实现。

3.课程设置原则。普大非常重视通识教育,前两年学生不划分专业,通识课程跨学科相互渗透,着力夯实学生的知识基础,提高各方面综合素质。同时注重与专业教育的有机结合,在后两年里通过精心设计的具有个性化和弹性化的课程,重视数学能力,突出核心课程,保证选修自由,致力于把学生培养成具有基础知识广博、专业底蕴深厚的复合型人才。清华经管院在本科教育上的创新则是提出了通识教育与个性发展相结合的理念。把通识教育定位于价值塑造、能力培养、人类核心知识获取三位一体的教育。“个性发展”则是融合学生个性的发展和对学生个性化的培养。为学生提供多种选择和机会,使得同学们可以根据自己的个性特点去发展、成长。

4.课程结构。普大和清华在教育的理念上基本相同,二者在课程结构、通识课程的比重等方面也基本相似,学生选择课程的自由度也都比较大。两校人才培养理念的趋同性也是这两所研究型大学在课程构成要素上具有一定趋同性的主要原因。两校课程结构模式的趋同性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这两所研究型大学对课程结构设计价值取向的趋同性。课程结构设计上基本凸显了从“知识”“学生”和“社会”这三个维度来实现“受过教育的公民”或“有教养的人”的教育目标。

5.课程数量。从学分构成上看,清华课程的比例结构和普大相似。但从课程数量看,清华经济学专业最低修读课程的门数几乎是普大的2倍,特别是专业课程部分,数量更是多了不少。对于清华这样提倡通识教育,积极进行改革,探索“宽口径、厚基础”的本科教育培养模式的国内顶尖大学,在现阶段仍无法避免专业划分过细、课程数量繁多等问题。数量不能代表质量,课程数量上的优势并没有缩小我们与普大等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重知识灌输、轻能力培养是多年来我国各类教育的通病,而学习能力和创新能力才是真正令学生终生受用的。如果不彻底解决这一困扰中国教育多年的问题,“钱学森之问”恐怕还是无法解答。

清华经管专业的课程改革是在借鉴和吸收了普大等世界一流大学的课程经验的基础上逐步实施的,实施“通识教育基础上的宽口径专业教育”的课程变革理念将成为我国研究型大学课程变革的重要方向,对我国本科教育的改革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可以结合不同学校和专业的具体情况逐步深入和推广。

猜你喜欢

通识清华专业课程
清华十《四时》中一种特殊写法的“中”字
清华简第八册《心是谓中》补说
骑行上清华
电大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改革探讨——以福建电大为例
简述大学通识课教学改革
基于“互联网+”的应用经济学专业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通识少年“种”石油
通识少年小课堂 血液之旅
通识少年·拿破仑
中美综合大学在音乐专业课程上的比较与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