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山东服装产业发展对策

2014-10-31张岸芬谭文文

环球市场信息导报 2014年5期
关键词:服装行业集群山东

张岸芬 谭文文

作为山东传统支柱产业的服装行业,在面临国外市场不景气、国内市场压力大的现状下,急需突破此种瓶颈,寻求长期稳定发展,拉动山东经济进步与发展。立足于山东服装产业悠久发展历史的本土优势,对其发展过程中的优势与劣势进行共同研究分析,得出其未来发展必须进行战略结构的调整与转型,从服装产业定位、 用信息化带动产业升级、产业链与产业集群的优化完善、实施品牌发展与服务创新战略、人才培育等方面进行具体对策探析,拓宽山东服装产业发展的道路。

基金项目:2013年度山东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研究论文,项目编号:2013RKB01335

一、服装产业“转方式、调结构”的目的及现实必要性

山东是一个服装产业大省,据统计,2012年,山东规模以上服装加工企业达到1454家,年产量36亿件,销售收入达到2294亿元,位居全国服装行业的前列。但是,面对经济的诸多复杂变化,山东服装行业的发展也面临着许多问题,比如,从生产方式上来看,存在着贴牌加工多,原创品牌企业少;产品开发抄袭模仿多,自主知识产权少;产品风格雷同多,独创特色产品少;外贸加工低附加值产品多,高附加值产品少的“四多四少”现象。从消费需求来看,消费者群体在近十年来发生了显著变化,消费者的整体消费水平上升,消费需求开始由原先的中低档扩展为中高档的全面增长,中低档服装产品已经不能适应广大消费者的需要。从企业经营来看,国内劳动力成本的增加,资源环境成本的加大,服装产业已经不能停留在以低价生产为优势,必须考虑产业结构的整体调整与转型。因此,我省在“转方式、调结构”的大背景下,在服装产业面临时代考验时,应积极改善服装产业原有结构的不足,转变生产与发展方式,从调整产业链,培育产业群,加大品牌建设力度,培养服装专业人才,推进服装行业的全面发展等多方面进行战略性建设,以此带动整体行业的发展。

二、服装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国外服装产业发展特征主要有以下几点:

他企业进行有效控制,实现各产业环节融合。支持纺织企业一是产业转移途径多元化。借助资本、技术、人才、品牌等优势,把整条产业链转移,成为境外扩张的新模式,将低附加值的加工环节向发展中国家转移,以境外加工贸易为主要形式,服装产业由劳动密集型转为资本密集型产业;国际产业转移深度和广度进一步拓展。

二是走创新发展路线,加大服装产业科技投入,创新更为密集,融合更为紧密,成果转化更快。

三是通过虚拟模式进行生产和销售管理以及自有品牌服装专业零售商(SPA)模式,缩短从上游产品到销售终端之间的产业链。

四是产业聚集融合更加明显,产业间的竞争由个体企业的竞争,演变成区域竞争和集群间的综合竞争。产业形态更为完善,产业的发展,更多的依靠产业链整合、流程再造和业态培养,依靠创意策划、模式运作和品牌塑造与传播,使产业发展保持在高端运转。

国内服装行业发展动态。就国内服装市场的整体发展态势来看,服装产业的整体发展现状表现为以下特点:

一是以资源、劳动力与市场来维持产业生产,但已从生产加工型为主向重视品牌加工与贸易型逐渐转变。

二是产业重心在东部沿海地带,近阶段正逐步向中西各省转移。

三是各企业开始注重培养内部人才,努力改变服装设计薄弱、专业人才稀缺且创新能力差的问题。

四是网络虚拟零售、品牌营销、定制服务成为热门。

五是品牌呈现两级分化,部分老品牌因未及时改变而被市场所淘汰,同时许多品牌在设备、生产、设计等诸多方面做出相应调整,始终紧跟服装产业发展趋势。

六是企业效益出现两极分化。规模以上企业整体赢利水平基本平稳,亏损面逐步缩窄;规模以下企业各项指标均出现较为明显的下滑趋势,并且与规模以上企业存在较大差距。

山东省服装产业发展状况分析。山东服装行业2009年提出调整计划以来,在保持“传统强项”发展、培育品牌建设、拉长产业链等方面有了快速发展,企业的核心竞争力逐步加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服装行业各项经济指标保持稳定增长。2012年,全行业实现销售收入1892.81亿元,同比增长10.36%;实现利税182.21亿元,同比增长9.62%,其中实现利润总额114.08亿元,增长7.77%。全省服装出口创汇实现106亿美元。

二是服装加工龙头企业实力不断增强。在全国服装百强企业中,销售收入和利润总额分别有15家进入百强, 且全行业规模以上企业有超过30%的技术装备已接近或是达到国际水平。

三是注重品牌培育,涌现出了一批名牌产品。如,山东如意、新郎希努尔、舒朗、南山、红领、鲁泰、青岛即发等14块品牌企业入围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公布的服装家纺自主品牌企业。

山东服装产业发展存在的问题:产业的经济总量低于广东、江苏、浙江等省份。2012年,四省服装行业产量分别为:广东537184万件,江苏394981万件,浙江365474万件,山东360465万件。出口金额山东落后其他三省较大,广东315.67亿美元,江苏237.3亿美元,浙江287.21亿美元,山东106.05亿美元。

山东服装企业多,现阶段企业发展多以同质规模扩张为主。但传统的服装生产加工无法与需求挂钩,导致产品与市场脱节,造成产品积压,占据企业的周转资金,造成效益低下。

服装出口停留在低效益加工阶段,自主创造能力弱,且企业产品科技含量和信息化建设相对滞后,无法与科技发展相结合,阻碍服装产业的整体发展。

产业布局相对分散,产业集群的发展存在较大差距。中国服装协会2002年起开始在行业内开展产业集群试点工作,现今已经有48个服装产业集群被命名为服装名城名镇,其中广东占有10个,江苏8个,浙江7个,福建7个,而山东仅有2个。

服装业与纺织业的关联度不高。山东是个纺织大省,而服装与纺织业的产值比例仅为0.27:1,而广东为1.25:1。

这说明了产业关联度低,缺乏产业链各个环节的有效集合。

服装人才教育缺乏实践能力的培养,服装设计人才缺乏,导致服装品牌款式以模仿为主。

品牌建设相对滞后,虽然品牌较多,但知名度普遍不高。

三、“转方式,调结构”背景下的发展对策研究

山东服装业的发展要坚持高端引领、打造链条、培育集群、优化布局,打造现代产业发展新优势,提高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具体讲就是,要以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为中心环节,明确产业定位;实施品牌创新发展战略;实施文化创新战略,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提高产业链的原创能力和整合方略;提高信息化的应用率;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实现山东成为服装强省的目标。

明确服装产业定位,重构山东服装竞争优势。目前,服装产业低端产品和常规服装生产、低价竞争为主的传统优势已渐渐消失,要求服装企业做出相应的转型和产业结构调整改变。山东服装产业的定位应重点在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积极打造“全球高端服饰制造基地”,充分发挥“山东制造”的技术优势,人才优势、设备优势、区域品牌等的综合优势,走新型高端制造、精品制造路线,把山东服装产业打造成高端服饰制造基地。

二是利用山东的地理优势,把山东服装产业建成“区域时尚文化”高地。做大做强“中国(即墨)国际时装季”,将“中国(即墨)国际时装季”打造成立足环渤海,面向中日韩,辐射东北亚,集时装创意、设计、展示和交易的区域性“齐鲁时尚文化高地”。

三是积极把山东服装产业打造成全球高端资源汇聚整合 的“洼地”。优化行业发展环境,创新产业政策体系,把山东打造成为全球产业转移、国内产业转移中相关高端资源整合汇聚的产业洼地。

按照以上定位,要加快淘汰落后产能,推进服装产业兼并重组,支持优势企业加快全国布局,推进集团发展、集约发展,培育更多的龙头企业。

拉长产业链,打造产业集群是构建服装行业现代化产业体系的重要手段。现代化服装产业体系的核心是高科技含量、高附加值、低污染、低能耗、创新能力强的集群产业。根据行业集中区域建成的产业集群,实现外部规模经济效应,不论是从产业成本、产业竞争力还是技术知识与管理知识的学习都可提供一个更加广阔的环境。同一产业链上的企业通过聚集建立种种内在的联系,有利于发挥企业间的有效协作和将本地域的产业进行整体营销,创建属于本地区的整体特色品牌。

一是要围绕主导产品向上下游配套延伸。根据目前山东服装各企业间的联系以高成本的交易为主,企业间信息沟通少,生产效率低的特点,可由核心企业进行控股的方式对其发展深度加工,将纺织产业优势转化为服装产业优势,提高纺织最终产品比重。

二是做好产业集群的布局,发挥骨干企业的引领带动作用,推动产业集群差异化、特色化、一体化发展。要在已有的中国男装名城诸城市、中国男装加工名城郯城县两个国家级产业集群的基础上,建设以日照为中心的标志服制造产业集群,依托的重点企业是山东省标志服厂。以淄博为中心建设牛仔服装、高端色织和大提花产业集群,依托鲁泰、银仕来、大染坊、兰骏、海斯堡等重点企业。打造以潍坊、东营、滨州为中心的男装及高档家纺产业集群,依托的企业有新郎希努尔、大海、孚日、魏桥、亚光、愉悦家纺等。培育并完善以济宁为中心的纺织、印染新材料产业集群,依托如意科技、如意印染等企业。建设以烟台为中心的女装产业集群,依托舒朗等女装名牌企业。

打造以青岛为中心的山东纺织服装设计中心、研发中

猜你喜欢

服装行业集群山东
图说山东
《纺织品 遮热性能的测定》等9项纺织服装行业国家标准发布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2022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中国纺织服装行业大事早知道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