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甜茶的应用历史与研究现状

2014-11-02韩碧群谭芳张鑫瑶彭勇

中国现代中药 2014年7期
关键词:提取物广西小鼠

韩碧群,谭芳,张鑫瑶,彭勇*

(1.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2.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健康产业

甜茶的应用历史与研究现状

韩碧群1,2,谭芳1,2,张鑫瑶1,2,彭勇1,2*

(1.北京协和医学院 中国医学科学院 药用植物研究所,北京 100193;
2.中草药物质基础与资源利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北京 100193)

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是广西民间长期使用的茶、糖、药三位一体的甜味植物,具有茶文化特征。民间饮用经验证明,甜茶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止咳、利咽的功效。甜茶含有黄酮类、二萜及其苷类、多酚类、鞣质等化学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甜茶具有抗氧化、抗过敏、抗炎、防龋齿、降血糖、降血脂、抗肿瘤等多种药理活性成分,且安全无毒。笔者还对甜茶的应用现状以及今后的发展进行了讨论,为进一步研究开发甜茶提供科学依据。

甜茶;别样茶;化学成分;药理活性

别样茶是指不属于山茶科Thcaceae山茶属Camellia来源的那些植物,其在某个地区和某个民族范围内已有作茶饮用的悠久历史,而且沿用至今,并仍有商品在市场流通的那些物品[1]。别样茶中有一些具有明显甜味的茶,甜茶是极具代表性的一种。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又称甜叶悬钩子、瑶山甜茶、刺茶等,英文名通常用Sweet tea leaves 或Tien cha,是蔷薇科Rosaceae悬钩子属Rubus的一种高甜度、低热能的非糖的天然甜味植物。在广西瑶族、壮族聚居区,甜茶有着悠久的应用历史,有清热解毒、生津、润肺、止咳、利咽的功效。

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文献考证与市场调查,对甜茶的文献记载、应用现状、化学成分和药理活性等进行综述,为甜茶的推广应用、深入研究奠定基础。

1 原植物来源及分布

甜茶RubussuavissimusS.Lee是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的一种落叶有刺灌木,为我国80年代初药物调查时才发现的广西特产植物。植株高1~3 m,茎直立或倾斜;单叶互生,幼期初生叶5深裂,成长叶掌状7深裂或5深裂,少数6裂或8裂,中央裂叶较长;花瓣5片,白色;雄芯多数,基部合生;雌蕊多数,花柱丝状;聚合果卵球形,幼时灰青色,成熟时橙红色,味甜可食[2]。

甜茶的自然分布区域主要集中在广西中部和东南部的山区,其中以桂中的金秀瑶族自治县和桂东南的岑溪市分布较多;另外,在与广西贺州接壤的广东省连山县也有少量分布。调查还发现甜茶野生种群自然分布的范围在逐步缩小,如广西的桂平和昭平在20世纪80年代被发现有甜茶分布,目前已难觅踪迹[3]。甜茶常生于海拔500~1 000 m的丘陵山地常绿阔叶林或沟谷、林缘、灌丛中。

2 民间应用

据《广西中药标准》[4]记载,“甜茶性味甘,平。清热,润肺,祛痰,止咳。用于咳嗽痰多”。

在广西瑶族、壮族聚居区,甜茶有着几百年的应用历史,以嫩叶当茶,味甜而清香;以甜茶当药,还可清热解毒、生津、润肺、止咳、利咽、健胃祛滞、助消化,可治热咳、咽喉炎、口腔炎、声音嘶哑等症;以叶煮水,可代替白糖加工食品,如甜茶粽子,甜茶饭等;加甜茶叶煎药,可以掩盖苦味。甜茶的药用性和食用性已经被地方医药和民间经验证实,是一种茶、药、糖三位一体的甜味植物。

3 采收加工与产销状况

3.1 采收加工

甜茶一般2~3月萌芽抽枝,3~4月开花,4月上旬生长较快,中、下旬长出侧枝,至7月枝叶定型繁茂,长势旺盛。此时是第一次采收季节,一般采摘已开花的枝条叶片,隔一段时间,待其再度枝繁叶茂时,即为第二次采收时节,一般采摘未开花的一年生植株叶片。甜茶的采收期在7月下旬至8月下旬。这时的甜茶叶含甜味素已较高。其采收、加工方法简单:用镰刀割下枝叶,运回后,摘下带叶柄的叶,晒干,用清水洗干净,捞出来放入大缸或水泥池里发水约12小时,然后用铁锅生火高温炒制,烘干透,再除去叶柄和主叶脉,稍搓碎,即成成品甜茶,便可开水冲泡饮用[5]。

3.2 产销状况

甜茶在广西民间有着悠久的使用历史,但到80年代初药物调查被发现后,才为世人知晓。1981年日本高级甜味专家田中三郎一行3人专门到广西考察甜茶时指出:“在罗汉果、甜叶菊、甜菜、甜茶几种甜味植物中,甜茶的口味是人们最容易接受的,是世界上一种新型的高级甜味保健饮料”。自80年代以来,日本医学界对甜茶进行深入研究,将甜茶开发成保健食品投放市场[5]。随着甜茶成为俏销的出口产品,90年代中期,市场上曾掀起狂销热潮,价格高达30元(千克价,下同)。之后,市场突然出现逆转,几个月时间,价格一度降到1元以下,甜茶产业迅速萎缩。2004年,大瑶山甜茶获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甜茶产业回暖,收购价稳定在60元左右。除茶叶、袋泡茶外,甜茶产品还有灌装、瓶装、袋装等多个品种。还可以用来做甜味剂、甜茶胶囊、甜茶泡腾片等。甜茶已成为广西林下经济重要品种。

4 化学成分

4.1 黄酮类

陆健[6]等分析了肇庆市生产的晒青甜茶中含黄酮类3.02%,甜红茶中含黄酮类1.79%。吴柳春[7]等测得5批不同产地甜茶中槲皮素的含量为0.208%~0.339%,山奈酚的含量为0.150%~0.286%。

4.2 鞣质

莫建光[8]等用HPLC法测定甜茶中水解型鞣花鞣质含量约为5%。

4.3 多酚

陆健[6]等分析了肇庆市生产的晒青甜茶中含多酚类12.33%,甜红茶中含多酚类12.80%。日本学者还从甜茶中提取出了具有抑制鼻腔过敏反应的物质-GOD多酚。

4.4 二萜及其苷

甜茶中含有二萜及其苷类成分(见表1)。甜茶苷由于空间立体结构及其活性基团各异,存在许多可能性,目前已被证实的有甜茶素(rubusoside)(见图1)、斯替维苷(Steviol monside)、甜茶苷-A(suavisoside-A)、舒格罗克苷(sugereoside)等[9-11]。甜茶素(rubusoside)(见图1)是甜茶苷的主要组成部分,是由斯替维醇和葡萄糖组成的四环二萜苷,其与甜叶菊苷(Stevioside)基本一致。甜茶素是一种低热量高甜味物质,从甜茶提取的甜茶素是甜味植物中口感最佳的,甜味的纯正程度接近白糖,甜度相当蔗糖的300倍,每公斤干甜茶叶的甜度相当于15 kg蔗糖的甜度[12、11]。

唐辉[13]等研究了7份不同产地野生甜茶中甜茶苷的含量,结果表明:不同产地野生甜茶中甜茶苷含量有较大差异。其中,广西金秀和广西平南产的甜茶叶片中甜茶苷含量最高,广西岑溪产的甜茶叶片中甜茶苷含量最低。

表1 甜茶中的二萜类成分

图1 甜茶中的二萜类化合物的结构

4.5 微量元素

温桂清[17]等用火焰原子吸收光度法测定甜茶中微量元素,结果表明:甜茶根、茎和叶的金属元素含量排序如下:K>M g>C a>Fe>N a>Zn(Mn)>Cu,甜茶叶的Ca、K、Na、Mg和Mn含量明显大于根和茎。

4.6 其他

甜茶中含有游离氨基酸、维生素A、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E、叶酸、尼克酸、类胡萝卜素、纤维素等[6、18]。

5 安全性

梁坚[19]等采用急性经口毒性和长期毒性法研究甜茶的急性和长期毒性。结果在小鼠的急性经口毒性试验中,雌雄性小鼠经口LD50>21 500 mg·kg-1。大鼠长期毒性试验,用5 000 mg·kg-1、10 000 mg·kg-1、200 00 mg·kg-1.bw的甜茶给大鼠连续灌胃30 d,未观察到中毒表现。甜茶对大鼠的生长发育,造血功能,肝肾功能,器官组织均无明显毒性。

钟正贤[20]等取小鼠预试后,另选小鼠20只,雌雄各半。甜茶提取物以最大浓度和最大体积ig给药,24 h内连续给药3次,观察7 d。结果未见任何毒性反应和动物死亡,计算其最大耐受量为199.8 g生药/kg。

梁坚[21]等采用小鼠骨髓嗜多染红细胞微核试验、小鼠精子畸形试验和Ames试验对甜茶进行了致突变作用研究。结果表明,甜茶无致突变作用。

6 药理作用

6.1 抗氧化作用

瑶山甜茶提取物的分子质量分布范围对其抗氧化能力有较大的影响,其水溶性抗氧化活性片断的分子质量在5~10 ku范围内[22]。

甜茶浸膏具有良好的抗氧化能力。相同质量浓度下,水提浸膏溶液对DPPH·自由基的清除能力高于乙醇抽提浸膏。在一定的浓度范围内,浸膏溶液浓度与DPPH·自由基清除率有良好的线性关系,并且体现出明显的浓度依赖性,在线性范围内水提浸膏的IC50值为16.43 μg/mL,醇提浸膏的IC50值为73.33 μg/mL[23]。

6.2 胃肠道

甜茶提取液对离体小肠平滑肌的收缩运动、小鼠在体小肠推进运动均具有明显抑制作用[24]。甜茶提取液能显著抑制家兔离体小肠的收缩活动,并对乙酰胆碱有一定的拮抗作用[25]。

6.3 抗过敏作用

甜茶具有显著的抗过敏作用[26],其作用机制可能与抑制肥大细胞释放组胺有关[27]。滕建文[28]等研究甜茶的抗过敏活性物质属于水解多酚类,其结构有待进一步解释,其作用与纯度有关。王慧[29]等研究了甜茶中二萜类成分的抗过敏作用,初步认定对映-13-羟基-贝壳杉-16-烯-19-羧酸,对映-16β,17-二羟基-贝壳杉-3-酮具有抗过敏活性。而化合物对映-贝壳杉-16β,17-二醇-3-酮-17-O-β-D-葡萄糖苷和对映-贝壳杉-16-烯-19-羧酸-13-O-β-D-葡萄糖苷无抗过敏活性。

日本雪印乳业公司的研究表明,甜茶萃取物和橙皮苷具有抗过敏作用。当甜茶萃取物与橙皮苷同时使用时,可抑制50% 的皮肤过敏反应,比单独使用时效果更好。日本研究出甜茶富含特有的GOD型鞣花单宁,含抑制环氧酶、透明质酸酶活性物质及抑制过敏物质组胺游离的物质,能抑制血管透过性亢进,达到缓和鼻、眼、脸过敏[12]。

6.4 抗炎作用

甜茶提取物对巴豆油诱发的耳肿胀及血管通透性增加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并且对角叉菜胶致小鼠足肿胀也显示一定的改善作用。甜茶提取物可抑制巨噬细胞NO生成和iNOS mRNA表达。其抗炎作用可能与抑制巨噬细胞NO生成和iNOSmRNA表达有关[30]。甜茶提取物大小剂量组和阿斯匹林组均能明显抑制小鼠二甲苯所致耳肿[31]。

6.5 抗肿瘤作用

甜茶总黄酮在体外可抑制S180,H22和L1210肿瘤株的增殖,其中对H22抑制作用最强(IC5046.31 μg/mL);对S180抑制作用次之(IC5071.48 μg/mL),对L1210抑制作用最弱(IC50163.59 μg/mL)[32]。甜茶以50% 的乙醇提取制得提取物对小鼠肉瘤S180与肝癌H22有较明显的体内抑制作用[33]。

6.6 防龋齿作用

甜茶苷具抑制变形链球菌的粘附作用[34],对变形链球菌GTF活力有明显抑制作用,能抑制变链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有望成为一种较为理想的天然防龋甜味剂[35、36]。

6.7 降血糖作用

甜茶素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的血糖水平,升高血清胰岛素及降低血浆胰高血糖素含量;同时也能明显降低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清中总胆固醇、甘油三酯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含量[37、38]。甜茶粗品和甜茶苷在大、小剂量下可明显降低四氧嘧啶所致糖尿病小鼠血糖值,改善葡萄糖所致高血糖模型小鼠的糖耐量[34]。甜茶素能降低正常小鼠血糖水平,降糖率为18.47%;其对小鼠糖异生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抑制率为17.32%[39]。

6.8 降血脂作用

甜茶素能明显降低血清甘油三酯水平,降低幅度为30.08%;对胆固醇含量也有降低作用[40];甜茶素在降低血清TC的同时相对升高血清HDL-c[41]。

6.9 其他

甜茶的热水提取物跟骨吸收抑制活性呈量效相关性。其成分确定为鞣花酸和水解型多酚[42]。甜茶粗品和甜茶苷具有抗疲劳、免疫增强作用[43]。甜茶提取物具有止咳祛痰、止痛和镇静作用[20]。

7 甜茶与多穗柯甜茶的比较

在初步整理出的23个别样茶中,口感以清甜为主,或略带苦味的就有7个,多穗柯茶、甜茶、藤茶、湖北海棠、枸杞叶茶、金银花茶、青钱柳茶。还有待考证的如韭山藤茶、相思藤茶、湖北甜茶(鉴定为掌叶覆盆子)等[44]。这类甜味的茶与应用最广的山茶科Thcaceae山茶属Camellia的以苦涩味为主的茶形成了很大反差,丰富了我国茶文化。其中,甜茶和多穗柯茶的甜味最强烈。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二者都曾被当地人用以取代蔗糖加工食品,可见甜度是相当大的。现将两种甜茶的异同列示(见表2)。

表2 甜茶和多穗柯甜茶的异同

8 讨论

甜茶作为一种茶、糖、药三位一体的甜味植物,具有很高的开发价值。目前,除直接泡饮外,甜茶还可用于提取甜味剂,及提取抗过敏提取物,其提取物还可制成化妆品改善皮肤瘙痒,并抑制皮肤及血管壁内透明质酸的下降,抑制黑色素生成;还可用甜茶制成防龋齿片。但甜茶产量低且分布范围狭窄,限制了甜茶产业的发展。有利用生物转化的方法将甜菊糖转化为甜茶苷的报导,可减少因种植甜茶而带来的山地生态破坏。

悬钩子属中作“甜茶”应用的还有在湖北省通山县境内发现的一种新的甜茶植物(简称湖北甜茶),经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鉴定为蔷薇科悬钩子属植物掌叶覆盆子,在当地有多年使用习惯和历史[47]。覆盆子R.idaeus的叶和山莓R.corchorifolius的叶在国外民间也有用做保健饮品的习惯[48]。悬钩子属植物的果,如中药覆盆子、树莓等也具有很高的价值。悬钩子属是一个有较大经济价值的属。但开发的过程中也要注意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夸大不实的宣传功效,以次充好,以假乱真,只能重蹈90年代末甜茶价格跌入低谷的惨痛覆辙。

文献曾报道甜茶素在不同季节的含量呈动态变化:一般在甜茶叶的采收季节(6~8月份)含量较高[49],且不同部位含量有差异,较嫩的组织相对含量较高[50]。袋泡茶中甜茶素含量的差异,有可能是各厂家的甜茶叶采收季节、材料部位不同造成的。因此,有必要建立甜茶制剂中甜茶素的质量标准,从甜茶采收季节、采收部位、生产加工工艺等多方面控制其质量,以保障甜茶制剂的质量可控稳定,促进甜茶产业健康发展。

[1] 肖伟,彭勇,许利嘉,等.中国茶文化多样性的初步探索[J].中国现代中药,2011,13(10):52-53,59.

[2] 李树刚.甜茶,悬钩子属一新种[J].广西植物,1981,1(4):17-19.

[3] 唐辉,梁惠凌,王满莲.甜茶野生种质资源调查研究[J].中药材,2011,34(1):26-31.

[4]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厅.广西中药标准(1990版)[M].广西:广西科学技术出版社,1992:84-85.

[5] 李世平,唐斌.天然保健饮料植物——甜茶[J].特种经济动植物,1992,(2):30.

[6] 陆健,李远志,邱伟浩.甜茶的保健成分及其鉴别方法研究[J].广东茶业,1998,2:17-19.

[7] 吴柳春,黄桂华.HPLC法测定甜茶中槲皮素和山奈酚的含量[J].中国药事,2008,22(7):571-573,602.

[8] 莫建光,陈秋虹,徐慧,等.HPLC法测定甜茶中水解型鞣花鞣质的含量[J].安徽农业科学,2010,38(13):6926-6928.

[9] Thanak T,Kohda H,TANAKA O,et al.Rubusoside(β-D-glucosyl ester of 13-O-β-D-glucosyl-steviol),a sweet principle ofRubuschingiiHu(Rosaceae)[J].Agricultural and Biological Chemistry,1981,45(9):2165-2166.

[10] Hirono S,Chou W H,Kasai R,et al.Sweet and bitter diterpene-glucosides from leaves ofRubussuavissimus[J].Chemical and pharmaceutical bulletin,1990,38(6):1743-1744.

[11] Ohtani K,Aikawa Y,Kasai R,et al.Minor diterpene-glucosides from leaves ofRubussuavissimus[J].Phytochemistry,1992,31(5):1553-1559.

[12] 李莉,何克新.甜茶提取物的医学研究现状[J].现代医药卫生,2006,22(2):119-201.

[13] 唐辉,孔德鑫,王满莲,等.7份不同产地野生甜茶FTIR指纹图谱及其甜茶苷含量比较分析[J].基因组学与应用生物学,2010,29(4):697-702.

[14] 王剑霞,吕华冲.甜茶化学成分的研究[J].中药材,2007,30(7):800-802.

[15] 王剑霞,吕华冲.甜茶二萜类成分的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8,19(3):664-665.

[16] 吕华冲,王剑霞.甜茶化学成分的研究Ⅱ[J].广东药学院学报,2007,23(5):489-491.

[17] 温桂清,陈全斌,林霜.火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测定甜茶中的微量元素[J].化工时刊,2008,22(10):51-52.

[18] 邓绍林.甜茶叶片的营养成分及开发利用价值研究[J].中国林副特产,2000,54(3):18.

[19] 梁坚,赵鹏,李彬,等.甜茶的急性和长期毒性研究[J].广西医学,2003,25(12):2394-2397.

[20] 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等.甜茶提取物药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867-868.

[21] 梁坚,赵鹏,李彬,等.甜茶致突变作用的研究[J].癌变·畸变·突变,2003,15(2):107-108.

[22] 陈山,刘丽娅,韩忠.瑶山甜茶提取物抗氧化性能的化学发光检测[J].食品与发酵工业,2007,33(10):160-163.

[23] 邹青松,李素霞,陈山,等.DPPH·法评价瑶山甜茶浸膏的抗氧化性能[J].食品科技,2010,35(7):209-212.

[24] 黄彦峰,晋玲,黄俊杰,等.甜茶提取液对家兔、小鼠小肠运动的实验研究[J].右江民族医学院学报,2009,31(5):757-759.

[25] 赵丽平,陆雪英,陈秋月,等.甜茶提取液对家兔离体小肠收缩运动的研究[J].当代医学,2010,16(24):1-2.

[26] 高山,钟正贤,周桂芬,等.甜茶提取物抗过敏作用的实验研究[J].广西医学,2001,23(5):1080-1083.

[27] 方耀高,陆惠文,冯锦和,等.甜茶的抗过敏作用研究[J].中药材,2008,31(5):710-714.

[28] 滕建文,黄丽,易湘茜,等.甜茶多酚的抗过敏性评价[J].食品与机械,2008,24(5):48-51.

[29] 王慧,王建壮,王剑霞,等.甜茶二萜成分抗过敏作用研究[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4,30(1):1-3.

[30] 王辰,尹小萍,陈邦添,等.甜茶提取物的抗炎作用研究[J].中国药房,2010,21(31):2891-2893.

[31] 钟正贤,周桂芬,陈学芬,等.甜茶提取物药理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00,11(10):867-868.

[32] 吴燕春,吴冬,谢金鲜,等.甜茶总黄酮的体外抗肿瘤作用中国[J].实验方剂学杂志,2010,16(7):165-167.

[33] 黄荣岗,杨家庆,何家靖.甜茶提取物体内抗肿瘤实验研究初探[J].广东药学院学报,2012,28(2):173-175.

[34] 刘鸿雁,何克新,李莉.甜茶皂甙对口腔变形链球菌粘附性影响的研究[J].临床口腔医学杂志,2009,25(2):67-68.

[35] 黄丽微,何克新.甜茶甙和木糖醇对变形链球菌合成水不溶性胞外多糖的对比研究[J].广西医学,2010,32(3):265-266.

[36] 何克新,黄丽微,陈文霞,等.甜茶甙对变形链球菌葡糖基转移酶的影响[J].广东牙病防治,2010,18(5):230-233.

[37] 梁小庆,石涛,谢培,等.甜茶素对四氧嘧啶糖尿病大鼠血糖的影响[J].中外医药,2008,35:7-8.

[38] Ezure T,Amano S.RubussuavissimusS.Lee estract increases early-adipogenesis in 3T3-L1 preadipocytes[J].Journal of natural medicines,2011,65(2):247-253.

[39] 谢莹,陈全斌,罗达伟,等.高纯度甜茶甙对四氧嘧啶致糖尿病小鼠血糖的影响[J].陕西中医,2010,31(3):367-368.

[40] 田翠平,瞿伟菁,张雯,等.甜茶素对小鼠糖异生作用和血脂代谢的影响[J].广西中医药,2001,24(4):59-61.

[41] 孙斌,鲁力,陆继培.甜茶素对大鼠实验性高脂血症防治作用研究[J].广西医科大学学报,2001,18(5):627.

[42] 贺玉琢.甜茶的骨吸收抑制成分[J].国外医学·中医中药分册,1997,17(6):39.

[43] 谢莹,陈全斌,罗达伟,等.高纯度甜茶苷抗疲劳及免疫调节功能研究[J].时珍国医国药,2010,21(6):1421-1422.

[44] 韩碧群.中国别样茶的整理研究[J].中国现代中药,2013,15(4):259-269.

[45] 何春年,彭勇,肖伟,等.多穗柯甜茶的研究进展[J].时珍国医国药,2012,23(5):1253-1255.

[46] 《全国中草药汇编》编写组.全国中草药汇编(下册)[M].北京: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56-259.

[47] 王玉娥,龚晨睿,田洁.湖北省通山甜茶甙提取与纯化[J].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2008,19(5):23-24,27.

[48] 汪开治.悬钩子药茶两种[J].生命世界,2000,4(1):17.

[49] 张健,叶丽琼.甜茶叶中甜茶苷的测定[J].食品工业,2007,(1):55-57.

[50] 银胜高,刘君玲,刘莉丽,等.广西瑶山甜茶质量控制研究[J].中药材,2008,31(11):1734.

ReviewoftheSweetTea

HAN Biqun1,2,TAN Fang1,2,ZHANG Xinyao1,2,PENG Yong1,2*

(InstituteofMedicinalPlantDevelopment,ChineseAcademyofMedicalSciences,
PekingUnionMedicalCollege,Beijing100193;China;KeyLaboratoryofBioactiveSubstancesandResourcesUtilizationofChineseHerbalMedicine,
MinistryofEducation;Beijing100193;China)

The article summarized and discussed the progresses of Sweet tea(RubussuavissimusS.Lee),one of the Non-Camellia teas,which has been used in the Guangxi zhuang autonomous region of China for hundreds of years.Sweet tea has heat-clearing and detoxicating effect,and has moistening lung for arresting cough effect.Sweet tea contains flavonoids,diterpenes,polyphenols and tannis.Modern research shows that Sweet tea has antioxidative ability,antianaphylaxis activity,caries prevention and hypoglycemic effects.Sweet tea is security.Furthermore,the paper discussed application status and future development on Sweet tea.

Sweet tea(RubussuavissimusS.Lee);Non-Camellia tea;Chemical constituent;

*

彭勇, 博士、研究员。电话:010-57833166;E-mail:ypeng@implad.ac.cn

10.13313/j.issn.1673-4890.2014.07.016

2014-06-03)

Bioactivity

猜你喜欢

提取物广西小鼠
虫草素提取物在抗癌治疗中显示出巨大希望
中药提取物或可用于治疗肥胖
小鼠大脑中的“冬眠开关”
神奇的落叶松提取物
紫地榆提取物的止血作用
米小鼠和它的伙伴们
广西广西
广西尼的呀
Avp-iCre转基因小鼠的鉴定
加味四逆汤对Con A肝损伤小鼠细胞凋亡的保护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