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研究
2014-11-02吴道兵
吴道兵
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是指在发生学生安全事件之前高职管理人员所做的前期准备工作。安全管理事件一旦发生必然会造成一定程度的不良后果,不但可能对学生的身体以及财产造成伤害和损失,而且对学生的心理也会造成一定影响。因此,学校在进行学生安全管理时一定要建立预防管理保障机制。第一,预防管理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助于减少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通过预防管理保障机制的建立,学校可以在第一时间启动预防管理体系,组织足够的人力、物力资源,在第一时间内对事件进行有效掌控,随时掐灭事件的导火索,最大限度地降低安全事件发生的概率。第二,预防管理保障机制的建立有助于控制事态的扩大化。从概率学理论,在一段时间内,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定的。既然事件发生的概率是一定的,控制事态的发展、把事件的影响力消灭在萌芽状态就显得尤为重要。足够的人力、物力等资源可以在第一时间内启动,情感力量的及早介入、理智力量的充分接触,都可以使事件发展在可控范围之内。按照发生的规模性质来看,即便是一些严重的安全事件,也可以在预防管理保障机制下实现可控制化。根据预防管理保障机制建立的总体要求,可以从安全预防管理的组织体系设计、安全预防管理保障机制的建立以及安全预防管理措施的实施三方面来做好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
一、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的组织体系
管理体系的建立是我们进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的基础,只有明确了管理者、责任人和组织机制,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才能得以展开。所以开展这项工作的前提,就是明确进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所涉及的相关人员以及组织体系的建立。高职院校校长作为学校法人,是学生安全管理事件的第一责任人,应由高职院校校长或者分管学生工作的学校领导作为一级管理者,在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中担任总指挥。学校设立的职能部门,如宣传部、学生工作处、保卫处、后勤处、教务处等的负责人应该作为二级管理者承担相应的职责。对于直接与学生接触的各学院辅导员、宿舍管理员、各班班主任以及学生工作团体等,也应该作为学生安全预防管理体系的下级管理者参与到学生的安全管理当中。具体的组织形式见下图。
学生安全管理项目预防管理组织体系图
其中各级管理者的工作职责如下:学校领导是学生安全预防管理的总指挥,负责组织、领导、协调、监督各级管理者的工作。各职能机构根据职能机构的性质和工作内容,负责相应的职责。例如,宣传部是管思想政治工作的职能部门,负责理论武装、宣传舆论导向、形势政策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精神文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等工作,从思想上预防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学生工作处主要负责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日常管理,包括校风校纪的监督检查工作、公寓服务工作等;保卫处是维护校园治安秩序的重要职责部门,负责对在校师生人员和财产安全的管理和保护;团委负责学生思想教育及组织活动的开展;心理咨询中心负责解决学生心理问题,保证学生有一个积极向上的心态;后勤处是学生在校学习和生活的保障部门,负责学校各项设施的齐备齐全以及消除学生在校生活的安全隐患,如保证食堂的安全卫生等;其他下级管理者应当在校领导及相应职能部门的带领下,负责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
二、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保障机制
1.部门间的联动机制。虽然各职能部门都有相应的职责,负责学生安全预防管理的不同方面,但是学生安全预防管理是一个体系,学校领导应该发挥统一指挥和协调的职责,各职能部门之间更应该积极沟通,保证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的顺利进行。
2.信息反馈机制。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的进行不仅包含由上一级到下一级单方面的工作任务的分配,而且还要包含由下到上的信息反馈,例如,高职院校应建立“学生—班级/宿舍—辅导员/班主任—职能部门—校领导”这样的学生安全管理五级信息反馈机制。只有保证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信息反馈的畅通,才能够及时发现并解决问题,预防安全事件的发生。
三、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的措施
1.加强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队伍的建设。(1)建立健全责任制度。制定和完善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制度,能够保证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的有效进行,避免发生问题时出现相互推诿的现象,有效促使工作人员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切实保护学生的安全,维护校园的稳定。(2)提高学生安全预防管理人员的素质。在完善相关制度的基础上,学生管理工作人员的素质高低对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能否有效实施起着关键作用。高职院校应该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学生安全管理工作队伍。首先,在选定工作人员时,应该挑选专业素质高、责任心强、有安全意识和乐于为学生服务的工作人员;其次,定期举行培训活动,加大对学生安全管理工作人员的培训力度。
2.完善高职学生安全基础设施。高职院校以适应社会需要为目标,旨在培养高技能的专业人才,强调理论教学和实践训练并重,注重对学生实际动手能力的培养,因此,高职院校拥有众多的基础设施及实践教学设施,以满足高职教育教学的需要。除这些设施的建设外,高职院校应该注重完善学生的安全基础设施建设,安全基础设施是高职院校进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的硬件基础,是消除学生安全隐患的有效保证,同时也是学生安全事件发生时能够得以及时处理、降低损失的有效保证。
3.保证高职学生的饮食卫生。目前大部分在校学生的主要用餐地点是食堂,一旦发生食物中毒等卫生事件将涉及大规模的师生,保证学生的饮食卫生是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高职院校对外开放程度的提高,很多高职院校的后勤都实现了社会化。但由于还没有相对完善相关制度和配套设施,高职院校后勤在社会化过程中出现了很多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并保证学生的饮食卫生安全,高职院校应该明确院校本身和参与后勤管理的开发商各自的职责,学校卫生部门也更应该认真行使其职责,定期对后勤安全卫生进行检查,落实好学校的安全卫生条例和相关制度。
4.建立信息收集和预警机制。为了有效实施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高职院校应该建立风险预警机制,通过信息的收集、分析来识别安全隐患,以保证及时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信息的收集是进行预防管理的第一步,高职院校应该通过多种渠道了解内外部信息,时刻关注社会现状和学生思想的发展趋势,掌握高职院校学生的心理动态。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分析和归纳影响高职院校安全水平的主要因素及其相互间的逻辑关系,建立一个健全、客观、实用性强的高职院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同时可参照国家、各省市和高职院校的相关法律法规、制度规定,编制各指标的量化检查评分表,应用于定量评估高职院校安全管理的实际情况。
5.加强高职校园周边环境治理。高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不仅仅包含对高职院校校园内部的预防管理,还包含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由于高职院校规模大、人数多,一所高职院校往往能带动周围经济环境的变化。几乎每一所高职院校附近都会有一条小吃街,它往往集网吧、小餐馆、台球室、小吃摊、酒吧等于一体,是在校学生生活、娱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各高职院校在做好校内安全预防管理工作的同时,应密切关注校园周边的安全,这对于保证校园的安全稳定、维护学生安全具有重要的意义。高职院校应该联合当地政府、执法机构加强对校园周边环境的治理,确保学校周边环境的安全。
6.制定应急预案。虽然通过积极地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和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可以有效降低学生安全管理事件的发生,但这并不能将学生安全风险完全消除,有很多安全隐患是无法预防和避免的。高职院校可以通过制定应急预案,在安全管理事件发生的第一时间控制事件的传播范围,降低其对学生的伤害,提高事件处理效率,及时恢复正常的教学秩序,确保校园的安全稳定。同时,建立完善的应对机制,对学生安全管理事件进行分类,并建立相应的预案措施,以备事件发生时可以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将危害降到最低。
7.重视对高职学生的安全教育。高职院校学生安全预防管理的核心是学生,在进行学生安全预防管理工作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安全教育。通过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安全意识、思想道德水平以及心理健康水平,能够有效预防学生安全事件的发生。通过提高学生的防范技能可以有效降低安全事件对学生的危害。高校管理者应着重从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学生的法纪观念、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培养学生的安全防范能力等方面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