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龄白内障患者应用不同小切口手术的临床疗效对照*

2014-11-02魏德伦梁艳丽

关键词:摘除术乳化白内障

魏德伦 汪 鹏 梁艳丽

(沛县人民医院眼科,江苏 沛县 221600)

本文主要对高龄白内障患者应用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的临床效果予以对照分析,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随机选自2008年12月 -2013年12在本院诊断为白内障且行小切口手术治疗的高龄患者80例,按照机械抽样法随机分成对照组和研究组,每组40例;对照组男女比例为17∶23,年龄75~95岁,平均(80.16±3.57)岁,术前眼压18.05 ~ 19.41 mmHg,平均(18.67± 0.43)mm-Hg;研究组男女比例为19∶21,年龄75~95岁,平均(81.06±3.75)岁,术前眼压18.03 ~19.38 mm-Hg,平均(18.76±0.48)mmHg;其中晶体核硬度分级为Ⅲ级28例、Ⅳ级38例、Ⅴ级1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眼压、术前视力与晶体核硬度分级等基线资料上无明显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临床征象均符合白内障患者;患者均为单眼且初次治疗;年龄≥75岁;核硬度分级Ⅲ~Ⅴ级;均签署手术治疗方案与临床研究知情同意书[1]。排除标准:严重视网膜、角膜以及玻璃体器质性病变者。

1.3 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术前1d均给予抗生素滴眼液滴眼(3次/d),麻醉方式均为表面麻醉联合结膜下局部浸润麻醉;手术结束前均灌洗前房,置换干净粘弹剂,于球结膜下注射2.5 mg地塞米松+2万IU庆大霉素。对照组术中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研究组行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2]。80例患者均得到随访,随访时间为术后1周、术后4周以及术后12周。

1.4 观察指标 临床效果:裸眼视力以及散光度数;并发症:术中并发症(后囊破裂、虹膜色素播散)与术后并发症(角膜水肿、后囊浑浊)[3]。

1.5 统计学处理 用SPSS 18.0软件处理数据,用±s表示计量资料,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指标情况 两组患者术后不同时段的散光度数组内比较,术后4周与术后12周的裸眼视力组内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术后1周、4周的裸眼视力与散光度数组内比较,术后1周的裸眼视力组间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指标情况(±s,n=40,°)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效果指标情况(±s,n=40,°)

12w裸眼视力 对照组观察项目 手术前 术后1w 术后4w 术后0.16±0.04 0.62±0.17 0.70±0.18 0.82±0.25散光度数 对照组0.15±0.03 0.53±0.14 0.72±0.21 0.85±0.23研究组0.79±0.31 1.66±0.24 1.33±0.48 0.71±0.29研究组0.82±0.34 1.63±0.28 1.31±0.46 0.69±0.27

2.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 研究组患者后囊破裂并发症发生率、角膜水肿发生率、术中并发症发生率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情况[n(%)]

3 讨论

本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术后1周、4周与12周的散光度数组内比较,术后4周与术后12周的裸眼视力组内比较,均无明显差异,表明行两种小切口手术治疗的高龄白内障患者手术后1个月后的视力恢复效果类似,可以有效避免手术源性散光的并发症的出现。且研究组术后1周的裸眼视力(0.62±0.17)°明显高于对照组(0.53±0.14)°,提示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后患者的视力恢复程度与时间,均比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优。分析原因是超声乳化吸出术操作过程中的震荡、能量转换以及灌注液,均对患者的角膜内皮产生一定理化损伤,而高龄患者的角膜内皮细胞具有不可再生与计数较少的特点,进一步增加其损伤敏感性,导致患眼角膜损伤恢复较慢,影响手术后的早期视力恢复[4]。

在本研究中,通过对两组患者围手术期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分析,发现研究组后囊破裂发生率2.50%明显低于对照组20.00%,术中手术并发症发生率14.50%显著低于对照组3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通过将超声乳化术中的巩膜自闭式隧道切口与连续环形撕囊技术应用在手术过程中,相对降低手术操作复杂度与难度,进而有效减少复杂操作过程对患眼正常组织的损伤,减少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5]。同时,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术后角膜水肿以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明显低于对照组,说明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在治疗高龄白内障患者具有相应较高的安全性,更有利于患者良好预后。关于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在治疗不同核硬度分级的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价值与经济效益,有待临床进一步研究验证与证实。

综上所述,针对高龄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白内障吸出术与非超声乳化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患者手术1个月后的视力恢复效果均较理想,具有较高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1] 谈群华.高龄白内障患者非超乳小切口白内障手术效果分析[J].中外医疗,2011,29(12):44 -45.

[2] 周霞.2种小切口手术在高龄白内障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比较[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15):1654 -1655.

[3] 杨晓春.高龄白内障患者2种小切口手术疗效分析[J].重庆医学,2011,40(06):559 -560.

[4] 何小杰.高龄白内障患者两种小切口手术的比较[J].广东医学,2011,32(18):2439 -2440.

[5] 张立清.高龄白内障患者两种小切口手术的比较[J].中国医药指南,2012,10(36):532 -533.

猜你喜欢

摘除术乳化白内障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对老年性白内障患者术后恢复的影响
MRI图像结合JOA评分对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术后评估
乳化沥青厂拌冷再生在陕西的应用
有些白内障还需多病同治
SBS改性沥青的乳化及应用
简析一种新型乳化沥青的生产工艺
用经皮椎间孔镜髓核摘除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的效果分析
小切口白内障摘除治疗急性闭角型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疗效观察
探讨拉坦前列素在小切口囊外摘除术治疗青光眼术后白内障中的应用
腹腔镜肝包囊摘除术的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